第18章 無心插柳

是勳一肚子火,趙岐只有比他更爲憤懣。他本意是想到荊州來搬救兵,保獻帝的,但是還沒進城呢,就先從是勳嘴裡聽說了劉表郊祀之事,然後又親眼得見劉表僭越九旒的王旗。進城以後,他先出示了天子的詔書,詔書上寫得很簡略,光說“勤王”了,沒說是派兵勤啊,派伕勤啊,還是進貢勤啊。趙岐也不明說,就要看看劉表和他麾下謀士們的表現。

結果鄧羲說咱得向天子獻禮,蔡瑁說聽聞雒陽正修宮室呢,咱不光出錢還得出力啊,只有蒯越說得最貼近:“須將兵北上,以衛天子。”劉表問他派多少兵馬爲好,蒯越一沉吟:“派兵若多,恐楊奉、韓暹等疑有異心,反與天子不利——三千足矣。”

趙岐當場差點兒沒氣瘋嘍——你以爲我真是來找你們助修宮殿的啊?還是來找你們支持董承的?我是想你們把那些挾持天子、殺戮公卿、跋扈胡爲的各路軍頭兒們,還留在長安的李傕、郭汜也好,護在安邑的楊奉、韓暹也罷,全都給剷除了啊!我是給你劉景升一個做城陽景王劉章的機會啊!誰能想到,堂堂荊州八郡,竟然會怕了楊奉、韓暹,因爲怕他們起疑心就只打算派三千兵去!三千兵管屁用啊?

而等趙岐強按怒火,辭了劉表出來,找到老朋友孫嵩再一打問,敢情劉表郊祀天地的事兒,就只有從事韓嵩一個人勸諫過,至於他打出九旒龍旂,就壓根兒沒人表示過反對。趙岐這一下真是氣得不輕,差點就遙指着劉表破口大罵:“虧汝爲皇室宗親,列名‘八俊’,竟然是如此無父無君的小人!荊州所匯聚者,無一個正人君子也!”

當即就想闖上門去罵劉表。可是估計劉表瞧趙岐的神情也有所預料了,這兩天一直推託有事,不肯再見他。所以趙岐今天一聽說劉表在學宮設宴,召聚羣賢。自己也會出席,就急忙趕過來了,想找人撒撒氣。結果進了正堂一瞧,嘿,全是一票儒生,劉表的心腹蒯越、蔡瑁、鄧羲等就沒一個到場。那好吧,老夫就跟你們好好論論經典!

他其實沒打算幫是勳來着,只是主動地從是勳手裡把棒給接過去了。

當下他先質問,你們都熟讀經典,知道當年晉文公有大功於王室。可是向周襄王請求隧葬通過墓道輿入棺槨。都被襄王給拒絕了。因爲王室的特權不容僭越。那麼,爲什麼如今劉表僭用王旗,就偏偏沒有人提出諫言呢?

接着,老頭又說:“《春秋繁露》雲:‘天子祭天地。諸侯祭社稷。’又云:‘有天子在,諸侯不得專地,不得專封,不得專執天子之大夫,不得舞天子之樂,不得致天子之賦,不得適天子之貴……’今聞有諸侯而郊祀天地,諸君可有勸諫者乎?”

老頭兒越說越生氣,後來幾乎是扯着啞嗓子在吼了:“王叔師王逸《楚辭章句序》雲:‘若夫懷道以迷國。詳愚而不言,顛則不能扶,危則不能安,婉娩以順上,逡巡以避患。雖保黃耇,終壽百年,蓋志士之所恥,愚夫之所賤也!’豈非卿等之謂?尚有何面目更論經典?!”你們只知道逢迎主上,不知道匡扶正道,就算能夠長命百歲,那也會留下一輩子的恥辱啊!

潁容等人全都低下頭去不敢接話,是勳卻不禁在心中暗暗鼓掌——他瞟一眼劉表,就見那張方臉一會兒青,一會兒白的,別提有多麼燦爛了。可是沒想到,趙老頭兒罵完了在座的儒士,突然轉過臉來一指是勳:“汝……”

是勳心說唉,我怎麼招你啦?我是無辜的啊!就聽趙岐喝道:“汝來荊州,是公事耶?是遊學耶?還是來吃酒的?公事未畢,哪有聚宴論經的道理?!”

哦哦,是勳心說就算老頭兒剛纔不是故意幫我,這回倒確實是伸一小手,扯了兄弟……扯了晚輩一把。他趕緊朝趙岐深施一禮:“趙公教訓得是,小子行無禮數,枉讀經典,幸而尚且知恥,今後再不敢論經矣!”他表面上是在向趙岐致歉,其實還順道刺一刺潁容他們——老子還知道羞恥哪,不象你們,一羣無恥之輩!

說着話站起身來,從袖中抽出曹操的書信,雙手捧着,畢恭畢敬地來到劉表面前。傅巽趕緊過來接信,轉遞給劉表。是勳朝劉表一鞠躬:“勳奉我主曹兗州所命,前來荊州,以申兩家之盟好,共勤王室,以討不臣。公事既畢,勳便於傳舍靜候迴音。”說着話,倒退三步,轉過頭去,再朝趙岐深施一禮,然後抖抖袖子,大步流星地望外就走。

嘿嘿,後面的好戲老子就不瞧了,劉景升你自己個兒好好地應付趙老頭兒吧。

劉表這份羞臊啊,可是當着堂上堂下那麼多人呢,又不好發火,只能一邊吩咐傅巽:“替我送是從事。”一邊放下曹操的來信,連番朝趙岐作揖:“都是表的不是,氣惱了趙公,表之罪也。”道歉可是道歉,但話全是虛的,更沒有就此保證以後再也不敢僭越天子儀仗了。

堂下滿是學生,裡三層外三層的,原本全都席地而坐,後來是勳指着宋忠他們鼻子開罵,就有不少學生站起來了,再後來趙岐從正門進堂,學生們自動地閃出一條道路來,等老頭兒過去,又再合攏。這回是勳下了堂,學生們匆忙後退——剛纔讓趙岐是出於敬意,這回讓是勳,就有三分敬意,七分懼怕。

是勳心裡這個得意啊,但是還不好表露出來,要不然顯得咱爺們兒太沒城府啦。他是面沉似水,昂首挺胸,雙手籠在袖中,在胸前虛拱,擺足了不驕不躁、寵辱不驚的高人feel,連正眼也不瞧那些學生,就這麼大步流星朝門外邁去。可是纔到學宮門口,卻突然聽到身邊響起一個略顯稚嫩的聲音:“小子今日受教了。”

是勳聞言,略略轉頭一瞧,就見那是個小學生,估摸着也就十三、四歲的年紀,長得挺俊,儀態也很恭敬。看到他望向自己,那少年趕緊深深一揖:“先生適才雲,天子蒙塵,中原板蕩,一二經師老於章句可也,我等少年,便應學以致用,芟夷大難,興邦安國。小子如撥浮雲而見天日也。”

是勳心說孺子可教啊,隨口問:“汝何姓何名?”少年畢恭畢敬地回答道:“小子琅邪陽都人氏,複姓諸葛,單名爲亮。”

啊呦,竟然是諸葛孔明,沒想到竟然能跟這兒見着他,這還真是“有心載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哪!

(未完待續)

第18章 行獵遇賊第11章 社會進步第4章 海東來去第3章 秘計有三第6章 華夷之辨第26章 南鄭病龍第1章 內科聖手第20章 城守秘策第27章 白晝荒夢第20章 城守秘策第20章 秦因何亡第29章 太公封齊第5章 漢家道微第13章 深肖乃父第26章 取而代之第18章 長生丹藥第11章 魔鬼之聲第7章 名士該殺第29章 屯田小吏第20章 忙中得閒第31章 玩弄人心第29章 駐馬浿陽第4章 彼采葛兮第2章 不務正業第29章 不智不信第9章 溳水之戰第7章 婦人之言第14章 李代桃僵第5章 遠之則怨第10章 身陷囹圄第22章 禪何禮也第1章 如有勳在第13章 河北棱堡第14章 帳下壯士第10章 梟雄之死第14章 敗得甚好第14章 李代桃僵第14章 海外異聞第22章 甥其無恙第7章 不忠不孝第14章 無奈竊國第16章 後史先見第26章 同滅吳寇第23章 春心乍動第15章 人生易過第14章 客已滿矣第2章 隆中之對第33章 先登者誰第33章 先登者誰第23章 此新聲也第19章 流血五步第25章 畫蛇添足第20章 亥豬巳蛇第30章 命中魔星第34章 以兵做賊第33章 城下遇難第14章 客已滿矣第14章 蘭臺藏書第38章 謀國謀身第10章 併案討夷第18章 陶牧拜表第11章 自由心證第22章 都外胡騎第17章 禍福所依第37章 心大志廣第20章 秦因何亡第26章 釣橋無益第10章 兒女親事第3章 岐東渭北第14章 龍旗九旒第29章 駐馬浿陽第1章 託孤之重第26章 軍國利器第29章 自天而降第1章 兩面三刀第12章 鄉野土產第15章 烽煙四起第18章 二將爭功第17章 命促早終第27章 魚復三險第26章 熹平石經第27章 漫天箭雨第2章 兄弟鬩牆第8章 名馬金槊第19章 天子之威第3章 天不可言第27章 一朝出門第4章 不利曹氏第23章 擒賊擒王第17章 立長立賢第18章 我能興鄭第18章 蓋章生效第18章 我能興鄭第21章 朔州互市第11章 科考之弊第11章 軍中之樂第6章 督郵行縣第7章 投刺自薦第25章 席藁待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