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4章 仁宗篇11 大上海

正統二十一年(1062年),初秋,上海市。

松江水依舊沿着既有之渠道,滾滾東流入海,不捨晝夜。設市近七十年的上海,已經徹底蛻變成一座繁榮富庶的“國際大都會”了,是大漢帝國商業氛圍最濃厚、各種經貿行爲最自由的港口城市。

“市”這個字眼自古有之,其意確然,但作爲一個獨立的行政區劃,還是頭一遭。“上海市”,對帝國上下來說,長久以來都是一個充滿魔力的新鮮事物。

如果把世祖所置“上海務”那段時期算上,上海市在大漢帝國也有近百年的發展歷史了。一百年的發展擴張,誕生了這樣一座獨樹一幟的“怪物城市”,沒有霓虹閃爍,依舊光怪陸離。

經過開寶、雍熙、平康三代的野蠻生長,建隆時期的規範約束,正統時代的上海市比起過往,已經有序多了。這其中,除了朝廷越發的正視與重視之外,也因爲方方面面的利益集團,形形色色的勢力派別,已經將其填充佔據,形成了相當的平衡。

對於既得利益集團們來說,原始積累完成之後,他們要的是鞏固,而非擴張,是一個利於他們統治的穩定秩序,掌握着社會上層資源與運轉規則的他們,是天然的保守者與守護者。

當然,在整個漢帝國的上層統治階層之中,以上海爲代表的“新興”東南權貴們,又屬於激進派與改革派了。

同時,掌握上海市運轉的上層權貴們,他們追求並達成的秩序,只是一種保證其地位、不影響其食利的秩序。因此,上海從來沒有平靜過。

作爲東南財富匯聚之地,上海的人心從來都是最浮躁的,數不盡的人羣追逐着名利,無日不夜發生着的是各種勢力紛爭。松江河底沉積的每一具屍體,都伴隨着一場恩怨情仇、一場利益糾葛。

松江之上,從來都是帆檣林立,絡繹不絕,沿兩岸鋪開有大大小小數十座碼頭,但從來不怕空置,總是有來自海內外滿載着各種商品的船隻將之填滿。

上海市的碼頭工人,是一個極其龐大的羣體,他們用肩挑手扛,將這座城市的繁榮扛在肩上。

在漫長的歲月中,他們其他底層工人,逐漸形成上海市規模最大的一個民間(底層)團體—紅幫,與兩淮漕幫、江湖(江南與兩湖)船幫並稱爲“南三幫”,即便他們更多被視作權貴及大商幫們的打手。

他們甚至馳名中外,過去的半個世紀中,有數以十萬計的紅幫子弟,乘船出海,在南洋諸國開拓闖蕩,是各大封國最歡迎的移民羣體。他們雖然沒有太多的財富與資源,但凝聚力極強,也能打,是對付土著勢力最好的打手。

沿江岸向南北擴張延伸十數裡,是密集的倉場貨棧、客舍旅店,道路密集,四通八達,高高矮矮、各式各樣的建築依次排開,車馬輻輳,人煙稠密,是“港區”最顯著的特色了。

長年無夜,燈火輝煌。

根據正統十三年(1054年),上海市官府的一次大統計,當年上海市的主客丁口,就已達八十萬人,如今,又是近十年過去了,很多人都預測,上海將異軍突起,成爲大漢帝國第三座人口突破百萬的城市。

過去的幾十年間,大漢帝國的總體人口持續增長,但對於各大城市而言,人口破百萬,依舊是一個難關,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

在南方,金陵、楊州、杭州、廣州,是最有希望突破的,但也始終差口氣,反倒是上海,一步一步,從無到有,追趕上來,幾無停歇地吸收着外來的人口。

上海顯然是一座以商業作爲驅動的城市,自成立以來,商業與貿易就是城市運轉的核心,它就像是具備一種魔力一般,吸引着各種資源。

當然,帝國經濟中心的南移,東南道州豐富的物產,以及蓬勃旺盛的海外貿易,再兼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以及政治上的嘗試與支持,加上一點歷史的偶然,共同孵化出了上海這樣一座城市。

整個大漢帝國,獨此一家,別無分號。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上海是一座遍地黃金的城市,松江裡流淌的,不是江水,而是財富。這也引得海內外無數冒險者,前來淘金,即便很多人到死都不明白,他們滿懷期待而來,含辛茹苦地工作生產,最終也只是這座城市發展的養料,只是在爲衆多權勢富貴家庭鐘鳴鼎食而奉獻。

上海市的“國際化”進程,其發展速度也堪稱帝國之最,到正統二十一年,常年寓居在上海的外國商旅,已有十數萬之衆,除了“傳統友邦”高麗、日本之外,還有天竺以及波斯人。

自世祖晚年的廣州之變(對廣州msl的清洗屠殺)後,大漢帝國對於外來商賈,尤其是那些宗教份子,始終保持着一種嚴厲排斥的尺度。

但是,經濟利益的誘惑下,政治上的打壓,並不能澆滅這些人擁抱天朝的熱情。尤其是最近幾十年往來東方的“中東”商旅,他們大多自稱波斯人,或者乾脆說自己是“安西人”。

這也是有淵源的,安西國在安西文王劉文澤統治時期,曾將整個波斯高原納入安西王朝的統治之下,雖然主要施行羈縻統治,但也派出駐軍以及建立了一套基本的行政、稅收體系。

因此,那些波斯人,自稱是安西人,從安西王朝的法理上,是沒有什麼問題的。而安西王朝,與大漢帝國是血脈相連,安西的主要統治階級爲漢人,那麼他們這些“安西人”≈漢人。

即便是那些來自阿拉伯世界的msl,到了大漢,也都改名換姓,加一套波斯或者安西的馬甲,以方便經營活動。而在波斯地區,有些安西國的官員將吏們,專門賣身份文牒。

雖然在中東地區,漢文明與ysl文明之間仇深似海,戰爭不斷,但兩者卻是當下這個時代,東西方政治、經濟交往的主流。

如果說有些意外成分,那就是少數來自基輔羅斯的斯拉夫人了。在三十多年前,在基輔大公雅羅斯拉夫的推動下,羅斯國與安西國建立貿易聯繫開始,斯拉夫人與漢人之間的交流也由此展開。

雖則這份交流斷斷續續,不時受到戰爭與動亂影響,但在漫長的時光加持下,依舊烙下了諸多深刻的歷史印記。當然,羅斯國與大漢帝國之間的交往並不緊密,更多以中亞三國作爲中轉,淺淺地走上一段絲綢之路罷了。

大漢帝國對於萬里之外的蠻邦小國並不感興趣,頂多對那些金髮碧眼的蠻夷感到驚奇罷了。而出現在上海的斯拉夫人,只能用“滄海遺粟”來形容。

而比斯拉夫人更少見的,則是匈牙利人,他們的到來比羅斯人可要艱難得多,最大的難題便是斯拉夫人的阻礙,哪怕到了上海,都有天主教徒與東正教徒間的鬥爭。但總有那麼一部分幸運兒,通過陸海路走到安西國治下,然後通過安西國走海路,一路漂泊東來。

從這幾十年來的發展來看,比起在中亞的赫赫武功,安西王朝在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上,貢獻更加巨大。不過,這些年,隨着安西國的局勢不穩,脆弱的東西方交流眼瞧着又要陷入挫折與停滯了。

對於西方來客來說,比起煌煌兩京,廣州、上海這些城市,纔是他們更喜歡待的地方,尤其是上海,因爲它“自由”而“開放”。

第233章 王使君在泗州第36章 奉宸營第24章 巡遊第50章 小滿與臨盆第279章 當年三傑第290章 燕王在京,軍制改革第72章 磁州賊第95章 玩陰謀第31章 送行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166章 出使歸來第51章 該當有所“表示”第300章 統歸地稅第1811章 歸來第202章 錢糧百萬計第74章 萬歲呼聲第21章 禍從口出第304章 過去的三年第314章 門庭若市第139章 韓常案第417章 輕狂第172章 太子妃第124章 辭表第135章 趙家父子第 283章 皇帝還朝第512章 最後的旅途11第250章 大軍會於威武城第85章 浮雕第303章 兄弟之間第306章 爲了統治需要第143章 李崇矩復出第71章 叛軍勢蹙第478章 登封降禪第19章 韓熙載都等急了第239章 南口大戰8第13章 舉城同歡第511章 最後的旅途10第328章 默認第406章 影響擴大第117章 帝幸瑤華殿第1787章 講個笑談,說個趣事第173章 日常第186章 李國舅的愚民傾向第199章 出宮第308章 吃好喝好第114章 範質薨,帝不豫第127章 魏博問題第328章 改革深入第38章 任其紛擾第391章 大漢第一將帥第121章 大朝世宗篇50 花落誰家第60章 皇后進言第15章 馬楚內亂第1795章 父子夜談第398章 換個思路第93章 班師第375章 少林寺第1686章 雍王回京第184章 心照不宣第195章 楊邠案(3)第1760章 無聊的雍王第417章 輕狂第356章 被忽視的皇子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遺產第130章 陳橋第5章 劉皇帝的考驗又來了第408章 兄弟之間第34章 史卿,朕還有重任相托第356章 被忽視的皇子第173章 馬氏內亂或可利用一下第83章 遼帝之亡第451章 完顏來朝,東北將亂第51章 郭氏父子第119章 幸西京第241章 至此戰罷第385 禮賓館第131章 川間棧道敗兵急第273章 雲州遂破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90章 老將可用第231章 遼軍的反擊第110章 西南將帥第476章 趙匡義留臺喪龍鍾響第298章 事泄了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遲暮第35章 唐將空談第133章 納了第1794章 魏王回來了第468章 信教不留頭留頭不信教第3章 姐夫的彙報第197章 剛愎依舊第163章皇后染病,儲君人選第173章 日常第20章 被忽視的問題第106章 誘惑第315章 質量最高的一次科舉第8章 摻沙子的效果第67章 來自河陽的消息第2060章 太宗篇7 開寶老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