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正常說話!

府門前,向訓的幾個子孫都在,不過人數並不多,子子孫孫加起來,也就五個,與那些枝繁葉茂的勳貴之家相比,向訓一家算是血脈單薄了,並且都略顯平庸,除了長子向德明之外,再無什麼出衆者了。

向德明此時仍在安西任職,擔任安西軍的後勤大管家,因此劉皇帝將目光放在向訓的次子向昱身上,問道:“你現在官居何職?”

向昱也就二十多歲的年紀,是向訓老來得子,一向寵愛,教養也還好,看起來比較溫和,文人氣質濃厚。

有些未經世事磨鍊的模樣,面對劉皇帝問話,有那麼些侷促,不過哀傷的情緒能夠掩蓋些許表現的不足,只見向昱紅着眼眶應道:“得蒙家父蔭庇,陛下賜福,臣現居朝請郎!”

朝請郎是文散官,正七品上,雖然是虛職,但級別不算低了,對於這些功臣勳貴子弟,看在他們父輩功勞的面子上,朝廷都會酌情給予一些恩典,但想要有更大的成就、更高的權勢地位,還得靠自身的素質與本事,至少在當下大漢的政治生態中是這樣的。

向昱,顯然不如他的兄長。不過,此時的劉皇帝就表現得有些感情用事了,又或者爲了表示對向訓的尊重與惋惜,當即說道:“低了!大好男兒,怎能滿足區區七品虛銜!明日去吏部報到,讓呂端給你安排一個實缺!”

聞言,向昱愣愣地望着劉皇帝,待喦脫給他使了個眼色之後,方纔反應過來,趕忙謝恩。

劉皇帝看着他,語氣嚴重地道:“朕聽說你是向星民最喜愛的兒子,好好幹,不要墮了你爹英名!還有,好生照顧你爹!”

“臣遵命!”聽劉皇帝這麼說,向昱又不禁哽咽道,他不算精明,卻能感受到,劉皇帝這已經在幫向訓安排後事了…….

“二十四臣……”踩着腳凳登上鑾駕,劉皇帝再度唸叨了一句,停在車轅上思索幾許,而後扭頭對喦脫吩咐道:“即刻派人去一趟江寧,面見壽國公,替朕帶一句話,就說,讓他好好保重身體,好好給朕活着,待朕六十大壽之時,還要與他把酒言歡!”

“是!”喦脫立刻應道。

劉皇帝的話,有的時候是需要反着聽的,不過以喦脫多年對劉皇帝心思的揣摩經驗,此時這番關懷壽國公李少遊的話,定然是真切的,是發自肺腑的。

畢竟,向訓若一去,那曾經朝野羨慕、舉國矚目的乾右二十四臣,就剩壽國公李少遊一根獨枝了。

……

即便陽光明媚了,初春的晨風依舊寒着,春日高起,雍王劉承勳進宮覲見。垂拱殿前,被劉皇帝趕到殿外侍候着喦脫見了,殷勤地迎了上去,面帶焦色地拜道:“小的參見大王!”

劉承勳向喦脫點頭示意了下,下意識地向大開着殿門內望了眼,習慣性地問道:“陛下可在?”

“在!”喦脫迅速地點點頭,然後道:“大王來得正好,還請好生勸勸官家,官家已經一日夜不曾進食了!”

一聽這話,劉承勳的臉色立刻變了,嚴厲地斥責道:“你們是怎麼伺候的!”

“是小的們罪過,只是,官家這兩日心情不佳,實在勸不動啊……”喦脫道。

聽喦脫這麼說,劉承勳沒有再理會他,也不待通報,徑直往裡去了。倒也不是逾越不守規矩,只是雍王劉承勳擁有不經通報而面見劉皇帝的特權,只是尋常時候他不用罷了,但眼下可不是平時,皇帝都那麼久不進食了,壞了身體怎麼辦……

至於劉皇帝爲什麼心情不佳,劉承勳心裡自然是有數的,他又沒閉目塞聽,身處京中,對最近的分封風波以及溫國公病重的事情,也有所耳聞。不過,在劉承勳看來,恐怕還是前者更讓劉皇帝心煩。

殿內,劉皇帝正盤着雙腿,以一個瑟縮的姿態靠在御座內,手裡翻閱着公文。與一般臣工上呈的奏章不同,劉皇帝手裡的屬於密報,乃是皇城司以及武德司彙報給劉皇帝的西京朝野輿情觀測。

相比於單純地依靠猜疑揣測,如今的劉皇帝也越發依賴於這兩大特務機構的情報消息了,而結果,更加讓劉皇帝心頭鬱結了。

就彙報所呈現的結果來看,朝野之間對劉皇帝分封提議,看衰者多,看戲者衆,且隨着時間的發酵,趨勢越發明顯,只有少數人在讚歎劉皇帝的開拓進取之外,而這少數人中,也未必有多少人是真心擁護的,至少在劉皇帝看來,其中謀求倖進的投機分子恐怕要佔大多數……

“陛下!”隔着十步遠,劉承勳鄭重地向劉皇帝一禮。

擡眼看到自家兄弟,劉皇帝陰沉的表情釋然了些,露出笑容,衝劉承勳道:“你來了,坐!”

劉承勳謝恩,不過並沒有入座,看着劉皇帝帶有菜色的面龐,關心道:“聽聞陛下已有一日夜未進食了?”

聞問,劉皇帝擺擺手,有些無所謂地道:“沒心情,沒胃口!”

聞言,劉承勳搖搖頭,勸慰道:“這可不行,膳食還是要定時享用的!什麼事,也不比您的身體更重要,還望陛下早些用膳,保重御體,朝廷可離不開您……”

“呵呵!”劉皇帝笑了笑,澹澹道:“朕可沒有那麼重要,朕也只是芸芸衆生中的一員,沒了朕,朝政就無法正常運轉了?百姓就無法生活了?

何況,每個人都在勸朕保重身體,但難知機心如何!這宮裡朝內,只怕盼着朕早死,好解開給他們的限制與約束者,恐怕不在少數吧……”

劉皇帝澹澹然的一番話,讓劉承勳面色大變,幾乎本能地低下頭去,這話可不敢亂接,哪怕他是雍王,劉皇帝的親兄弟。

不見劉成勳反饋,劉皇帝回過神來看向他,注意到他鵪鶉一般的姿態,不由道:“你這是什麼反應?”

劉承勳深吸了一口氣,埋頭作揖道:“陛下這番話,讓臣誠惶誠恐!”

“你怕什麼!”對此,劉皇帝有些不耐地說道:“朕說的又不是你!”

大概是自覺反應過激,有些嚴厲失態了,劉皇帝平復了下心情,以一種平緩的語氣道:“你是朕的親兄弟,是朕的體己人,和外人不一樣,也無話不可說!”

對劉皇帝此言,劉承勳此時心中是半個字都不信,他這一生,可都是照耀於劉皇帝光芒之下,也籠罩於其陰影之中,如此幾十年了,到今時今日,他哪裡還敢真把劉皇帝當哥哥看待?連二哥都有好些年沒叫過了……

“陛下信任與厚遇,臣萬分感激!”劉承勳只能這麼表態。

顯然,劉承勳在劉皇帝面前也是不可能再向少時那般放開了,劉皇帝心中稍微感慨了下,轉移話題問道:“你也多日未進宮了,今日來見朕,所爲何事?”

“多日未見,前來看望一下陛下。”

“不見得吧!朕如今在你們眼中,恐怕早已視爲惡虎了吧,避之猶恐不及……”

“陛下!”劉承勳實在有些難以承受劉皇帝如此尖刻的言辭以及談話方式,不由得大聲了些,格外鄭重地道:“不論陛下怎麼想,不論管他人如何想,至少臣無愧於心,也無愧於陛下!”

劉承勳這番表明心跡的話,說得是斬釘截鐵,甭管是否事實如此,至少氣勢做足了,而劉皇帝還真被震了下。

看着一臉嚴肅的皇弟,劉皇帝輕舒了一口氣:“朕近來,心情一直不暢,說話有些衝,莫見怪!”

“臣不敢!”見劉皇帝有正常說話的趨勢,劉承勳立刻伏低,態度再度恢復了平日的謙恭溫順。

“你也是爲分封之事,前來勸朕的吧!”劉皇帝悠悠道。

劉承勳略作沉吟,應道:“陛下英明!”

看着劉承勳,劉皇帝也鄭重地說道:“朕不管是誰找了你,也不管你究竟是作何考慮,但是朕,不需要你們來勸,朕腦子清醒得很,還沒老湖塗!”

第12章 方略第451章 雙雙去世第91章 今日開寶第234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503章 最後的旅途3第65章 決議南征第8章 巡視第437章 二十年難遇的大水第11章 大敗蜀軍第179章 長教訓第111章 武德司如此,皇城司何如?第191章 趙思綰的背反第106章 敲打第4章 坤明殿-崇政殿第169章 王溥的補充第139章 韓常案第1724章 叛賊雖敗,封鎖繼續第291章 漢遼山陽之戰第34章 亡國之族第122章 連鎖反應第129章 割地、稱臣、納貢第111章 棉稻,後疾第447章 形勢不妙世宗篇25 宗藩新約第356章 被忽視的皇子第179章 榆林楊重貴第6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1703章 如釋重負第2066章 太宗篇13 不那麼簡單第315章 質量最高的一次科舉第451章 雙雙去世第343章 趙府君當權第2050章 最後的旅途21世宗篇39 寇準罷相第191章 財制變動第153章 楊業戍代第189章 燕王南來第230章 主動出擊第104章 在真定第318章 碩果僅存第473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17章 機會第407章 一人連着一人,一案套着一案第5章 堂議第93章 欒城之戰(完)第380章 投漢第197章 財計第353章 聰明的張德鈞第72章 求名而不惜身第236章 母、妻、子第93章 來自地方的聲音第145章 策勳御宴第24章 太子新結良媛第269章 愛將第257章 龍舟第429章 向南!第471章 勞民傷財第212章 王樸卸任第380章 開寶第152章 又是一年二月二第416章 尾聲第359章 上元之夜第494章 輕輕放下第1675章 血戰第454章 安東新王第295章 北伐的尾聲4第492章 事發第402章 太子有後了278章 軍務第12章 方略第40章 開拓之志第274章 打女真、室韋還是沒問題的世宗篇35 安東事變第261章 優勢太大,底氣太足第66章 朕要親征第216章 馬政第461章 過重的恩典第252章 後蜀君臣第44章 箇中弊端第279章 中路軍之失第357章 宮廷與宗室第141章 父子關係第110章 孝明仁皇后第 283章 皇帝還朝第1779章 四王畢第473章 又當又立第151章 我,慕容彥超,委屈第367章 禮遇隆重第82章 遼營之中的暗流第142章 鐵索橫江第380章 投漢第243章 總結第218章 進兵第362章 權宜之計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1704章 崇政殿內第204章 遼帝的處置第145章 策勳御宴第304章 過去的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