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史卿,朕要重任相托

夜漸深,幾點亮光緩緩移向劉承祐暫居的文明殿,遠遠的,守殿班直早注意到了情況,待離近了,方纔瞧清楚,那是幾名打着宮燈的侍婢,簇擁着皇后符氏。

“參見聖人。”當值殿直立刻迎了上去,低聲見禮。

“免禮!”大符氣度大方,伸手虛扶,朝燈火明亮的殿內看了眼,問道:“官家在吧。”

“末將這便通報!”

經過通報,進殿之後,大符發現,劉承祐正扶着御案,捏着鼻樑,似乎格外疲憊。

二者之間,也算熟悉了,沒有過多的客套。劉承祐瞄了她一眼,嗯,沒帶夜宵來......

“你怎麼來了?”拉着他的皇后的手,引至身邊坐下,輕輕地把玩着,劉承祐舒了口氣,問道。

“這洛宮清苦,冷夜孤枕難眠,心中惦記官家,特來探視。”大符面色有些紅潤,溫聲應道。

她這話,是很容易引起歧義的,好像有種欠安慰的意思......

大符瞟了眼御案上摞起的奏章,問道:“沒有影響官家理政吧。”

“朕吶,遲早要累垮在這奏摺堆裡邊!”劉承祐不禁抱怨了一句。

哪怕是西巡,來自東京的一些重要奏摺,仍舊專驛至御前,供劉承祐御覽批示。劉承祐說這話,很明顯是口嫌體正直,若沒有這些奏章的煩擾,他又要心懷憂篤,擔心大權旁落。

但劉承祐眉宇間的疲憊倒是一點也做不得假的,見狀,大符不由勸道:“官家乃明君,勤於政事,爲國操勞,也要顧念身體啊!”

“這沿路處置了那麼多昏官暴吏,治下清肅,民氣大振,官家何故仍如此憂慮?”能夠感受得到劉承祐心情並不好,大符溫柔地表示着關切,想要替他紓解一番。

“到了洛陽,朕才發現,這西京一域,竟不爲朕所有!”劉承祐語氣中透着點鬱憤。

大符頓時詫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官家何出此言?”

“這......”劉承祐張了張嘴,隨即強行嚥下,擺了擺手:“罷了,不提這些煩心事了!”

“不看了!正好,我肚中飢餓,你陪我用膳。”劉承祐起身伸了個懶腰,扭了扭身體,對大符道。

“官家不閱奏章了?”大符有些詫異。

“需要我批示的都處理過了,剩下的,也都由宰相們處置過了。今夜,便由得朕偷個懶!”劉承祐說。

“是!”大符這才應道。

自有內侍準備吃食,劉承祐至殿東堂廡間,眉頭稍微蹙了下,二人對坐,似乎仍顯清單,於是吩咐着:“派人去看看貴妃有沒歇息了,若未就寢,讓她前來......”

當然,劉承祐都這麼吩咐了,縱使髙懷瑾真歇了,也得起榻前來侍駕。不過在旁聽到劉承祐的吩咐,大符秀額微微蹙了下,爾後很快恢復正常,神情間倒沒有不愉之色。

這一夜,沒有發生什麼刺激的事情。

以禁酒之故,自然不能喝酒,否則劉承祐或可藉着酒意,試一試一龍二鳳的滋味。

......

李少遊這邊,辦事效率很高,不過兩日的時間,便給上呈給劉承祐一封名單,並且每個名字後邊,都交代得很清楚。身份,履歷,名爵,田產如何,佔農幾何,所犯罪孽等等。

東西兩京的官員都有,前朝舊臣爲主,勢孤望弱爲先,再加上深得劉承祐之心的那些“條件”。李少遊,顯然是用了心的。

事實上,這些問題,基本不用太過費勁兒去查,彼輩做那些事,幾乎未加收斂。但是,挑選出這幾十只“雞”,纔是最費神的。

“做得不錯!”劉承祐的收起那份成冊的名單,對李少遊說道。

李少遊鬆了口氣,當即謙遜地表示沒有辜負皇帝的信任。

在劉承祐審思間,李少遊眼珠子轉悠了兩圈,主動拱手請道:“官家,是否讓臣,帶人照名單抓人?”

聞言,劉承祐不由瞥了他一眼,但見他一臉謙恭的模樣,又思吟了一會兒,劉承祐放下名單,淡淡地說:“此事,不當由武德司處置。”

瞳孔深處不由閃過一絲失望,但李少遊還是恭謹地應道:“是!”

名單既然擬出來了,自然不是放着吃灰的,得厲行處置,並且負責的人選,劉承祐也想好了。

稍晚點的時候,劉承祐召史弘肇入宮覲見。

“我且問你,官家召我何事?”在文明殿外,史弘肇直接抓着內侍的手臂,嚴厲地逼問。

史弘肇手勁兒大,內侍吃痛,卻又不敢大聲喧譁,壓抑着“哎喲”聲,扭曲着表情,以一種告饒的語氣說:“奴婢不知。”

史弘肇這才鬆開這沒卵子的閹人,見其不堪的表現,雙目中鄙薄之意甚濃。

“臣史弘肇,參見陛下!”在劉承祐面前,史弘肇仍顯“矜持”,端着架子,連拜見的動作夠感覺有些牽強。

劉承祐掃了眼,停筆起身,親自扶起,動作一氣呵成,態度親和:“史卿免禮。”

被劉承祐扶起時,史弘肇有些意外,他從劉承祐的行爲中,感受到了一絲名爲“善意”的東西。

親自引其落座,奉上茶水,在劉承祐的刻意營造下,君臣間的氣氛,頭一次顯得很和諧。反倒是,史弘肇有些不適應。他雖然粗鄙,卻也非徹底的蠢貨,自然能夠感受得到,劉承祐平日裡對他的不喜。

飲茶間,暗自思索,卻想不出個所以然,只能默默地等着劉承祐說話。

“史卿乃大漢的擎天臂柱,朕自繼位以來,還未與卿深談過,卻是朕的疏漏。”劉承祐先道出一番謙辭,頓了下,看着史弘肇說:“朕這幾日,不時回憶起先帝創業之艱難,想起去歲,史卿與諸軍將士浴血廝殺,驅逐胡虜,還復社稷,共創大漢。史卿,更是進取中原的第一功臣,勞苦功高。而今思來,卻是無限感慨......”

劉承祐一番恭維,更讓史弘肇心頭納罕,不過緊繃着的表情,倒稍微放鬆了下來。提及他的功勞時,嘴角也不自覺地掛上了少許得意。

但看着劉承祐那張年輕的面龐,直接問道:“陛下召臣何事,直言便是!”

對其態度,劉承祐不以爲意,直接說道:“朕近來,思禁軍將士,竭忠效死,乃有大漢。前番雖有賞拔,猶覺不足。故欲以兩畿之沃土,分賜將士。”

聽劉承祐這麼說,史弘肇一下子來了興趣,拱手說:“官家英明!”

“不過——”劉承祐適時地表示轉折,表情間流露出憤怒與無奈的情緒:“然至洛陽後,派人請丈土地,發現西京周遭,竟已無一寸土地,可供封賞!”

聞言,史弘肇更顯意外:“怎麼會,伊洛之地廣大,怎會缺少土地。”

劉承祐攤開手,嘆了口氣,有點鬱悶地將情況解釋了一遍。偏向明確,避重就輕,基本上把仇恨值,往那些舊臣、勳臣上拉。

果然,史弘肇當着劉承祐的面,一拍椅子,暴怒道:“將士們浴血沙場,忍傷捱痛,尚不得封。彼輩何功,敢如此肆意,侵佔土地?”

史弘肇一家,在西京這邊,也是置有產業的,只是不算多罷了。此番自劉承祐口中,清晰得知那幹官僚勳臣,竟然得了那麼多好處,自然不滿了。

爲將士進言,抱不平,還是虛的,心理的不平衡,纔是真的。

對史弘肇的反應,劉承祐表示很滿意,而後開口了:“朕欲整飭,然此事艱難,需一震得住場面的大臣負責......”

“這有何難?”史弘肇直接道:“陛下但可交與臣處置!”

第292章 趙普覆命第158章 河東風雲(5)第108章 先取許軍第4章 李昉夜訪東宮第362章 宮城之寶第195章 有此人,河西何愁不治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1710章 趙普的辭呈第141章 祭關公第360章 主持善後第10章 如此處置第330章 小市民第225章 恩愛與恩典第184章 教訓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212章 開寶北伐第504章 最後的旅途4第233章 漢騎出絕域半島史話終 極限第193章 遼國上層的憂患意識第131章 政事堂中的憂慮第37章 國舅劾郭榮第105章 盧多遜急了第49章 南國風起第505章 最後的旅途5第122章 睡仙第56章 南平王讓朕好等啊第25章 蕭燕燕的故事第17章 武德司第343章 宦官少府第232章 淮南情況第32章 天子上門第28章 史弘肇赴邊第301章 從清丈土地開始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2137章 世宗篇12 中亞風雲(上)第159章 亂情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進鄴都第374章 推倒重來第115章 兩則喜訊第186章 李國舅的愚民傾向第117章 趙匡義也慌了淺談兩點第329章 西域風雲第54章 臨陣指揮,盡委諸君第171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2第74章 根由在朝第83章 抉擇第60章 狠狠敲打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383章 敞開談第86章 籠絡人心第6章 進士樓第70章 唐主忙亂急點兵第308章 吃好喝好第387章 就國世宗篇36 不一樣的完顏部第44章 蘇逢吉案結第1769章 影響力第233章 南口大戰2第289章 捷報齊至第86章 活下來,就是名將第175章 在滑州第208章 君臣密議第151章 我,慕容彥超,委屈第354章 扯後腿的在朝中第305章 舊稅制下的地方現狀第375章 少林寺第189章 燕王南來世宗篇42 極盛背後的陰霾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331章 劉皇帝嫁女,政治意味濃第8章 楊蘇還京第35章 東歸第431章 花蕊夫人之殤第45章 聰明的瑤蠻第241章 “戲言”第1818章 慈母敗兒第37章 新政第43章 “梳理”、“優化”第4章 君臣同心第2章 王、鄭二公第170章 河東改制第1816章 一個勳貴家族的進化第1805章 度日如年,駙馬張璟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93章 來自地方的聲音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184章 心照不宣第455章 鞠躬盡瘁趙相公第223章 南北海軍第190章 熱情相待第453章 注水的開寶功臣第109章 制舉收尾第359章 難以揣摩的心理第67章 又去一老這纔是感言第151章 聽政2第136章 收一將,納一妃第56章 一戰定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