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吳爭深吸一口氣道:“殿下,臣並非危言聳聽。如果此次不將來敵全殲,待他們返回江北,來年紹興府對韃子來說,便再無一點地形優勢可言。臣對三界地形不熟,若勉強率千餘步兵與韃子騎兵野戰,恐怕一戰盡沒,如此既陷自身於死地,更愧對殿下厚望。若殿下執意在三界拒敵,請殿下另派將領帶兵。”

堂內一片噓聲。

張煌言注視了吳爭很久,此時站在來道:“殿下容稟,臣以爲吳百戶之言在理,所謂背水一戰,方纔有險中取勝的機會。況且會稽距離上虞也有六七十里地,就算吳百戶在上虞阻敵失敗,總也能爲朝廷爭取興國公、越國公回援的時間。”

錢肅樂意外地開口道:“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百戰不殆。天時地利人和,方可決勝千里。吳百戶擇與己有利之地形抗敵,並無不妥之處。請殿下三思。”

朱以海皺眉,看看張國維,又看看錢肅樂,最後將目光轉向身邊朱媺娖,“長平公主,有何高見?”

朱媺娖微微一愕,這種軍國大事,來問自己,合適嗎?

不過朱媺娖很沉穩,她不動聲色地斟酌了一下,開口道:“本宮不知軍國大事,但有一點本宮知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此話一出,堂內譁然。

在場的都是人精,豈能聽不出長平公主言下之意?

她是在說,如果吳爭此時應下朱以海的命令,可在作戰時,就算按自己的想法,根據戰場形勢作出改變,也在情理之中。

所有人看向吳爭的目光中多了一絲愛昧。

公主明顯在護着吳爭。

朱以海陰沉着臉,問道:“吳爭,你可有地把握在將來犯之敵全殲於上虞境內?”

吳爭心中暗罵十幾句“小娘皮。”

這能是說有把握就有把握的事嗎?

有把握的話,這堂內哪個人不會毛遂自薦地去領兵?

這可是天大的軍功啊!

吳爭原本是想實話實說的,可眼角餘光看見朱媺娖那冷冷的眼神,吳爭話到嘴邊,就改了口了。

“臣……有把握。”

朱以海的眼神更陰沉,他冷冷說道:“好,既然吳百戶願意立下軍令狀,孤就準了你的建議。”

吳爭一聽心中大罵,誰聽見老子說願意立軍令狀了?

這不睜着眼睛說瞎話嗎?

朱以海轉頭對張國維道:“張尚書,今日就將三百壯丁交於吳百戶,由他帶回樑湖衛所。吳百戶,望你不要辜負孤的期望。”

話都說到這地步了,吳爭如同啞巴吃黃蓮,也就只能應道:“臣領命。”

……。

帶着三百壯丁上路。

吳爭的心是撲通撲通地亂跳。

王一林在身邊安慰道:“吳兄弟麾下數百虎賁,個個都是身經百戰的勇士,想來必能馬到功成。”

吳爭大怒,再沒有顧及所謂的“兄弟”情意,“王大人,別站着說話不腰痛。你比誰都清楚,就樑湖衛所那三百多鳥兵,一見韃子怕就一鬨而散了。你倒是拍拍屁股去了定海軍,我呢?這就是興國公承諾的照撫?”

王一林尷尬地陪笑道:“吳兄弟,你知道的,我去定海軍任職,是你一到任,我就與兄弟說了的。真不是我怯敵脫逃。”

看了王一林一眼,吳爭收斂起怨氣,“王大人見諒,卑職也是憂心過甚,倒不是怨恨王大人。”

王一林道:“不怪吳兄弟,這事放誰身上,也沒法坦然。不過……。”

說到這,王一林突然湊到吳爭耳邊道:“如果吳兄弟真到了兇險之時,不如率兵向東去投興國公,以興國公對吳兄弟的賞識,再怎麼着,也能接納你的。”

吳爭看着王一林道:“王大人,這三個月來,吳爭承你的情,往日或許在有些事上,多有得罪,還望你大人大量,不要記恨於我。”

王一林一怔,連連道:“吳兄弟,我當你是自己人,這客套話就不說了。”

吳爭正色道:“記得王大人在初次見面時就說過,就算逃,也不會投降清軍。”

“哥哥確實說過此話。”

“好!今日一別,或許就是陰陽兩隔,但如果我還活着,不想在戰場上與王大人刀兵相向。王大人能答應吳爭嗎?”

王一林臉色一正,道:“我早看出吳兄弟是個忠義之人,你放心,哥哥就算做乞丐也不食韃子俸祿。”

……。

回到衛所之後。

原衛所士兵得知王一林已經調任,就象沒了孃的孩子一樣,沮喪地送王一林離開。

送走王一林之後,吳爭下令燉了幾鍋子大肉。

面對着懵懂茫然的原衛所士兵,吳爭道:“韃子來了!”

這話一出,場內一片寂靜,半晌,有不少人坐倒在地上嚎嚎大哭起來。

每個人都明白,當兵吃糧,平日裡胡作非爲,禍害百姓。

可真要是打起仗來,他們就是第一個死的。

想到要面對佔了大半個大明疆土的韃子,不怕,那是假的。

可,怕有用嗎?

沒有了王一林,在這個新任代千戶面前,他們就是一羣后娘養的。

肯定,送上去死的第一批就是他們。

焉能不怕?豈能不哭?

吳爭冷冷地掃了一圈,說心裡話,吳爭真瞧不上這批兵油子。

可與身後這三百剛剛放下鋤頭的壯丁來說,這批兵油子無疑是自己必須依仗的。

手中的兵員太少了。

真只靠帶來的三百多人去阻擊韃子騎兵,無疑是送死。

“諸位兄弟,本官不講虛文,記得剛到衛所那天,本官手下士兵將你們全都打趴在地時,本官就說過,打架輸了不丟人,咱們以後比的,是誰殺韃子多。如今韃子來了,本官還是一句話,比誰殺韃子多!這三個月來,想必各位都清楚本官是如何對待兄弟的,你們也不用去想本官會厚此薄彼,誰殺韃子多,肉就給誰吃,誰就是本官的生死兄弟。”

嚎嚎大哭的人,慢慢收斂起哭聲。

象是一羣沒了孃的孩子,突然發現,自己有可能成爲有孃的孩子。

這種期盼,讓人有了希望。

有希望就有力量,有力量,就有信心。

所有人開始傾聽吳爭說話。

第八百四十一章 北伐之日,不遠矣!第二百六十八章 父親病危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擇才而用第六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沛縣之戰(四)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漢明銀行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用命換尊嚴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不受?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處處破綻,反而不是破綻第二百三十六章 爹的家法我已領受慣了第一千零三十章 清君側!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謎之自信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判斷失誤第三百九十五章 這是我的意思第六百十三章 朕小看你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孤不做這監國了第二百六十六章 杭州府騷亂第五百零三章 老情敵,小問題第四百九十一章 忠奸難辯第二百十五章 吳勝兆在猶豫第二百三十二章 南人有脊樑第七百零九章 王一林離去第三百六十三章 應天府之變(六)第二百十五章 吳勝兆在猶豫第九百五十一章 二百里奔襲第四百四十四章 金聲桓獅子大開口第九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差第四百六十四章 幹掉了李國翰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隱隱於市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興化戰役(二)第九百六十三章 騙局第十四章 直把杭州作汴州第十章 勝利,就是最好的尊嚴第一百八十八章 各方妥協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磊落之人第六百二十章 宋安的選擇第一百五十九章 城外漢人軍隊臨陣倒戈第一百零九章 不能和女人講道理第八百七十二章 一場鬧劇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因爲勝利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須慈悲,更須雷霆第八百四十四章 老實人沈廷揚第四百八十九章 罷免吳爭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舊縣之戰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初露端倪第七百零九章 王一林離去第五百八十八章 人生何處不冒險?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利誘第五百十二章 又現太子蹤跡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夏家三隱果然名不虛傳第三百四十六章 醞釀劇變第六百零五章 江淮一片混亂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九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還是畫蛇添足?第八百三十八章 每日自省吾身,絕無貪過一文哪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叔王也有野心第八百五十六章 買櫝求珠!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訛詐!第一千五百十五章 我叫魯進財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不一樣了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六百三十三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七百三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七十章 是你自己下來,還是讓我拽你下來?第四百七十九章 打殘活秦檜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女人,女人……女人!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出手第六百五十八章 錢肅樂終於改變第九百十四章 父子連心哪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突破口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山,就在那第八十二章 你想謀反嗎?第一百零六章 官帽批發第三十九章 大廈傾,方見人心。第七百九十一章 後世再無旗袍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兩難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以何賞不世之功第八百九十一章 得按本王的規矩來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你竟敢在本王面前提銀子?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七星島海戰(六)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這笑話不好笑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誰做初一,誰又是十五第七百八十六章 一百步第九百三十一章 小的十九了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祖大弼逃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紅衣大炮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七星島海戰(二)第五百七十七章 國策和國本第四百五十七章 一州之地三個皇帝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軍務,我說了算第九百四十五章 防守反擊第四百六十三章 殲滅清騎第一千一百十四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遠交近攻第五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新裝第三百二十五章 黨爭泥沼中爬出來的小人第二百六十五章 指桑罵槐第七百二十章 不服!第四百十六章 福建時局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