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同樣的選擇

步出二堂,夜色已深,清風拂過,吹動庭前竹木發出“沙沙”的聲響。倒更襯庭前靜謐。掃了眼廊道間的侍衛,高防重重地吐出一口濁氣,不禁回首望了望,堂間黃光依舊,隔着窗扉隱約還能看到劉承祐坐於埋頭書案的身影。

思及方纔與劉承祐的對話,心中難免泛起些複雜的情緒,很快穩住心神,眼神清明起來,臉色輕鬆了些。

河東兵強馬壯是實實在在的,劉知遠早已威名遠揚,如今看來,這新朝二皇子也是人中龍鳳。由人觀事,河東成就王業的可能很大啊!

心思轉動間,一陣沉沉的腳步伴着鱗甲摩擦的聲音響在耳邊,偏頭看去,正瞧着李萬超在一名衛士的引導下,邁步而來。下意識地朝堂間瞥了眼,高防心中微訝,卻有所猜測了。

李萬超也第一時間看到了高防,沒多想,健步上前行了個禮:“高判官。”

“李將軍。”高防朝李萬超露出一個溫和的笑容,輕聲說:“看來,你也是殿下有請吶。”

二人簡單地交流了兩句,李萬超便被衛士催促着入內拜見。

“將軍之名,我早有所聞。少年從軍,剛毅振武,累立戰功,以至軍校。討楊光遠,身先士卒,奮勇登城,飛石擊頭,幾近身亡;陽城之戰,流矢穿掌,拔箭又戰,神色自若。將軍,真勇將也!”

面見劉承祐,一上來,便聞劉承祐這一串讚賞之言,李萬超坐在那兒,一時有些發愣。不過他並沒有多想,而劉承祐所講,更有其得意之事,面上露出點追憶之色,笑道:“都是陳年往事了。”

李萬超如今四十多歲,雖已過了武將的巔峰年紀,但渾身上下透着一股子剽悍味。他是從自底層一刀一槍,靠着血勇廝殺,成長起來的。

他的成長,幾乎是伴着“五代十國”這場亂世發展,能代表大部分這個時代的武將。

“將軍勿做謙辭,能得你這般忠勇之士輔助,共逐契丹,匡扶社稷,是河東之福,是天下之福啊!”劉承祐聲音很輕,說的話卻聽沉。

李萬超應該還是有自知之明的,被誇得有些不好意思,不過不被捧得這麼高,心有所感,擡手鄭重地向劉承祐說:“末將,僅以此身,傾力報效國家。”

同李萬超說了些恭維之辭,劉承祐沉默下來,思吟了片刻,方纔注視着他:“想必將軍,心中也好奇,我召你何事吧。”

李萬超很乾脆地點了下頭,老實問道:“是的!”

輕輕地吸了口氣,劉承祐腰背一下子硬了起來,表情也變得冷肅,黃亮的燭光照得他那雙眼睛直髮光,說:“有人向我建議,讓王守恩爲潞州帥。然舉義之事,我已得到過詳細彙報。潞州得以光復,皆是將軍的功勞。王守恩貪鄙,我欲殺之,以將軍爲節度,鎮定潞州,你看如何?”

話說完,劉承祐便緊緊地盯着李萬超。

李萬超顯然很驚訝,但很快反應過來,連連搖頭,很是肯定答覆說:“殿下,萬不可有此意?”

“哦?”劉承祐身體又慢慢放鬆下來,問:“爲何?”

不假思索,李萬超抱拳道:“末將舉義,誅殺趙行遷與契丹使者,乃是響應天子抗擊契丹,重整社稷的號召與志向,非爲一己之私利。王守恩貪婪,雖爲人不恥,但終究是功臣。殿下如殺功臣,而以末將代之,恐使衆人寒心!”

劉承祐仔細地觀察着李萬超的表情,一臉樸實,感情真摯,該是言出於心。

眨了眨眼,劉承祐繼續開口,言語中帶着誘惑:“將軍可要想好了,這可是一鎮節度之位。”

可惜,李萬超仍舊很乾脆地搖着腦袋:“末將既無聲威以服衆,又無文才以治政,只是個粗人,僅會帶兵打仗,上陣殺敵。縱與節度之職,只恐誤政害民......”

聽完李萬超的話,劉承祐心中難免生出些感慨,同樣是武夫,但是似此人這般明理重義的,還真是少見。劉承祐不清楚此人帶兵打仗的能力究竟如何,但就衝他所言,便忍不住心生好感。

歷史上,“五代”時期名將甚多,但李萬超在其中並無多大名氣,劉承祐甚至從來沒有聽過此人。然就他所觀,這是一名可以託付重任的將軍。

“將軍,真英雄也!”朝李萬超鄭重地一拱手,劉承祐誇道,這一回,多了點感情。

不待其接話,劉承祐站了起來,說道:“我欲上表晉陽,以將軍爲肅銳都指揮使,率肅銳軍士,隨我軍作戰,將軍意下如何?”

聞言,李萬超沒有絲毫遲疑:“願從殿下之命!”

在劉承祐的印象中,這個時代是君臣義絕,忠誠不可靠,背離固常在。但是,高防與李萬超二人的表現,讓劉承祐對這個時代多了幾分信心,這個世界,還是有些正能量的。

夜裡的接見過後,基本可以確定,高防與李萬超都可以爲用,有這二者的輔助,潞州基本不可能再出現什麼大的意外。

潞州的軍隊,兵力並不算多,總計不過三千餘人。除了肅銳營那一千多士卒外,便是節度鎮兵,此前一直爲王守恩統管,而現在,劉承祐有意讓高防代之。

劉承祐的考慮也很簡單直接,掌控住了潞州的軍隊,那麼餘者都不是問題。

至於王守恩,哪怕表他爲昭義節度,仍得靠邊站。

......

翌日,州城變了一個新氣象,似乎少了此前的壓抑,城中軍民基本都知道,潞州換了主人,他們是新朝治下之民了。對此,大多數人是表示擁護的,至少不用再承受契丹苛政的盤剝,哪怕他們遠遠體會不到中原百姓所遭受的苦難。

不過,在劉承祐的嚴令下,整個上黨仍舊處於戒嚴之中,不許進出。

就在上午,韓通率着騎兵都回來了,直接被迎入城中,向劉承祐面陳軍情。

而韓通南去一日夜多時間,顯然是有些收穫的,帶回了契丹耿崇美軍的消息。

第301章 藩臣離京第444章 揣測者第205章 既往不咎第119章 幸西京第213章 紆尊降貴第282章 新形勢,新階段第55章 我趙匡胤何德何能?第1751章 結束了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萬家第118章 查抄第339章 走向“詞帝”之路第119章 回京第1787章 講個笑談,說個趣事第51章 如今的大漢第2117章 康宗篇8續 家族大棋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394章 永遠在猜忌的路上第154章 河東風雲(1)第79章 勢孤危第163章皇后染病,儲君人選第22章 改革急先鋒第116章 滿朝震動第280章 傳國玉璽的消息第81章 嘉慶節與太子的煩惱第54章 聘納郭女第181章 東河村之戰第98章 山道第212章 王樸卸任無題第359章 難以揣摩的心理第1768章 崩第454章 安東新王第131章 幹強枝弱第137章 後宮那點事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84章 無法遏制的猜忌之心第1678章 保守與擴張第118章 棉第36章 激戰三江口第274章 打女真、室韋還是沒問題的第21章 黃袍加身第100章 關中蜀亂第98章 追捕第266章 斷雲嶺大捷第1709章 心猿意馬第2067章 太宗篇14 向左向右第190章 熱情相待第77章 嚇人第56章 彌月之喜第340章 杭州登陸第77章 間策第176章 宣戰行爲第355章 理智歸理智,仗還得打第180章 賞功第103章 缺少一個系統的李從益第74章 契丹高麗之事第86章 戍卒之心第478章 開寶二十九年第227章 強勢破城第79章 大獲全勝第99章 御帳議戰第204章 解決第34章 三次鐵離之戰第2章 王、鄭二公第8章 楊蘇還京第437章 二十年難遇的大水第302章 有些事只能朕來做第214章 正在準備整頓朝綱的耶律賢第184章 劉承贇也來了第1725章 見微知著第173章 闊別多年的東京第132章 盧南與袁恪第76章 王峻用兵第102章 遼國現狀第167章 重建的雲中第208章 獄吏之貴第235章 開封新城第300章 靈州換任第57章 既得潞,復據澤第154章 南唐來使1世宗篇29 黑色產業第171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2第99章 北使南歸第249章 冬季無戰事第212章 王樸卸任第131章 和議達成第121章 招降納叛第471章 另起爐竈第140章 殺心大起第305章 太子在遼東的最後時間第2073章 太宗篇20 元年爭儲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時代下的大漢(上)第1757章 勳貴子弟第94章 善後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224章 鄴都文武第180章 博弈第74章 十八日,御駕幸淮南第163章 索然無味第90章 欒城之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