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章 微服私訪

與嶽小林同時光榮成爲吳爭隨扈親衛的,還有魯進財。

不過魯進財是主動請求的,吳爭就算不是王爺,也是他最想追隨的教官。

池二憨、宋安自然也是求之不得,更不會阻止。

他們本來就擔心,自己二人領兵在外,身邊缺少可靠且有實力的人,少爺的安全沒有保障。

吳爭也沒有虧待他們二人,給他們每人升了百戶(軍改之後,建制內的北伐軍,官職已經變爲班、排、營等,總旗、百戶、千戶相當於軍銜)。

而吳爭身邊也組建了警衛營,編制挺大,一營三個步兵連加一個騎兵連、一個炮排,滿編六百八十四人。

三人踏着殘陽餘輝,剛到北門橋,就被一隊巡邏的禁軍攔下了。

一個領頭的禁軍百戶按着刀柄上前,厲聲喝道:“汝等何人,不知道這是禁區嗎?敢情是前來與亂民通風報信的吧?”

嶽小林厭憎地上前一步罵道:“瞎了汝的狗眼,這是……。”

“本官給事中吳越,奉命前來安撫民衆……這是內閣行文。”

那禁軍百戶接過行文,疑惑地打量着吳爭道:“六科給事中除了都給事中徐大人,左、右給事中鄭、楊二位大人之外,僅有六位給事中,沒聽過有姓吳的啊?”

吳爭笑道:“本官是新遷……這不會稽郡王進京總理軍政,本官與王爺是同鄉,就補了個缺嘛。”

禁軍百戶檢視了行文,“哦”了一聲,陪笑着衝吳爭拱了拱手道:“原來是吳大人,卑職姓袁,袁成禮……大人能與王爺同鄉,那可是三生有幸啊。”

百戶是正六品,而給事中卻是從七品。

百戶向給事中先禮,其實並不爲怪。

科道言官稽察六部,掌侍從、規諫、補闕、拾遺、稽察六部百司之事,甚至有封駁之權。

但這“封駁”指的不是封駁旨意和朝廷命令,而是封存、駁正文書上的違誤。

如果是封駁旨意和朝廷命令,那還要皇帝和內閣做什麼?

可就算是這樣,給事中的權力也是相當大的,所謂見官大一級,不是說說的。

所以,百戶一旦驗證了吳爭身份,自然態度就“溫柔”起來。

“亂民被圍在魚市街以西的空曠地,穿過大街就能看見。吳大人,您只帶了二人,入內怕是有危險,要不,我派一隊禁軍護送您進去?”

吳爭微笑道:“多謝袁百戶,不必了,若是帶兵進去,怕是會遭來民衆的敵視,那就有違朝廷安撫的意思了……況且此時天色未暗,禁軍又在四處巡邏,想來不會有事。”

袁百戶見吳爭說得有理,也就不再堅持,一揮手,令士兵們讓開了路。

吳爭三人向魚市街而去。

可吳爭卻沒有意識到,其實自己的微服,對於民衆而言或許有用,可在很多人眼中,根本是多此一舉,這百戶就是其中之一。

剛開始時,這百戶確實沒有認出他來,只是覺得面熟。

也難怪嘛,吳爭這樣聲勢如日中天的人,進趟宮,沒記住別人,別人就記住他了。

只是沒想到他會微服前來,一時沒有記起罷了。

可等後來,百戶便想起來了。

看着吳爭三人遠去,百戶臉上的笑意漸漸凝固。

他轉頭拉着一個士兵至邊上,在士兵耳邊嘀咕了幾句,那士兵立即向東南皇城方向飛奔而去。

東南方向,是皇城。

……。

魚市街,顧名思義,因魚市得名。

北門橋下的進香河,通往玄武湖,供應着應天府百姓每日的新鮮湖魚。

每日凌晨天色未亮,湖中漁火點點,都是捕魚捉蝦的小船。

小船籠着晨霧“咿咿呀呀”搖到北門橋,這便算進了城。

趕鮮的百姓們也從四面八方匯攏來,驗貨談價。

人氣一旺,久而久之就成了一處市面。

魚鱗小瓦,青磚舊屋,老宅院沉沉地陷入地面半尺。

氣氛是一片死寂。

法不責衆,自古有之。

可真當禁軍包圍了這方圓十里地,民衆也開始怕了。

他們想起了前幾日毀壞的房屋,砸壞的器具,點燃的幾處衙門,甚至打死打傷的路人。

人哪,一旦聚集,從衆心理,讓他們一個個都認爲天是老大,自己是老二。

可一旦冷靜下來,怕,是難免的。

當然,民衆還是有所峙的,一是他們佔着理呢,銀子被官府貪沒了嘛,二是終究是天子腳下的子民,沒有誰會擔心,這麼多人會被朝廷下令誅殺了。

剛接近街口,就聽到有人在罵。

“狗X的,這幾天官軍封了進香河,鮮魚也運不進來。劉老三的酒館裡除了炒豆就是煮豆,老子的嘴都淡出鳥來了……!”

路邊一處露天茶攤,二文錢一擱,管飽。

用的是什麼茶葉就別計較了,基本上就看不到,因爲都篩留在店家的桶裡,小二是拎着灌好的陶瓷茶壺出來的。

四、五個光着膀子,肩上搭着汗巾的男子,坐在一張僅膝蓋高的破桌前。

之前說話的,是個正對着吳爭三人,滿臉絡腮的粗壯漢子,臉上有道傷疤,看着還挺新鮮,估摸着該是前幾日民亂時留下的。

他一邊罵罵咧咧,一邊用兇狠的目光打量着吳爭三人。

絡腮漢子對面,也就是背對着吳爭三人的一個男子,看起來身形就瘦小許多,他道:“說得是啊,要說理,咱還佔着理呢,有哪個朝廷這麼做事的?貪咱小老百姓的血汗銀子,這還有天理嗎?咦,鄭一斤,你可是賣肉的,這嘴裡淡出鳥了,只管在鋪子裡尋塊豬油抹抹嘴,也勝過咱們啊,大夥說是不?”

幾個人鬨然大笑起來,全沒有被官兵包圍的恐懼。

這時,那被叫做鄭一斤的絡腮漢子慢慢站了起來,指着吳爭三人,口中嚷道:“哎……你們三個打哪來啊?可知道這方圓十里已經成了禁區,速速退去,莫攤上官司!”

他這一嚷,他邊上幾個都轉頭看來。

其中剛纔擠懟鄭一斤的瘦削男子,起身打量了吳爭三人一眼,竟朝吳爭拱了拱手道:“看小郎穿着,該是外地來的讀書人吧?鄭一斤說得沒錯,此地已是禁區……咦,你們進來時就沒遇着官兵嗎?”

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總有宵小想害孤第三十六章 密信遺失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好事成雙第九百二十九章 一場本不該發生的民亂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殺李成棟第一千零七章 是爲不臣!第八百六十六章 十艘新式戰艦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陳錢山水師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整訓令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鳳陽府第一戰(二)第三百零八章 命不該絕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小林騎的首秀第九百九十六章 知道我爲什麼踹你一腳嗎?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有過必糾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小家子氣嗎第六百六十七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人之將死第九百八十三章 兩難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都是銀子惹的事第一千一百十八章 誰更小人?第九百七十二章 美夢,絢麗而短暫第二百八十八章 吳老爹是個明白人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舌槍脣箭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崖鎮大捷(二)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權力更迭的痛苦第五百三十四章 軍心難違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妥協第一百七十九章 拔營向紹興府第三百九十七章 鎮國公閃亮登場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若無恥,則無敵第二百九十章 你能奈我何?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皆有因第五百零五章 物以類聚第二百二十九章 江陰百姓的大禮第五百章 夏完淳指揮有誤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誰做初一,誰又是十五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迷局漸現第六百八十四章 江防被突破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偶然還是必然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計劃跟不上變化第八百八十九章 步步緊逼第一千二百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七百零八章 蔣全義率軍來歸第一千六百十六章 歷經磨難的東藩第九百零六章 盡殺之,可惜了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瘋了吧第六百八十八章 危在旦夕第二百五十五章 莫家有奇女第四百二十五章 只要是抗清,在哪都一樣第三百八十六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三百四十七章 逼宮第五百八十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南北三個戰場(三)第六百三十三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欲擒故縱第九百四十六章 活捉喀爾楚渾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第七百十章 第三次和談第九百八十七章 該死的忠臣第九百零五章 奉陪到底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臨淮之戰(二)第六十八章 站直嘍第七十三章 咱幹不出這種不要臉的事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傳言不虛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戰術僵持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滴水不漏第七百七十六章 爾虞我詐第七百四十六章 這怎麼能叫助敵呢,該叫敵助我纔對。第五百十三章 你也配?第九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還是畫蛇添足?第一千一百十八章 誰更小人?第三百十五章 人在其位,身不由己第二百八十八章 吳老爹是個明白人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不一樣了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真假難辯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我要贏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不癡不聾,不作家翁第一千二百十七章 晉王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契機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崗山突圍戰第五十八章 讀書人之氣節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守土保境,唯死而已第七百三十三章 新首輔人選第五十六章 道理是講給人聽的,畜生不配!第二十八章 初見爹和妹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將在外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封鎖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此消彼長第三百三十章 主憂臣死第五百五十八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利誘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城失守第四百零一章 何謂道?第三百三十三章 信用放貸第八百零八章 如此說來,本王還得感謝你?第一千五百十七章 有個女子在演講第三百五十一章 酒醉纔有真言第二百三十章 大明江陰兩任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