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表兄的提醒

堂間,上得一桌子“好菜”,劉承祐單獨招待李少遊。沒有外人在,李少遊顯得十分放鬆,掃着食案上的飯食,小小地抱怨道:“二郎,你就吃此簡餐陋食?軍旅之事,本就艱苦不易。要是讓姑母知道,你如此苛待自己,只怕又要心疼了......”

劉承祐瞥了他一眼,指着食案,神色如常道:“有魚有肉,有葷有素,何談簡陋。天下戰亂不休,多少黎民尚且忍飢挨餓,這一桌飯食,已經足夠豐盛了。”

“哎,知道你憂國憂民,心繫天下。但你如今可是堂堂的皇子殿下,就算要救黎民於水火,也得先把自己的肚腹滿足了吧。”

嘴裡雖然絮叨着,李少游下筷可不慢,大概是真的肚中飢餓,吃得還蠻香。幾口菜下肚,嘬了一口酒,咂咂嘴:“沒有珍饈美饌,也沒有美嬌娘相伴,不過,這酒卻是不錯......”

說着,李少遊又一口將杯中酒水飲盡。劉承祐看了看杯中清亮泛黃的酒水,舉杯朝李少遊示意了一下:“杏花村的汾清甘釀,自然是好酒。這潞州府衙倒有些,此番,我也就以公濟私,招待於你了。”

“那可真是我的榮幸。”李少遊語調仍舊輕鬆。

“二郎,恐怕沒人和你說過吧。”

“嗯?”

“你當真是越來越無趣了,想當初......”李少遊一臉回憶狀地感慨着。

二人閒侃着,不過多是李少遊在那兒說,劉承祐平靜應對。自從劉承祐“自閉”之後,年輕一代中,也就李少遊還能受得了他的性格,故兩人的關係着實不錯。在劉承祐面前,李少遊說話也纔敢那般隨意。

“對了,聽聞,官家已經打算封賞羣臣了......”酒足飯飽,在僕侍收拾狼藉的時候,李少遊又朝劉承祐透露了一則消息。

“遊哥,你這對耳朵,到底聽說了多少事?”劉承祐不禁吐槽了一句。

李少遊嘿嘿一笑:“風聞罷了。”

“想來,晉陽那邊,恐怕上上下下的期待着吧。”劉承祐卻沉着嗓子,一邊思量着,一邊說道。

“那是自然,加官進爵,誰不期待?”李少遊語氣有點傲:“新朝建立,晉陽成爲了權力中樞,一躍而成爲中樞大臣,執政天下,他們自然是殷切相待,望眼欲穿了。”

“都是從龍之臣,支持我劉家江山,有所求,也是可以理解的。國家草創,經綸未構,羣臣策力輔弼,方將局面穩定,他們也是有功勞的。”劉承祐此時顯得很平和。

“嗯......不過,有人建議官家,早定國本。”李少遊幽幽然地補了一句。

“哦......”此言一落,劉承祐輕輕地應了聲,看起來很淡定,但整個人卻下意識地繃緊了身子,像被施了定身術一般。

只木然地待了一小會兒,劉承祐擡眼平靜地注視着表兄:“早定國本,於江山社稷的穩固有利,是好事。”

“對訓哥兒,自然是好事了......”李少遊努了努嘴,隨意地說道。

“遊哥,你這隨意的性子,得改!”劉承祐緩緩地直起了身體,嚴肅道。

迎着劉承祐有點發冷的目光,李少遊臉上也掛上了一抹鄭重,語調低沉地說:“二郎,你可別告訴我,你沒有一點想法!”

“什麼想法?”劉承祐神情更顯漠然。

注意着劉承祐的反應,李少遊以一種提醒的口吻繼續說來:“訓哥兒此前便是世子,他的優勢可要大多了。一直待在中樞,陪伴御前,深受官家寵信,品行爲人稱道,且沒什麼行差踏錯......”

“遊哥!”劉承祐突然出聲打斷李少遊,凌厲的目光,灼灼而視,讓他不由得心生寒意。

頓了頓,劉承祐方纔緩聲說:“你,喝醉了!”

氣氛,恍然間變得壓抑起來,但見劉承祐那副認真的自閉樣,李少遊也意識到自己這回是有點太過隨意了。旋即晃了晃腦袋,打了個哈哈,想要活躍一下氣氛,只可惜劉承祐無動於衷,讓他頗覺尷尬。

“孤,乏了。你暫且去迎賓館驛歇息吧!”臉上恢復了常態,劉承祐平和地擺了擺手,不過嘴裡卻稱起“孤”來了。

察覺到劉承祐語氣的變化,李少遊也十分給面子地起身作了個禮:“下官告退。”

在他剛轉過身體的時候,劉承祐又發聲了,同樣暗含提醒之意:“遊哥,今日,你的話有點多了......”

在迎賓館屬吏殷勤的接待下,李少遊住了進去。慢悠悠地走在館驛的迴廊間,思及方纔的對話,李少遊臉上沒有了在劉承祐面前的輕浮隨意,一副思索的表情,嘴角卻慢慢地翹了起來:“你怎麼可能沒有想法!”

府衙中,劉承祐同樣在沉思,泡着腳。這個表兄的機敏,讓他有點意外。

劉承祐當然有想法,且他相信看出他有想法的絕不只一人,畢竟他表現出的能力與這些時日的作爲,稍微有點見識的人都能看出他的進取之心。

不過,李少遊此番,倒實實在在地給他提了個醒。領軍在外後,自己在晉陽的存在感一下子降得太低了,朝堂之上,劉知遠面前,也沒有爲自己發聲的人。

短時間尚可,若是日子久了,絕對會出問題。從李少遊帶來的消息來看,此時的晉陽,已經有人在盤算着收繳自己權力,限制自己發展了......

腦中浮現出大哥劉承訓那張溫潤謙和的面龐,劉承祐心中生出了些許冰冷的猜測。

劉承訓的優勢確實不小,既是長兄,此前又是世子,受劉知遠寵信,名聲又很好,幾乎是個完美嗣君人選。

但是,他在軍隊中沒有什麼影響,僅此一條,便是足以致命的弱點!所以,對他的這個大哥,劉承祐實際上並沒有太過於忌憚,排除他在“歷史上”病亡的因素,也一樣。除非,什麼時候劉承訓也開始對軍隊施以影響了......

考慮了不少,但於劉承祐而言,眼下最緊要之事,卻是要在朝中找個爲自己說話的人。得夠聰明,得有份量,能在劉知遠面前說得上話。

楊邠,大抵是支持劉承訓的;王章,這是楊邠的好友;郭威,幾乎可以不作考慮;蘇禹珪,老好人一個,做做學問也就罷了;至於其他人,不熟......

思來想去,最終鎖定在一個人身上:蘇逢吉。

“囊中羞澀,卻也得給這蘇判官,送一份厚禮去啊!”雙腳自已然冷卻的水盆中挪出,劉承祐嘆了口氣,呢喃道。

第136章 收一將,納一妃第346章 天子的“憐憫”第122章 西南土司第29章 將卸甲,帥卸職第140章 大獲全勝第132章 盧南與袁恪第2060章 太宗篇7 開寶老臣第2073章 太宗篇20 元年爭儲第2082章 太宗篇29 蜀中起義第347章 嶺南戰況第146章 到了還得親征第2140章 世宗篇15 中亞風雲明城會戰第57章 七月大朝第1745章 東京大爆炸第2100章 太宗篇47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下)第70章 未來宰相的安排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149章 鄴都城下第326章 再用老將第195章 王、韓遭貶第458章 再臨東京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遲暮第202章 劉皇帝已至長安第435章 還是比爛的時代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第100章 城戰第223章 南北海軍第93章 噩耗連連第30章 收穫第454章 朝廷要下重手了第166章 出使歸來第346章 天子的“憐憫”第162章 薨逝第178章 會獵第2110章 康宗篇2 輔政時代第352章 十萬漢師圍金陵第1715章 力所能及第47章 誘其北上第43章 “梳理”、“優化”第87章 對夏綏事宜第417章 輕狂第11章 請教第30章 “寬刑簡政”第326章 尋覓終有果第154章 絕不姑息第47章 誘其北上第30章 湖湘之治第1697章 蠢蠢欲動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上)第76章 太子還京第368章 宰相們的異見第150章 聽政第263章 高麗想伸手了第86章 活下來,就是名將第95章 皇后又進諫第131章 川間棧道敗兵急第2047章 最後的旅途18第117章 新洛陽城,邙山隱者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亞第167章 先震後蝗第330章 黨侯並不傻第1719章 什麼忌諱的事都敢聊第1753章 百年國運+世宗篇42 極盛背後的陰霾第40章 開拓之志第19章 武夫第211章 太子掛帥第497章 重拾第440章 又借錢?不借!第461章 過重的恩典第182章 大漢最北端第47章 應對第260章 論婿第94章 國難喪子,尚有良將第284章 影響第1732章 劉皇帝的反應第121章 最難啃的骨頭,最輕鬆地啃下了第110章 坦白第287章 反擊從野狐嶺開始第59章 元臣多鄙第46章 駙馬的上下兩策第52章 幽燕變故第7章 恩賞問題第81章 暴躁的耶律德光第48章 不安寧的四、五月第383章 敞開談第210章 問題來了,誰做主帥第84章 滅佛伊始第226章 一潰百里第51章 該當有所“表示”第65章 制舉進展第161章 二郎,我恐命不久矣!第1729章 太子之問第236章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第118章 查抄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風波第224章 鄴都文武第362章 宮城之寶第118章 棉第78章 滄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