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四一章 新的徐州牧

數日之後,有消息傳來。

曹操領軍回師兗州,只留了夏侯惇與滿寵等文士在徐州經營。

這無疑是個大好的消息。

衆人趕忙將這個消息稟報陶謙,說是收復徐州的天賜良機。

然則此時的陶謙病臥在榻上,嘴脣乾枯,面容憔悴,已是時日無多。

聽得這個消息,陶謙在病榻上想了一宿。

第二天早上,讓人叫來了劉備。

“府君,你找我?”

劉備推開簡陋的房門,進屋之後,轉身將木門輕輕合上。

躺在牀上的陶謙招了招手,示意劉備過去。

劉備便往前走,直至陶謙面前,才緩緩坐下。

“玄德,老夫恐怕是不行了。”聲音裡透着滄桑,有着一絲絲的落寞。

劉備聞言連連搖頭,安撫起來:“府君您別亂想,您的身體好着呢,整個徐州還等着您老回去主持大局啊!”

陶謙嘆長了口氣,沒了下文。

劉備琢磨不透陶謙的心思,也沒吱聲。

一時間,整個房間裡安靜得有些嚇人。

不知過了多久,陶謙再度開口時,像是在與劉備攤牌:“玄德,別演了,你不辭辛苦的帶着我一路逃亡,你存的什麼心思,我心裡清楚。”

“我……”

劉備急忙開口,卻被陶謙擺手打斷,低聲說着:“你先別急着解釋,我知道,你是個存有理想抱負的人,早晚不是池中之物,其實你比我更適合坐這徐州牧的位置。”

“府君,備絕無私心!”劉備說得篤然。

“你呀,有時候就是太重於這些虛頭巴腦的名聲,所以這些年纔會一直四處漂泊。你看人家曹操,行事幹脆利落,只要有丁點兒機會,就不會有絲毫的手軟。他若像你這般爲名聲所累,又豈會有今天這般的地位實力?”

“想成大事,沒有一處根基怎麼能行?”

“徐州殷富,雖不比冀州、江淮等地,但也足以支撐你開創一番大業。你私下與糜竺、陳登諸人交好,你敢說沒有私心?”

陶謙的一番問話,令劉備沉默了下去,一時間難以做出完美的回答。

“玄德,你答應我,等你坐到徐州牧的位置上,絕不害我陶家一人。如此,我便將州牧大印,交到你的手上,望你能夠驅逐曹操,還徐州百姓一個太平安穩,你可否答應?”

“府君何處此言?莫非懷疑備暗懷鬼胎!”

劉備的臉上似是有些生氣,對着陶謙當面立誓:“備縱使引刀自戮,也絕不會做那害人之事,只要有能力,我這一生都將庇佑府君家人,若違此誓,必不得好死!只是這州牧之職,恕備實不能受!”

說完,劉備又讓陶謙好生歇息,起身離開了房間。

兩日後的深夜,陶謙病逝於平鄉村的鄉屋小榻,享年六十三歲。

驚聞這個噩耗,劉備套上衣服,連忙趕來。

門口,站着糜竺、陳登等一衆徐州官員,面容悲慼。

見到劉備趕來,糜竺手捧州牧大印,大聲喊着:“請玄德遵從府君遺命,就任州牧一職。”

“請玄德公就任徐州牧!”陳登等人亦是同時大聲請求。

劉備沒管,從衆人中間穿過,徑直推開房門走進。

房間裡,滿頭白髮的陶謙平躺在牀榻,雙手交疊放在腰間,合上了眼睛,神態安詳。

或許死亡對他來說,算是一種解脫。

劉備三兩步的衝了過去,伏在榻前,眼淚一下子就出來了,大聲哭號:“府君啊!您怎麼就這樣撒手棄我等而去!丟下偌大的徐州,百姓們還在盼着您回去啊……”

緊隨而來的衆人來到門前,聽得劉備這番真情實意的流露,無不爲之動容。就連起初牴觸劉備的陶謙手下,也是心中感慨:不想玄德,竟與主公有着如此深厚的感情。

過了許久,屋內沒了聲音,衆人推門而進,只見劉備伏於牀榻,竟是哭暈了過去。

糜竺等人趕忙過去將劉備救醒,示意他不要太過悲傷。

臘月二十三,宜安葬、動土。

劉備親自擡着陶謙的靈柩,頭戴縞素,一連走了七八里山路,終於在一處依山靠水的福地處停了下來。

隨着儀式的進行,靈柩放進到早已挖好的墓穴。

士卒們開始用鐵鍬鏟動泥土,將靈柩掩埋。

劉備雙手捶着地面,大呼老天不公,淚如雨下,哭得肝腸寸斷。

旁人看在眼裡,也是分外難受。

就連陶謙的兩個兒子都有些錯覺,好像埋進土裡的老人,不是他兩的老父,該是劉備的親生父親。

陶謙下葬完後,在墳前立起墓碑。

顕考徐州牧.鎮東將軍.溧陽侯.陶公諱恭祖府君生西蓮位。

此時,糜竺又在此捧着州牧印奉上劉備面前,大聲說着:“這是陶府君的遺命,若玄德不肯接受,府君如何在地下安心,萬望玄德公勿要推辭!”

陶應陶商二人聽得這話,心有不滿,但這確實是父親的生前遺願,他兩兄弟本事不大,卻也一直都聽從父親的安排。

所以即便心中抱怨,嘴上也沒說什麼。

“非玄德不能使徐州安定!”陳登也上前勸說劉備。

“大哥,既然這是陶府君的遺願,您就收下吧!”關羽在身後低聲說着。

若是能夠得到徐州,天下將無人不識劉備。

劉備長長嘆了口氣,隨後面容一改之前的悲慼,變得十分堅決,同衆人拱手抱拳:“承蒙府君與諸位不棄,玄德不自量力,願與諸位長者賢能,共復徐州!還請諸位助我!”

衆人見到劉備應允下來,紛紛抱拳見禮:“見過徐州牧!”

劉備依次回禮,鄭重的從糜竺手中接過那枚象徵着全力的大印,然後捧着州牧印朝陶謙墓深深鞠了一躬。

回想起那一天陶謙的面提耳命,劉備語氣感激:“府君,您當日的教會,玄德記下了。”

下了深山,回到村落。

簡陋的堂屋裡,劉備召開了第一次會議,關於何如收復徐州的作戰方略。

但同時,劉備也有着一絲絲憂慮。他擔心自己的這個州牧,沒有朝廷任命,恐怕很多人都會不服。

“主公無須擔心,過幾日我便去陳留走上一遭,爲主公換來朝廷的任命誥書。”

糜竺起身,語氣十分肯定。

第六二零章 混子曹性第一三三章 一夫振臂萬夫雄第一四六章 敢叫八百困三千第六六一章 曹操的底牌第一九八章 挑撥第八九五章 合謀第三四九章 孤臣第七十三章 我不願第三十七章 叫一聲將軍第三九二章 小鬼,這裡有漢軍嗎第五五五章 羽翼漸豐第一三四章 城頭處,呂字旗,迎風獵獵第七七一章 喚一聲孟德第七十八章 主公所在之處,吾心即安第五八二章 大快人心第五章 呂布鬥張飛第十三章 英雄歸來第二一七章 戲志才,好久不見第五五八章 皆大歡喜第三四四章 衝突第二六五章 京輔都尉第五一九章 刺客第七十三章 我不願第六十三章 變異的黑虎第七七三章 懵逼的呂布第二十三章 出城第八六一章 弩射第四零四章 去,把呂卿叫回來第三一三章 曲線救國第二一八章 荀家叔侄第三九七章 略備薄禮,請將軍笑納第四八五章 臨危受命第七四四章 請先生幫我第一一零八章 沒什麼不敢第二九七章 認輸第六一八章第四五零章 這一世,誰能擋我第七二一章 故人相見第四十四章 難題第五四六章 斷案第四三六章 給你一個時辰第七一四章 孩兒也想隨父出征第二五六章 再起硝煙第二四五章 醫者之心第五二五章 離心第三七八章 父女鬥法第三六五章 暗箭第四九九章 將軍意欲如何第五一二章 誰說攻城需要千軍萬馬第九零八章 玲綺,你長大了第五二四章 轘轅山上轘轅關第四十七章 聽一線蹄聲如雷第二五一章 過來一試第一五八章 幕後主使第二五五章 未歸第二九三章 坑爹的祭天禮第八五三章 汝知吾心也第一一一二章 信第三六三章 討好第五六八章 烽煙四起第九百章 兄弟第七四二章 高處不勝寒第一一一四章 驚蟄第一九六章 我從十五年後來第五九零章 黑山賊第五零六章 崛起的袁紹第三六七章 夜談第七四四章 請先生幫我第一零三章 北有虎澤第五三六章 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第七二三章 宿命難逃第二十三章 出城第六十八章 朝聖第七五六章 天王老子也不行!我說的!第八五五章 天子詔書第五九零章 黑山賊第五八四章 萬獸之王第一九零章 出頭鳥第四零六章 給我搜第五三九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四六三章 執念第一四六章 敢叫八百困三千第四五八章 一個能打的都沒有嗎第六五八章 請主公准許末將統兵!第二五四章 英雄最怕遲暮第七零七章 弱肉強食的世界第二章 記憶第六七四章 當務之急第四四九章 劉玄德第八六一章 弩射第一二八章 溫侯第八五二章 爾等終究爲臣第三四四章 衝突第七八四章 將軍保重第二八二章 山窮水盡第三五四章 呂卿,敢應戰否第七二七章 求虎逐狼第二五六章 再起硝煙第五十五章 廟堂之高,沙場之遠第三十八章 三個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