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九章 難成氣候

PS:感謝書友“lindaapex”投的月票。

“有什麼就說什麼,本王南征北戰,什麼沒見過?”多樂袞陰沉着臉輕喝道。

“是。”祁充格應道,他在腹中組織了一番說詞,“以范文程、洪承疇爲首的文臣,在朝堂聯名諫言,要治王爺的罪……不過皇太后顯然是站在王爺這邊的。”

“那皇上呢……他當時說了什麼?”

“這……。”

“講!”

“皇上本是要允了范文程、洪承疇等人所諫的,不過等皇太后發話後,也沒有再說什麼。”

“豎子……難成氣候!”

豎子雖然沒有指明說誰,可誰聽不出來,多爾袞在罵誰?

沒有一個敢接話,傻子才接話呢。

多爾袞似乎也覺得無趣,睜開眼道:“傳本王令,明日一早,攻寶應!”

祁充格大驚,他原以爲多爾袞調徐州駐軍前來,是爲了防止明軍繼續北上。

可現在聽到多爾袞下了這麼一道命令,無由得心驚膽顫起來,“……王爺,不是已經派了使團,準備議和嗎?”

多爾袞沒理會他,看向剛林道:“你以爲呢?”

剛林想了想道:“王爺的意思……或許是想,以戰促和?”

多爾袞“唔”了一聲道:“有些近了。”

祁充格恍然大悟,趕緊顯擺道:“王爺還想趁明軍立足未穩,給予重擊……如果順利,說不定還能取回泰州,如此,我軍雖說傷亡不小,可還是和明軍打成了一個平手……王爺,我說得對嗎?”

多爾袞有些滿意地點點頭,“揚州府不能這麼就輕易從本王手中丟了……本王也學學他吳爭的戰術,以絕對優勢攻其最薄弱之處。揚州府明軍不多,也就二萬之衆,且分兵三處,本王調來六萬大軍,更有本王的鐵騎,佔寶安如探囊取物。”

祁充格陪笑道:“王爺說得是……據南岸情報,吳爭已經到了應天府,如此一來,揚州明軍應該並無防備到王爺在淮安,還迅速調來六萬大軍,此戰定能擊敗明軍,一雪前恥!”

多爾袞看了一眼祁充格道:“喀爾楚渾、尚善兵敗被俘,眼下急缺可用之將,你一直追隨本王,也領過兵……本王欲用你領一支偏師,從寶應南下,至高郵州固守,同時與儀真駐軍取得聯繫,互爲犄角。”

祁充格一愣,連忙應道:“願爲王爺效犬馬之勞!”

“唔。”多爾袞點點頭道:“本王的意圖,你方纔已經明白,揚州離杭州太遠,補給不便,火器一旦彈藥用盡,幾無戰力,加上吳爭不在,此戰你與儀真駐軍守住高郵州、儀真一線三日,就算立下大功……班師回朝之日,本王會加授你牛錄額真。”

“多謝王爺隆恩!”祁充格大呼着拜倒在地。

……。

不得不說,多爾袞對火器的弊端還是瞭然的。

這很正常,多爾袞的麾下早就有火槍兵,自然清楚優劣之處。

燧發槍相較於火繩槍,最便利之處,無非是燧石引發,解決了防雨水的弊端。

其它改良,也就是射程遠些、擊發快些,可原理是一樣。

而吳爭顯然沒有得到多爾袞已經親臨淮安府的情報,更不知道,多爾袞在兩日內,竟將徐州六萬駐軍調至淮安府。

如果知道,吳爭恐怕打死也不會去應天府。

不,吳爭應該會集結揚州所有軍隊,向淮安打一場奔襲戰,哪怕打完後再退回來,哪怕捉住多爾袞的機率小得可憐,也會不惜一切。

但很可惜,這個時代取直接的通信,依舊靠吼。

……。

此時,吳爭在微服私訪。

訪此時還聚集北門橋的數千亂民。

其實吳爭心裡清楚,這數千亂民中定有敵特。

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殺!

如此,恐怕清廷在應天府留下的細作不全滅,也再難成氣候。

可這事能幹嗎?

天子腳下,屠盡數千人?

只有瘋子才幹得出來,連朱慈烺都不幹的事,吳爭自然不會做。

那就只能甄別了。

可漢奸、細作腦門子上也沒有寫字,加上他們也不會自己站在前面替民衆當靶子。

所以,讓軍隊去甄別,幾乎是大海撈針。

象黃道周那樣的人,幹不了這種事。

京城之中,又沒有多少可信之人。

吳爭只好親歷親爲了。

好在京城之中,也有長林衛分支,讓吳爭省事不少。

北門橋,原爲玄武橋,自南唐徐知誥(李昪)改金陵府城爲江寧府城時,以城門不是宮門,不可以“玄武”命名爲由,改名爲“北門橋”。

然而,無論是孫吳時的建康還是南唐的江寧,或者是清涼門附近的石頭城,亦或者是朝陽門附近大明的紫禁城,應天府裡依舊有着皇恩無法浩蕩的地方。

出北門橋,就很有點荒郊野外的意思了。

北門橋側畔是進香河,直通雞鳴寺,城裡人到北門外燒香敬佛,大多乘船由此經過。

此時,殘陽剛剛西照,北門橋四周便人煙稀少,加上禁軍封堵、嚴加盤查,一時風聲鶴唳。

如今數千亂民,被圍在北門橋左近的魚市街,已經掀不起什麼大風浪來了。

吳爭微服前來,身邊僅帶了兩名隨扈。

這兩名隨扈是有來頭的,來自江南軍校,其中一人,就是當時軍校比試時,吳爭問方國安,方國安連名字都捨不得告訴吳爭的那個比魯進財還高半個頭的傢伙。

估算着,得有一米九十多。

這個子,在這個時代,絕對可以稱得上鶴立雞羣了。

他姓岳,可名字絕對別往嶽爺爺那想,他的名字卻比較“秀氣”,叫小林。

吳爭剛聽到時,還以爲是“小玲”,差點就想着,也給他改個名字。

結果嶽小林“激憤”地抗議道:“是小林,樹林的林,大丈夫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爹孃起的名字,絕不改!”

吳爭這纔打消了賜他一好名的念頭,想着也罷,小林就小林吧。

方國安自然是不肯的,可他架不住吳爭撬牆角啊。

吳爭倒沒有用上下級去無理由碾壓,只是告訴嶽小林,自己的真實身份,剛還“激憤”抗議的嶽小林就毫不理會方國安“怨懟”的目光,站在了吳爭身邊。

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將在外第七百零五章 這得多熱鬧?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真有天意嗎第八百二十九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南北三個戰場(三)第九百五十二章 打順手了,勝利拈手即來第六百零六章 陛下聖明第二百七十二章 吳小妹竟是第一百零三章 趙史主動投效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堵截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不對稱的戰鬥第六百零三章 嚴重的誤判第四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收復紹興了第九百九十五章 請陛下上朝!第八百八十八章 逼降招安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完勝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小人與君子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山,就在那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衡陽遭襲第五百三十章 還能見到哥哥……真好第一千四百十章 錢翹恭要勸降?第三百二十五章 黨爭泥沼中爬出來的小人第九百六十章 微服私訪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父子情深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見縫插針的本事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三姓家奴罷了第一千一百十七章 想多了吧?第二十五章 坐而論道(二)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陳錢山水師第一百十五章 山賊都配軍師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心裡長草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誰纔是真正心中恐懼之人第七百四十三章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第二百三十六章 爹的家法我已領受慣了第六百二十二章 紹興城再度易手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爭到得正是時候第三百八十五章 針鋒相對(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一千四百十三章 臨陣換將第二百二十章 宜將剩勇追餘寇第三百五十四章 豎子安敢欺我?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賭一把第二百四十九章 吳家祖宗牌位有秘密?第七百六十六章 吳爭練兵(五)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人爲財死?第七百十八章 那就讓人家聽聲響唄第四百八十章 解不解氣?第八百五十四章 在商言商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加不加賦第六百十九章 陳勝、厲如海的選擇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其實都不想打了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父子情深第四百四十九章 偷襲戰變成遭遇戰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又當了回“強盜”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實則虛之第六百八十四章 江防被突破第七百五十九章 聽者有意第九百四十章 會晤朱媺娖第二百三十七章 多鐸派人說降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嶽小林撿了個大便宜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猶豫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是個奇女子第二百五十章 戰場瞬息萬變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利誘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真有天意嗎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茶山海戰(一)第六十三章 顏面第二百零三章 北伐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真是坑嗎?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我來攪局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運籌第九百七十章 我叫吳爭第二百十八章 來世……好運!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突破口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仗,爲何而打?第四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三百零七章 三女竟是姐妹第一百七十九章 拔營向紹興府第一百零四章 不醉無歸第九章 兩個方案,怎麼選?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打蛇打七寸第五百二十八章 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嗎?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這樣的人只會陣亡,不會降敵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一千六百十三章 宋安要成親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權力不僅改變男人,也改變女人第六百十三章 朕小看你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視父子如天敵的吳老爹第一百五十九章 城外漢人軍隊臨陣倒戈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親不親故鄉人第八百零六章 看來飯中無毒第一千零八章 撕裂第五百七十五章 江南軍校第八百零八章 如此說來,本王還得感謝你?第八百七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完勝第六百六十章 我要當先生第二百六十九章 恐嚇多鐸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遠交近攻第一千五百章 中興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