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此請,孤不允。

紹興府如今只有廖仲平的衛所,和樑湖衛所。

二者兵力相加聽起來該有二千多人,但誰心裡都明白,加起來能有一千二、三百人就不錯了。

用這樣的軍隊去硬抗來襲的韃子虎狼,沒有人覺得,這有勝的希望。

如今唯一還可期待的是,吳爭能抵擋韃子兩天,興國公和越國公能在兩日內回師紹興府。

如此,紹興府纔有喘息之機。

既然監國主意已定,戰爭的準備還是有序地開始了。

一面向方國安、王之仁送去求援信,一面朱以海召見了廖仲平和王一林、吳爭。

至於新昌,鞭長莫及,力有不逮,被朱以海有選擇的放棄了。

人啊,很多時候,就象駝鳥一樣,顧腚不顧臉。

原本吳爭是不在召見之列的。

但吳爭畢竟是朱以海欽點的百戶,在朱以海看來,吳爭是自己人。

危難關頭,朱以海還想着吳爭是自己人,不知道這是吳爭的幸還是不幸。

……。

這是一場沒有什麼必要的重要軍事會議。

至少對吳爭來說,根本不需要來。

紹興府眼下可調動的軍隊,就是廖仲平的衛所和染湖衛所。

一千多號人,卻由着監國殿下、民部尚書這樣的頂層人士親自指揮,還有一羣文官在那排兵佈陣。

顯然有些不倫不類。

當然,安排臨時徵兵,是必須的。

可這不關吳爭什麼事。

吳爭的注意力一直在朱以海右側的朱媺娖身上。

相較於朱以海現在的慷慨陳詞,朱媺娖反而顯得平靜而端莊。

是怎樣的經歷,讓一個十八歲的女孩,能如此的鎮定?

朱媺娖的目光一直沒有焦點,她也沒有看吳爭一眼,似乎就根本沒有認識過他。

玻璃心的吳爭覺得有些受傷,好歹咱也是結義兄妹啊。

大哥也喊了不下數十聲,咋能說翻臉就翻臉呢?

“吳百戶,以你之見,如何?”朱以海的聲音,驚醒了一肚子亂草的吳爭。

“呃……。”吳爭甚至不知道他們在前面說些什麼。

但吳爭的反應很迅速,稍一斟酌,吳爭脫口道:“韃子來的是騎兵,野戰肯定是打不過的。好在江南水域衆多,韃子又不熟悉地形,只要利用好這點,擊敗韃子的勝算還是很大的。”

此話一出,衆人皆面露異色。

吳爭心中沾沾自喜,暗道咱還是很有急才的。

可馬上吳爭覺得不對勁。

饒是朱媺娖崩緊了臉,也不禁露出一絲笑意。

迎着吳爭徵詢的目光,朱媺娖不着痕跡地眼神一凝。

吳爭心中大汗,難道是牛頭不對馬嘴嗎?

張煌言看出了吳爭的走神,微笑上前,站在吳爭身邊道:“吳百戶心中已有破敵良策,這自然是振奮人心之事。監國殿下的意思是,爲樑湖衛所補充壯丁,問你可有異議?”

吳爭老臉一紅,感激地看了一眼張煌言,向朱以海道:“感謝監國殿下體恤,臣必定全力整訓新兵,不負殿下厚恩。”

朱以海何等老練,豈能看不出吳爭走神?

不過在朱以海看來,這無關輕重,“吳爭,孤聽說這三個月,你在樑湖衛所做得不錯。”

吳爭應道:“回殿下話,這全賴王百戶傾力相助,臣不敢居功。”

這話說得有水平,深諳爲官之道,滿堂的官員暗暗點頭。

不卑不亢,也沒有喧賓奪主。

邊上王一林也是微笑地看了吳爭一眼,眼中滿滿都是情意。

朱以海看了一眼王一林,再向吳爭道:“你們都是大明忠臣良子,不過興國公有意調王百戶前往定海軍中效力。此次樑湖衛所抗擊來敵,還得依仗你纔是。”

吳爭聽了一愣,看向王一林。

王一林臉一紅,低下頭去。

臨陣怯敵,調離危境,吳爭忍不住想破口大罵。

只是看到那個端坐在朱以海身旁的女孩,吳爭心中一嘆。

殺韃子,不正是自己該做的事嗎?

何必在意別人是戰是逃。

於是向朱以海拱手道:“蒙殿下器重,吳爭當以死相報。殿下但凡有命,臣無有不從。”

朱以海聞言大喜,“好,真勇士也!孤沒有看錯你,這樣,新徵壯丁首先配給你三百人,加上衛所原有兵力,你可在三界設防,抗擊來犯之敵。”

吳爭傻眼了,倒不是怯戰。

而是去三界設防,那就從樑湖出兵向西南約一百里,吳爭就算是本地人,可對於三界地形也不熟啊。

這是其一。其二,雖然不知道進犯上虞的韃子騎兵精確人數,但以一千步兵,以野戰對抗千人的騎兵,這就象是開玩笑了。

吳爭自然是不能答應。

“殿下令臣抗敵,臣不敢不從。但若要臣領千人抗敵,戰場設在何處,請殿下允臣自決。”

朱以海微微皺眉道:“那你講講,想在何處抗敵?”

吳爭應道:“以臣之見,韃子佔領嵊縣之後,沒有傾全力進攻會稽,而是一路攻上虞,一路攻新昌,無非是想將會稽變成一座孤城,以逼迫殿下投降。”

“孤知道,講重點。”

“是。殿下知道,來敵是騎兵,人數並不多,應該是江北韃子爲來年南下派出的前哨,一來是進行偵察,二來如果紹興府諸縣可以傳檄而下,那麼也不排除直接佔領浙東全境。”

“……。”

“臣的意思是,放韃子進上虞,然後在上虞境內,全殲來敵。”

這話一出,羣臣真正色變了。

語不驚人誓不休。

初生牛犢不怕虎。

後生可畏。

這些是好聽話。

難聽的也有。

嘴上沒毛,辦事不牢。

大言不慚。

無知、狂妄。

諸公請看,牛在天上飛。

這些話如同一根根刺,扎向吳爭心裡。

甚至有官員上前彈劾,“請殿下治吳爭讒言之罪,會稽乃新朝京畿重地,吳爭竟然敢妄言任由清軍入上虞,如此會稽城將直面強敵。如此江山社稷危矣。望殿下三思。”

這種人還真挺多。

每個人都在想着如何才能晚上安睡。

放韃子入上虞,那等於是臥榻旁邊,有猛虎在側,豈能酣睡?

這是要了朱以海和在場官員的老命了。

連張國維、錢肅樂都向吳爭投來斥責的目光。

朱以海眉頭蹩得更緊,他一字一句地說道:“吳爭,此請,孤不允。”

第七百七十八章 那就不是詐降,是真降了!第七百六十四章 吳爭練兵(三)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覆盤第四百二十二章 生擒李成棟第九百零二章 是你不配!第一百五十八章 戰局有了轉機第一千一百十七章 想多了吧?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政變第七百二十六章 朱慈烺究竟要幹啥第八十六章 這世道,想做事真難。第九百零五章 奉陪到底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局第四百八十三章 陪你一起等天明第七百九十二章 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第一千二百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茶山海戰(三)第三百四十七章 逼宮第七百八十四章 你還真夠狡猾的!第六百五十章 金聲桓的小算盤第三百二十五章 黨爭泥沼中爬出來的小人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錢肅樂被追殺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聖旨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六百三十七章 這女人……嘖嘖。第五百三十五章 種子終於發芽第五百四十九章 應天府,一片詳和!第二十四章 坐而論道(一)第九百七十七章 你從是不從?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皆有因第三百七十章 是你自己下來,還是讓我拽你下來?第五百四十三章 如沐春風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下馬威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神來之筆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又想故伎重演第六百七十六章 沈致遠要降清第八百十四章 小偷居然偷到衙門裡來了?第四百七十六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第七百三十八章 君臣之間的交易第一千三百十九章 主動出擊?第七百三十五章 哪來的銀子?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灘滸山海戰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再編新軍第八百零五章 治下有方?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老兵不死第九百七十三章 可知道,你們是去做什麼嗎?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將在外第九百五十三章 一支雜牌軍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南北三個戰場(一)第六百三十九章 你得死!必須死!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烽煙四起(一)第四百四十三章 勸降金聲桓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是一出父教子,可憐的錢翹恭第三百六十七章 應天府之變(十)第九百七十三章 可知道,你們是去做什麼嗎?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二袁招了第七百零八章 蔣全義率軍來歸第一千一百十一章 小叔寡嫂,瓜田李下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小人與君子第一千零十二章 雖死,無憾!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突變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瘮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軍購第五百五十章 你不能攔我第二百四十八章 沈家小子,你敢動老夫試試?第十章 勝利,就是最好的尊嚴第一千三百十四章 吳、晉聯姻?第一千零七十章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第一千二百十四章 壞人,也有良心發現的時候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衡陽鎮狙擊戰(六)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施琅臨陣歸降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緊追不捨第九百三十五章 又一場政變?第九百六十章 微服私訪第九百七十四章 絕不放過一個第一千零二十章 一戰盡沒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趁它病要它命第八百七十八章 情勢急轉第一千二百十八章 軍工坊遭受炮擊第九百五十七章 滾!第四百六十五章 血戰鎮江城(一)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李顒舌戰雙儒(一)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雙方有意識地相互試探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強攻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和談風波(三)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是個疏忽第八百零七章 哪個馬大人?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飛雲橋之戰(二)第一千六百十章 籌銀第一百七十三章 厲如海救駕第六百五十五章 可憐的廖仲平第五百二十一章 廖仲平確實是個老實人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如何放手第四百五十二章 紹興府最後一支清軍覆沒第九百五十一章 二百里奔襲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難唸的經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好人?壞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人才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