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章 多爾袞在黃河邊止步不前

就象錢肅樂去杭州見吳爭時說的,這個羣體,他們忠的不是國家、民族,也不是君,而是他們自身和整個階層的利益。

就象後世建國偉人評價的,如果不是朱元璋及時調整思路,恐怕得不到天下。

陳子龍、錢肅樂甚至象張煌言等人,其實都屬於這個階層。

只是張煌言等人想掙扎出來,並付諸了行動。

錢肅樂醒悟到人的一生,只需要做成一件事,足矣。

而陳子龍卻依舊效忠於他的階層。

這個階層幾乎囊括了天下所有士子菁英和無數的巨賈顯貴。

就算有幾個有識之士,發覺不對,也無法從這樣一個龐大而富有粘着力的階層中脫身而出。

這樣的階層,幾乎佔據了天下財富和人才。

它有着不死之軀,朝代的更替,對它而言不過是換了一件新衣。

這就是他們可以掌握着海一般的實力,而明末朝廷卻無法支付抗擊韃子的大軍軍餉。

這就是大明亡,而他們依舊可以憑藉這個羣體而繼續高居廟堂。

這就是滿清坐擁三百年江山,到多來卻是爲他人作嫁衣裳的真正原因。

哪怕後世,這股力量依舊存在,只是被壓縮了許多,壓縮到幾乎不被世人所留意。

而壓縮它的力量,來自於覺醒的民衆。

可眼下,它卻是無敵的存在。

人擋,人死!

國擋,國亡!

好在,朱慈烺僅僅是初次得罪。

好在,它也懂得犧牲,它絕對不會爲了幾十個或者幾百個僞代言人去與一個真代言人對抗。

它還懂得,分寸。

……。

濟爾哈朗也犯了個錯誤。

他不該動用手中這最後一萬機動兵力。

要知道,此時的江北清軍號稱十萬,但真正能調動參戰的不超過六萬人。

突破王之仁水師江防,已經摺操作損了近一萬。

正在進攻神策、太平二門的兵力已經達到二萬人。

還有一萬被王之仁部署在鎮江府方向的水師牽制着。

譚泰那支進攻鍾阜、金川二門的偏師分走了八千人。

手中僅存的一萬機動兵力一旦調動,那麼就沒有了迴旋的餘地,非勝即敗。

濟爾哈朗難道不知道這是一個錯誤?

當然不會!

戎馬生涯數十載的鄭親王濟爾哈朗,怎麼可能不知道這是個錯誤?

可他還是毅然調動了這一萬人,增援神策、太平二門。

因爲濟爾哈朗沒有時間了,糧草、軍械補給跟不上,火炮無法短時間運過河。

而應天府城牆上的火炮卻正在向清軍猛烈地開火。

這些都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多爾袞率十五萬大軍南下了。

咦,這不是好事嗎?

難道濟爾哈朗會爲了與多爾袞的私怨,置國戰成敗而不顧?

當然不是!

那貫着愛新覺羅的姓氏,濟爾哈朗還分得清輕重。

讓他不得不動用機動兵力的真正原因不是多爾袞率十五萬大軍南下,而是多爾袞所率十五萬大軍至徐州以北(黃河入海口在明朝改道,明弘治八年,爲保京杭大運河漕運的暢通,築斷黃陵岡,以淮河受全河之水。所以,當時的黃河河道在徐州附近入海),還沒過黃河就停滯不前了。

爲啥?

難道是多爾袞想借明軍之手,徹底剷除濟爾哈朗?

當然不是!

連濟爾哈朗都分得清輕重,攝政王多爾袞又怎會讓數萬清軍爲濟爾哈朗陪葬?

真正的原因還是出在這十五萬大軍身上。

這十五萬大軍是新徵的,幾乎九成半是漢人。

雖說此時的漢人還不足以擁有後世百姓覺醒的民族大義,但至少還沒有鐵了心爲清廷拼死搏殺的勇氣。

剛徵的兵,加上是爲異族打仗,可想而知,這支軍隊的戰力能到何種程度。

多爾袞也是沒有辦法。

京城確實還有近三萬八旗兵,可敢動嗎?

在入關時,多爾袞所率十二萬八旗軍,這四年來,已經摺損近半,特別是滅弘光朝之戰,八旗兵就減員近二萬人,這是多鐸做下揚州十日慘劇的真正起因。

史可法雖說在皇位繼承人之事上優柔寡斷、猶豫不決,且軍事能力確實堪憂,但他在抵抗清軍之事上,足以掩蓋他的任何缺失。

揚州一戰打痛了韃子,打得讓多鐸失去了理性,也打出了漢人的錚錚鐵骨。

八旗兵的迅速減員,導致了清廷在使用八旗兵上有了畏縮。

這沒辦法,滿人人口太少,死一個就得十幾年才能成人。

所以,在之後的戰鬥中,八旗兵主要用來駐囤,這是後人稱駐京八旗、協防八旗的由來。

譬如,在吳爭收復杭州府時,清軍之中,隸屬杭州將軍麾下的八旗兵僅四千人,其餘都是明軍降兵或者招安的盜賊。

再譬如,光復應天府時,江寧將軍麾下八旗兵不中七千人,其餘也是明軍降兵。

所以說,明朝,特別是南明,不是滅亡韃子手裡,而是亡人明人手裡,這話,絕對是沒錯的。

清軍入關僅一年,就招降了四十多萬各路明軍。

這些軍隊主要被投入西北、西南方向,圍剿大順、大西義軍殘部。

而弘光朝滅亡之後,清廷招降的明軍高達二十多萬。

這些軍隊被投入南下福建和廣州。

令人齒冷的是,這些投降的明軍,十有七八鐵了心追隨韃子,殺起自己同胞來,甚至比韃子還狠,嘉定三屠就是李成棟乾的。

吳爭原本有機會殺了李成棟,但出於讓隆武朝存在牽制多鐸的目的,沒有下手。

明末的明軍將領,已經有了軍閥的雛形。

他們大多數心中沒有了忠誠二字,只想着地盤和銀子。

而屁股決定立場,上面說的那個階層,纔是左右南明滅亡的最大根源。

試想,假如這個階層以財力供養南明大軍和江南各地義軍,那麼恐怕福臨和多爾袞會主動和談,劃江而治,這還是清廷最理想的情況了。

多爾袞所率十五萬大軍滯留黃河岸邊,不肯越雷池一步,實在是多爾袞也沒有把握,一旦渡河,這支大軍會不會一鬨而散。

這在原本清軍一路高歌猛進時還好,這些大都因爲被官府所迫或被生計所迫的漢人,或許還真就爲韃子上戰場了。

第七百三十五章 哪來的銀子?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計劃跟不上變化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小人物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咄咄怪事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敵佔之地的人心第四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收復紹興了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一場姍姍來遲的大海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應天府之變(五)第一千二百十八章 軍工坊遭受炮擊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破局第一百九十八章 只有實話最能動人心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所謂的“追擊”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比吳三桂更可恨的大漢奸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毫無新意的勸進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變化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沛縣之戰(三)第一千一百十章 都是聰明之人第二十三章 真會來事。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雞蛋撞碎了石頭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爭,還是不爭?第九百六十六章 仇須報,債得還!第六十八章 站直嘍第九百六十三章 騙局第二百十一章 祭奠第二百七十九章 總有刁人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二百三十一章 小人物幹了大事情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老馬,你立功了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此時的鄭森還年輕第二百十一章 祭奠第五百四十五章 堅拒吳王爵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有女不愁嫁第一百零五章 攻守同盟,互爲犄角第三百二十六章 他就是英雄!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假重要嗎第一千零三章 能和我說說心裡話嗎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微服私訪(二)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收復海州(五)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落子無悔第四十九章 真是他第四百四十三章 勸降金聲桓第七十二章 說不通,便用強。第三百十三章 海邊小城第六百十七章 機會來了第十一章 就算你長得再美第三百四十六章 醞釀劇變第五百三十章 還能見到哥哥……真好第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四十四章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第三百七十四章 講自己的道理第一千零十八章 找裡面官大的說去第一百五十八章 戰局有了轉機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壞人OR好人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誰敢攔我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既然趕上,就沒退路可言第五百十三章 你也配?第七百零七章 泰興城,落。第五百章 夏完淳指揮有誤第一百十四章 三刀斷山劉老三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郡主吳小妹第五百六十章 清理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誰纔是真正心中恐懼之人第九百四十六章 活捉喀爾楚渾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多爾袞陰魂不散?第四百七十七章 肯定是被打得鼻青臉腫的那個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人爲財死第四百八十四章 只要人敢送,他就敢收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大西軍之變第八百九十八章 天罰第七百八十四章 你還真夠狡猾的!第一千零八章 撕裂第七百八十七章 軍改第五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新裝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福臨的小算盤第六百零七章 陰謀才露尖尖角第一百二十一章 目標杭州府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換錢唄第六百四十二章 戰爭收官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不可阻擋的演變第五百零四章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雞蛋撞碎了石頭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杞人憂天第一百零五章 攻守同盟,互爲犄角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爲何要戰?!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心中有恨,所以無情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軟肋第一千三百十二章 終將匯流成河第六百四十九章 沈致遠如願以償第四百六十六章 血戰鎮江城(二)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舐犢情深第三百四十七章 逼宮第七百五十六章 目標是重塑第八百五十九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第五百十七章 以攻代守,打清軍一個反擊第五百九十五章 利高者疑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如何放手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六百二十八章 吳爭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