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八章 壞消息多了,能治病!

黃道周和王翊聞聲看去,只見袁爾梅在王府右側門邊上訕笑着。

王翊沉聲道:“大人自去吧,此人,我不欲與之爲伍。”

黃道周微笑着衝袁爾梅方向點頭示意,口中卻道:“還是一起去吧……老夫還須完勳老弟在邊上聽聽我與他的交談,也好日後做個見證。”

王翊一怔,而後會意過來,他看了黃道周一眼,心道,姜,還真是老的辣啊!

“既然首輔大人有令,敢不從命?”

二人相視哈哈一笑,一起朝袁爾梅方向走去。

袁爾梅有些詫異王翊會跟來。

雖說王翊從慶泰朝時就已經是大臣,相識相交時間遠比才來的黃道周有長。

可袁爾梅與王翊走得不近,王翊歷來都是言官,心性與張煌言有些相似,只是比張煌言來得圓滑些。

如今王翊掌着御史臺,這可是官員們避之不及的去所。

“首輔大人有禮……都御史大人有禮。”袁爾梅一邊拱手作禮,一邊看看黃道周,又看看王翊,那神情顯然是感冒王翊隨黃道周同來。

王翊不是傻子,仰天打了個哈哈道:“看來袁大人是不喜本官了,也罷,本官先走一步就是。”

袁爾梅忙連聲道:“不敢。”

可神情卻是巴不得王翊快走。

黃道周卻一把拽住王翊的衣袖,道:“老夫與完勳是知交,沒有不可言之事……袁大人有何事不妨直說,不必避着完勳。”

袁爾梅聽了,心中腹誹,黃道周來了不過一年的時間,與王翊平常也不是走動很密,哪來的知交一說?

可聽黃道周語氣堅持,袁爾梅也只好認了。

問題是,王翊在場,這怎麼開口?

袁爾梅隨口胡謅着,“首輔大人,王爺這般安排,怕是會引得京城再次動亂……有道是欲速則不達,還請首輔大人勸勸王爺。”

黃道周輕哼道:“袁大人這話不妥,如今陛下閉關,長公主監國,會稽郡王入京暫時主事,是監國之令,且王爺已經入宮見過陛下,既然連陛下都不反對,那王爺的命令,就是陛下的旨意……我等只管照辦便是!袁大人若無他事,老夫便告辭了。”

說完牽着王翊就待離開。

袁爾梅有些急了,他一步跨出生生擋在黃道周面前。

黃道周沉下臉來,“怎麼……袁大人還想硬留老夫不成?”

這不開玩笑嘛,王府面前,就算借袁爾梅十個膽子,也不敢強留當朝首輔啊。

袁爾梅連道“不敢”。

他退後一步,陪笑道:“是這樣……。”

說到此處,袁爾梅靈機一動,“下官想……請首輔大人今日飲宴,還請首輔大人賞下官一個面子。”

這藉口好,既能與黃道周交談,又能避過王翊。

黃道周斜了王翊一眼,可王翊顧左右而不與黃道周眼神交會。

黃道周心裡一生氣,放開了王翊的衣袖,衝袁爾梅問道:“是何名目?”

袁爾梅急中生智,答道:“下官有幾個同窗,想謁見首輔大人,託下官引見……還望大人賞個顏面。”

這事確實正常,大明朝滅亡四年了,江南讀書人那是急得滿地打滾,沒處入仕啊。

都說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朝廷不開科道,整整四年的讀書人就沒了機會。

大將軍府一是沒有名義開科,二是會稽郡王就不打算開科。

義興朝要來年纔開科取仕。

有路子的,一般都讓同鄉、同窗引見上層,這樣可以舉薦入仕。

這在義興朝兩年裡,司空見慣。

王翊呵呵一笑道:“既是袁大人邀約首輔大人飲宴,那我就不奉陪了……首輔大人,吃好喝了喲。”

說完,大袖一揮,仰頭而去。

黃道周心裡罵道,滑得就象條泥鰍!

可黃道周還真不怕,他本就投效吳爭麾下,與吳爭操持距離,只是爲了掩人耳目。

所以,他回頭對袁爾梅道:“既然袁大人盛情邀約,老夫就卻之不恭了?”

“多謝首輔大人賞光。”

……。

壞消息多了,能治病!

因爲聽麻木了唄,再生氣、再急火燎心,也改變不了即成事實。

多爾袞在聽到喀爾楚渾所部、龍潭清軍全軍覆沒、尼堪被明軍驅趕至大勝關等的消息時,已經不吐血了,反而變得平靜。

而明軍水師炮擊大沽口,並向天津衛進逼,多爾袞更不放在心上了。

聽到這消息,多爾袞就猜測這不過是吳爭的牽制策略。

因爲僅僅靠這支水師,真想要登陸之後進攻京城,着實太難了,難到最後明軍得自己主動撤退。

佔領是需要足夠的兵力的,水師不具備。

就算船堅炮利,無非是炸壞幾間房屋罷了。

可明軍運送大軍渡海北上,那就更不可思議了,海上可不比陸地,稍有不慎,風浪可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

況且,由海上運兵就算成功,接下去的補給就更難了。

攻打堅固的京城,得多少人?多少炮?多少彈藥?

所以,多爾袞聞聽之後,第一個反應,就是不理會。

他關心的是,長江沿岸的戰局態勢。

當日開戰時的十八萬大軍,除了留守儀真,做爲後備保障的一萬多人,至此已經只有尼堪所部還在堅持了。

可以說,這場一開始相當有前景的戰爭,已經成爲一場噩夢。

不用說佔領泰興、收復靖江了。

如今偷雞不成還蝕了老大一把米。

多爾袞的眼睛漸漸眯起,這不是他身體開始不舒服,事實上,在醫工的診治調理下,多爾袞的嘔血癥,已經被控制住了。

“軍隊如今到何處了?”

祁充格躬身道:“前鋒已至清江浦,主力正在渡河(黃河),如果一切順利,傍晚前可以至淮安城外駐紮。”

“本王的鐵騎呢?”

“也在渡河,到得或許會更早些。”

“唔。”多爾袞慢慢閉上眼睛。

祁充格等人不敢問,也不敢出聲。

過了一會,多爾袞閉着眼睛問道:“朝廷使團可有南下?”

“回王爺話,昨日就已經南下了。”

“此戰失利,朝堂之上,可有對本王不利之言?”

祁充格看了剛林一眼,吱唔起來。

第一千章 若是陛下所爲呢?第五百七十八章 這不是前朝寶鈔嗎?第三百九十九章 權力不僅改變男人,也改變女人第九百零六章 盡殺之,可惜了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新娘回門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和談風波(二)第九百六十九章 帳務凍結第八百四十八章 就是兩僞君子!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艱難的選擇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茶山海戰(一)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錢肅樂幸運逃脫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怎麼選?第一百十章 爲錢費神第十七章 有人的地方怎會沒有內鬥?第一百零一章 好苗子第一百六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臨淮之戰(一)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完勝第九十三章 借題發揮第四百零六章 岳父大人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擇才而用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科技纔是戰鬥力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風雲突變第五百五十三章 這黑鍋不能背第一千六百十二章 迷霧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老了嗎?第二百四十三章 強攻常州城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都是銀子惹的禍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又當了回“強盜”第九百三十九章 故人已去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還有人不服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和談風波(一)第七百八十二章 拼刺術第七百七十一章 清廷的日子也不好過第七百十八章 那就讓人家聽聲響唄第六十五章 韃子來襲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老實人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爭,還是不爭?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去,堅決不去第三百二十三章 是真太子嗎?第六百零八章 替死鬼第九百九十四章 廖仲平奇蹟般地生還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初露端倪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事有反常第二百零四章 松江提督吳勝兆有意反正第八百四十八章 就是兩僞君子!第六百九十章 多爾袞開始渡河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面聖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先聲奪人第九百九十九章 我還有更好的主意第八百八十四章 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究竟想做什麼第六百七十六章 沈致遠要降清第二百三十七章 多鐸派人說降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兵權交接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英雄遲暮?第三百七十三章 你也不是好東西第九十八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三百二十三章 是真太子嗎?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方國安的比試第五百六十一章 沈致遠的戰前動員詞第七百六十四章 吳爭練兵(三)第九百六十五章 天道輪迴,躲不過的!第九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還是畫蛇添足?第六十二章 不丟人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無心插柳第四百五十三章 柯永盛亂箭被射殺第七百七十八章 那就不是詐降,是真降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生擒李成棟第六百六十八章 賣天價地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那就殺了吧第九百二十八章 假戲真做第七百十七章 漢人的血性第一千五百十一章 用人得疑,疑人得用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時無英雄,徒令豎子成名第五百章 夏完淳指揮有誤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老朽有罪第七百四十一章 宴請羣商第七百六十六章 吳爭練兵(五)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摟草打兔子第五百二十九章 今日不妨再辭官一回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是個奇女子第六百二十一章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何樂而不爲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蔣全義的戰術第八百零四章 透着古怪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刮目相看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初露端倪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橋之戰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連橫合縱(一)第二百十五章 吳勝兆在猶豫第五十八章 讀書人之氣節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又是儀真第六百八十二章 你想要朕怎麼做?第二百九十五章 追緝兇手第六百零四章 需要打破僵局第九百八十章 禁軍搜山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劃永遠跟不上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