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各懷鬼胎

戰局的變化,往往就在細微不經意之間。

吳爭攻下靖江,兵臨泰興城下的消息,在泰興周邊各縣引起不小的混亂。

連帶着有駐軍的縣的清軍,自動向泰興增援。

這就使得正在鎮江水域與王之仁水師交戰的一萬清軍陣線開始鬆動,這不難理解,明軍都攻到清軍側翼了,泰興一失,明軍只需一天時間迂迴,這一萬清軍的背後就會出現明軍。

清軍開始出現慌亂的苗頭。

王之仁在鎮江水域水師的壓力聚減,於是水師開始分兵嚮應天府水域西進。

水師這個無意的動作,着實幫了正在進攻龍潭的金山衛大忙。

一直苦於沒有攻城武器的魯之域、吳易在幾艘水師炮船的支援下,向龍潭要隘發起了猛攻。

戰況迅速扭轉,這下,終於輪到清軍苦苦支撐了。

……。

此時的濟爾哈朗,雖然還沒有接到多爾袞的撤退令,但龍潭被攻擊、靖江被吳爭攻佔的消息已經傳來。

這次濟爾哈朗不再猶豫,他明白,再不撤,怕真要被明軍包餃子了。

於是,濟爾哈朗一面封鎖這兩個消息,一面知會譚泰撤兵,這次,濟爾哈朗是以軍令的形式,勒令譚泰撤退。

奈何譚泰正打得興起,滿心的不想撤。

也確實是可以理解,譚泰所部在城裡,佔據民舍之利,對建陽衛的射箭居高臨下。

而建陽衛只進城了前半部分,後一半還在城外,被清軍死死擋着,是進進不得,退退不得。

只能用腦袋硬頂着高處而來、有如長了眼睛般的箭矢,還得與對面清軍死磕。

加上夏完淳的指揮確實不及身經百戰的譚泰老練。

雖然是僵持,但譚泰更得心應手一些,雙方的傷亡比,也是打成一比二,建陽衛的傷亡更大些。

所以,譚泰根本不把濟爾哈朗的撤退軍令當回事。

濟爾哈朗這下抓耳撓腮,沒轍了。

可他畢竟是個老江湖,居廟堂之高,早已修練成了精。

他在思忖之後,想了個破解之法,他立即派人嚮明軍方向射出書信,建議雙方停戰和談。

廖仲平得知情況愕然,他雖然得皇帝授權,可以臨機決斷,可這樣的大事,他還是不敢應,迅速派人向皇宮通報。

……。

其實問題還是出在消息的閉塞。

從江岸至龍潭再到應天府一線,如今都控制在清軍手中。

濟爾哈朗是得到消息了,可義興朝卻還沒有得到消息。

得到廖仲平奏報的朱慈烺是驚愕,然後第一個反應是大吼,“來人,快……快將長公主追回來!”

已經在奉天殿滯留了兩天的文武官員們在一陣的寂靜之後,爆發出巨大的歡呼聲,就象明軍勝利了一般。

只有錢肅樂、陳子龍、王翊等人面面相覷,但這算這了了數個清醒的人之中,觀點也是不一樣的。

錢謙益在回過神之後,立即拜伏在地上,泣聲大呼道:“天佑大明,天佑吾皇!”

引得無數官員山呼起來。

朱慈烺臉上也顯露出了一絲笑意,他雙手伸出、張開雙臂道:“全仗諸公忠義,全仗將士勇武!”

錢謙益高聲應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又是一陣山呼。

朱慈烺臉上笑意漸盛,“諸卿平身!”

錢謙益立即奏道:“既然清軍有了退意,陛下當指派有爲之臣,組成使團與濟爾哈朗談判善後事宜。臣毛遂自薦,願爲使臣前去與濟爾哈朗談判。”

朱慈烺笑着剛要開口,錢肅樂上前道:“臣以爲此事不急。陛下,清軍明明佔據優勢,卻突然提議停戰談判,臣雖然想不通究竟發生了何事,但急着談判怕是中了濟爾哈朗的奸計。”

錢謙益反駁道:“不管是不是濟爾哈朗的奸計,此時清軍已經攻入京城,我朝危急關頭,停戰無論對朝廷、對陛下還是城中百姓都是好事。太傅難道想讓清軍圍攻皇城嗎?”

錢肅樂皺眉道:“首輔之言也有道理,但對於濟爾哈朗的提議不可不防。陛下,臣以爲停戰可以,但清軍應先撤出城外,方可談判。”

王翊道:“恐怕濟爾哈朗不會應允,如今清軍已經佔據優勢,豈會吐出到嘴的肉?”

見有了幫手,錢謙益更加有了精神,他向朱慈烺拱手道:“陛下,太傅之言太自以爲是了。依臣之見,應立即回覆濟爾哈朗,停戰、談判可在同時進行。”

錢肅樂立即反對道:“不可!無論濟爾哈朗因什麼理由提議停戰和談,至少我朝應該瞭解原因之後,再作出是否談判的決定。”

錢謙益懟道:“太傅的意思是,寧可陷君王、臣民於危境,也不欲與濟爾哈朗和談?”

錢肅樂怒道:“錢某何曾說過這話?何曾有過這意思?”

錢謙益斜眼道:“如果不立即和談,萬一清軍再進攻怎麼辦?”

錢肅樂道:“自然是繼續抵抗。”

錢謙益“嘿嘿”冷冷一笑道:“太傅莫要忘記了,城中已經有二萬多清軍。”

陳子龍突然走上兩步,擋在錢肅樂和錢謙益之間,開口對錢肅樂道:“太傅,我認爲首輔所言在理,此戰從清軍突破江防起,即在我朝土地上交戰,無論輸贏,百姓都深受其害。如今城中上百萬百姓在清軍的屠刀之下,能早一刻停戰,都是好事。若真按太傅所言,只停戰不談判,很可能戰事再起,到時打爛的還是我朝都城,受苦的還是我朝百姓……太傅啊,能讓百姓少受些苦難,不就是你我平生所願嗎?”

錢肅樂張大了口,好半晌,說不出一句話來。

朱慈烺見沒有人反對,於是頜首道:“既然諸愛卿沒有異議,那就按首輔奏請,與濟爾哈朗和談吧。朕只有一個要求,絕不割地賠款。”

“陛下聖明。臣等遵旨。”

雙方几乎是一拍即合,立即就地停戰,展開了談判。

連譚泰都不再反對,當然,他不反對的原因也是得知了北伐軍正在猛攻龍潭,這會造成怎樣的後果,他自然是最清楚不過的了。

雙方既然都有意談判,那事情就“好辦”多了。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鍘刀、糖果第七百十一章 令人討厭的錢謙益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亂的,就是規矩第九百七十八章 你算個屁?第一百四十六章 賭運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連橫合縱(一)第四百十四章 收復紹興的日子不會太遠了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祖大弼逃了第三百八十章 你也要附賊嗎?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舐犢情深第二十六章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第五百三十二章 你打算怎麼讓錢肅典背這鍋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沛縣之戰(二)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矛與盾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淮安守將祖大弼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九百六十一章 有自豪感的匹夫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是個疏忽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情報傳遞受阻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欲擒故縱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爲了漢明第六百四十九章 沈致遠如願以償第四百三十章 戰爭暴發第八百六十七章 布木布泰的苦惱第一千零五章 併購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局中局第四百六十六章 血戰鎮江城(二)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衡陽鎮狙擊戰(四)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臨淮之戰(一)第一千零十三章 王一林的拒絕第八百零二章 長林暗衛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相互揣摩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微服私訪(二)第六百二十章 宋安的選擇第六百二十八章 吳爭去哪了?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都不是好人(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受封伯爵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微服私訪(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去,堅決不去第八百四十五章 借是要還的,取,那就不用還了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收復海州(一)第五百二十三章 攻江都第一千六百十一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六百二十五章 醞釀第四十五章 我爹是急公好義,我是才德兼備。第四十八章 密信得手第四百七十一章 繼續和談第四百九十三章 與虎謀皮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欲擒故縱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宋應星來投第十七章 有人的地方怎會沒有內鬥?第六百四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一百八十一章 孤不做這監國了第一千三百十二章 終將匯流成河第五百十七章 以攻代守,打清軍一個反擊第二百八十八章 吳老爹是個明白人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以何賞不世之功第六百九十四章 疼得令人發抖、羞得沒臉見人第六百八十八章 危在旦夕第二百五十九章 拉攏王之仁第五百二十五章 鋼鐵化爲繞指柔第四百零四章 你們愛咋咋滴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茶山海戰(四)第六百五十三章 如今可不就是亂世嗎?第七百三十九章 血染奉天殿外第九百四十四章 再戰金川門第三十六章 密信遺失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小人物也能幹大事第二百十九章 人都喜歡笨人第五百九十章 兵變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義結金蘭?第一千三百十二章 終將匯流成河第九百七十三章 可知道,你們是去做什麼嗎?第五百零八章 從未有過的狼狽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就是陽謀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劉放的功業(二)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崖鎮大捷(一)第九百十五章 風滿樓第五百七十五章 江南軍校第六百九十章 多爾袞開始渡河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山,就在那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矛與盾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老兵不死第一百十九章 山寨居然有紅衣大炮第三百五十四章 豎子安敢欺我?第三百四十一章 要槍,還要人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就是陽謀第一千零十六章 強攻大勝關第一百四十章 方國安不聲不響撤退第一章 今日便是最後一戰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軍購第七百章 沈致遠破釜沉舟?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統戰,其實也是武器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柳如是勸錢謙益反正第一千六百十三章 宋安要成親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完勝第七百八十六章 一百步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茶山海戰(二)第三十二章 吳爭,你好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