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六章 收編九江義軍

所以,吳爭先不提任何正事,而是在與他們噓寒問暖,而這,讓金志達和了悟感動的熱淚盈眶,他們心中暖暖的,有種終於找到組織了的激動。

特別是金志達,做爲一個屢試不中的秀才,他除了滿懷豪情壯志,最大的心願怕也就是入仕了,如今有了這個機會,豈能不投附?

щщщ⊕ тt kдn⊕ ¢O

起義對他們二人而言,確實是勉爲其中難了,而歷史上,他們也只存在了大半年,被隨之合圍的清軍一一剿滅。

所以,他們主動向吳爭道:“王爺此來,打算如何安置我等?”

吳爭非常滿意,他要的就是人口,無論這些聚集起來的民衆,是不是合格的士兵,這都不重要。

“本王想聽聽二位意思,你們是想爲官,還是想領取一筆賞賜?”

了悟忙合什道:“小僧無非是不忍見民衆受清軍屠戮,恰逢其時,這才與金志達一起反清。如今王爺既然來了,小僧還是回寺廟爲好,至於賞賜,出家人帶着,多有不便,王爺盛情,小僧心領了。”

吳爭點點頭道:“既然你無意仕途,也不想要賞賜,那本王建議你不如去杭州府靈隱寺,在那,至少你可以有一個安靜的修行之地。你若願意,本王爲你安排。”

了悟合什道:“那敢情好,小僧在此謝過王爺。”

吳爭轉頭,看向金志達。

金志達猶豫道:“學生想問,王爺當如何安置學生手下那萬餘民衆?”

吳爭笑道:“你可聽說本王在吳淞新建了一座城?”

金志達點點頭,“略有所聞。”

吳爭道:“那兒需要大量的人手,你放心,別的不敢說,讓這些人食有糧,居有屋,本王自信還是能做得到的。”

金志達拱手道:“早聽說過王爺治下,百姓生活富足……如此,學生就代手下民衆謝過王爺了。”

吳爭微笑道:“說說你自己吧?”

金志達反倒有些害羞起來,“學生有意爲國出力,只是……不知王爺可否提攜?”

吳爭心中感慨,這什麼世道啊,這樣一個“娘娘腔”的書生,生生被逼得造反。

“當然可以,你若有意入仕,本王可爲你舉薦,入京爲官……以你的功勞,任個五品京官,本王還是能承諾的。”

不想,金志達道:“學生還是想在王爺麾下做事,還望王爺成全。”

吳爭有些詫異,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金志達並不熟悉自己,就算杭州與九江相隔不是太遠,可這時候的交通、信息可沒有後世發達,他怎麼會不想做京官,而執意在自己手下做事呢?

“這是爲何?”

金志達道:“學生聽說過王爺在前幾年的豐功偉績,這樣的亂世,也只有象王爺這樣的人,纔能有一番作爲。學生起事之後,沒有嚮應天府派出信使,其實就是學生和了悟不信任朱氏明室。其實,如果王爺使者晚上幾天,學生也一樣派使者前往杭州府,向王爺求援了。”

吳爭沉默了一會道:“只是在本王手下做事,可沒有京官來得滋潤。”

“學生明白。”

“成……本王允了。”

金志達大喜,躬身道:“多謝王爺成全。”

吳爭這才直入正題,“說說你部的情況。”

金志達答道:“學生手下大概一萬一千餘人,其中彭澤約四千人,餘下的皆在鄱陽。”

“你不是在九江起事嗎?爲何放棄九江?”

金志達赫然道:“學生在九江起事,實因九江清軍兵力空虛,僅九百人……起事後,西北武昌方向大順軍有所異動,學生並無掌軍之才,故爲了避免交戰,率民衆東向。”

“那饒州、廣信方向,博洛所部,這沒有對你們發起攻擊?”

金志達搖搖頭道:“饒州、廣信方向博洛所部僅不足六千人,況且有王爺的嚴州衛牽制,清軍並無向北的異動,況且學生在鄱陽囤了七千人,想來清軍也投鼠忌器吧。”

吳爭點點頭道:“這麼說來,就合理了。這樣,你部暫時不動……。”

吳爭將自己的計劃與二人講述了起來。

金志達和了悟聽了連連點頭。

……。

貞義夫人高氏(據說叫高桂英,但無據可查,權叫高桂英吧),準確說,應該叫貞義一品夫人。

不過,她的出身、經歷,着實與貞義二字無關。

她嫁給李自成時,已經是二婚,也沒給李自成生過一男半女。

李自成對她一樣也沒有什麼可歌可泣的愛情,通俗地說,湊合一起過日子唄。

說起來,李自成也算是夠可憐的,將近而立之年,纔有了第一任妻子韓金兒,韓金兒也是個二婚,可這不打緊,總算是有老婆了。

那時,李自成其實也算是個大明的胥吏,在銀川驛站當一名驛卒,原本日子還將就着過,可後來陝北地區災荒連年,官府糧差分文不減,日子本來就過不下去了,加上崇禎二年,朝廷對驛站進行了改革、精簡,李自成下崗了。

屋漏又逢連夜雨,又道是禍不單行。

後院也起火了,他老婆韓金兒和村上名叫蓋虎的通姦,讓他綠了。

一怒之下李自成殺了老婆和蓋虎。

人命在身,官府不能不問,吃官司不能不死。

所以,從此李自成才破罐子破摔,從此走上了爲大明朝挖掘墳墓的道路。

而他的第二任妻子邢夫人,是在征戰途上娶的,說來也怪,又是一個二手的。

不知道是李自成人背,還是李家祖墳方向有問題,邢夫人與原本是李自成部將的高傑私通了,怕李自成追究,隨即一起私奔,降了明。

第三任,也就是高桂英,得,李自成天生跟二婚的女人過不去,高桂英也是二婚,不過還好,高桂英對李自成不錯,有革命情義,一路同甘共苦進了順天府,至少在期間沒綠他。

第四任,是妾,也就是李自成入京後,納了個宮女竇美儀。

所以,從上面可以看出,李自成確實夠可憐的,十六年的革命生涯,愣是沒找到一個合適的好女人,到頭來連個承繼大統的子嗣都沒有,生生絕了大順朝的傳承。

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崖鎮大捷(二)第四十四章 我給你找了五千兩第一千一百十一章 小叔寡嫂,瓜田李下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撤嗎第二百零九章 逼迫吳勝兆第三百四十五章 就憑他們?第五十七章 老好人也有氣性啊?第二百十八章 來世……好運!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誰是後生?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人爲財死?第一百九十章 這女人有些本事第四百八十五章 “名士”錢謙益第九百十五章 風滿樓第三百四十五章 就憑他們?第一百七十八章 錢翹恭的選擇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第八百零三章 微服私訪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小家子氣嗎第二百八十四章 真是誤會第二百六十四章 洪承疇吃癟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再戰海州(三)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坑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匹夫不可奪志第八百十六章 黃駝子出獄第六百七十六章 沈致遠要降清第三百五十一章 酒醉纔有真言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舉世伐清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過於仁慈第五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新裝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江水戰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朕知曉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經略杭州府?第二百七十五章 朱媺娖要北遷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人總得長大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需要理由嗎第八百三十四章 反清者榮,降清者恥,賣國者必誅!第八百八十章 他真敢自立、真敢反嗎?第六百五十六章 我們得有過苦日子的覺悟第九百六十五章 天道輪迴,躲不過的!第一百零一章 好苗子第四百八十五章 “名士”錢謙益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七星島海戰(二)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遊戲規則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有點意思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發爲順民,無發爲難民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是時候動動了第三百六十八章 如何割捨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無心插柳第二百二十五章 恩怨兩清,互不相欠第七百零七章 泰興城,落。第八百二十六章 衙門前的血戰第三百零一章 沒完沒了第四百零五章 霸道第九百六十一章 有自豪感的匹夫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煌言被逐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有女不愁嫁第六百七十六章 沈致遠要降清第五百六十一章 沈致遠的戰前動員詞第六百五十八章 錢肅樂終於改變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淮安守將祖大弼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周大虎的選擇第二百五十二章 應天府光復第三百二十四章 馬士英的選擇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戰略迷惑第八百六十七章 布木布泰的苦惱第四百六十七章 擁立第六百七十一章 不建城牆行不行?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大西軍之變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衡陽鎮狙擊戰(二)第四百十二章 杭州灣水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多鐸想幹什麼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奸臣OR忠臣第六百九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十二章 妹妹的心事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變化第八百四十七章 率性而爲的沈致遠第六百七十五章 濟爾哈朗的煩惱第五百十八章 再殺一個固山額真第四百七十四章 劫富濟貧之說第五百八十一章 你馬屁拍得卻不夠高明第一百零九章 不能和女人講道理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風雷騎第八百八十二章 能爲友赴死的人,怎麼可能投降敵人?第四百五十七章 一州之地三個皇帝第一千零三十章 清君側!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鄭森的躑躅第五百九十七章 她是在考驗我第七百七十章 方國安未比試就認輸第一千三百十六章 陰差陽錯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醴陵會盟(二)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馬士英的執着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新編北伐第三軍第十三章 你才頗有童稚呢。第五百六十九章 值嗎?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毫無新意的勸進第六百六十五章 財政困局第四百七十三章 荒誕而令人唏噓第七百四十一章 宴請羣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