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勸諫

“讓東京的人,給朕盯緊那邊的情況,尤其是朝堂之上的反應!”召來李少遊,劉承祐多廢什麼話,只是簡單而嚴肅地吩咐道:“另外,依附蘇逢吉的那些朝臣官員,也給朕着手監控調查,準備好證據。”

李少遊顯然也很來事,也爲多疑問,很是乾脆地應命稱是。

進宮之前,他已經得知了消息,對蘇逢吉被下獄的結果,他還是稍顯意外的。史弘肇找上蘇逢吉的麻煩,背後就有他派人於暗處引導,原以爲史弘肇會吃癟,結果被天子拿下的卻是蘇逢吉。

意外歸意外,對於此事的影響,李少遊也心裡還是有些數的。

蘇逢吉,畢竟是開國元勳,一國宰臣,新皇繼位,亦在輔臣之列,就因爲洛陽這場風波,直接就給整倒了。幾乎可以想見的,東京那邊的反應,會有多大。不是擔憂蘇逢吉,蘇逢吉的名聲比史弘肇好不到哪裡去,而是顧慮自己。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拿下蘇逢吉,這顯然是一個不太好的信號。

而作爲劉承祐的親戚心腹近臣,李少遊對劉承祐的想法多少有些瞭解的。也預想得到,大漢這些老臣老將,遲早會被他收拾清理出朝堂,只是沒料到的是,原本以爲會是楊邠抑或史弘肇,結果最先撞上刀子的,卻是蘇逢吉。

至於蘇逢吉,李少遊只能表示其自作自受。

“看來,洛陽這邊的事,要儘快處理結束,朕終究不能,離開東京過久啊......”劉承祐感慨了一句。

不管開封那邊的公卿大臣們會有什麼反應,至少洛陽這邊,史蘇相爭於御前,而致蘇逢吉下獄的消息傳開後,貴族勳臣將吏一片噤然。連蘇逢吉這樣的實權宰相都被史弘肇給整倒了,那西京上下,還有誰能倖免?

這回的人心動盪,有些嚴重。

宮外人心惶惶,宮內劉承祐則穩若泰山,甚至,還有閒情逸致,在皇后與貴妃的陪伴下,讀書習武。

宮內襲芳園中,將東京送來的一批奏章審閱結束後,偷得閒暇,劉承祐邀大符與高氏共樂。

明媚春光下,劉承祐端坐在角亭中,喝着熱茶,輕聲與大符搭着話。皇后嘴角噙着點溫婉的笑意,面色認真地練着字,高門貴女,提筆動作,飄逸自然,那股子泛着書香味兒的賢惠氣質,很是吸引人。

當然,更吸引劉承祐目光的,還得數在翠鬱草地上舞劍的豔麗人影。髙懷瑾穿着一身緊緻的武服,將飽滿的身材勾勒出來,提劍弄招,英姿勃發,動作飄逸,刷刷作響。玲瓏曲線,妖嬈身姿,清晰地映入眼簾,揮舞間帶動的磅礴抖顫,格外地吸人目光。

“咳咳!”大符在側,注意到劉承祐的眼神,表情間閃過了一絲不悅,停筆,提醒一般地咳嗽了一聲。

劉承祐慢慢地收回目光,看向大符,倒沒什麼臉熱心虛之態,愛美之心嘛,不似愛民,沒必要刻意矯揉掩飾。

“官家看看,我寫得如何?”大符瞟了眼身姿盪漾的髙懷瑾,望向劉承祐,問道。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劉承祐來了勁兒,拿起紙張,閱覽了一遍,嘴裡唸叨了一遍

很熟悉的感覺,劉承祐想了想,問道:“白居易的《長恨歌》?”

“正是。”大符接過宮侍遞過的溼巾擦了擦手,問:“官家覺得如何?”

“好。”劉承祐說。

美眸落在劉承祐身上,大符追問:“如何好法?”

“比朕寫得好!比朕寫得漂亮!”劉承祐回了句大實話。

“從此君王不早朝......”放下詩詞,劉承祐回首注視着大符:“皇后啊,你摘此句,隱隱包含着對朕的勸諫之意啊!”

“臣妾無狀。”大符微垂頭,並不否認。

自西巡以來,比起平常,劉承祐明顯有些近女色了,雖然只是這一後一妃。

劉承祐抓着他的手,微微一嘆:“旁人恨不得與長伴君前,你卻反其道,乃知其心。得此賢后,是朕的幸運。”

“官家謬讚。”大符稍稍矮身一禮,看向劉承祐的目光中,已隱隱有些愛意。劉承祐這副英主賢君的表現,很得她這樣志趣高遠的女子之心。

二者閒扯間,髙懷瑾也舞完,棄劍,慢慢地走到劉承祐身前:“官家。”

劉承祐打量着他的貴妃,天氣溫暖,穿着單薄,因劇烈運動後,嬌軀上隱隱生出了一層細汗,有點透出的效果。氣息微喘,圓滾滾,顫巍巍,比起此前放開舞動,更有一番魅力。

劉承祐撫掌,讚道:“貴妃不愧爲將門虎女,以你的身手,三五名尋常軍中士卒,恐怕還不是你的對手。”

髙懷瑾擡手拭去額頭的汗漬,面對劉承祐的誇獎,搖了搖頭,說:“軍中士伍,經戰事,歷危亡,曉生死,妾身豈能與之相比。我這點微末之技,僅作觀賞之用,能娛官家之眼,已足矣!”

髙懷瑾這自知之明,很受劉承祐喜愛。

“貴妃颯爽英姿,女中豪傑,令人心折啊。”大符笑眯眯地對着高氏,說道。

聞言,髙懷瑾也淺笑以對:“皇后鍾靈毓秀,才貌雙全,也令臣妾感佩......”

兩個女人聊起天的同時,劉承祐倒是不說話了,心中暗下決定,此後再不讓二者同侍御前了。

“官家,文明殿通事郎來報,馮相公求見。”內侍腳步匆匆,走至園中,躬身朝劉承祐稟道。

“朕有國事處理,你們也累了,回宮休息吧。”聞報,劉承祐收了心,對二女說道。

“恭送官家。”動作整齊,盈盈下拜。

......

“免禮,坐下說話!”殿內,見禮過後,劉承祐態度一如既往,對馮道格外禮遇。

“謝陛下!”馮道也一樣,恭順極了。

“馮卿進宮,尋朕何事?”劉承祐直入主題。

見狀,馮道也不囉嗦,起身躬着老腰,神色倒是越發自然,自懷裡掏出一疊折起的書文,擡手呈上:“陛下,這是老臣在西京的宅邸、莊園、田地、錢糧,願全數獻出......”

馮道突然來這麼一手,倒讓劉承祐十分意外了,眼神中滿是審視,盯着他,詫異道:“馮卿這是何意?”

馮道保持着動作,弓着身體,老腰竟也還能挺得住,嘴角揚起點謙恭的笑容:“老臣思國事不暢,帑藏空虛,朝廷用度欠缺......”

“馮卿忠心體國,讓朕慚愧啊!”財產清單、宅地契落入手中,劉承祐稍微看了一遍,命內侍遞還與馮道,感嘆了一句。

隨即表情一肅:“不過馮卿還是收回去吧,國事再艱難,還不至於讓老臣盡獻家產。堂堂朝廷,傳出去,讓人笑話,使天下輕我大漢!”

聞言,馮道臉色仍舊沒有太多變化,平靜地說道:“西京圈地佔農,老臣亦有過錯,而今愧悔難當。與其爲將帥所查,軍吏所執,莫若主動獻出。老臣但求,陛下念臣這一身朽骨,免臣囹圄之苦......”

聽馮道這麼講,劉承祐面露了然,起身,走到他面前:“馮卿,有話但可直言,何必作此以退爲進的姿態?”

“老臣不敢。”被直接戳破手段,馮道沒有什麼尷尬,反而微微鬆了口氣,眼色一閃,恭聲說道:“西京亂象,確當整治,然凡事過猶不及,急刑峻法,濫加株連,臣只恐牽扯出更大的亂子。”

“而今西京,上下官吏,其心動盪,人人自危,想來陛下亦當有所耳聞。陛下有澄除弊病之心,然倘若矯枉過正,亂的,可就不只是西京一隅之地了。請陛下審之。”

劉承祐打量着馮道,心中思考着,是什麼促使這麼個油滑的老狐狸,主動請告。莫非是,真怕有一天史弘肇搞到他頭上?

“馮卿免禮,卿之意,朕明白了。朕這便下詔,讓史弘肇收兵還營,以弭其亂!”

第101章 梁山觀政第362章 宮城之寶第2094章 太宗篇41 “議政樓”,整頓的風吹第267章 親赴雲州第97章 擴*整頓第125章 頌公亭第1692章 香料之路 魏王奏章第448章 還是太子立場堅定第95章 效果已顯第1779章 四王畢第1764章 禁轎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義子第341章 良苦用心第112章 整風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46章 郭榮的激進建議第143章 園苑中瀰漫着自在的氣息第128章 二使攜禮來第96章 李少遊的新去向仁宗篇8 罷相“疑雲”第141章 雌威第68章 湖南亂第30章 “寬刑簡政”第325章 和約締成,平南準備第51章 以鎰稱銖第191章 財制變動第178章 帥府籌謀第97章 真正迂直的人是活不久的第55章 拉開序幕第161章 河東風雲(8)第1709章 心猿意馬第1675章 血戰第1752章 放手第466章 經濟制裁第189章 趙大述職第401章 王彥升之死第212章 王樸卸任第1802章 屁股要坐穩,態度要端正第361章 皇長子的氣度第459章 擺爛的李國舅第310章 海路主將第15章 名單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141章 納降第318章 碩果僅存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70章 安東大開發1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擇君,兄弟之間第464章 甘州楊氏第102章 攻心疲敵第479章 開寶二十九年2第55章 拉開序幕第61章 淑妃病危第324章 金山南麓第41章 探監第505章 最後的旅途5第81章 下蔡大捷第64章 邊事不寧第75章 高貴妃第167章 重建的雲中第144章 東宮家事,接連凋零第241章 “戲言”第50章 喜訊第313章 晉王第1768章 崩第418章 劉皇帝有請第2082章 太宗篇29 蜀中起義第46章 郭榮的激進建議第200章 誰能繼位?第213章 帶着歡呼啓程第167章 重建的雲中278章 軍務第322章 再啓西進第406章 調任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協的,裝傻的,跑偏的第203章 勝利的意義第40章 濮州案(3)第367章 還是穩着來第294章 唐粵問題第109章 制舉收尾第136章 迎奉第91章 王峻驕狂第1705章 君臣都發狠了第136章 收一將,納一妃第322章 再啓西進第1746章 需要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第348章 潘帥喜迎敵援第1731章 一縷惆悵第222章 閹宦之慮第153章 亂事終不可免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1723章 秦王的請求第42章 李郡公一怒第151章 廣政殿議第243章 總結第76章 大才蒙塵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315章 質量最高的一次科舉第1685章 一穩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