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陷河陽

這些晉軍降卒,受盡了契丹人的欺壓,本就心懷怨氣,此番又被命令着拖家帶口,北遷塞北,則愈加憤恨。被武行德一挑撥,直接便炸了,再加素服武行德威望,全數表示願意跟他幹。

又很快將船工鼓動起來了,被契丹人強徵來的縴夫,哪個沒受過契丹人的苦楚,俱慨然從之。至於隨行的晉軍家屬,除了支持,並無其他的選擇。

“二郎,傳令下去,將鎧甲軍械都分撥下去。騰出幾艘船,選足八百壯士,雖我溯河西進。剩下的的人,由你率領,與保護親屬,押送甲械!”船艙內,換上一身軍甲,武行德快速地朝弟弟武行友吩咐着。

“大哥,您這是要帶我們去哪裡?”武行友問道。

他們這些人,只知道跟着興兵舉義,基本不會單獨思考下一步行動。事關生死的決定,還得由武行德來拿主意。

“河陽!”武行德十分肯定地說道:“眼下的中原、河北,契丹人是重兵雲集,必不能順流東進。待在河陰,據城而守,更是坐以待斃。只有河陽,是我們唯一的去處,唯一的生路!”

“爲什麼?”武行友有點納悶。

耐着性子,武行德給弟弟解釋着:“河東軍隊已經南下,佔據潞州,控制澤州。我們只要西進拿下河陽之地,便可與河潞、澤練成一片。如今,契丹人撤出中原的決心以定,我們只要背靠河東大軍,據河陽之地,俟其退兵即可。”

“我早就琢磨過,此事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契丹若退,晉陽天子,遲早要進軍中原,屆時我們便可以河陽之地爲晉身之資。我們在河陰,驟然發難,正可趁着契丹人還沒反應過來,溯流而上,突襲河陽。”

“時間很緊張,由不得一點耽擱。二郎,傳令去吧!”

聽完武行德的決定,武行友不覺明歷的,下意識地拱手道:“那我同大哥一同前往!”

“不!”武行德搖頭拒絕,擺手止住武行友,指着身後的數十艘鄭重地叮囑道:“二郎,你要知道這些軍械對我們的重要性,等我們佔據了河陽,可以憑之迅速聚起一支義軍,對抗契丹。弟兄們的家人們,也要保護好,他們在背後,將士們纔會放開了隨我作戰!”

見武行德這般鄭重,武行友這才點了點頭:“是。我一定不負大哥相托!”

“很好,功業富貴,在此一舉了!”武行德握了握拳。

“大哥,河陽尚有契丹人的軍隊,要是其提前得知我們的消息,有所防備,領軍相抗。我們可只有一千多人啊......”正欲去傳令,武行友忽地有點忐忑地提醒一句。

聞言,武行德深吸了一口氣,滿臉的堅定:“倘真若此,那只有置之死地而後生了,我一千敢死之士,可當萬軍!”

動作十分迅速地,船隊經過調整,拔錨起航,駛入大河,連夜溯水而上。武行德則親率壯士八百,輕船先發,直向河陽。

連夜倍水道進軍,及至河陽孟州下船,登岸。有點可惜的是,河陽節度使崔廷勳提前察覺,親提軍隊來拒。

武行德臨陣勵士,率衆迎擊,在河陽城外與之死戰,以寡敵衆,鏖戰小半日,竟然將崔廷勳擊敗了。崔廷勳敗走,武行德冒險成功,雖然損失不小,但得以順利進據河陽城。

“哈哈......”河陽南城頭,望着不遠處的滔滔而逝的大河之水,武行德忍不住大笑出聲。

滿身的狼狽,甲冑尚且染着鮮血,兩眼發紅,武行德精神卻有點病態的興奮。雙手十分“愛憐”地撫摸着城牆,暢快地發泄了許久,方纔不屑地說了句:“真是上天助我也,倘若崔廷勳據城而守,那我還真麻煩了。只可惜,哈哈哈......”

很快,武行德便將河陽城徹底控制住,亮明旗幟,聚義兵,厲士卒,發府庫,賞功臣,繕城防。當然,他做得最積極的事,便是在局勢暫定後,派弟弟武行友潛行向北,向河東投誠,請求援助。

......

時間,已然進入三月中旬的尾巴,半個月的時間下來,劉承祐在上黨,厲兵秣馬,整訓各軍。原本的潞州、澤州兩地的軍隊,半數之上,都被他編入龍棲軍中,有此前共同戰鬥的經歷,融入得很快。當然,擴軍的事情,劉承祐仔細向劉知遠彙報過。

除了軍事之外,劉承祐也嘗試着對潞州的政事進行了一番梳理,重點在“除放雜稅”之事上。劉知遠雖有政策下,但執行纔是最重要的,一番盤查,果然有潞州下屬的州縣,施政如舊。在劉承祐的親自關注下,方使政策施行,當然,劉承祐的手段並不強硬......

十日,劉承祐還回晉陽述了一次職,當面與劉知遠講了講他對天下局勢的判斷與見解。給劉母李氏看了看,以緩她擔憂之情。順帶着,在府中住了一夜,在他的寵妾耿氏身上輸出了一番......

同時,晉州那邊,也順利拿下了。慕容延釗領軍,不急不緩地趨向州城臨汾,以一千多步騎兵臨城下。他選擇的打法,當日劉承祐拿下上黨無異,同樣是裡應外合。

事實上,臨汾城中,與留後駱從朗異心的人還真不少,畢竟,契丹人雖然強大,但遠在千里之外,而河東的強勢,可就在眼前。並且,契丹人,哪有河東親近?

駱從朗見慕容延釗兵少,率軍出擊,結果就在戰場上,將領藥可儔率領部下戰場起義,反戈一擊,一戰而敗駱從朗,順利地拿下臨汾。

臨汾既下,其餘縣鎮幾乎傳檄而下。基本沒有什麼損失,晉州得以光復。慕容延釗以此功績,徹底坐穩了他第四軍指揮使的位置。

而在臨汾一戰中,楊業也迅速地翻身了,斬將、奪旗的功勞,被他一人給包攬了。據聞,他在戰場上拎起駱從朗的頭顱,仰天長嘯,睥睨千軍,而致晉州軍隊紛紛繳械投降。

回到上黨後,楊業直接被劉承祐提拔爲新擴充的騎兵第二都都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貶而復起,以軍功論事,還是劉承祐親口點的,楊業的名聲傳遍了整個龍棲軍。

......

武行友北上,路過上黨,投帖拜訪之時,劉承祐正在上黨的“燕營”中巡察。

第77章 渦口之戰(1)第100章 城戰世宗篇44 漠北風雲、契丹滅國第265章 秦鳳既定第175章 被刺激到的遼帝第32章 郭氏之慮第300章 靈州換任第454章 安東新王第291章 和議達成第353章 楊城大捷第1808章 老來喪女第130章 蒼山洱海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亞第158章 朝官實用第2102章 太宗篇49 魔都的誕生第96章 李少遊的新去向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1章 自閉少年劉承祐第389章 宮廷秘聞第328章 決議橫涉流沙第230章 壓力都不小第77章 潘美請纓伐安南世宗篇39 寇準罷相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206章 武德司獄第276章 君心難測第1692章 香料之路 魏王奏章第99章 北使南歸第191章 趙思綰的背反第50章 南漢來使,慶功宴第272章 困獸猶鬥第9章 寫得不錯!第220章 陣斬高模翰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127章 冬至宴3第365章 邊事結論第311章 舊識第90章 安全脫身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第142章 準備殺雞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150章 聽政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86章 鬚髮花白第48章 處處矛盾第1779章 四王畢第153章 楊業戍代第2053章 終章完結感言第309章 交待後事第438章 抗洪救災年第69章 夫妻密談第186章 賜死第102章 政爭這種事是很正常的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462章 一地雞毛第18章 侯益第20章 室韋女真戰爭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賓事件第117章 一圖一冊第1779章 四王畢第168章 執迷不悟第1759章 生財之道第162章 兵事第73章 趙大已在軍中第174章 湖南:你方唱罷我登場第154章 南唐來使1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樂第1681章 陸海之爭第298章 王著罷相世宗篇49 皇帝遲暮,太子早薨第2106章 太宗篇53 遲暮第294章 剎車,碎葉河畔戰鼓鳴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129章 叔父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400章 晚節不保第1775章 調整第25章 李史合謀第116章 掙扎無力第368章 宰相們的異見第15章 馬楚內亂第155章 蓄奴之議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339章 那一腳世宗篇39 寇準罷相第164章 重返晉陽第1715章 力所能及第155章 着周王善後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65章 選擇第41章 西域戰況第93章 噩耗連連第268章 機遇第457章 鄭州第322章 再啓西進第24章 人事調整第2085章 太宗篇32 血肉澆築王權第178章 頭腦清醒的乾祐帝第1755章 良平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