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放賑遼東

秋季的遼陽,氣溫已經很低了,尤其一場秋雨過後,更添幾分寒意,空氣中也隱約瀰漫枯枝落葉腐爛的味道,暮靄之間,這一副淒寒壓抑的景象,就是戰爭帶給遼陽最真實的寫照。

遼陽地區,氣候多雨,尤其多暴雨、大雨,所幸,降水最多的季節已然過去了。否則,對於遠征至此的大漢將士,尤其是來自中原、西北地區的一些將士而言,那將更加難熬。

自東進遼東以來,除了戰鬥傷亡之外,漢軍之中,也產生了大量的疾病,水土不服,是歷次作戰,軍隊都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將士不只是在同敵軍作戰,也是在同自然環境氣候對抗。

得益於大漢在後勤保障上的完善周至,對於疾病的控制,還算到位,軍醫、軍藥準備充足,甚至從太醫院都抽調了一部分醫師、醫生以作支持。

遼東也算是開發相對成熟的文明區域,非蠻荒之地,自然條件上還沒有惡劣到難以克服的地步。

但是,現實存在的問題終究存在,需要解決。也正是有這方方面面的困難與風險,當初行營上下才會那般輕易便達成共識,聯名上表,請求整兵休整。

很多事情,遠在後方的劉皇帝君臣僅通過奏章,通過想象,是無法有最爲直觀且深刻的認識的。

還好,劉皇帝給面子,同意了行營所請,給遼東大軍將士們以休整的機會,也給飽受戰爭摧殘的遼東百姓一個喘息的機會。

否則,不管不顧,急躁進兵,繼續追剿遼軍,深入東北,即便能夠成功討滅殘敵,收穫勝利,那付出的代價也不會小,將士們只怕也會苦不堪言。宜將剩勇追窮寇,也是需要看具體情況的。

太子劉暘此前給劉皇帝上奏的撫治遼東策略,得到答允之後,也逐步展開,當然,由於時間已短,效果還不明顯,真正進入落實階段的,也只是對於遼東百姓的賑濟。至於其他,時間還很短,許多事務都難以安排到位,也沒有落實的條件。

距離遼陽收復,也才二十日不到,漢軍對於整個遼東,實則也只是實現了軍事上的佔領,並且僅限於一些城鎮,而政治上的招徠安撫,還有待後續。

整個遼東,除了那些被漢軍控制的城鎮之外,其餘基層組織完全處於一種無政府狀態,漢遼戰爭,完全摧毀了原本遼國的基層統治。

舊的統治秩序崩潰,新的統治秩序尚未重建,遼東就是處於這種混亂的階段。這樣的情況,對於遼東各地殘餘的胡漢百姓而言,就如已在地獄,又被踩下了幾層。

直接的戰爭摧殘,雖然告一段落,帶來的刻骨銘心的禍患,仍在持續。饑荒遍野,疫病流行、盜匪肆虐,生存的危機到了最爲嚴重的階段,而所有人,都只能苦苦支撐,苟且地熬着、活着,看不到什麼希望。

倘若沒有什麼強力有效的措施,那麼可以肯定的是,大漢最終得到的,也只是一片廢墟殘垣。劉暘與趙匡胤看到了這些,也深切地知道,必須有所動作,必須糾正。

因此,這段時間,劉暘這個大軍統帥,放下了軍務,自己則將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治撫遼東的事務上。

善後事宜,這麼多年了,劉暘也算是有經驗了,此番也只是實際操作。雖然一團亂麻,但還不至於焦頭爛額,情況已經爛到了這個程度,也沒有更多需要顧忌的了,千頭萬緒中,也總有個頭,劉暘則清晰地抓住了其中關鍵,救民。

對於嗷嗷待哺的遼東民衆而言,再沒有比一口吃的,更具誘惑的了。活下去,這只是最基本的需求,只要滿足了,卻能收奇效。

而劉暘,有實施的能力,漢軍有糧,亂世之中,這就是最大的本錢。事實上,從攻克遼陽開始,劉暘就已經在着手了,他以北伐大元帥的名義,遣人廣告遼東的各族百姓,表明朝廷的招撫態度與救濟政策,並於遼陽、瀋州兩地,大建粥場,以賑濟饑民。

與此同時,趙匡胤則一邊調整軍隊佈防,一邊遣軍,四下鄉野,剿滅那些活躍於民間的盜匪之流,至少將這些直接破壞治安的不穩定因素給掐滅。

對遼東的民衆而言,遼國因爲此前窮兵黷武,大肆徵召兵役、搜刮民財畜力,已然失望透頂。但對漢軍,同樣不會有任何好感,漢軍雖然打着收復舊河山這樣的堂皇名義,但終究屬於侵略者,是帶給他們這些災禍的罪魁禍首。

因此,想通過放賑的手段,就簡單輕鬆地收穫人心,也是不可能的。當然,劉暘也沒有那麼簡單,他要的,也只是盡力恢復秩序,多挽救一些遼東生民,也爲遼東多保留一分元氣。大漢要重建對遼東的統治,說到底,統治的還是生存在這片土地上的各族百姓。着眼的,也是將來。

由於缺乏信任,漢軍放賑救民起初,並沒有太多效果,那種命令一下,饑民蜂擁而來的情況沒有發生。即便在各城周邊,也沒有引起太大的反響。

後來,劉暘乾脆來硬的,讓趙匡胤派騎兵下鄉野,驅逐逼趕遼東饑民,前往遼陽及瀋州就食。半個多月下來,漢軍放糧救濟的情況屬實了,消息也擴散開了,這有了效果。

對於處在飢亡邊緣的遼東百姓而言,看到了希望,也就有了追逐了動力,對生的渴求,畢竟是人的本能。哪怕漢軍是虎狼,哪怕是遼瀋城池是龍潭虎穴,也攜老扶幼,匯聚乞食。

放賑的糧食,基本都是從軍糧中分出來的,並且賑濟的量也是嚴格控制,想要吃飽,那是不可能的。不論如何,養在遼東的幾十萬軍隊,永遠是放在第一位的。

而賑災救民,也不是一時的事情,這是個長期的工作,需要持續半年乃至一年,至少要到遼東復墾複耕並有產出爲止。經過戰爭的摧殘過後,遼東還剩多少人口,並不確定,但哪怕只剩下二十萬口,養個一年半載,對朝廷的轉運供給而言,也是一份不小的壓力。

因此,也由不得劉暘這邊不精打細算。到八月二十七日,彙集到遼陽以及瀋州的流民難民,已達四萬餘衆,憑空多出來這麼多張嘴要養,而且還不是終點,在山野之中,仍有大量需要救濟的人。

耶律斜軫此前爲備戰,對遼東壓榨得太狠了,簡直是刮地三尺,竭澤而漁,造成的後果,自然由大漢這邊來承擔了,也必須得承擔。或許,這也是耶律斜軫的禦敵策略之一吧,即便丟了遼東,也是座廢墟,能夠漢軍造成任何一點麻煩,一點阻礙,或許都是對遼軍防守的增強。

於是,八月末的遼陽,內外對比明顯,城內秩序井然,城外哀聲一片。沿東梁河兩岸,搭建起了大量簡易的草寮木屋,這些都是乞食百姓的棲息之所,亂糟糟的,人雖多,卻沒有多少生氣。

饑民從放賑的軍卒職吏手中,接過一碗熱騰騰的粥,雙手捧着,狼狽的面容間流露出喜悅與感動的神采,基本不可能。

放眼望去,只有壓抑與沉默,當然,每當放粥之時,還是會掀起一些波瀾......

第228章 形勢危急第37章 新政第150章 蜀亡第130章 蒼山洱海第148章 養殘的顧慮第255章 遼軍情況不容樂觀第391章 暗箭第508章 最後的旅途7第1708章 格局第418章 洗禮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310章 政治新星世宗篇43 南定西南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200章 禦敵第15章 襄陽第39章 連夜南進第193章 乾祐五年秋舉第317章 這山莊還是不建了第119章 幸西京第12章 大朝會第314章 門庭若市第486章 李煜之死第2081章 太宗篇28 劍南“玩”脫了第6章 遺奏十條第1763章 二度卸任第34章 三次鐵離之戰第186章 邢州事了第142章 準備殺雞第323章 漢遼第二次和議第199章 潞州來客第510章 最後的旅途9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139章 韓常案第41章 小風波第197章 決斷!第366章 安東不一樣!第288章 殿議總結第225章 光靠水軍也不行第467章 蕭思溫的價值第200章 禦敵第302章 朝局大變動第189章 刑不上大夫?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400章 柴榮死了第322章 土司制與遼使第156章 立冬班師第222章 閹宦之慮第332章 廣德殿婚宴第256章 進擊的蜀軍第385 禮賓館第419章 劉皇帝請客第248章 劉皇帝的小本本第289章 大漢宰相不好做第196章 橐駝兒第55章 符氏姐妹第102章 事分南北第293章 北伐的尾聲2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108章 樞密院內半島史話·四十載安南第94章 善後第66章 商業互吹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樓裡諸王會第330章 小市民第84章 劉承祐的決定第26章 郭樞密過相州第94章 善後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330章 最後一次東進第235章 南口大戰4第212章 開寶北伐第2110章 康宗篇2 輔政時代第126章 問罪第1725章 見微知著第19章 輕取江陵3第314章 壬戌科狀元第486章 李煜之死第34章 驚陶谷第150章 再添兩道第441章 劉皇帝的財產第174章 互揭其短第280章 慮難備戰於前第336章 橐相第2069章 太宗篇16 聽哥一聲勸第77章 潘美請纓伐安南第1734章 首級=賞錢第219章 蒲川罪民第126章 近臣之殤第79章 勢孤危第223章 南北海軍第249章 如此對手第276章 玉如意第90章 老將可用第41章 高麗國王第102章 事分南北第118章 棉第436章 真實而殘酷第271章 青年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