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有些事只能朕來做

衆臣滿懷疑思地退去,太子劉暘被留了下來,父子獨處,再無當初那種父慈子孝的融洽與溫馨,看着畢恭畢敬肅立於面前的劉暘,劉皇帝沉默良久,方纔問道:“你可知朕決意推動稅改的原因?”獱

劉暘稍加思索,拱手應道:“爲了大漢的長治久安!”

聞言,劉皇帝嘴角揚起一道弧度,不無嘲弄地說道:“長治能否做到且不論,但近亂恐怕就在眼前啊!”

聽劉皇帝這麼說,劉暘臉色微變,下意識地應道:“怎會?”

“你會察覺不出其中的問題?”劉皇帝目光直視劉暘,彷彿要把他看透一般,澹澹道:“你的遲疑,你的猶豫,緣由何在,你心裡清楚,朕也未必不清楚!”

劉暘的眉頭緊緊鎖起,想了想,道:“陛下決心已定,臣只有全力以赴,聽令而行!”

“是嗎?”劉皇帝一副不相信的模樣,澹澹道:“朕要殺貪官污吏,你尚且那般大的反應,憂思疑慮,如今這涉及國計民生的大事,卻如此果斷。莫非,又想等着,改革改出問題,再站出來,‘仗義執言’?”

劉皇帝說話,是越發沒有分寸,隨心所欲,不顧場合,他一時口快,但帶給劉暘的壓力卻是難爲旁人言。獱

劉皇帝話音剛落,劉暘便滿臉激動,語氣懇切道:“臣絕無此意,請陛下明鑑!臣性迂緩,但大義大局,絕不敢疏忽。稅改乃是惠及天下億兆黎民之事,臣只有全力支持,盡心輔助,即便刀山火海,也在所不辭,絕無貳心!”

見劉暘如此表態,劉皇帝這才放過他,挪開目光,語氣平和了些,道:“朕心裡明白,稅改推行,不會順利,以你之見,困難會出現在那些地方?”

感受到劉皇帝變化的語氣,劉暘緊張的情緒稍微平復了幾分,考慮幾許,有些鄭重地說道:“既涉稅制,不論新舊,已然存在的一些問題,新制仍舊可能存在,尤其在執行過程中,朝廷必須加強監督,這是比拿出一套完善無缺的地稅制度還要重要的事情。

李相衆臣,適才已經提及過的,臣就不多言講了。而他們未曾提及的,也是改革最大的困難,是來自朝廷上下、官府民間的巨大阻力!”

說到這兒,劉暘瞧了劉皇帝一眼,見他聽得認真,便繼續道:“平民百姓,不論稅制如何,大多依法納稅,少有抗拒,即便有,地方官府及稅吏官兵也不會允許。何況,新制之下,對以耕種爲生的農戶百姓而言是有益處的,正常情況下,他們是不會反對的,甚至歡欣鼓舞。

相反,是那些佔據着大量土地,擁有鉅額財產之人,所擁土地越多,繳稅越多,這是很難爲他們所接受的,一旦新制推行,必然會引起抱怨與對抗!”

“說具體點,都是哪些人啊?”劉皇帝直勾勾地盯着劉暘。獱

劉暘深吸一口氣,沉聲稟道:“尋常地主商賈,自然難抗天威,即便有所不滿,只有官府盡力,必然能夠壓服。但是,勳貴、官員,想要他們接受,使新制平穩推行,臣以爲阻礙很大!當初,趙相削減勳貴免稅土地,就已經引起諸多不滿,如今更進一步,只怕風波難止!”

事實上,當初趙普那一套限制勳貴的政策,只是觸及皮毛罷了,對勳貴在土地兼併以稅收上的限制,很是寬鬆,僅傷及皮毛。兩稅制下,“攤派”是主要繳稅辦法,土地、財產雖然是計稅依據,但到如今早已是浮於表面。眼看着越來越大的壓力涌向那些小民小戶及自耕農,而勳貴、官僚、商賈則依附在大漢軀體上吸血敲髓,這種狀況,也逼得劉皇帝大動干戈。

只是,不用劉暘提,劉皇帝也知道,稅改必然阻力重重,不會順暢。而對於大漢那龐大的、根深蒂固的勳貴、官僚階層,劉皇帝忌憚心愈強烈,改革之心也就愈重。

沉吟片刻,劉皇帝又問道:“你覺得,他們會如何對抗新制?”

劉暘凝眉思索一會兒,道:“以陛下的威德,直接對抗,他們是沒這個膽子的,但是陽奉陰違、胡攪蠻纏、拖延遲誤的手段,還是層出不窮的!以臣之見,清丈土地,恐怕就不會順利,或許會收買對付負責的職吏,或許會想盡辦法隱藏土地,或許執行的官吏從一開始便不會盡力,新制面臨的麻煩很可能會超出想象......”

“你這是在危言聳聽!”聽劉暘把情況說得如此嚴峻,劉皇帝打心眼裡感到煩躁,不由斥道。

劉暘身體微僵,然後沉着應道:“臣之淺見,只願陛下做好充分的準備!”獱

父子倆對視一會兒,劉皇帝擺了擺手,輕聲道:“你說的有道理,朕給李昉他們一段緩衝的時間,也是給自己更多的準備時間!但現在思來,這何嘗不是給那些人更多應對時間......”

“必需要組織起一支具備足夠執行力、能夠貫徹朝廷意志的職吏隊伍!”略作沉默,劉皇帝嚴肅地說道:“治兵先選將,你覺得李昉能夠擔此重任嗎?”

劉皇帝這話裡透露出一種不信任之感,不是對人,而是對事。劉暘自然也感受到了,不過,這畢竟是自己老師,多少要維護一二,劉暘想了想,道:“李相盡忠王室三十年,一向勤勉......”

“朕沒問他忠不忠!”見劉暘答非所問,劉皇帝也不客氣,直接道:“只問他能不能!”

對此,劉暘默然,躊躇幾下,方纔道:“行此政策者,需非常人,以大毅力、大決心,不避權貴,雷厲風行。李相雖德高望重,但恕臣直言,在執行改制之事上,或有不足!”

劉暘如此評價李昉,倒也中肯,劉暘也認可地點了點頭,方纔悠悠說道:“誰能當這個非常人!”

劉暘聞言,若有所思,認真地思考幾許,下定決心一般,向劉皇帝道:“臣願接過這個差事!”獱

看他主動請命,劉皇帝有些意外,忍不住換了個坐姿,身體都前傾幾分,意味深長地道:“你知道此事的難度,這可是個得罪人的差事!”

迎着劉皇帝的目光,劉暘慨然道:“總有人要去做!臣遍思朝野,能夠牽頭貫徹陛下意志,執行此政的臣僚,除了臣這個太子,再無他人!”

見劉暘如此表態,劉皇帝愣了一會兒,也不禁笑了笑,好久沒對劉暘露出那種認可的表情了,但卻搖了搖頭:“此事,你就不要管了!”

“陛下!”劉暘有心說些什麼。

劉皇帝十分堅決地道:“或許有困難阻力,但還不至於只有你這個太子親自執行方能推動,朝廷難道無人了?”

“朕可還記得東南那個田舍翁!也不知這幾年,休養得如何,是否尚能食飯吃肉?”劉皇帝呢喃道。

顯然,劉皇帝又想起趙普了。劉暘也聽出了劉皇帝所指何人,心中略感訝然,當年把趙普趕出朝堂時可是那般乾脆,這才幾年,莫非又有啓用的想法?獱

思忖間,便聞劉皇帝又以一種悵然的語氣對劉暘道:“朕豈不知此事的困難?都不用打聽,眼下消息一出,恐怕京城那些上層顯貴,已然是軒然大波。

你道朕爲什麼要做這費時費力卻不討好的事情,去得罪那些勳貴、官僚、地主?說句自得的話,朕打下這大漢帝國,早已功成名就,從開寶年開始,就算朕毫無作爲,這身後名一樣流傳千古。

從現在起,就算朕什麼都不做,只要你們這些子子孫孫不胡亂折騰,沿襲舊政,遵守朝制,大漢享國兩百年問題是不大的。

但是,有些事情,只能朕來做。朕如今已經老了,時間不多了,趁着還有些精力,算是爲子孫,爲江山,也爲天下百姓,做些事情!”

說着,劉皇帝平靜地看着劉暘,向他交底:“朕自信自己的權威,但人心易變,慾壑難填,如今朕的權威還有多大效用,此事就能檢驗出來了!

稅改之事,也可以算是朕的一次嘗試,或許也將是朕秉政生涯中的最後一樁壯舉。能做到什麼地步,造成什麼後果,朕也不知道,但若是不去做,朕難免抱憾而終!”

“陛下......”聽劉皇帝把事情說得既有幾分悲情,劉暘大感詫異,有心勸慰。獱

卻見劉皇帝以一種關懷的語氣道:“此事裡面的是非,你不能沾惹,好好當你的太子......”

第162章 河東風雲(9)第150章 蜀亡第364章 皇子戍邊第81章 暴躁的耶律德光第63章 夜訪人妻郭第433章 聖訓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212章 王樸卸任第20章 威臨荊南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56章 契丹不乏憂患之士第460章 劉皇帝最大的問題第211章 籌議北伐第1680章 忠臣孝子高麗王第11章 歸來謁天子第1750章 《桃蘭賦》第64章 楊業卻敵第161章 折氏進宮第118章 面靜心動第17章 板子終究落下來第183章 李相爲帥第374章 太室山上第1699章 整飭西北第147章 孟昶的覺悟第111章 棉稻,後疾第1816章 一個勳貴家族的進化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99章 北巡結束第399章 還債第279章 當年三傑第275章 王公非善人第461章 癲狂?第111章 歷史的偶然與必然第112章 趙大之勇略第88章 皇長孫出世第267章 國難之際第475章 趙盧之間的齟齬第3章 田畔問對第1689章 高規格第51章 詔令西進第113章 將目光投向北邊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2121章 康宗篇12 狩獵天子第205章 遼國新君第2105章 太宗篇52 臨淄王第141章 崇政殿聽政3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樓裡諸王會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第2133章 世宗篇8 走進新時代第2081章 太宗篇28 劍南“玩”脫了第83章 遼帝之亡第1792章 安西的請求第231章 主動調整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2060章 太宗篇7 開寶老臣第311章 李沆第73章 解決第2099章 太宗篇46 軍售 樞密院變局第110章 郭榮之斷第369章 功臣宿將第147章 德勝渡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遲暮第198章 遼國變故第68章 離京前的安排第39章 百年大計第12章 大朝會第11章 局勢變化於未測之際第35章 東歸第1718章 太孫之爭早有苗頭第98章 灰溜溜地滾回去第2074章 太宗篇21 其心難測第176章 宣戰行爲第266章 放賑遼東第74章 根由在朝第87章 欒城之戰(1)第19章 罷免兩勳貴第141章 崇政殿聽政3第21章 老六也長大了第361章 安東國第50章 喜訊第401章 老郭威第347章 割韭菜第1700章 本州無罪第191章 財制變動第69章 虞國公也走了第387章 契丹終被打回原形第284章 影響第240章 家宴第2044章 最後的旅途15第28章 史弘肇赴邊第165章 夏獵、祥瑞以及進貢第243章 向遼陽進軍第388章 駐吐蕃大臣第320章 改革干將第186章 嘴銜蜜糖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4章 中原易主仁宗篇7 官僚新貴,倒範集團第28章 史弘肇赴邊第158章 善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