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二章 法不允許,那就改法!

在得到學子們一起頜首迴應之後,吳爭道:“黃駝子確實殺了人,按律法,就得殺人償命。可我卻不覺得,一個爲國在戰場與敵浴血奮戰的人,一個九死一生回到家鄉,卻發現家破人亡的人,有何理由不讓他爲他的父親報仇、手刃仇人呢?”

“黃駝子沒有殺人的故意,至少他在回到家,知道家破人亡之前,他沒有殺人的企圖。這樣的人,值不值得被官府特赦呢?”

“值得!”

“應該被特赦!”

無數的聲音響起,意思幾乎如出一轍,每個有正義感的年輕人,都能理解親人被害,欲手刃仇敵的激憤。

但很顯然,這些聲僅來自學子。

邊上的大部分教員羣體,幾乎一片沉默。

這就是思想上的隔閡,不是一朝一日就能跨越的。

所以,吳爭選擇重新培養一代人,而不是去改造一代人。

只有讓新一代的人起來了,然後通過社會風氣的變化,去潛移默化舊的一代人。

“敢問王爺,如何分辨善法和惡法?”

“善法,必定簡單易懂,爲百姓所熟悉、理解,所謂耳熟能詳者。譬如欠債還錢,殺人償命,就算不識字的人都知道。反之惡法,長篇累牘、深奧繁瑣,讓人無法熟悉、理解的,都可稱之爲惡法。這話並不偏頗,法之所以爲法,是對天下芸芸衆生的一種制約,讓民衆甚至不明白自己行爲是否違法的法,這樣的法,怎麼可能深入人心,被民衆擁護和遵行呢?這樣的法,無非是保護了少數人的利益,而置最廣大民衆於被動違法的境地。”

“王爺能給我等舉個例子嗎?”

“可以。”吳爭顯然是不知道自己坑了自己,“譬如說大明朝的鹽政。鹽,在咱們海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上天賜於天下芸芸衆生的福利……這麼說吧,鹽的製造成本,不足一文,可我們在市場上購買的鹽,卻需要六、七文一斤,相當於三、四斤米價,往西北方向,甚至可以賣到九文、十文一斤。這其中的差價去哪了?”

“是朝廷徵收了嗎?不,明初鹽稅爲二十取一,專營之後,爲一成,當然,之後越收越多,但從沒有超過三成過。崇禎年間,朝廷的鹽稅每年僅三十多萬兩,按保守計算,以人頭平均,一人一年用鹽兩斤,一戶五口人,每年用鹽十斤,以一千五百萬戶計,這其中的利差近九萬萬文,以眼下一比四百文的兌換,折銀約二百多萬兩。”

“可問題是,朝廷僅收了三十多萬兩,僅佔利差不到二成,那銀子去哪了?除去損耗,怕是全進了官商勾結的腰包。民衆買賣私鹽犯法,可又每日離不開鹽,納的高額賦稅卻入不了國庫,這就是惡法,保護了少數人的利益,而置最廣大民衆於被動違法的境地。”

有另一學子大聲問道:“既然如此,王爺何不急民所急,廢除此等惡法?”

吳爭一怔,隨即哈哈大笑道:“那可不行。國破家亡、外族入侵,眼下正是大將軍府急需銀子的時候,就算是惡法,那也得先緩緩。再者說了,本王若廢除鹽法,咱們的大管家莫老,還不將本王吃嘍?”

“咦——。”臺下一片噓聲。

“別噓……這就象是人有沉痾急症,一副猛藥下去,病還沒治好,病人先死了。”吳爭正容道:“同學們都是知書識禮之人,這私明顯的道理,想來都能理解,但本王可以保證,未來象這樣的惡法皆會被改良,或者廢除。”

“多謝王爺賜教!”

等那提問學子退下,吳爭重新回到之前的話題,“對於黃駝子的處置,按察使張煌言張大人向我進言,說,無論黃駝子行兇的理由是什麼,畢竟是兩條人命,殺人就得償命,須嚴格依法處置,否則特例一開,恐怕後患無窮……我認可這個說法。”

臺下一片寂靜。

“既然有法嘛,自然須遵從。古來就有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說法,當然,就沒見真的執行過。但,咱們也不能讓古人專美於前,所以,律法還是得遵從的。”

被吳爭前半名逗笑起來的學子們,被後半句又僵住了臉上的笑意。

吳爭慢慢地說道:“法是人訂的,或許制訂時,法是適合的,但經過上百年,甚至數百年,這法就不一定合乎時宜了。法之始,爲得是保護最大多數人的利益,若到了保護爲惡者,而損害善良者的利益時,就必須修改……。”

“既然法不允許,那本王就……改法!”吳爭大聲道,“祖宗家法,聽起來很象那麼回事,很能唬人,可真要到了不合時宜之時,它就是坨狗屎。這讓我想起我吳家的祖宗家法來,我爹告訴我,吳家家法,子孫不得入仕爲官,或許祖先在定家法時,有他的苦衷和用意,可經過這二百年,再正確的家法,恐怕也不合時宜了,家叔時任副總兵在嘉定抗擊清軍殉國,而我比家叔幸運,活到了現在……不好意思,家叔和我都違了家法,可若不違家法,如何抗清?”

“……黃駝子有罪,但罪不致死!鄭榮霸佔其妻子,逼死其父親,潘氏背叛丈夫,棄子改嫁,若處死黃駝子爲鄭榮和潘氏償命,正義何在?天理何在?”

“……諸位都將成爲日後爲父母官的人,請善待每一個爲國家爲民族與敵浴血奮戰的英雄,一個不善待自己英雄的民族,不會有未來……我真正要說的是,國破家亡之時,唯有權衡利弊得失,破除一切阻礙,爲的,就是我族最大多數人的利益,只要堅持住這一點,沒有什麼事不能做,沒有什麼法不可改!”

當經久不衰的掌聲,如雷霆般響起。

當吳老爹紅着眼口中罵着“逆子”,心裡卻遺憾自己蹉跎了大半輩子的時候。

當數百前朝舉人、進士教員,驚駭於王爺用如此公開詮釋“孝、忠、法”三字的時候。

這個時代,開始出現了變化。

這就是一顆種子,顛覆君如天神、民如草芥的種子,遇風而長!

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事有反常第一百六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四百四十三章 勸降金聲桓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託孤?第九百二十四章 王之仁壯烈殉國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男女有別第四百十七章 登陸地點第五百五十七章 又至淳安鎮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有沒有必要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撞,也得撞沉它第一千三百十一章 點點滴滴第一千三百十三章 戰機初現第五百零五章 物以類聚第九百章 博洛的應對策略是夜襲第三百一十章 傷亡幾千人的誤會?!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將在外第三十二章 吳爭,你好狠心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以強擊強,最能摧毀敵人的意志第九十一章 天意如此,非戰之罪!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瞧這一頭的白髮第六百四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吳爭入局第五百十六章 ……哭了。第一千二百十一章 你我皆可死,唯他死不得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有一種撤退,叫脫離?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邁密的痛苦第八百零一章 張蒼水,你不如你兒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興國公談判第二百八十三章 沈致遠受傷,吳爭暴怒第六百十六章 雜碎也能成爲勇士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計劃跟不上變化第六百八十五章 亂世當用重典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各有打算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計劃跟不上變化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簡單、不粗暴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小林騎的首秀第七十四章 地頭蛇第三百十五章 人在其位,身不由己第六百十六章 雜碎也能成爲勇士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都是銀子惹的事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撤嗎第七百五十章 兩部兵書第一千五百十九章 散了吧第六百六十二章 你還不如一個匹夫第九百四十八章 清廷震動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這樣的人只會陣亡,不會降敵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收復海州(五)第七百九十九章 是法治還是人治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朱慈煃得逞第六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七十四章 劫富濟貧之說第十章 勝利,就是最好的尊嚴第十七章 有人的地方怎會沒有內鬥?第八百十二章 計劃永遠不如變化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英雄遲暮?第七百十五章 一場不對稱的對決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你,盡力了嗎?第一百八十五章 你做的事,我也想過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與我何干第五百七十章 這輩子只做了一件事的吳老爹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爲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嗎第八百十六章 黃駝子出獄第一千五百十章 誰合適?第五百二十八章 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嗎?第二百三十七章 多鐸派人說降第七百三十一章 陳子龍等人來訪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陳守節父子的爭吵第七百七十章 方國安未比試就認輸第七百四十四章 商戰和商學院第八百七十章 她敢不應嗎?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誰做初一,誰又是十五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覆盤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敵佔之地的人心第九百四十章 會晤朱媺娖第一千零四十章 心中有屎的馬士英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反轉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益交換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一舉三得第五百三十六章 錢相可是你親哥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偶然還是必然第一百三十章 打伏擊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就要殺了他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收復海州(一)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海州之戰(一)第二百十九章 人都喜歡笨人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二百五十九章 拉攏王之仁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薑是老的辣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遠交近攻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再戰海州(一)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風雨欲來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莫等待第五百八十五章 牢騷第一百二十四章 挨爹的揍也是一種幸福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說到底還是缺錢第五百八十三章 無能爲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