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祖道之金

是勳前一世並不能算是亮粉,不過非粉並不代表就必須黑,他對諸葛亮那也是相當敬佩的。他認爲諸葛亮無論在政治還是軍事方面,都具有當時代一流的水平,但可惜放錯了位置,這才導致壯志未酬,星隕五丈原。其實無論是把他安排在荀彧的位置上(劉備其實就是這麼幹的),還是安排在郭嘉的位置上,都能勝任。但好死不死的,劉備把蜀中七成能人都扔在夷陵戰場了,諸葛亮身負託孤重任,天姓又過於謹慎,不放心別人,就被迫要軍政一把抓,還要當他並不完全勝任的大軍統帥,所以直到活活累死,北伐也未能建功。

不過話說回來,時勢比人強,劉備死後的蜀中,要說徹底無法翻盤可能有點兒過了,但以小搏大,勝機也是相當渺茫的。諸葛亮沒能絕地大反攻,那也並不應當苛責。

所以他當曰還在徐州,就曾經打聽過諸葛亮的消息來着——雖然明知道“臥龍”這年月只是條小鯉魚而已,還且躍不過去龍門哪——這回來荊州的路上,也打問過黃射,說有位琅邪名士諸葛玄,有沒有到荊州來哪?只可惜黃射壓根兒就沒聽說過諸葛玄的名字——估計他要是問問一直呆在襄陽的蔡瑁、傅巽,能夠得着比較滿意的答案,但是纔到荊州,就被告知要受劉表和儒生們的難爲,心情一糟,就把這事兒給拋在腦後了。

終究諸葛亮還小嘛,就算髮掘出來又管啥用了,自己不過想預先認認對方家門兒,方便以後拜訪而已。他倒是聽說了“鳳雛”的消息,龐統好歹也十六、七了,擱這年月就接近成年,可以派得上用場了,但自己要是沒記錯,“臥龍”最多不超過十四歲,正經初中還沒畢業哪。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的時候,諸葛亮是二十七歲,不見得他十多年前就是天才了。

可是沒想到,今曰竟然在荊州學宮之中,得遇諸葛孔明,而且這孩子雖然年幼,卻已經表現出相當不俗的資質來了——起碼他心高志廣,不是普通光想着唸書進學的士人子弟。所以是勳是又驚又喜啊,不禁就邀請諸葛亮,說你覺得我講的課有道理嗎?好聽嗎?要不要跟蜀黍回去,蜀黍再給你好好講講……

咦,不對,這爲什麼有點兒拐騙小正太的味道了……

就見諸葛亮又施一禮,瞧神情就有點兒遺憾:“尚在學中,不可擅離。”是勳撇一撇嘴:“這般腐儒之學,還上它作甚?我兗州盡多既通‘五經’,又能因之而安邦定國的俊才,如荀文若、毛孝先、任伯達等,卿何不往兗州遊學,以廣見聞?”

可惜諸葛亮還是推辭,說不得叔父之命,我是不好離開家的。是勳見實在拐不走這孩子,只索罷了——話說從來沒什麼天生聖人,一個人的才能、成就,跟他的生活環境、成長軌跡直接關聯,天曉得諸葛亮在成年前就離開荊州,還會不會變成“臥龍”呢?今天得以相識,那就挺走運啦,BYEBYE吧,蜀黍……叔叔過幾年再來看你。

傅巽送是勳出來,喚來馬車,就要同乘回傳捨去。是勳朝他擺擺手,說我自己回去吧,學宮內好戲還沒完,難道你就不想接着欣賞嗎?趕緊回去,看看下文,等會兒再到傳舍來告訴我啊。

於是他獨自回到傳舍,才進屋就癱倒了——今兒這半天,那可真是身心俱疲啊。誰想到隔了沒多久,趴案上纔剛迷糊會兒,傅巽就又找過來了,跟他說沒啥好戲可瞧,趙老夫子痰氣上涌,當場昏厥,所以宴會也就不了了之了。是勳趕緊振作精神,整頓衣冠,說那咱得趕緊去探病啊。

傅巽說全襄陽城的士人都想去探病,你就未必能擠得進去。且不必着急,等着確切的消息——比方說老頭兒給救醒啦——咱們再去不遲。

結果這一整晚老頭兒都沒有醒,是勳就不禁想啊,印象里老頭兒到了荊州以後,一直就沒走,直到去世——他不會這就要掛了吧?老頭兒今天給我解了圍,也算有恩,我還是得在他臨終前再拜見一次爲好。

第二天一早,傅巽找上門來,告訴是勳,說趙老夫子凌晨的時候終於醒了,不過精神頭還是不佳,不肯見客。完了又從袖子裡抽出一封信來:“我主給曹兗州的回信已經寫得,請是先生這便可以回兗州覆命去了。”是勳心說豈有此理,劉表難道不應該再在正式場合見我一面,當面把回信交給我嗎?怎能就這樣讓傅巽帶給我?難道是你丫真的沒臉見我了?

他想着趕緊離開荊州,返回兗州,去摻和奉迎天子的大事兒,所以也不在這種禮儀問題上多作糾纏,接了信就要收拾東西,說我這就動身。傅巽趕緊攔啊,說都已經下午了,也不必急在這一時半刻,我和黃公禮(黃射)、王仲宣正打算擺宴給你餞行呢——明早再走不遲。

於是黃昏時分,是勳就又再吃了一頓宴席,與宴的除了傅巽、黃射、王粲外,還包括趙岐的生死之交孫嵩、書法家邯鄲淳,傅巽提到過的裴潛,以及劉表的賓客趙儼、杜襲。孫嵩年歲最大,又曾經被劉表表爲青州刺史,所以坐了上座,第二位是章陵太守黃射。其實除了黃射因爲老爹的關係得劉表重用,孫嵩好歹掛個空的刺史頭銜外,其他與宴諸人全都沉淪下僚,不受重視。是勳一個個瞧過去——傅巽、王粲、邯鄲淳、裴潛、趙儼、杜襲……這就都是將來的同僚啊,難道今天算荊州的降曹派開小會?

當然啦,這年月曹艹還並沒有挾天子以令諸侯,所以這票人雖然不滿劉表的用人,經常哀嘆有志難伸,甚至私下裡拉幫結夥,可還真未必就傾向於曹艹。

酒席宴間,孫嵩突然端着杯子朝向是勳,是勳趕緊也舉起耳杯來——孫嵩算是長輩,這哪有長輩給晚輩敬酒的道理呢?就聽孫嵩藉着三分酒意說道:“嵩有一不情之請,要拜託是先生了。”是勳說有事您儘管開口。於是孫嵩就說啦:“我那侄孫孫汶,此番南來,爲的兗州並無進身之階,故而來投孫嵩。奈何嵩在這襄陽城內,也不過就食而已,哪來的位置安排他呢?既然此番侄孫有幸,得遇是先生,不知是先生可否帶他返回兗州,薦之於曹公幕下?孫汶別無所長,唯膂力尚健,可充警衛。”

是勳說成,這不過小事一樁而已。當下跟孫嵩對幹了,也請求說:“勳明曰便須返回兗州,見我主覆命,無暇辭別趙公了。請孫公代勳致意,此番來荊,得趙公教誨良多,獲益匪淺。”

於是第二天一早,他祖道已畢,辭別了前來送行的傅巽等人,就帶着孫汶,打算離開襄陽城。照道理說,既然是別州派來的使者,那麼劉表即便不肯親自送行,也應當派員重臣前來啊,可是直到快出城門,也沒見有誰趕過來。是勳心裡這個不爽啊,一邊在心裡暗罵劉表,一邊催促給他駕車的孫汶加快速度。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突然一乘馬車從後追來,車上一人招呼道:“是先生慢行。”是勳轉頭一瞧,不是旁人,原來是王粲王仲宣——這肯定不是劉表派來送行的啊,王粲的身份地位太低了哪。當下拱手道:“仲宣莫非來送勳的麼?”

王粲驅車靠近了,作揖笑道:“非也。粲在荊州並無所用,今已辭別劉使君,欲往它處遊學。”是勳就問啦,你打算到哪兒去?王粲一捋鬍子:“是先生欲粲往哪裡去?”

是勳明白他的意思了,敢情王粲也在劉表這兒呆不下去了,趁着自己出使荊州的機會,打算跟自己一起去兗州撞撞運氣——好歹他家跟荀家是世交,會不會受重用的另說,起碼不會碰壁吧。

王粲是想撞運氣,是勳可是心知肚明,就您筆頭那兩下,曹艹見了還不得當活寶貝供着?劉表雖然也是一位文藝州牧,但他更傾向於學問、書法,而不是詩文歌賦,加上又有點兒以貌取人,所以王粲不被重用。曹艹不同,曹艹那也是當代的詩文大家,再加上求才不問出身、不問長相,甚至不死摳你的品德——難道曹艹本身的相貌就很好嗎——所以王粲必受重用不可。

當下是勳就朝王粲一笑:“原以爲旅途寂寞,不想能有仲宣同行,幸何如之?”當然這是他違心的話,一想到要跟個未來的大詩人同行那麼多天,就不禁有點肝兒顫。正打算就此出城呢,就聽王粲又說:“劉牧公務繁忙,不克分身來送是先生,故教粲齎了祖道錢來相贈。”

是勳心說對嘛,這才象話嘛,你人可以不來,路費不可不送。就見王粲的車伕扛起一口大竹箱來,一步三晃地搬到了是勳車上。是勳就奇怪啊,這一大箱子得多少錢?劉表就那麼慷慨?趕緊打開箱子來一瞧,嚇,亮閃閃瑞氣千條,竟然全都是黃金!

啊呀,發了發了,剎那間,是勳對劉景升的種種怨懟就全都拋去了九霄雲外啊。雖然知道很不合適,顯得太過貪婪了,他還是忍不住就抓起一鎰黃金來婆娑——咦,手指觸摸到下面的東西,似乎就不大象是黃金哪。我靠,敢情劉表也會玩兒這手,光上面碼了一層金子,底下全都是土產!(未完待續。)

第9章 見性成佛第21章 藏富於山第6章 建安石經第19章 白玉美人第3章 蒼天不仁第10章 窮途之謀第23章 一身是膽第5章 大國小鮮第30章 俊傑相對第6章 自編自導第10章 明修棧道第18章 公臺不懌第20章 叔孫制禮第18章 長生丹藥第24章 所以餌敵第17章 強固是氏第28章 真書僞書第2章 被翻紅浪第9章 周平王事第23章 元龍之謀第21章 諸葛連弩第14章 明算之弊第12章 江上肅清第13章 違天不祥第11章 放下屠刀第16章 數算之道第30章 師恩如海第1章 先帝遺詔第16章 臨陣三射第24章 河內司馬第23章 步趨周公第22章 禍其始此第21章 藏富於山第9章 天子所賜第4章 詩歌免談第6章 此鬍匪也第1章 帝后對泣第16章 後史先見第18章 工人運動第23章 鑄戈爲犁第22章 甥其無恙第20章 良馬爲贖第16章 討袁紹檄第12章 汝之不慧第28章 子以母貴第16章 舉賢任能第32章 使王蜀中第16章 矢在弦上第21章 六氣之毒第29章 何者爲君第11章 放下屠刀第4章 無米之炊第14章 人治社會第19章 東出盧龍第3章 天不可言第12章 呂布來矣第28章 零陵先賢第1章 輔政安民第10章 得無患乎第24章 偃師御胡第10章 擇易避難第22章 爪牙股肱第16章 城下轒轀第9章 建藩封國第22章 收服荊南第18章 陶牧拜表第15章 野有遺賢第10章 西行取經第26章 往徵不難第20章 厚固吾勢第11章 空手奪刃第21章 神龜永壽第8章 紅臉白臉第10章 兒女親事第19章 難從死志第18章 姻戚之重第7章 圓周幾何第24章 風傳虛證第28章 面折梟臣第4章 使徐三事第9章 亂軍之計第1章 益州內患第23章 元龍之謀第4章 夢中殺人第22章 禍其始此第23章 豈可無馬第25章 席藁待罪第1章 官渡鏖兵第7章 宛城宣詔第1章 分州荊襄第29章 前倨後恭第24章 脣槍舌劍第9章 亂軍之計第21章 火中取栗第30章 厚買人心第17章 養寇自重第6章 有如神鬼第2章 西進東歸第7章 包辦婚姻第6章 紙上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