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危在旦夕

可廖仲平的判斷失誤了,老奸巨滑的濟爾哈朗反其道而行之,主攻了神策門。

然後一戰攻下神策門。

當然,就算廖仲平將主力部署到神策門,也只是延緩了清軍攻破城門的時間,結局依舊不可能變。

因爲廖仲平就算知道神策門危急,就算有時間能派軍隊增援神策門,他也派不出太多的機動兵力了,太平門此時一樣正在被一萬清軍強攻。

神策門的失守,代表着城牆已經對清軍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廖仲平只能硬抗太平門不失,同時,派一支六千人的偏師部署至雞籠山司天臺一線,以此來遲滯北面清軍的南下時間。

這個時間,不是用來助皇城部署防守的,而是廖仲平盼着吳爭能及時趕到。

當天傍晚,天色將黑時,西北鍾阜、金川二門相繼失守。

駐守二門的六千明軍和一萬民衆全軍覆沒。

譚泰率部挾破城之威向南挺進,子夜時分,其部前鋒與濟爾哈朗會師。

至此,應天府北城已盡落清軍之手。

濟爾哈朗隨即下令,從兩部人馬中,挑選出一支三千人的生力軍,連夜向南突擊。

……。

這一夜,應天府所有人無眠。

奉天殿燈火長明。

君臣百餘人悽苦相對。

誰也沒有想到,應天府會如此輕易被清軍攻破,前後才四天啊。

三萬守軍,前後徵召了八萬民衆。

這樣的實力,就算清軍再強悍,怎麼也該守住一、二月才正常。

不得不說,守軍和民衆都盡力了。

至少沒有出現士氣崩潰的現象。

所有人,包括朱慈烺都想問個爲什麼?

可這還重要嗎?

錢謙益恨聲道:“陛下,鎮國公吳爭坐擁四衛大軍,如今京都危急,其部金山衛卻滯留鎮江,遲遲不北上增援,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右都御史王翊出聲嗆道:“首輔此話偏頗,朝廷沒有旨意,鎮國公如何調兵入京?此時我朝危急之時,急需內上下同心,首輔就不要橫生枝節了吧?”

錢謙益怒道:“老夫不也是爲了陛下和朝廷着想嗎?吳爭執掌四萬虎狼之師,卻按兵不動,如今京城危急,朝廷大軍傷亡過半,就算能擋住清軍不再南下,怕也沒了再震懾吳爭的實力……。”

“咳。”陳子龍乾咳一聲,打斷了錢謙益,然後說道:“鎮國公恐怕也不會預料到京城會如此快失守……首輔此時還在糾纏於鎮國公存有異心之事,怕是不合時宜吧?還是想想如何化解眼前危局纔是。”

這話引得羣臣附應。

錢謙益見大臣應和,不敢犯衆怒,於是冷哼一聲,不再開口。

錢肅樂出列奏道:“陛下,雖說北城失守,但皇城外廖大人麾下尚有一萬多軍隊,並非沒有一戰之力。清軍攻破北城,同樣傷亡巨大,只要掐住雞籠山要道,短時間內,清軍無力南下。況且,太平候夏完淳已經率建陽衛奉旨北上,此時應該已經到達大雁關,明日將可抵達西城。如此,就算韃子再強悍,也無法短時間包圍皇城。臣以爲,陛下應離開京城南下,與鎮國公會合,只要陛下平安,就算清軍佔領整個應天府,我軍依舊能再次光復。臣懇請陛下爲社稷、爲宗廟計,移駕鎮江府。”

王翊也躬身道:“太傅所言實爲老成謀國之言,還請陛下移駕。”

所有人同聲應和,包括錢謙益也不出言反對。

可朱慈烺卻沉聲道:“朕爲一國之君,豈能棄臣民而倉皇逃離?太傅方纔也說了,清軍雖然攻佔北城,可南城還在我軍手裡,我軍也並非無一戰之力……真到了關鍵時候,朕的禁軍也可出城增援廖卿。諸公不必再勸,朕意已決,誓與城共存亡!”

錢肅樂、陳子龍、王翊等人眼神相碰之後。

王翊奏道:“既然陛下心意已決,那請陛下派使臣出城,詔鎮國公派兵前來增援。”

朱慈烺點頭道:“準。”

說完,朱慈烺起身,“諸卿先議着,朕去探視一下長公主。”

……。

柔儀殿。

一樣燈火通明。

這個夜裡,整個宮城沒有一處不燈火通明。

“你走吧。”朱慈烺一邊說,一邊將手中的玉璽(吳小妹交給朱媺娖的那方惠宗玉璽)放在朱媺娖的面前,“帶着它去找吳爭,讓他即刻出兵救援京城。但記住,玉璽絕不可交給他。”

朱媺娖確實沒有想到,朱慈烺深夜來看自己,爲得是讓自己離京。

在這一刻,朱媺娖心裡十分感動,她眼中涌出兩行淚,“哥哥爲何不自己帶着玉璽離開。”

朱慈烺道:“朕若棄城中臣民逃了,日後如何去見父皇?況且,若是朕去投他,難保他不會重演挾天子令諸侯之事。只能是妹妹帶玉璽去,如此,他就算起異心,只要朕在世一天,他拿着玉璽也無法號令天下。”

“哥哥不走,妹妹也不走……要死,就死在一起。”

“胡鬧!”朱慈烺厲聲道,“生死就在旦夕之間,你拖延一刻,朕的處境就多險一分。難道你想讓你我都亡於應天府不成?”

說到這,朱慈烺放緩語氣道:“若朕真有不測,你可憑玉璽,或自立或擁立,但記住,新君必須是我朱家血脈。否則朕在九泉之下,也不能瞑目。”

朱媺娖大哭起來,“只要哥哥無事,義興朝就不會亡。哥哥聽妹妹一句勸,即刻出城吧!”

朱慈烺幽幽一嘆,慢慢伸手撫摸着朱媺娖的一頭秀髮,“國亡已四載有餘,妹妹真以爲天下民心還在明室嗎?從古至今,凡國之將亡,必現妖孽,或造反自立或通敵賣國,義興朝能橫空出世,朕確實佔了他的便宜。可朕也是沒有辦法啊,若真放任他壯大,義興朝還是朕的義興朝嗎……朕知道妹妹與他有舊,可在江山社稷面前,這不重要,任何人都可以犧牲,包括朕,也包括你。他若奉旨來救,自然是最好,他若不來救,導致京城淪陷、朕殉國,他必遭天下人唾棄,到時你便可憑玉璽和朕的詔書登基。”

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落子無悔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能贏的,其實不算賭第八百五十三章 敲竹槓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杞人憂天第九百十一章 君可欺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壞人OR好人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事大了第六百六十一章 延攬廖仲平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兩難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有點意思第一千三百十三章 戰機初現第七百四十章 僅僅是權、勢嗎?第八百四十一章 北伐之日,不遠矣!第八百零八章 如此說來,本王還得感謝你?第七百三十六章 空手套白狼啊第五百十五章 兄長,保重!第六百五十二章 想吃牢飯了不成?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橋之戰第二百九十九章 忠奴第五百四十九章 應天府,一片詳和!第三百十四章 疏財的朱以海第三百零一章 沒完沒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老兵金貴,老兵不死!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敵佔之地的人心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雙方有意識地相互試探第一千零六章 絕命書第一百六十二章 多鐸悍然反擊第十三章 你才頗有童稚呢。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究竟想做什麼第八百三十章 吳爭及時趕到第一百三十一章 是不是說一套做一套?第一千章 若是陛下所爲呢?第五百二十二章 老實人的瘋狂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殺雞儆猴第九百七十二章 美夢,絢麗而短暫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局中局第六百八十章 不能讓將士流了血再流淚!第六百四十一章 你這輩子欠我的,沒有機會還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真理只存在於大炮的射程之內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諸事不宜第一百十九章 山寨居然有紅衣大炮第四百九十三章 與虎謀皮第九百七十七章 你從是不從?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誰入了誰的坑?第八百零八章 如此說來,本王還得感謝你?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湖陵城之戰(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九百十五章 風滿樓第六百九十八章 南蠻子,好大的口氣第八百十六章 黃駝子出獄第九百二十四章 王之仁壯烈殉國第八百五十章 吳爭,你不講理!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都是銀子惹的禍第一千零五章 併購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就要殺了他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再戰海州(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莫稱王第四百四十五章 改勸降爲逼降第三百九十六章 君子,須欺之以方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風雷騎第三百章 騙鬼呢!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變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七星島海戰(一)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最擅長陽謀第四百九十九章 丹徒危急!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都不是好人(一)第九百十四章 父子連心哪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崖鎮大捷(二)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計劃跟不上變化第一千零十七章 血拼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訛詐!第五百十二章 又現太子蹤跡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收復海州(六)第九百三十九章 故人已去第二百三十五章 紹興府難得地形成統一第九十七章 求仁得仁,何怨?第七百六十六章 吳爭練兵(五)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咄咄怪事第四百十三章 擊沉它第二百二十八章 亂世出英雄,時勢造英雄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整訓令第五百三十三章 這理得說明白嘍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不安份的陳子龍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毫無新意的勸進第六十七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九百四十六章 活捉喀爾楚渾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古怪的長隨第三百四十二章 真是雞肋嗎?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完勝第六百二十五章 醞釀第六百四十章 本公眼中,漢人命貴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家產之爭,也無骨肉之情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盡職而降的納布爾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覆盤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爲何不能是陛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針鋒相對(二)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堅固的堡壘第二十九章 老子打兒子,天經地義第七百四十五章 度量衡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所謂的“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