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河內之戰

由馮異駐守的孟津,朱鮪和李軼不敢去強攻,兩人退而求其次,由孟津以東,相距七八十里的地方登陸,然後再一路向北,可直取溫縣。

只要能先行拿下溫縣,便可避開孟津,出兵進取河內的郡城懷縣。商

議好了戰術後,朱鮪和李軼派出討難將軍蘇茂和大將賈強,率兵五萬,偷襲河內。

對於這次的率軍偷襲河內,蘇茂打從內心來說,並不太願意。不

久前,他和李鬆率軍平定了稱帝的孺子嬰,本是立下了大功,正以爲自己即將飛黃騰達了,結果在接下來和赤眉軍的交戰中,他因戰敗而不敢返回長安。

只能跟隨朱鮪、李軼等人來到洛陽,說白了就是來洛陽避難的。可是現在朱鮪和李軼又派他去偷襲河內。

河內是那麼好打的嗎?雖說劉秀率領主力大軍北上了,但河內有馮異駐守,弄不好,自己的這次偷襲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可

他現在是人在矮牆下,不得不低頭。既然尋求了朱鮪和李軼的庇護,現在人家要用他,他也只能硬着頭皮接受。賈

強則是蘇茂的部下,他的想法的和蘇茂完全不同,認爲此戰己方取勝的希望很大,倘若真能把被劉秀搶走的河內重新奪回來,那可是立下不世之功。

蘇茂和賈強二人,奉朱鮪和李軼的命令,率領着五萬兵馬,趁夜由河南郡悄悄渡過黃河,進入河內郡。渡

河的過程十分順利。船隻在河面上來回往返,將這五萬洛陽兵馬一批批的運送到對岸。對

於朱鮪和李軼的出兵偷襲,河內這邊雖不至於說毫無防範,但其防範程度的確沒有做到十分嚴密。

順利渡過黃河,在對岸成功登陸,這讓原本士氣不高的蘇茂,突然意識到朱鮪、李軼的偷襲之策,也是有些道理的,己方奪回河內,並非全然沒有可能。

信心大增的蘇茂,以及鬥志爆棚的賈強,率領着五萬洛陽兵,直奔溫縣而去。

等到他們這五萬兵馬進入到溫縣境內,河內這邊才猛然發現,原來洛陽已對己方突然發難。

溫縣縣令連夜派人趕往懷縣,向河內太守寇恂告急,敵軍現已兵臨溫縣。溫縣縣令的消息傳進太守府,太守府上下,立刻炸了鍋。

寇恂以及郡府官員,齊聚一堂,商議對策。郡

府的大多數官員都建議寇恂,己方當避敵鋒芒,放棄溫縣。原因很簡答,他們在河內沒有多少可戰之兵,馮異在孟津有萬八千人,這已經是兵力最多的一支了。溫

縣的兵馬,不到千人,而懷縣的郡軍,也僅僅才三千而已,就這麼點兵力,如何去與數萬的敵軍相抗衡,此時前去救援溫縣,無異於以卵擊石。

聽着麾下的官員們你一言,我一語,大多都是怯戰的言論,寇恂臉色陰沉,突然站起身形,在大堂內來回踱步,走了兩圈,他凝聲說道:“溫縣,乃河內門戶,懷縣之屏障!溫縣有失,郡城必然難以保全!一旦郡城再失,我等還拿什麼來保全河內?又如何對得起大王臨行前的囑託和信任?”

他此話一出,在場衆人紛紛垂下頭,都不敢言語了。寇恂斬釘截鐵地說道:“溫縣,必不能有失!傳我命令,集結郡城所有之兵馬,隨我奔赴溫縣,與敵決一死戰!還有,給河內、魏郡各縣傳書,徵集各縣兵馬,速速馳援溫縣!”

“這……”一名郡府官員小心翼翼地說道:“大人是河內太守,而非魏郡太守,又如何能調得動魏郡之兵馬?”

另有官員小聲提醒道:“馮將軍是孟津將軍,眼下,也只有馮將軍擁有兩郡兵馬調動權!”寇

恂皺着眉頭說道:“即便我無權調動魏郡兵馬,但我起碼還是河內太守,總有權調動河內兵馬吧?”

在場衆人面面相覷,嚴格來說,河內兵馬的調動,也歸人家馮異掌控。大

王給馮異的職權,相當於河內、魏郡兩郡都尉,擁有兩郡兵馬調動權,給寇恂的職權,只是河內太守,只管河內政府,負責糧草、後勤物資的問題,至於統兵打仗,那是人家馮異的事。

不過看寇恂此時正在氣頭上,也沒人敢再多說什麼了。

按照寇恂的命令,郡城給各縣傳信,急調各縣兵馬,另外,懷縣也開始集結郡軍,寇恂親自出馬,向城中的大戶徵調壯丁。

等到寅時的時候,也就是凌晨三點,寇恂統帥三千郡軍,以及兩千壯丁,組成了一支五千人左右的兵馬,直奔溫縣而去。

等到天邊泛起魚肚白,以寇恂爲首的五千郡軍終於抵達溫縣。

由於黑夜不宜攻城,蘇茂和賈強率領的洛陽軍雖是先一步抵達溫縣,但並沒有立刻攻城,而是在做休整。

等到天色逐漸放亮,洛陽軍正準備強攻溫縣的時候,寇恂率兵及時趕到。

雙方的兵馬,於溫城城外相遇。這是典型的狹路相逢,雙方都沒有多餘的廢話可說,照面就打到了一處。

寇恂這邊的郡軍,說是五千人,實際上,真正的可戰之兵,就三千郡軍而已,臨時徵召來的兩千壯丁,派不上太大用場。反

觀洛陽軍這邊,那可是從三十萬大軍當中挑出的五萬精銳,雙方無論是兵力,還是戰力,都無法相提並論。

這時候,寇恂表現出了他果敢的一面,即便明知不敵,但也要堅持打這一仗。打

,還可以暫時拖住敵軍,爲己方的援軍爭取時間,不打,溫縣必失,河內門戶大開,屆時,洛陽軍可源源不斷的進入河內,己方再無力做出任何的抵抗。

雙方打到一起,優劣太明顯了,洛陽軍步步推進,反觀河內郡軍,則被逼得節節敗退。這

時,溫縣縣令率領一千多縣兵,從溫城城內衝殺出來,與郡軍並肩作戰,共同抵禦強敵。

其實,就五萬洛陽軍的實力而言,多他們這一千來敵不算多,少他們這一千來敵也不算少,有沒有他們這一千來人,根本無所謂。

看到溫縣的一千多縣兵都衝出城來,增援郡軍,蘇茂和賈強都差點被氣樂了。

賈強擡起馬鞭,先是指指郡軍,再指指另一邊的縣兵,說道:“將軍,他們這真是一羣不知死活的蠢貨!五千人前來送死還嫌少,現在又多出一千來人!”

蘇茂的嘴角揚了揚,在他看來,溫縣縣兵出城作戰,的確是在自尋死路。

事實上也確實是這樣。一千多溫縣縣兵的出戰,並沒能改變戰場上的局勢。

五萬之衆的洛陽軍,就如同一臺巨大的戰車,對區區五千的郡軍和一千的縣兵,形成碾壓之勢。

就在寇恂這邊岌岌可危之際,一支千餘人的兵馬突然趕到戰場,州縣援兵到。州

縣縣令、縣尉在接到寇恂的傳書後,親自率領州縣的一千多縣兵,趕往溫縣,終於在雙方激戰正酣之際,及時趕到。

州縣縣兵抵達後不久,又有兵馬趕了過來,平睾縣縣兵。和

州縣一樣,平睾縣縣令、縣尉也是接到寇恂的傳書,立刻發兵,增援溫縣。這兩縣的援兵一前一後的到來,讓寇恂這邊多了近三千兵馬。

這時候,蘇茂和賈強都開始皺起眉頭,心裡暗暗嘀咕,河內各縣援軍趕過來的速度未免也太快了點吧!

在更始朝廷那邊,一方求援,要另一方出兵援助,另一方總是先推諉一番,然後再分析利弊,考慮己方到底要不要出兵,出兵的好處大,還是壞處大,一番算計下來,哪怕是近在咫尺,增援的速度也得要等上一兩天,甚至是三五日。

可劉秀這邊完全不同。寇恂的一紙命令傳達下去,下面的官員,沒有推諉,沒有權衡利弊,沒有勾心鬥角,立刻就去無條件的執行。所

以河內各縣援軍的速度,要遠遠超乎蘇茂和賈強二人的想象。

隨後趕到溫縣,增援寇恂的第三支援軍,規模要稍大一些,有接近三千兵馬,這是野王縣縣令王樑統帥的縣兵。

兩軍對壘,激戰正酣,雙方的兵力都是越打越少,可寇恂這邊倒好,兵力越打越多,由原本的五千人,打到現在,已經變成一萬餘衆。

此消彼長,此情此景,別說蘇茂、賈強的心裡開始沒底了,就連下面的將士們,也是越打越心慌。

倘若河內軍的兵力再這麼增加下去,這仗根本沒法再往下打了,己方這五萬人,非得被活活累死不可!就

在洛陽軍的士氣被一點點打壓下去的時候,溫縣的西面又出現了一支兵馬,這支兵馬的規模,可要比州縣縣兵、平睾縣縣兵、野王縣縣兵的兵力多得多。

軍容齊整,聲勢浩大,旗幟招展,豎立如林。看

到這支大軍,寇恂第一時間便反應過來,是馮異的援軍到了。他神采飛揚,故意向自己左右興奮的大聲呼喊道:“是大王援軍!是大王的援軍到了!”

寇恂的叫喊聲,聽在河內軍將士們的耳朵裡,無不士氣大振。人們爭先恐後的大喊着:“大王的援軍到了!大王親自率領大軍,增援我們了!”此

時反觀對面的洛陽軍,由上到下,皆被驚呆嚇傻了。

就連一直積極主戰的賈強,這時候也是六神無主,他呆呆地說道:“這……這不對啊,我們出征的時候,大司馬和舞陰王可沒說過劉秀可能會率軍回撤河內啊!”蘇

茂更是手足無措。他是綠林軍出身,對於劉秀打仗的本事,他能不瞭解嗎?

劉秀打仗,都不能靠常理來做判斷,三千人能打敗四十萬人,古往今來,那麼多的戰例,哪有一例比這更加瘋狂?

他喃喃說道:“劉秀回援河內!這仗已經打不了了,我軍得趕緊撤退!”

現在賈強也不好戰了,聽聞蘇茂的話,他點頭如搗蒜,命令左右,趕快鳴金收兵。鳴

金收兵的前提是,你得先有個能收兵的地方,要麼你背後有城,要麼你背後有大營,可是現在,洛陽軍的背後什麼都沒有,也不知道蘇茂和賈強二人要往哪裡收兵。

此時能明顯感受到,蘇茂和賈強都已方寸大亂。

兩軍交戰正酣之際,又哪是你想撤就能撤得下去的?何況他們既沒有城邑固守,也沒有營寨固守,往後的撤退,很快便演變成全線潰敗。可

憐這五萬之衆的洛陽軍精銳,在撤退的過程中,被寇恂和馮異統帥的河內軍,兜着屁股進行追殺。

戰死者數以萬計,被俘者數以萬計,被逼投河者,同樣數以萬計。五萬大軍,最終跟着蘇茂和賈強逃回河南的將士,連一萬人都不到。

以爲逃回河南就安全了嗎?怎麼可能!寇恂和馮異棒打落水狗,乘勝追擊,揮師南下,渡過黃河,直接攻入河南郡。

第八百五十二章 軍中戰神第七百五十九章 戰局如棋第四百四十章 發兵信都第七百八十章 深不可測第八百四十五章 排憂解難第七百八十六章 貴胄欺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事前謀劃第四百四十八章 順利聯姻第五百三十六章 隻身勸降第二百二十六章 肆無忌憚第五百零六章 兗州之戰第四百一十三章 天意如此第三百九十三章 複雜關係第四百六十九章 人心思變第六百三十一章 民怨沸騰第八十一章 把酒言歡第五百七十三章 城內對峙第一百九十三章 穩定局勢第六百八十八章 決戰在即第四百六十章 成竹在胸第八十八章 陰府赴宴第三百五十三章 一進一出第一百三十三章 心懷不軌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戰在即第六百三十三章 營外相遇第二百一十四章 出城作戰第八百四十章 公然決裂第一百九十五章 對簿公堂第一百八十八章 攻城部署第七百七十九章 真兇現身第一百四十九章 親戚反對第一百九十五章 對簿公堂第三百五十三章 一進一出第三百七十三章 誅殺之心第六百二十七章 幽州戰事第六百八十三章 名將隕落第十五章 又遇一敵第五百零四章 大戰銅馬第一百零九章 成功脫困第一百五十二章 首攻蔡陽第三十九章 及時趕到第二百二十九章 推斷真兇第五百八十五章 揣摩聖意第三百七十三章 誅殺之心第三百七十章 帶走弟妹第六百二十七章 幽州戰事第四百零五章 謙謙君子第四百七十七章 代郡之亂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思歹毒第三百四十五章 大難臨頭第二百八十五章 獨木擎天第二百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七百六十二章 親臨宜城第七百七十一章 家賊難防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奮力一戰第六百六十三章 黎陽之戰第一百八十五章 長治久安第七百六十八章 心細如絲第三百五十一章 兵者詭詐第八百二十八章 逃過一劫第二百一十九章 自家兄弟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中血戰第一百零五章 出其不意第八百三十七章 心照不宣第三百一十四章 拜入帳下第七百二十章 狐假虎威第三百一十九章 襄城之戰第二百一十章 婦人之毒第六百三十五章 故人相見第二百六十四章 劉氏宗親第五百零六章 兗州之戰第六百三十三章 營外相遇第三十二章 福緣深厚第七百六十三章 雪上加霜第八百二十章 劉秀改制第三百一十五章 矇混入城第四百五十五章 婦人之心第五百八十三章 迅速平亂第一百八十三章 奸商之禍第一百七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八百九十二章 出征漢中第二百八十二章 來接佳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遙望宛城第八百一十一章 治國之才第二百七十一章 將帥不和第五百三十六章 隻身勸降第五百四十四章 剿滅刺客第七百九十六章 相互猜忌第七十九章 純心試探第一百七十一章 巧佔朝陽第六百一十八章 倖免於難第五百一十一章 詭詐岑彭第六百四十七章 一波未平第八百二十七章 種下善因第七百五十二章 功敗垂成第二百四十九章 危機來臨第一百五十章 兄弟情深第一百九十一章 江湖援兵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門說情第八百二十二章 討好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