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三章 騙局

這原本應該算是好事,坊間百姓紛紛稱讚朝廷與民福祉。

半年之後,戶部錢莊開始增加利息,從二成開始加,幾乎每月都加,三個月後,利息已加到了三成,還在加。

這原本也是好事,民衆可以得到暴利嘛。

可問題是,每一次加息,過往已經存入的銀子,不享受這待遇。

這也有理,簽下的契約,一般都是兩、三年才返還本金,沒到時間,自然不能提前取出。

但在民衆心裡,那種煎熬是不可估量的。

試想,半年前存入的銀子,和半年後存入的銀子,數量相同,利息卻低了一倍。

這可是現銀啊。

錢莊裡的人對外稱,只要繼續存入銀子,就能享受到更高的利息。

百姓們聽了心中百爪火燎一般,可謂夜夜輾轉反側。

家中的銀子存完了,於是開始從親朋好友處借。

剛開始還行,借得到,可沒多久,借不到了。

誰也不傻,聽到有如此獲利豐厚的事,怎麼可能借錢?

不用說親朋好友了,天王老子來了也不借,自己不會存哪?

就在百姓們走街竄巷,到處尋錢之時。

有一家銀號出現了,但它不是錢莊,只是銀號,不吸儲,只放貸。

可謂天公作美,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啊。

銀號的掌櫃,甚至被人稱爲大善人。

因爲銀號放出的銀子,利息還真不高,月息二成,這相較於戶部錢莊三成多的利息,那就算是散財童子了。

因爲從銀號借一百兩,每月支付二兩月息,可轉存到戶部錢莊,每月可得三兩多的月息,這轉轉手,一百兩本金,就能憑空賺得一兩多的息差,就算許多百姓目不識丁,可這簡單的算術,還是算得出來的。

於是,百姓趨之者衆,劉元他爹也是其中之一。

可銀號也不是平白就放貸的,它有個規定,就是需要抵押。

抵押物只收房屋、田產,且抵押比很低,僅按價值的四折,也就是說,一百兩的田能抵押出四十兩。

去存錢時,不會給你抵押物,去借錢時,非有抵押物不可,世事就是如此!

而且,每筆借貸,時限都是六個月,最多不超過一年,也就是說,到期還不出,抵押物就是銀號的。

其實,到這份上,稍微聰明些的人都知道風險在哪了。

戶部錢莊的契約是兩年起,可銀號高利貸最多一年,那一年後,拿什麼還?

所以,除了一些膽大的百姓,少量借貸之外,沒多少人借貸。

這時候,戶部錢莊確實急人所急,立馬出了一個告示,錢莊即日起,存銀契約可從一年起。

於是,民衆驚喜起來,紛紛跑向銀號借貸。

而銀號這時也稍稍變了些規矩,那就是隻借貸半年的,若要借一年也成,抵押物只按三成計,也就是說一百兩隻貸三十兩。

兩廂規則一變,就有了轉圓的餘地。

聰明人,特別是自恃聰明的人,算出了可鑽的空子。

於是,涌向銀號開始借貸。

開始時,銀號放出的確實是真金白銀,民衆借到後,再轉存進戶部錢莊。

可後來,銀號不再放銀了,只是一張蓋有印章的條子,民衆拿到手後,往戶部錢莊一遞,就當是銀子用了。

民衆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好,反而方便,試想幾百兩、甚至上千兩,幾十斤重啊,哪比得上輕飄飄一張字條,揣在懷裡,多方便?

只要戶部錢莊認就行,其它的民衆也難得計較。

劉元他爹,原本還在猶豫,他倒不是個太念心的人。

家中的銀子早就存錢莊了,得的是二成息,親朋好友那借了三百兩,得的是二成五的息,可這時,利息已經漲到三成五了。

親朋好友此時已經沒有人不知道高息這回事了,於是一個個找上門來,催着劉元他爹還錢。

可當時存入的銀子,要兩年後纔到期,怎麼還?

劉元他爹是個注重顏面之人,這不奇怪,當時的讀書人家,沒一個不注重顏面的,這是他們取得社會地位的根基啊。

於是,劉元他爹答應按此時利息三成五支付給親朋好友利息,等存銀到期了,返還本金,這才安定了親朋好友,不被在背後戳脊梁骨。

可這麼一來,劉元他爹所借的三百兩,拿的是二成五息,付的是三成五的息,平白每月得倒貼三兩銀子。

當然,這些許虧空,劉元家也承擔的起,先不說已經過去半年了,就算整兩年,也不過七十幾兩的虧空嘛。

可這顏面算是掃了地,看着街坊四鄰,樂得更撿了寶似的,自己卻平白損失了數十兩,劉元他爹稱得上是輾轉反側、夜不能寐。

在聽到有銀號放貸,劉元他爹確實心動了,家中二十畝良田、二間鋪面,加上這座院子,好歹值個二千兩吧?

就算貸個三成,六百兩,三成半的利息,那也能補了虧空,還有得到不少盈餘。

幸好此時劉元清醒,他堅決反對,拿闔家不動產去抵押,正常人都不至於作這事。

雖說此時只要爹還健在,兒子沒資格拿主意,可畢竟劉元有着功名,他爹還是比較尊重劉元的,於是,這事就耽擱了幾天。

說來也是命中註定,見他爹消停了,劉元就去了松江府,因爲那時松江開始興建新城,吳爭雖說拒絕了張煌言科舉取士的建議,但在松江府還是網開一面了。

只要讀書人,經過考試,可以取用爲新城吏員(不是官)。

這對於一個秀才而言,誘惑是巨大的。

可惜,在劉元趕到松江府時,正好暴發戰爭,也就是吳爭圍魏救趙,率部過江第一次收復泰州城,戰事要緊,取士這種本就不被吳爭所喜之事,自然暫時擱置。

無奈之下,劉元返回京城。

可就在這一來一回七、八天的功夫裡,劉元他爹抵押了除祖宅之外的所有家產,借貸了七百兩銀子存入戶部錢莊。

這期間發生了什麼,使得劉元他爹改變了主意呢?

劉元他娘未出嫁時,孃家有個遠親,八杆子打不到的那種。

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多爾袞死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多鐸另有打算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打蛇打七寸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快了第九百零九章 兩老太爺過招第八百八十九章 步步緊逼第九百十八章 感覺有些不對第七十九章 你做得……很好!第四百六十二章 丹陽之戰(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擁立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七星島海戰(七)第四百七十四章 劫富濟貧之說第九十五章 大捷?!第一千一百十一章 小叔寡嫂,瓜田李下第一千四百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七百八十五章 你放心,本王就是隨便問問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徒嘆奈何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撿了個名士(一)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瘋了吧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家產之爭,也無骨肉之情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壞人OR好人第七百二十一章 王師還能北伐嗎第一千三百十四章 吳、晉聯姻?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烽煙四起(一)第六百二十一章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覆盤第二百六十章 唐庶人朱聿鍵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盡職而降的納布爾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錢謙益要自救第五百三十六章 錢相可是你親哥第六十六章 此請,孤不允。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覆盤第六十章 話絕、意絕,便是不可挽回。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私誼還是公義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微服私訪(一)第七百三十八章 君臣之間的交易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我來攪局第四百六十四章 幹掉了李國翰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八十七章 殺嗎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遊戲規則第八百九十一章 得按本王的規矩來第四百十章 鎮國公好氣派!第四十二章 你變了,真變了第九十四章 你敢死,我……不敢!第一千六百十九章 再落一子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下馬威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男女有別第六百二十五章 醞釀第一百六十一章 壯哉,夏文忠公!第四百四十三章 勸降金聲桓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都是戲精第一千零六十章 好膽!第六百五十六章 我們得有過苦日子的覺悟第五百十章 反擊!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塌了?第四百十章 鎮國公好氣派!第二百二十六章 回師北上,增援江陰第二百五十九章 拉攏王之仁第二百八十八章 吳老爹是個明白人第五百零二章 馬士英遭遇暗殺第四百二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點到即止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完勝第四百八十一章 畫餅第九百九十三章 渡河反攻第八百三十一章 活秦檜被生擒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以強擊強,最能摧毀敵人的意志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種瓜真能得瓜嗎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文人的嘴第四百六十二章 丹陽之戰(二)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落葉歸根,何處不能安息第十七章 有人的地方怎會沒有內鬥?第二百九十三章 吳老爹身體有了起色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去,堅決不去第五百零五章 物以類聚第四百五十八章 鷹、鴿兩派第六百八十三章 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心中有佛?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沛縣之戰(一)第一千零十章 想罵就罵吧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殺雞儆猴的戲碼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都不是好人(二)第一千二百章 急需戰略互信第一百九十五章 顛覆了自己的認知第九百六十四章 官商勾結第八十三章 家國天下!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人一瘦啊,壓不住福第七百三十章 來自商人的強烈抗議第五百七十五章 江南軍校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新娘回門第八百九十二章 禍水南引?第三百十五章 人在其位,身不由己第三百零五章 意外之外的意外第八百八十六章 收編九江義軍第六百二十章 宋安的選擇第七十八章 有魂的軍隊,不死!不滅!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再戰海州(四)第六百零八章 替死鬼第八百五十章 吳爭,你不講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