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從清丈土地開始

心思轉動間,劉皇帝也站了起來,審視着衆臣,以一種不容置疑的語氣道:“稅改之事,勢在必行,不容再議。衆卿需要考慮的,是具體如何執行,如何貫徹朝廷意志,如何平穩地推行新制!”闌

能平穩嗎?這大概是幾個宰臣共同的疑問了,並且心中都有一個共同的答桉:平穩不了!

只是,看劉皇帝這副決絕的模樣,他們又真的能反對嗎?之前旁敲側擊一下也就罷了,如今劉皇帝已經攤牌,擺明態度,再口出異議,那就真是忤逆了。

而以劉皇帝的一貫作風,恐怕就得先處置反對的人,而後再推行新制,中間只是多個環節罷了。而不管是李昉、趙匡義,還是其他幾臣,可都沒有“殉道”的想法。

同時,倘若勢不可免,與其冒着罷官乃至丟命的風險去對抗,莫若參與進去,即便有什麼問題,也好及時反應。

因此,並沒有沉默多久,便見這一干宰臣又整整齊齊地道:“臣等遵命!”

“很好!”見終於把這幹宰臣壓住了,劉皇帝神情終於緩和了些,不再那麼嚴厲,但依舊嚴肅。他心裡也清楚,這只是暫時的,當着面他們不敢明確反對,但背地裡呢,執行過程中呢,從他們那種明顯的被迫無奈姿態便該提高警惕。

劉皇帝坐下,也示意衆臣落座,沉吟了下,道:“繼續說說吧,如何推行新稅制?”闌

劉皇帝這副緊咬不放的模樣,讓幾人頗感無奈,就真是一點緩和的空間都不給,逼着他們表態還不算,還要迅速拿出解決方案與執行措施,但稅改哪裡是容易的,出點疏漏便是傷筋動骨,哪裡是急得了的。

因此,即便知道可能會引起劉皇帝不愉,作爲實際上的首相,李昉還是硬着頭皮稟道:“陛下,稅改之行,關乎國計民生,設計穩定,操切不得!即便議定,在正式推行之前,朝廷也當做細緻的調查籌備,制定詳細明確的新稅制,考慮不足,完善漏洞,做好萬無一失的準備後,再穩步推進。

在推進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如此,即便出現什麼意外,也能將影響控制在最小範圍之內。

另,新制之確定,也需結合地方實際情況,與舊制也是一脈相承,其中亦有可作歸納融合的部分,想要拿出一套完備的新稅制,還需經過有司細緻討論,考慮周全。

即便新稅制完善了,仍需對地方官員、稅務職吏進行訓示、教育,讓他們充分理解新稅制措施以及領會朝廷用意之後,再行推動實施......”

李昉侃侃而談,劉皇帝聽得也還算認真,等他長篇大論結束之後,方纔回過神一般,左右掃了下,指着李昉道:“這就是老成謀國?李卿講得似乎很有道理啊!”

同時,劉皇帝心裡也不由泛起了些滴咕,李昉這一套說法,總給他一種熟悉的感覺,因爲過去劉皇帝發表講話意見,也是這種風格。闌

對此,即便劉皇帝想找茬,自己都覺得彆扭了,李昉的意見,實則還是很切中劉皇帝心理的。一口吃不成一個胖子,劉皇帝雖老,但腦子裡對這一點的認識還是很清楚的。

但劉皇帝仍舊有顧慮,適才這些宰相們的反應,已經讓他戒心高漲,就怕這是李昉拿出來應付自己的說辭,意圖拖延,而有的事情,一拖結果就難料了。一方面想雷厲風行,一方面在涉及這種根本政策問題上的改革又迫使劉皇帝不得不多些謹慎,做足準備。

懷着這種矛盾心理,疑思片刻,劉皇帝說道:“新稅制自然需要多方考察論證、制定完善,地方官員與稅務職吏也需教育,甚至宣慰司的宣傳也要跟上,過去朝廷各項政策,即便在廟堂上出臺得再完善,在施行落實過程中,往往出現問題,這都是執行官員的問題,對政策理解不足,對上意領會不充分,這個過程,也是最難的!

但是,再難既定之策也當堅定不移地推行下去,至於推行過程中,有問題解決問題,有困難解決困難!完善的可替代舊制的新稅制需要準備,朝廷的執行力也需要保證,這都是應有之義。

只是,這新制的推行,總需要有一個明確的時間,總不能無限期地處在籌備階段!李卿覺得,這些前期準備需要多長時間!”

迎着劉皇帝有些壓迫的目光,李昉略感爲難,這簡直是在逼他立軍令狀啊!這個時間能隨便給嗎?

見他猶豫,劉皇帝心中暗歎,或許就是差距吧!要是換作趙普,不論長短,會在迅速給他一個答桉,以表明態度,然後按照時間殫精竭慮地去推動,哪是這般猶猶豫豫的。闌

思吟間,劉皇帝又忍不住想到了在江西養老的趙普,這才幾年啊,劉皇帝忽然有些想念趙普了......

念頭一閃而逝,見李昉還在那裡糾結,劉皇帝兩眼微眯,語氣不自覺地冷了幾分:“這個問題很難?還是李卿心中沒底?”

難耐劉皇帝的催促,李昉心緒緊繃,抱拳咬牙道:“陛下,臣以爲,三年之期爲妥!”

“三年......”劉皇帝實在是忍不住嗤笑道:“這就是朝廷當下的辦事風格?三年之後是什麼情況,誰能知道?莫不是還有意拖延!”

“陛下,臣絕無此意,只是爲求妥當!”李昉老臉微慌,趕忙道。

“萬無一失,本就是悖論,什麼都求妥當,那事情還做不做了?”劉皇帝冷冷道:“朕等不了三年,給你們兩年時間!”

李昉:“陛下!”闌

不待其開口,劉皇帝惱怒地瞪着他:“一年半!”

“陛......”注意到劉皇帝那駭人的眼神,李昉有些苦澀地應道:“是!”

他也是不敢再跟劉皇帝討價還價了,否則真把劉皇帝逼急眼了,是給自己、給朝廷上下找麻煩。事實上,當這些大臣們已經開始敢和劉皇帝討價還價之時,就已經說明一些問題。

這一點,劉皇帝感受到了,因此他心裡十分不爽,也不由反思,當初他年輕力壯之時,他們哪敢這般囉嗦,如今卻是欺他年邁,抑或是過去放權太甚太久,導致權威受損了?

老眼中露出少許陰沉,劉皇帝又道:“講其他的都太虛,朕要務實,說說看,推行第一步做什麼?”

面對此問,王右站了出來,拱手道:“若依陛下之議,新制之要害在土地,臣以爲,當從清丈土地開始!”

“王卿此言說到點子上了!”劉皇帝立刻對王右表示讚賞,還斜了有些尷尬的李昉一眼,道:“這纔是卿等該用心考慮的!”闌

說着,劉皇帝又不免嘆息一聲,感慨道:“稅制是國家財稅之根本,舊制已然施行幾十年,即便有問題,上下都習慣了,幾十年的毛病,可不是那麼好醫的。

朕也明白,急躁不得,而着手改變,首先從思想認識上就要端正態度,你們這些公卿大臣,正當以身作則,爲天下之表率!

即便新制確,直接全面推動,覆蓋全國,也不現實,一步步做起吧!但是,朕再提一遍,你們要記住,稅改朕決心已定,誰若敢遷延遲誤,乃至暗中對抗,朕絕不輕饒!”

“是!”衆臣心下凜然。

“陛下,臣以爲,或可則一道州試行,看看效果,有什麼問題也能及時發現,便於總結完善新制,爲全國推行做準備!”這個時候,劉暘又提出一點。

聞言,劉皇帝當即對劉暘的建議表示認可,稍加思索,即道:“一個不夠,就從京畿與河南二道開始試點!”

這兩地,自然是極具代表性的,京畿是權貴雲集,河南則爲人口農業重地,可以預見的是,新制改革推進過程中遇到的所有問題,都能碰到,這二道若是解決了,做出個示範,那全國問題都能解決。闌

“有些事情還沒有做,就不要老是說什麼問題、影響,先做了再說......”劉皇帝以這麼一句話結束了今日這場會談。

第356章 被忽視的皇子第2044章 最後的旅途15第84章 無法遏制的猜忌之心第281章 使君赴任第127章 皇城司第18章 權謀手段第163章 河東風雲(終)第119章 壽春終於破了第345章 玉林狗肉館第95章 真定府、壽國公第12章 皇子們的教育仁宗篇7 官僚新貴,倒範集團第140章 大獲全勝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歷史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協的,裝傻的,跑偏的第160章 河東風雲(7)第29章 獨眠孤館第147章 德勝渡第197章 決斷!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協的,裝傻的,跑偏的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陽半島史話·四十載安南第195章 楊邠案(3)這纔是感言第495章 市場的形成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146章 黃羊平第185章 趙礪案第49章 醫政第179章 長教訓第84章 滅佛伊始第189章 刑不上大夫?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中)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86章 駕臨渦口第418章 劉皇帝有請第25章 蕭燕燕的故事第92章 萬歲殿宴第1章 自閉少年劉承祐第66章 兄弟之國第1758章 關係經營第473章 又當又立第457章 鄭州第207章 還京第235章 難以樂觀第1723章 秦王的請求第60章 家事、國事第48章 瑤蠻的格局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259章 兵臨樑泉第165章 回鶻使者第283章 降將第77章 嚇人第127章 皇城司第75章 去吧,楊無敵!第59章 不知死第406章 影響擴大第140章 大獲全勝第356章 太子犒軍,限期已至第405章 即將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438章 抗洪救災年第51章 郭氏父子第51章 郭氏父子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117章 新洛陽城,邙山隱者第287章 趙普使蜀1第61章 淑妃病危第360章 宰割天下第2128章 世宗篇3 氣質不同第272章 困獸猶鬥第117章 帝幸瑤華殿第1章 柩前繼位第254章 久待良機世宗篇25 宗藩新約第178章 帥府籌謀第32章 郭氏之慮第365章 邊事結論第130章 監察系統的變動第353章 楊城大捷第209章 御史臺→都察院第197章 決斷!第24章 太子新結良媛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上)第457章 粉飾一二第379章 蕭思溫第104章 餓狼相爭第57章 揚州案有結果了第103章 王昭遠的見解第91章 今日開寶第56章 彌月之喜第445章 捐資捐款,天災不斷第119章 壽春終於破了第240章 家宴第8章 楊蘇還京第109章 再破陳軍第366章 將士百戰歸第143章 許州將吏爲之一空第437章 改變的契機第263章 高麗想伸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