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一章 你是來砸場子的

“若要論孝,在此的諸先生皆是飽學鴻儒,隨口一說,就得扯出上萬字的長篇大論來,對吧?所以,我就不必班門弄斧了……今日我要說的是順。所謂孝順,孝與順的區別,孝是必須的,順,卻未必,……。”

吳老爹此時的目光欲殺人。

吳爭就算不看,也感覺到了背後傳來的一陣陣涼意,於是,他趕緊住口。

“好吧,順之討論到此爲止。”吳爭的“妥協”引得學子們一片噓聲。

“那就說說忠吧?”吳爭近乎於商量地口吻,“你們現在應該都知道,什麼是忠吧?”

“忠於國家,忠於民族!”數千學子異口同聲地答道。

吳爭滿意地點點頭,“很好!看來本王的銀子沒白扔!”

這下,臺下一片嘰嘰喳喳聲。

吳爭呵呵一笑,“聖賢有云,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可這數千年來,有人一定要把君排在第一,強加於我們頭上,說是君父,嘿……君排父前。我就不明白了,是君生了我,還是養了我,還是教化我了?”

臺上臺下一片愕然。

“很難想象,一個人連家人都不能安撫,何以兼顧天下?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如果連自己的民族利益都無法維護,談何去兼濟天下?所以,在我看來,平天下不如先掃一屋。”

一個大概十六、七歲的膽大學子舉着手大聲道:“敢問王爺,這話似乎不妥吧?”

吳爭微笑道:“有何不妥?”

“按王爺的意思,須先忠於父親、家人,其後忠於族人,最後忠於國家,可如今先生們教學生們的是,先忠於國家,其後忠於民族,最後忠於君王,這顯然有悖於王爺現在的意思。”

“故意找茬?想爲難本王?”吳爭呵呵笑道。

“其實這就是個矛盾,誰都明白,先有家,而後有村,再有城,最後有國。村、城的形成,往往在最初就是一個利益的同盟體,就象北方韃子,先有部落,後由幾個部落組成國。顯然,先忠於父親、家人,其後忠於族人,最後忠於國家的順序沒錯。”

“但,之所以有村,繼而有城、有國,爲得就是抱團取暖,以應對外來異族、異國的威脅。那麼,在這一點上,所有族人、國人的利益是趨同的、一致的。於是,這就成了族人、國人利益的共同點,由此,所有人的利益自然就凌駕於個人利益之上。個人賣國得利,卻損害了所有漢人的利益,這就是我漢人在面對北方韃子入侵時,必須抱團對抗,對那麼漢奸賣國賊須人人得而誅之,先國家、後民族的原因。”

“可是……王爺將君排在最後,是否在詆譭君王的威信?”

吳爭指指那孩子笑道:“你確實是在故意找茬!”

“我們都知道,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皇帝數十年甚至數年一換,可我華夏漢族數千年不變,君王就是一個朝代、一種精神的象徵。如同現在,異族入侵,大明覆亡,皇帝駕崩,按說此時該是國破族滅之際,可我族漢人滅亡了嗎?義興朝還在,南邊永曆朝也在,西邊民軍大西、大順殘部亦在,無論是這三個勢力中哪一個,都是我漢人的政權,從這一點上而言,我漢族的國度依舊頑強存在,並不因皇帝的駕崩,大明的滅亡而滅亡,所以,君王僅僅只是一個象徵,他不決定我族的存亡,自然也就該排在最後。”

那學子向吳爭躬身一禮,不再提問,向後退了去。

此時又有一個學子擠上前來,問道:“敢問王爺,如果君都得不到應有的敬重,何談守牧天下民衆?”

吳爭沉下臉來,佯怒道:“你比方纔那個更囂張,你不是來找茬的,你是來砸場子的。”

誰都能聽出吳爭的佯怒,學子們發出一聲會心的笑聲來。

吳爭笑道:“我何時說,君王不應該得到敬重?如果我有這意思,你們現在豈不是要爬到我頭上,將我吃嘍?”

一片鬨然大笑。

“先國家,後民族,最後君王。這三者的次序,在於國家、民族危難之時,準確的說,是國家、民族、君王三者利益發生衝突之時,這個次序方纔成立。而在平時,這三者的利益是一致的,也就沒有次序可言。”

那個學子不好意思地退下。

又有一個學子上前道:“敢問王爺,聽聞過明社嗎?”

吳爭呵呵笑道:“聽過。”

“學生是明社中人,明社先生授學時,講到天下大同,講到大明是明人的大明,這其中包含有各族人……學生想問,有朝一日,北方韃子也成爲了明人,是否說,大明也是韃子的大明?如果是,豈不與任由韃子佔領我朝國土,結果無異?學生聽說,北方清廷已經推行滿漢通婚。”

吳爭臉色一僵,然後迅速和緩起來,微笑道:“結果看起來似乎是一樣,可關鍵之處在於,誰領導了誰?打個比方,你有個強壯的鄰居有一天闖入你家來,說只要兩家合爲一家,他可以把你當家人,你樂意嗎?何況不是真的把你當家人,而是家奴,你願意嗎?”

“我肯定不樂意!”

這話引得一片鬨笑聲。

吳爭正容道:“我的家,我作主,這就是最大的區別!我們要做的是,把這個惡鄰趕出去,如果它不樂意,那就打到它樂意。如果它死賴着不走,那就消滅它!當然,如果它願意成爲明人,亦無不可,不過,那得它先降了再說。”

又是一片笑聲。

“沒有人再想砸場子了吧?”吳爭笑問道。

看着那一張張稚嫩的笑臉,吳爭揹負起雙手,不再站在原處,而是慢慢地來回踱着步。

“我今天來,只想講三個字,前面講了孝和忠,還想講講,法。”

“同學們學成之後,都是要入仕的。無論是官還是吏,都避不過這個字。所以,講這個字之前,我先講個案例。”

“相信同學們都聽說嘉興府秀水縣黃駝子滅門案吧?”

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戰爭的帷幕被撕開第四百九十五章 有奸細第五百零五章 物以類聚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勝利來得讓人意外第一千二百十六章 流水真無情麼?第五百二十四章 躺着都中槍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假重要嗎第五百七十四章 被坑的衛匡國第二百零六章 這老頭還真有點童趣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海州之戰(二)第二百零七章 莫老,老莫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益交換第六百十一章 一個如曹操般的英雄?第一百十六章 劉老三的噩夢第二百零四章 松江提督吳勝兆有意反正第三百三十八章 錢莊、匯兌第七百四十四章 商戰和商學院第三百八十章 你也要附賊嗎?第一百五十三章 吳爭的意圖第五百七十七章 義興朝第一次民亂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是時候動動了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結髮夫妻第四百二十九章 似曾相識之感第四百六十七章 擁立第二百零二章 軍議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契機第一百八十七章 你誑我?第八百六十六章 十艘新式戰艦第九百零八章 假戲真做?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殺人滅口嗎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此時的鄭森還年輕第九百十八章 感覺有些不對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時無英雄,徒令豎子成名第四百六十八章 戰爭尾聲第十一章 就算你長得再美第二百十六章 洪承疇親自增援蘇州第九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還是畫蛇添足?第六百五十章 金聲桓的小算盤第一千零十七章 血拼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宋徵輿招供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落子不慍不火第六百三十一章 收官大捷第四百四十六章 陰謀變成陽謀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崖鎮大捷(二)第三百零一章 沒完沒了第一千二百十九章 誰的炮第五百七十三章 張名振投入麾下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祖大弼請降第三百五十二章 面具沒了,那隻剩下猙獰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算有遺策第五百十七章 以攻代守,打清軍一個反擊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是吳小妹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第二百十一章 祭奠第四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還有人不服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子龍欲彈劾錢謙益第一千四百十一章 背水一戰第二百四十七章 吳莊爭奪戰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北伐軍的聲威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興國公談判第五百十七章 以攻代守,打清軍一個反擊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戰略轉變第一百七十七章 視父子如天敵的吳老爹第一千三百十章 一門忠烈第五百二十七章 沒有交易便沒有傷害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不講道理的吳老爹第九百八十三章 兩難第六百六十一章 延攬廖仲平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猶豫第七百七十三章 假戲真做?!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種瓜真能得瓜嗎第四百七十五章 理念之爭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橋之戰第二十八章 初見爹和妹第三百八十四章 針鋒相對(二)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烽煙四起(一)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柳如是勸錢謙益反正第五百八十六章 北伐軍第四百三十四章 張國維沒死第七百七十五章 虛與委蛇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崗山突圍戰第一千四百十九章 談判(二)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此時的鄭森還年輕第四十七章 他無德,我有德。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難唸的經第八百十一章 城中真隱着一支軍隊第三百六十八章 如何割捨第八百三十四章 反清者榮,降清者恥,賣國者必誅!第四百九十一章 忠奸難辯第四百六十九章 同赴黃泉吧!第四百十五章 整編舟山水師第一百二十章 我朝要舉兵反攻第五百七十九章 對和錯,重要嗎?第三百四十三章 真理只存在於大炮的射程之內第九百六十二章 閣下是官吧?第六百二十章 宋安的選擇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義結金蘭?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軍事報復第四百八十五章 “名士”錢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