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宮廷政變

劉玄知道了申屠建、廖湛、張卬、胡殷、隗囂五人密謀挾持自己,決定先下手爲強,出其不意的把這五人一併除掉。結

果他的詔書送出去,來了四人,只有隗囂沒來。在

劉玄等隗囂的時候,廖湛、張卬、胡殷意識到事情不妙,急忙逃出皇宮,五個人,最後只剩下申屠建一人還待在偏殿裡傻等着。

等到劉玄來到偏殿的時候,舉目一瞧,發現廖湛、張卬、胡殷三人都已不見了蹤影。

一問才知,原來三人早已跑出了皇宮。即便還剩下申屠建一人,那麼聊勝於無。

劉玄當即下令,將申屠建拿下,就地正法。皇宮侍衛都不給申屠建說話的機會,一擁而上,將申屠建當場拿下,拉到大殿的外面,一刀斬下了申屠建的腦袋。

申屠建,這位綠林軍的元老之一,也是綠林軍的領袖之一,與王匡、王鳳、陳牧、廖湛等人合謀,推劉玄稱帝,最終,申屠建自己反而還死在了劉玄的手裡。

劉玄殺了申屠建,震驚朝野,也大大觸碰到了綠林系的底線。先

前跑路的廖湛、張卬、胡殷三人,立刻領兵,向皇宮發動了進攻。劉玄早就做了相應的準備,讓皇宮侍衛關閉宮門,嚴守皇宮。

廖湛、張卬、胡殷率兵進攻,由於皇宮城防堅固,易守難攻,短時間內難以攻克,三人氣急敗壞的命令手下,焚燒宮門。隨

着皇宮大門被焚燬,以廖湛等人爲首的大隊人馬衝入皇宮,與劉玄手下的侍衛,於皇宮內展開一場惡戰。還

是那句話,綠林系之所以那麼的肆無忌憚,皆因他們手裡有兵權。雙方激戰了一天,最後皇宮侍衛寡不敵衆,被綠林系的軍隊擊敗。

劉玄自知大難臨頭,哪裡還敢繼續待在皇宮裡,攜帶着他的成羣妻妾,以及皇宮內的金銀珠寶,乘坐百餘輛馬車,由長安的東城門逃了出去,直奔新豐而去。

新豐有趙萌率兵駐守,現在劉玄已經指望不上別人了,只能去投奔趙萌。

劉玄跑了,廖湛、張卬、胡殷指揮着麾下的兵馬,對長安百姓展開了洗劫。這些軍兵,比土匪還土匪,見什麼搶什麼,只要百姓們稍有反抗,拔劍就殺。另

外,廖湛、張卬、胡殷等人還令手下將士,於長安各處張貼告示,聲稱劉玄不配爲大漢天子,他們是順應天意,廢黜天子,另立新君。這

個消息傳到河北劉秀的耳朵裡,讓劉秀大喜過望。劉秀早就算準了劉玄和綠林系難以長久,兩者之間,必有大亂,只是沒想到,這場大亂來得如此之快。既

然廖湛等人造反,罷黜了天子,那麼現在更始朝廷就是沒有天子,這對於劉秀而言,可是天賜良機。

如果這個時候他在河北稱帝,那就不算造反,而是在接替劉玄,繼續延續漢室江山罷了。這

時候,以劉秀爲首的漢軍剛好走到了常山郡的鄗城。劉秀軍剛剛抵達鄗城,正在城外紮營休整,便有一位劉秀的同窗求見。

求見劉秀的這位,是劉秀上太學時的同窗,名叫強華。

強華和劉秀的關係很好,兩人上太學的時候,不僅是同窗,而且還是同住一室,所以兩人既是同學,也是室友。得

知老同學前來拜見自己,劉秀非常高興,親自出賬,迎接強華。強華與劉秀年紀相仿,其貌不揚,但家裡的條件不錯,是富貴人家出身。兩

人見面後,劉秀哈哈大笑,說道:“子瑞,我們多少年沒見了……”

劉秀的開場白都沒說完,強華突然屈膝跪地,向前叩首施大禮。見

狀,劉秀嚇了一跳。就算自己現在是蕭王,但以他二人同窗好友的關係,見面後,也不必施如此大禮吧!

他正要上前攙扶,強華大聲唱吟道:“草民強華,拜見陛下!”

此話一出,劉秀震驚,在場的吳漢、耿弇、岑彭諸將,也都露出詫異之色。劉

秀稍愣片刻,急忙上前,把強華從地上拉起,正色說道:“子瑞慎言,我現在只是蕭王,而非天子!”強

華起身後,從袖口中抽出一卷竹簡,高高舉起,說道:“陛下,草民手裡有天下奇書《赤伏符》!”

《赤伏符》的名氣很大,人人都知道這是一本預言書,但裡面具體是什麼內容,知道的人,屈指可數。劉

秀驚訝地看着他,一時間沒反應過來。強華也不管劉秀是什麼反應,展開竹簡,大聲唱吟道:“劉秀髮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鬥野,四七之際火爲主!”

看着強華手中的《赤伏符》,聽着強華唱吟出《赤伏符》中的讖語,在場的衆人,無論是文官、武將,還是普通的兵卒,人們瞠目結舌,緊接着齊齊跪地,異口同聲道:“臣等(小人)拜見陛下!”劉

秀環視在場跪倒一片的衆人,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點什麼好了。他拉住強華的胳膊,說道:“子瑞,這種事爲何要在外面說,我們入帳說話!”他

硬拉着強華走進營帳裡,不過強華剛纔的唱吟,可是很多兵卒都聽得清清楚楚,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似的,迅速在漢軍大營裡傳開。將

士們在私下裡議論紛紛,都在討論《赤伏符》中關於劉秀的讖語。

‘劉秀髮兵捕不道’,這句很容易理解,劉秀舉兵,討伐無道之人。‘四夷雲集龍鬥野’,這句也容易理解,四方各族的豪傑雲集到一處,像羣龍於荒野中戰鬥。

‘四七之際火爲主’,這句隱含的內容比較多,其中還涉及到了五德始終說。

四七二十八。從劉邦稱帝,開創大漢皇朝(公元前202年),從現在(公元25年),剛好是二百二十八年,這對應了四七之際。

中國的朝代,講究的是五德。五德始終學說,是由戰國時期的陰陽大家鄒衍提出來的。五

德始終說,講的是五行相剋,對應的是土木金火水。

中國的第一個朝代是虞朝,由黃帝開創,對應的是土德。木

克土,所以虞朝之後的夏朝,爲木德。金克木,夏朝之後的商朝爲金德。火克金,商朝之後的周朝爲火德。水克火,周朝之後的秦朝爲水德。

在劉邦時期,大學者張蒼提出,秦朝太短暫,並不能算成朝代,以朝代推演的話,應該是漢取代了周,沒有秦朝什麼事,所以對應水德的是漢,而不應是秦。劉

邦當時也採納了這種說法。

不過到了漢武帝的時候,又認爲秦朝應該算是前朝,漢取代的是秦,而不是周,秦爲水德,土克水,那麼漢應爲土德。

等到了王莽時期,王莽向玄學大師劉歆請教,漢究竟是水德還是土德。劉歆給出的說法是,周爲木,秦爲金,漢爲火,故,漢是火德。‘

火爲主’中的火,就是指火德,而火德,又是指漢。四七之際火爲主這句話連貫起來的理解是,高祖稱帝二百二十八年後,漢室將再爲天下正統。

讖語的第一句就是劉秀髮兵捕不道,劉秀是漢室後裔,讖語又說,漢室爲正統,這不恰恰就是在說,劉秀應爲天子嗎?

劉歆也正是看了《赤伏符》中的這句讖語,才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劉秀,結果,冒牌貨終究是冒牌貨,他這個劉秀,終究不是天選的那個劉秀。營

帳內,衆將這回都來勁了。他們本就急於讓劉秀稱帝,但劉秀又總是推脫,恰恰在這個時候,強華出現了,最最關鍵的一點是,強華還帶來了《赤伏符》。

而且《赤伏符》中的讖語清清楚楚地寫着,劉秀就應該是當今之天子!

人們在營帳中跪下一片,包括強華在內,一同勸進。劉秀胳膊肘拄着桌案,拳頭頂着額頭,久久都是沉默不語。衆

人見狀,急聲說道:“大王啊,連天命符瑞都這麼說了,你可不能再猶豫不決了啊!”劉

秀幽幽說道:“這,事關重大,我還得再徵詢一下仲華和公孫的意見。”在

場的衆人,無不是跺足捶胸,一個個都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恨不得自己直接上,幫着劉秀去稱帝。最

後,衆人也只能無奈離開。等到他們都走後,強華回頭向外面望了望,微微一笑,用雙手託着《赤伏符》,向劉秀面前一遞,笑道:“陛下,微臣完璧歸趙!”劉

秀仰面而笑,問道:“子瑞可是在戲謔於我?”

強華連連擺手,一本正經地說道:“微臣可不敢!陛下是天子,微臣又怎敢戲謔天子?”劉

秀擡手點了點強華。劉

玄那邊,他剛剛被廖湛等人驅逐出長安,而劉秀這邊,多年未見的老同學強華就突然出現了,順便還給劉秀帶來了天下奇書的《赤伏符》,這未免也太巧了。

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巧合,都不是真的巧合,而是人爲的巧合。

劉秀想要的太多,既想要實實在在的皇位,又想要正義仁德的好名聲,這就需要他抓住一次千載難逢的契機。劉

玄那邊,已經爲他製造出了極佳的契機,與此同時,他自己也需給自己創造出一個極佳契機,兩個極佳的契機融合到一起,這纔算是千載難逢。

現在,這個千載難逢的契機就已經擺在他的面前了。

劉秀給鄧禹去了一封書信,詢問鄧禹對他稱帝的意見。其實這麼大的事,他應該把鄧禹召回來,與之面談。不

過現在鄧禹正率軍在河東作戰,而且正在圍攻安邑,戰事到了極爲關鍵的時刻,實在是走不開,劉秀也只能給鄧禹寫信了。鄧

禹給劉秀的回信,內容很多,但總結起來就一個意思,大王現在應該稱帝,末將也會全力支持大王稱帝。

劉秀在給鄧禹書信的同時,又給馮異去了書信,召馮異來鄗城。

突然接到劉秀的書信,還讓自己立刻趕往鄗城,這可把馮異嚇了一跳。這

個時候,他剛剛把自己和李軼來往書信的事向大王做了說明,結果現在大王突然召自己去鄗城,這是要懲治自己?告誡自己不要和李軼有書信來往?

馮異心裡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地來到鄗城。他到鄗城的時候,發現這裡的氣氛十分詭異。

無論是鄗城,還是城外的漢軍大營,都洋溢着一股喜氣,營中的將士,乃至城邑內外的百姓,臉上都帶着笑容,泛着光澤。

最近也沒什麼大的節慶,馮異完全搞不懂人們到底在高興些什麼?

第七十三章 暗中解圍第二十九章 慘遭埋伏第二百六十九章 遙望宛城第五百二十五章 村民覺悟第四百四十六章 毛遂自薦第八十二章 合力輔佐第三百零二章 應對之策第八百九十二章 出征漢中第五百三十四章 兄妹相見第八百八十三章 伯姬求情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三百七十七章 分而治之第八百九十七章 兩軍陣前第六百五十五章 掩蓋真相第一百五十二章 首攻蔡陽第一百三十五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七十七章 官場私心第一百四十九章 親戚反對第七百五十二章 功敗垂成第二十章 去往郡城第四百四十八章 順利聯姻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擊受挫第七百八十章 深不可測第二百七十一章 將帥不和第四百六十七章 局勢逆轉第一百二十七章 暗中挑唆第八百六十章 輿論戰爭第八百五十八章 董憲覆滅第八十章 同窗相會第四百五十四章 避其鋒芒第八十四章 天子劉秀第八百五十二章 軍中戰神第九十七章 不歡而散第六百七十一章 結下樑子第三百三十三章 兩軍陣前第九十二章 爭風吃醋第一百九十七章 料事如神第二百一十章 婦人之毒第五百二十五章 村民覺悟第四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四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二百二十三章 再次來求第三百一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六百零三章 戰鬥成長第三百八十四章 困獸之鬥第四百二十五章 兩郡支持第六百六十二章 偷渡黃河第三十六章 兄弟重逢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傷元氣第二百九十一章 害羣之馬第六百五十四章 你死我活第六百五十章 征討五校第一百三十七章 罪證確鑿第八百四十三章 龐萌造反第六十五章 殺賊殺王第二百四十章 道不相同第八百四十一章 見死不救第七百七十九章 真兇現身第二百三十四章 終於來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推斷真兇第二百五十七章 觸底反彈第三百零三章 強推劉玄第八百零四章 容人之量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三十七章 美豔無雙第七百四十一章 班師回朝第四百二十一章 只活一個第九十二章 爭風吃醋第二百七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八百三十三章 六神無主第一百三十三章 心懷不軌第六百四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一百二十九章 足底纖細第六百八十四章 直言進諫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來投奔第六百八十一章 天倫之樂第六百四十章 身爲人臣第三百四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二百五十六章 以漢爲名第五百零五章 趁勝追擊第七百五十四章 城外血戰第五百五十七章 改變立場第三百一十章 奇襲奏效第三百四十二章 親和之力第三百四十章 激發鬥志第五十九章 求戰爲虛第四百一十五章 支持反郎第八十六章 私造武器第一百四十三章 迫在眉睫第八百七十四章 道明真相第八百九十四章 出其不意第六百五十四章 你死我活第四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四百六十五章 肉包打狗第六百七十六章 前來營救第四百二十章 爾虞我詐第一百八十三章 奸商之禍第八百四十八章 馳援桃鄉第六百八十六章 技驚四座第七百七十八章 暗中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