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郭榮的激進建議

“昨日拂曉,末將越過上黨城後,徑直向南輕馳,一直到潞、澤交界的羊頭山,方纔停下。休整的足足半日,正欲繼續向南,便發現契丹斥候已入羊頭山界!”

府堂間,張彥威、郭榮坐陪,劉承祐端坐主位,聽着韓通的彙報。一提到契丹人,幾個人精神一下子便提了起來。

“那一隊契丹斥候,只是北上略作偵察,至羊頭山而止。爲了不被其察覺,末將選擇迴避,其後帶了一小隊精幹弟兄,小心南下。傍晚的時候,潛至澤州高平縣時,發現了契丹的軍隊!”韓通繼續說。

“高平......”劉承祐起身在堂間掛着的一幅地圖上停下,很快找到了澤州北部的那座縣城,問:“是耿崇美軍?”

“應該是!”韓通點頭:“末將擇高處而察之,隔得雖遠,卻也能瞧見‘耿’、‘遼’旗號!”

“有多少人?”

“就末將的觀察,當有四千人往上,但具體對方有多少兵力,末將不敢妄言。”韓通回答很保守,卻同樣實際。

見着劉承祐眉頭蹙起,韓通又立刻補充道:“不過,末將觀遼軍中,契丹人很少,大部分都是漢人!”

“漢人?”劉承祐兩眼一亮:“是否爲晉軍降卒?”

“恐怕不是!依末將看來,應該是燕兵!”韓通搖了搖頭。

“燕兵!”劉承祐面無表情地呢喃了一句,很快便反應過來。

這裡指的燕兵,是幽州的契丹漢人軍隊。契丹統治幽燕之地已有十年,在“以漢治漢”的國策下,又有張礪、趙延壽這樣的的漢臣輔佐,也確是組建了一些以“燕人”爲主的軍隊。

在去歲耶律德光南下滅晉的過程中,這些燕兵在趙延壽、耿崇美此類的漢人將臣統率下,也是出了不少力。

當韓通提到耿崇美軍多爲漢人的時候,劉承祐的第一反應就是“晉國降卒”,且立刻就有了“策反”的打算。然而,是幽州來的“燕兵”的話,他又迅速地打消了這個念頭。

不說策反的難度,僅“燕兵”而言,他們背叛的成本太高!

“不過,這支遼兵,以步卒爲主,並沒有多少騎兵!”在劉承祐思忖間,韓通又說道。

這個消息,讓在場的人不禁鬆了口氣,不論如何,契丹軍隊最爲人所忌憚的,還是騎兵。

“如此說來,耿崇美軍,只是一支燕兵了!”劉承祐表情間凝重之意散去不少。

“是的!”

在劉承祐的示意下,韓通繼續說:“發現遼軍後,末將不敢怠慢,立刻撤回。留下一小隊人繼續做監視後,迅速北歸,向您稟報!”

韓通匯報結束,便恭敬地候在下方,堂間安靜了一會兒,劉承祐也梳理了一遍遼軍的情況,方擡頭問道:“情況也都差不多瞭解了,諸位怎麼看?”

張彥威在第一時間說話了,看起來稍顯激動,臉上的橫肉都抖了幾下:“殿下,高平距離上黨可不遠,照韓通所說,沒準今日契丹軍已經拔營北來了。澤、潞之間,就隔着一座羊頭山,一定不能讓敵軍輕易進入潞州。立刻派軍吧,佔住羊頭山,將敵軍攔在潞州之外!”

張彥威說完,劉承祐反應很平淡,對其建議,不置可否,想了想,問郭榮:“你是什麼想法?”

郭榮滿臉嚴肅,微垂着頭,又琢磨了一會兒,方纔道:“張將軍的想法,太過保守了!羊頭山距高平不過四十里,若遼軍當真已拔營北上,等殿下派軍南去攔截,恐怕對方早已入潞州境內!”

先簡單地反駁了一下張彥威,郭榮繼續道:“若韓通探查無誤,遼軍兵力並不多,我軍得潞州軍相助之後,對方甚至還處兵力弱勢,再加其以步軍爲主,沒有胡騎的威脅......”

郭榮說話間,一抹自信的色彩在其臉上綻放開來,劉承祐一直觀察着,注意到其“放光”的眼神,心有所感,覺得自己猜到其想法了。

果然,郭榮拳頭用力一握,振奮地說道:“殿下莫若集全軍南下,與敵接戰。我軍連夜南下,佔據上黨甚速,昨晨起又一直嚴密封鎖消息,遼軍對潞州的情況恐怕還不清楚。若此時南下與戰,定有出其不意之效。”

“正面接敵,正面破之,必大振我河東軍威,也可對中原、河北反擊契丹暴政的軍民起激勵效果!”

相比與張彥威的保守,郭榮的建議可當真要激進得多,甚至可以用冒險來形容。若說耿崇美軍還不清楚潞州的情況,主動出擊,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但同樣的,劉承祐此時也不清楚對方的具體情況。敵軍軍情,不是憑着韓通一雙肉眼,就能瞭解清楚的。戰爭,畢竟不是兒戲,關乎存亡之道,由不得劉承祐不謹慎。

眼下,劉承祐已控制上黨,得到潞州軍民的支持,還背靠河東,可謂佔據主動優勢。只要穩守上黨,縱使耿崇美軍力倍之,他有信心拒之。

但是,主動南下與戰,這其間的風險可就大了。兵力沒有絕對優勢,燕兵的戰鬥力也不清楚,選擇與其正面對戰,若是出現什麼意外,沒能戰而勝之,甚至打敗了,那他全潞州而奪的大好局面可就一去不返了,甚至影響到劉知遠他日進軍中原,奪取江山的大計......

當然,要是一戰而勝,如郭榮所言,收穫必然是巨大的。不說其他,就於他劉承祐而言,初領軍上陣,便取勝果,必然名聲大振。

問題是,這是他頭一次領軍,論打仗,他真的不會啊!

郭榮一個建議,使得劉承祐猶豫了,緊蹙的眉頭,詮釋着他糾結的心理。

見劉承祐遲疑,大概是被郭榮這個後輩拂了面子,張彥威忍不住唸叨了:“殿下,若聽郭榮之言,是否太冒險了?”

連張彥威,都看出了其中的風險。

張彥威的話,似乎又加重了劉承祐的猶豫,抽了口氣,問侍衛在旁邊的向訓:“星民你腹有韜略,意下如何?”

對此,向訓也表現得很甚至,好生思量了一會兒,方說:“以眼下的情況,只要殿下率軍守備上黨、壺關,潞州局勢便盡在掌握,南進潞州的戰略也就達到了,這不失爲一個穩妥的選擇!”

聽向訓的意思,貌似也贊同穩,劉承祐正欲開口接話,便聽到了一個“但是”。只見向訓輕聲道:“打仗本就是冒險的事,若連耿崇美數千兵都忌憚,那如何面對契丹數十萬兵馬......”

聞言,劉承祐陷入了沉思。見他這副猶豫的模樣,坐在旁邊的郭榮眼中不由露出一抹失望。

劉承祐,確實是猶豫了。明明有更穩妥的選擇,爲何一定要冒險?

但是這個時候,腦中恍過“高平”這地方,猛地擡眼看向已經面無表情的郭榮,嘴中唸叨了一句:“高平!”

第499章 有些事從未改變第166章 石熙載的施政理念第262章 趙普議蜀第2065章 太宗篇12 雍熙皇帝第473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384章 反響第71章 兵臨壽春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30章 可以準備善後了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330章 小市民第2192章 仁宗篇9 南風壓倒北風第26章 潘美守城第186章 邢州事了第350章 隱退陳情第62章 禍福之間第1698章 做賊心虛第407章 一人連着一人,一案套着一案第337章 京口水戰、攻心之策第132章 不惜代價第345章 剝削者第169章 遼國政壇的暗流第15章 荊南來使第8章 楊蘇還京第108章 井陘第38章 湖南無戰事仁宗篇6 王安石在此第358章 兩江平定第68章 撤了第77章 吏職變動第95章 真定府、壽國公第65章 劉皇帝的猜忌第292章 趙普覆命第416章 尾聲半島史話·安平公主第13章 相敬如賓第186章 賜死第196章 楊邠案(4)第160章 平定第322章 針鋒相對第348章 老皇帝世宗篇24 老貴新貴,宗王大會第204章 事態擴大第503章 最後的旅途3第387章 契丹終被打回原形第87章 淮東經略正副使第6章 遺奏十條第158章 河東風雲(5)第172章 川蜀定製,鍾謨彙報第16章 異見第174章 帝崩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頓第302章 朝局大變動第1714章 百姓苦第1716章 共治時代第306章 北面事務第303章 趙普北上第44章 太后相召第27章 郭威病了第210章 一錘定音的人第320章 改革干將第59章 元臣多鄙第374章 善待第101章 梁山觀政第145章 了結第286章 宗室第27章 西京風波第14章 乾祐二十四功臣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賓事件第464章 甘州楊氏第129章 既進京,總有些變動第34章 驚陶谷第35章 楊村第211章 籌議北伐第342章 勢如破竹第114章 欲謀大功第14章 乾祐二十四功臣第146章 驕將第191章 北巡結束第65章 君臣相宜第45章 治安第143章 艱難度日第1782章 數百年後的問候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91章 這個都不好遷第119章 節度進京第36章 奉宸營第180章 過鄴都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113章 將目光投向北邊第75章 按*不動第354章 可以討論出降了第2095章 太宗篇42 三項任命第216章 馬政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層第92章 金陵冬寒第476章 趙匡義留臺喪龍鍾響第468章 信教不留頭留頭不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