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僭越王章

ps:

學宮辯經這兩章,感覺沒興趣的讀者大概就直接跳過了,有興趣的或許會瞧出啥笑話來……醜媳婦總歸要見公婆,乾脆一起發出來吧,就算今天兩更好了。

順便,感謝一下“ysyny”和“只萌一個好”兩位朋友大賞的月票……想不到快下旬了還有月票拿,真是感動得小生熱淚嘩嘩的……

宋忠提出來考較是勳的,乃是《左傳》上記載的一個小故事:宋國執政華元領兵對戰鄭軍,戰前宰羊分饗士卒,但是他的車伕羊斟沒能吃到,因而心懷不滿。打仗的時候,羊斟就說啦:“昔之羊,子爲政,今日之事,我爲政。”——過去分羊你說了算,今天的事兒我說了算。趕着馬車就直接衝入了敵陣,導致華元被俘。後來華元回到宋國,跟一個叫叔牂的人有段對話,一個說:“子之馬,然也。”一個回答:“非馬也,其人也。”

鄭衆解釋說,這叔牂就是羊斟,他跟華元扯謊,說當時是馬驚了才把你陷入敵陣的,不關我的事。華元當場揭穿他:“不是馬乾的,而是人乾的。”是勳就說啦,這種解釋不對,既然羊斟已經說過“昔之羊,子爲政,今日之事,我爲政”的話,那是挑明瞭要公報私仇,而且不怕你知道,過後怎麼還可能扯謊呢?

賈逵的解釋跟鄭衆不同,說叔牂是宋國的守門大夫,他見到華元回來,就問啦:“是不是你的馬驚了才陷敵的?”華元回答說不是馬的問題,而是車伕的問題。是勳說這也不對,華元那時候已經進了城了,跟任何人對答都有可能,你怎麼能肯定這位叔牂一定是守門大夫。不會是別的什麼阿貓阿狗?

謝該聽是勳駁得都挺有道理,就不禁追問,那麼叔牂究竟是誰哪?是勳一撇嘴。站起身來:“管他何人!”隨即大聲說道:“左氏記載其事,是責羊斟‘以其私憾。敗國殄民’,正《詩》所謂‘人之無良者’也。如今卿等固知某爲國事而來荊州也,不速使我與劉牧相見,而反以經義難之。是有私憾耶?而實敗國事也!彼人既無良,尚孜孜計較叔牂爲何人歟?!”

我是來公幹的啊,不是來遊學的哪,你們就光知道跟這兒難爲我了。就沒人趕緊去請劉表出來跟我見面嗎?你們這也是“以其私憾,敗國殄民”的“人之無良者”吧?你們還有資格研究經典?還有餘暇考究叔牂究竟是誰?!

是勳這話說得挺重,幾乎就等於指着謝該、宋忠等人的鼻子開罵了。謝、宋二人聞言是面色大變,可是一時又想不出啥詞兒來反駁。堂下倒是驟然響起一片抗議之聲,估計那都是兩人的弟子或者再傳。這要擱兩年前,借是勳一個膽子他都不敢這麼當面責罵經學大師,而且眼見犯了衆怒,當場就得嚇得尿褲子。可是今時不同往日。一則他是氣極了,二則自己已是官身,難道還怕一些學生不成?當下雙眉倒豎,轉過頭去,目光就如同機槍一般橫掃一衆學生。大聲喝道:

“儒生以致用爲功,經師以求是爲職(這句話,其實是章太炎說的)。如今天子蒙塵,中原板蕩,一二經師老於章句可也,汝等少年,便應學以致用,芟夷大難,興邦安國。昔張良、陳平、鄧禹、耿弇又何曾讀經?通‘五經’者,王莽也,劉歆也!汝等是欲爲皓首窮經之腐儒耶?是欲爲以經典爲其兇器之莽、歆耶?我與諸公論經,汝等自應安坐靜聽;我今論及國事,汝等更何由喧譁吵鬧?都說荊州學宮匯聚天下俊才,難道便是這般無規矩,無禮儀嗎?!”

學生們是不知道啥是機槍啦,可是他們就覺得是勳一雙眼睛怒火熊熊,跟電光一般橫掃過來,同時一番宏論堂堂正正,如金石墮地,就當場全都嚇得鴉雀無聲了。前一分鐘,這兒還跟菜市場似的呢,後一分鐘就真有點兒象是學校了——當然不是美國的學校。

是勳罵完了經師再罵學生,終於一直憋在胸中的憤懣得以徹底傾吐出來,當下是清氣上升,濁氣下降,就跟三伏天喝了一整罐兒冰啤酒似的,通體舒泰啊。轉過頭,他又環顧潁容等衆人,腦袋昂着,嘴巴撇着,光用眼底餘光掃人,一副佔據道德至高點的兇蠻嘴臉。當場就有幾名經師開始發抖,就連潁容他們也紛紛垂下頭去,不敢與是勳的目光相接觸。是勳心說成了,老子大獲全勝,劉表呢?趕緊叫他出來,老子遞了曹操的書信就要扯乎哪!

他料想的沒錯,其實劉表也早就來到了學宮,故意的不露面,要瞧是勳跟衆多學問大家的辯論。這會兒一見形勢不妙,兗州來的那小子就氣焰囂張,力壓當場啊,於是趕緊命從人通報:“鎮南將軍、荊州牧、成武侯到!”他隨即“登登登”地就快步排開學生們,進了大堂,先朝衆人羅圈一揖:“表來遲了,有勞諸君久候。”

衆人全都站起身來,向劉表還禮——就連是勳也不敢再昂着腦袋,拿白眼兒翻人了。等到劉表在上位坐下,往下壓一壓雙手手掌:“諸君請坐——來啊,快上酒食。”才終於把各人面前的白開水都撤下去,換上來還算豐盛的酒菜。

是勳本能的覺得不對——劉表這一出現,自家的氣勢立刻就給壓下去啦,而且要是藉着歡宴,再次把氣氛給調節過來,說不定這場考試就要重打鑼鼓另開張。想到這裡,他急忙舉起杯來,朝向劉表:“勳受我家主公曹兗州之命,前來拜謁劉使君,請先爲使君壽。”

他是想跟劉表喝一杯酒,也算是赴了宴了,然後就開始說正事兒。但是沒想到劉表微微一笑,把酒杯左右一揚:“諸君都請痛飲此杯。”酒才入喉,便又搶先說道:“諸君都是今世的經學大家,難得今日相聚,表得與會,何幸如之?便是從事也是鄭康成的嫡傳,定然於經學上有獨到之秘。表無所長,唯能保安此荊襄一地,以養育儒者而已。儒者興,則國家安……”一指堂下的學生們:“汝等也都要虔心向學,方不負平生之志也。”

是勳心說好一個劉景升,這嘴皮子也挺利索嘛。我纔剛說國家混亂,儒者應當學以致用,他就說“儒者興,則國家安”,我纔在教訓學生們不要皓首窮經,他就勉勵他們“虔心向學”,合着打算就這麼一招小推手,要把老子的話全都一推六二五嗎?

劉表這話一說,場中氣氛瞬間又變,當場就有一個是勳叫不出名兒來的經師開始捧臭腳:“使君所言是也。經中有濟世安邦之大道,不通經又如何修身、齊家,如何安民,如何平天下呢?是故《小戴禮記》雲:‘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是先生以爲如何?”

是勳心說如你娘何?幸虧這是《小戴禮記?大學第四十二》裡的話,後來朱熹把這篇單列出來,成爲儒家新經典“四書”之一的《大學》,老子前一世還算正經讀過。你要是提其它篇章,老子還真未必能懂,就算懂也懂得不深——話說《易》和《禮》是老子的弱項啊,回去得要惡補一下。

這句話的基本含義是:做事不能本末倒置。對應劉表的話,那意思就是說咱得先讀經、修身、齊家,然後才能安定地方,等安定了地方以後,才能談得上平天下、興漢室。你要那些經書還沒搞懂的學生們去定國安邦,那不是扯蛋嗎?是勳心說你這話不值一駁,可問題是直接用大白話來駁了,還是引經據典地駁哪?正在考慮呢,忽聽堂外竟然又是一陣喧譁。

是勳就奇怪啊,我這兒還沒開口呢,學生們難道又急了?轉頭望去,卻見學生們喧譁是喧譁,但全都拱手作揖,還左右分開一條道路來,隨即便見一位老者,揹着雙手,施施然地邁上了臺階。

啊呦,是勳心說趙老頭兒這是幹嘛來了?也來談經?老子應付宋忠他們就挺吃力了,哪兒還禁得起你這尊大神啊?

他還在疑惑,劉表首先站起身來:“趙太僕因何而至此啊?”趙岐一拱手:“聽聞羣賢畢集,宴會學宮,談論經典,老夫不告而來,欲一聆君子所教,唐突了。”

包括是勳在內,衆人全都起身向趙岐行禮,劉表也趕緊讓添一張席子,把趙岐安排在自己身邊。趙岐坐下以後,先朝是勳點點頭,然後環顧衆人,開口問道:“不知適才都談了哪些經典啊?”

有人就回答,說聊了聊《左氏》,說了說《小戴》。趙岐捋捋鬍子:“提起《左氏》,老夫正好想到一段:僖公二十四年,襄王奔鄭,二十五年,晉師返王,夏四月——‘戊午,晉侯朝王,王饗醴,命之宥。請隧,弗許,曰:“王章也。未有代德而有二王,亦叔父之所惡也。”與之陽樊、溫、原、欑茅之田。’晉文有大功於王室,而不能隧,何也?”

潁容聽了這話,就不禁眼皮一跳,回覆道:“隧爲王章也,晉侯即有大功,而不可隧,僭越也,非禮也。”

趙岐冷冷地一笑:“然而,九旒龍旂豈非王章乎?”

啊呦,是勳暗中一拍大腿,敢情這老頭兒是來幫自己的!

第26章 心喪三年第34章 以兵做賊第12章 覆巢之下第37章 項莊舞劍第36章 蜮蚓豈龍第1章 繼嗣之爭第22章 天下太平第12章 尚書空臺第24章 中山之狼第28章 假子拒敵第8章 欲加之罪第16章 後史先見第33章 孝即是忠第29章 裸身而來第20章 注經化俗第25章 席藁待罪第11章 霸王之死第35章 命盡園桑第23章 吾舅同然第7章 雷澤詩會第8章 欲捧殺也第22章 甥其無恙第26章 公仁僞書第13章 深肖乃父第1章 啖肉豪客第22章 養虎貽患第26章 往徵不難第15章 窈窕淑女第13章 河北棱堡第6章 此鬍匪也第27章 得韓徵倭第12章 鄉野土產第15章 酒池肉林第9章 平州智士第22章 禍其始此第8章 木蘭何人第5章 不識大體第26章 公仁僞書第29章 人亡政息第3章 秘計有三第14章 犬父虎子第9章 平州智士第24章 軍功酬爵第30章 以魏代漢第26章 城頭箭書第10章 平定上郡第20章 秦因何亡第14章 蘭臺藏書第14章 再會梟雄第27章 思慮操勞第15章 初攻鄴城第5章 再見梟雄第1章 河北愚忠第15章 宮中二宦第31章 逃出生天第19章 難從死志第18章 我能興鄭第32章 促膝對談第11章 作育英才第15章 人生易過第3章 鴻鵠之志第11章 熟悉劇情第9章 家事難斷第6章 嚴其考法第26章 我天子使第1章 行獵上林第6章 尊者一諾第14章 三不可立第7章 爲曹造勢第29章 白兔遇犬第24章 脣槍舌劍第29章 屯田小吏第23章 涼州之戰第17章 命促早終第26章 熹平石經第34章 疏不間親第21章 海上仙山第28章 內外兼修第28章 古代科技第13章 曹魏五京第12章 壯當封侯第34章 錦衣馬超第14章 非當世人第3章 天不可言第6章 建安石經第10章 揮斥八極第3章 天命天姓第5章 大國小鮮第7章 寄身豪門第25章 天地之力第21章 吾等何往第28章 皇族貴人第22章 軍泛馬訾第9章 德不可見第13章 孟門之山第26章 文姬歸漢第19章 嶺南烽煙第26章 我天子使第9章 驚雷投箸第3章 四方貴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