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五章 書生與和尚

多爾袞在經過與沈致遠一番交談,得到沈致遠再三保證之後,也有心思讓皇帝爲自己作嫁衣裳,於是,在火槍新軍之外,又一支槍騎兵新軍誕生了,不過人數沒有火槍軍那麼多,才五個牛錄編制(一千五百人)。

可問題是,清廷收羅不出錢翹恭所需的燧發短銃,如今的槍騎兵徒有其表,讓錢翹恭很是發愁。

此時聽沈致遠如此酸溜溜地來了這麼一句,錢翹恭厭憎地斜了他一眼道:“你真當濟爾哈朗有求必應啊?”

沈致遠戲謔道:“好歹再過一個多月,就是大婚之日,怎麼,濟爾哈朗也不照應點孫女婿?”

哪壺不開提哪壺,錢翹恭惱道:“你還不是一樣,在一個多月後大婚?要不,你去找找你那攝政王的岳丈?”

沈致遠嘿嘿笑道:“我這一找多爾袞,你這支新軍怕就無疾而終了,到時你可別後悔?”

這話沒說錯,錢翹恭的槍騎營,能在清廷入不敷出的情況下,得以組建,全因雙方無人反對,皇帝那邊認爲錢翹恭是自己人,想萬一火槍軍落入多爾袞控制時,以槍騎兵來平衡。南昌多爾袞以爲皇帝出錢出力是爲自己作嫁衣裳。

可如果由多爾袞出面去搞定槍騎兵的裝備問題,那豈不是不打自招?

錢翹恭感嘆道:“哎……要是吳爭知道我的難處就好了。”

沈致遠沒好氣地道:“先不說吳爭有沒有辦法搞到短銃,就算有,吳爭也知道了你的難處,送了你幾千枝短銃,你敢要嗎?”

錢翹恭語塞,確實不敢要,這一要,豈不也不打自招,自己二人是詐降了嗎?

可問題是,沒有短銃,這槍騎兵名不副實啊。

清廷也不可能爲自己去增加一種製造業,這太費人力物力了,再說了,時間也來不及啊,總不能拖到兩、三年後吧,那時黃花菜也涼了,吳爭估計已經北伐了。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購買現成的。

現成?錢翹恭想到這裡,突然眼睛一亮,他笑眯眯地看向沈致遠。

沈致遠大驚,連連後退道:“你想做什麼?”

沈致遠太清楚錢翹恭這副表情後的結果了,在沈致遠心裡,錢翹恭這廝一天到晚板着臉,象是所有人都欠了他幾萬兩似的,可一旦笑眯眯絕對沒好事。

果然,錢翹恭笑眯眯地道:“致遠,你庫中囤有不少燧發槍,要不……將槍管鋸短些,先讓我用着?”

沈致遠掉頭就跑,“你想得美……那能一樣嗎?”

錢翹恭拔腿就追,“先用着唄。”

一陣“噼哩啪啦”的怪音之後。

“不是說好不動手,不動腳,不用頭的嗎?”

“這次例外。”

“你食言而肥!”

“這次例外。”

“絕對不行……哎,你鬆手……先鬆手!”

“你先答應。”

“我考慮考慮……你先鬆手。”

“你先答應。”

“你恃強凌弱……都說君子動口動手,你就是小人!”

“你先答應。”

“你……好吧,答應還不成嗎?你先放開手。”

……。

太平府,建陽衛當塗軍營。

聯軍就駐囤在這。

中軍帳外,夏完淳和廖仲平急得搓手。

大軍前鋒已經過江三日,可吳爭遲遲不下令大軍渡江,再拖下去,萬一清軍或者大順軍殘部對前鋒進行合圍,那過江的三千前鋒,就是支孤軍啊。

可數次催促吳爭,吳爭都拒絕了。

二人不明白吳爭究竟在等什麼。

這時,有士兵帶着一個百姓過來。

廖仲平大聲問道:“這是何人?”

士兵答道:“說是大將軍的同鄉,有軍情要稟報大將軍。”

廖仲平狐疑地上前,看着那人問道:“你是大將軍同鄉?”

沒等那人回答,只聽中軍帳中傳來吳爭慵懶的聲音,“讓他進來吧。”

廖仲平只好退開。

中軍帳內。

“小的丙字五組十七號,奉大檔頭之命,向王爺稟報武昌府和彭澤情況。”

“講。”

“據傳回來的消息,武昌府貞義夫人同意與王爺會晤,但前提明軍不得入黃州府,需要王爺親自前往黃岡與貞義夫人會晤。金志達也同意會晤,只是需要王爺先送去三船糧食以示誠意。”

吳爭思忖了一會道:“本王知曉了,你回去轉告大檔頭,讓莫老安排三船糧食運往彭澤。”

“是。”

“來人!”吳爭大喝一聲,“傳夏將軍、廖將軍進帳。”

夏完淳、廖仲平進來後,吳爭道:“你們二人先率軍過江西進,至安慶府楓香驛駐兵,採取守勢,切莫越過黃州府界。”

廖仲平急忙問道:“那大將軍要去往何處?”

吳爭道:“我有緊急軍務要處理,你們不必擔心,我最多三日即回。”

夏完淳道:“大軍挺進,主帥不在,這……。”

吳爭道:“遇難決之事,聽廖將軍的。”

“喏。”廖仲平問道,“途中若遇清軍,如何應對?”

“不得主動進攻,但若清軍先動手,那就別客氣,狠狠打回去,湖廣清軍不多,若真有變故,可撤回懷寧,有興國公水師爲你們掩護,不至於出大事。”

“遵命。”

……。

彭澤,小孤山邊。

一座不起眼的民宅。

吳爭見到了這個在短短四個月之間,聚集起上萬人的前朝秀才金志達和僧人了悟。

金志達是個二十多歲的青年,而了悟和尚顯然年紀大一些,敢情出家人也有血性啊。

“見過會稽郡王。”

吳爭微笑着攙扶起二人,“免禮,二位能揭竿抗清,與國與民皆有大功,本王將上奏朝廷,論功行賞。”

“多謝王爺。”

確實,在這國破家亡之時,義興朝終究是大明的延續。

對於象金志達這樣的前朝秀才而言,吳爭已經是他能想到的最具大義的朝廷官員了。

吳爭問道:“之前派人送來的糧食收到了吧?”

“回王爺,都收到了。”

“夠吃嗎?”

“王爺仁慈,說好三船,送來的是五船,夠吃了。”和尚了悟合什道。

不得不說,吳爭的城府還是深的。

他知道,對於象這種已經揭竿而起的人來說,朝廷,恐怕已經很難壓服他們,好在他們起事時間不長,僅四個月,佔山爲王的習氣不濃。

否則,吳爭就會是另一種措施了。

第一千五百十六章 法不容情,人容情第一千十一章 那是朱家家務事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抉擇(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指桑罵槐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朱慈烺死了第六百六十九章 不會有都城第六百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二百七十六章 論功封候第七百六十七章 吳爭練兵(六)第三百十一章 三界阻擊戰第五百八十七章 江南商會第九百五十一章 二百里奔襲第一千章 若是陛下所爲呢?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做人難第八百四十一章 北伐之日,不遠矣!第七百九十九章 是法治還是人治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十六章 人不可貌相第一百八十一章 孤不做這監國了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選將第五百七十六章 常例,本身就是一種腐朽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驅虎吞狼?第九百二十章 預判出現了偏差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開始收官第二百五十一章 應天府之戰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施琅的人生關口第二百六十九章 恐嚇多鐸第七百八十七章 軍改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吳爭很忙第七百零八章 蔣全義率軍來歸第二百五十五章 莫家有奇女第六百九十六章 咱身在曹營心在漢第九百六十八章 木已成舟,何不順流而下?第九十六章 能不死,就別讓他死嘍!第七百十七章 漢人的血性第三百零二章 從海上突圍第三百零六章 三界被阻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要反擊第一千六百十二章 迷霧第六百零五章 江淮一片混亂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舐犢情深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將計就計(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這是我的意思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小勝怡情第四十一章 同行十二日,不知思民是女郎第十六章 人不可貌相第七百十五章 一場不對稱的對決第五十章 有難同當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好事成雙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做人難第七百九十七章 家父說他不在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走過去,便是一片藍天第一千二百十二章 或許,有一人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人想快樂,就得學會裝傻第九百零四章 事關生死,不可大意第一千六百十三章 宋安要成親了第七百二十四章 智者千慮罷了第七百三十章 來自商人的強烈抗議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樹欲靜風不止第八百三十一章 活秦檜被生擒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再戰海州(二)第一百十八章 山賊比朝廷有錢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會是水師?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我要贏第六百三十三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五百五十二章 果然是人老成精第八百五十四章 在商言商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居然是我錯了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第二百五十章 戰場瞬息萬變第九百五十三章 一支雜牌軍第一百八十章 逼宮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公私兼顧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咄咄怪事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衡陽遭襲第一百六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五百五十三章 這黑鍋不能背第五百七十九章 對和錯,重要嗎?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施恩太重反是禍?第十五章 活着倒成了恥辱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不可阻擋的演變第一百二十六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五百章 夏完淳指揮有誤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灘滸山海戰第八百八十五章 書生與和尚第一百五十二章 想幹啥?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不講對錯,只有利弊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茶山海戰(二)第三十六章 密信遺失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小家子氣嗎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殺李成棟第五百六十一章 沈致遠的戰前動員詞第一千六百十章 籌銀第三百章 騙鬼呢!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南北三個戰場(一)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舊縣之戰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都是銀子惹的事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套中有套第八百十三章 潛入縣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