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各懷心思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王一林揮手示意陳爾火等人退去。

吳爭知道,這是有話要說了。

於是也讓陳勝三人退下。

“吳兄弟,今日你在紹興府之事,我都聽說了。你還能來樑湖衛所,說到底,全仗興國公相護。我說句重話,男兒在世,當知恩圖報,吳兄弟以爲對否?”

吳爭應道:“王大人所言極是,吳爭斷做不出恩針仇報之事。”

“好!我就說嘛,吳兄弟如此英雄人物,豈會不懂興國公的心意?”王一林一舉酒杯,“來,吳兄弟,今日我一見你,就覺得投緣,今日不醉無歸。”

吳爭順着王一林,一飲而盡。

王一林大着舌頭道:“我也是個爽快人,既然話說到這份上了,也沒有必要藏着掖着,興國公是我親大伯,吳兄弟若願意效忠興國公,從今以後,我們就是自家人。吳兄弟放心,興國公說了,只要吳兄弟忠心,這樑湖衛所副千戶之職,必是吳兄弟囊中之物。”

吳爭眼光一閃,“王大人說笑了,這樑湖衛所副千戶理該是王大人的,卑職豈能喧賓奪主,這等小人行徑,吳爭不爲。”

王一林哈哈大笑道:“好。有吳兄弟此言,我心甚慰,不過兄弟不必介意,你升任副千戶之時,哥哥會調離樑湖衛所,前往定海軍中任職。到時哥哥爲將陳爾火等人帶走,他們幾個用習慣了,你也不必擔心他們妨礙了你。”

吳爭心中一動,笑道:“那王大人肯定是要高升了?”

王一林有些扭捏,襯得那疤臉有種說不出的詭異,“沒什麼可對吳兄弟諱言的,興國公應了我,去定海軍中任千戶。”

吳爭起身拱手道:“那卑職先恭賀大人榮升了,日後還得請大人多多照應。”

“哪裡話,你我兄弟自然該相互照應纔是。”

“王大人言重了。”

“咦(拖音)……,不瞞兄弟,我代理樑湖衛所已經兩年,對衛所最知根底,這些人啊,別看他們平日吆五喝六的,可也就是唬唬百姓,真打起來,恐怕連平崗山上的土匪都打不過,就別說與清軍交戰了。”

吳爭一愣,心中一動,“王大人說得有點過了,再怎麼着,這些都是軍戶,久經訓練,怎會如此不堪?”

王一林嗤聲道:“吳兄弟畢竟年少不更事。你道這樑湖衛所有多少人?”

吳爭稍作遲疑道:“卑職來時,監國和我說過,樑湖衛所有六個百戶,自然該是六百多少。”

王一林呵呵一笑道:“六百多人?吳兄弟今日全見到了。”

吳爭聽了,心中恍然,陳勝說得沒錯,有一半人,已經不錯了。

可臉上卻做驚駭狀,“王大人莫要說笑,今日卑職所見,最多也只能有三百餘人。”

王一林眼中閃過一絲異色,笑道:“吳兄弟,樑湖衛所六個百戶不假,可兵員嘛,就這三百餘人。”

吳爭震驚道:“這……這如何是好,萬一清軍南下,憑這麼,如何抗擊韃子?”

王一林道:“那就要看吳兄弟了,過不了多久,這樑湖衛所就是吳兄弟的。”

吳爭默然看着王一林。

“吳兄弟不必太過擔心。”王一林壓低聲音道,“真要是清軍攻來,打不過逃就是了,再說了……還可投降不是?”

吳爭原本對王一林還有些好感,聽到這話,瞬間將王一林劃歸到對立面。

“王大人,這是興國公的意思?”吳爭的臉色凝重起來,“吳爭親叔死在嘉定城,吳爭若投敵,恐怕叔叔在天之靈絕不肯答應!我願意追隨興國公不假,但興國公若要吳爭投敵,恕吳爭不能從命。”

“啊?!”王一林一愕,立馬改口道,“看看,看看,終究是酒量淺,喝一點就說胡話了。興國公怎會有這等意思?只是我滿口胡說罷了,吳兄弟萬萬不可當真。”

吳爭正容拱手道:“卑職敬王大人也是磊落漢子,其它事,卑職都可從命,唯有投降二字,請大人不要再提。”

王一林臉色凝結起來,直瞪瞪地盯着吳爭。

吳爭平靜地回視,不卑不亢。

過了許久,只見王一林突然“呯”地一聲,用力一拍桌案,大聲叫道:“好!興國公果然沒有看錯人,吳兄弟真是忠臣義士,我可以向吳兄弟保證,我王一林或許會逃,可絕不投清。”

吳爭愕然,這難道是試探嗎?

不過吳爭並不在意,因爲這就是他的本心,拱手道:“請王大人轉告興國公,只要不投清,其餘事吳爭唯命是從。”

王一林起身,舉杯道:“一言爲定!”

“一言爲定!”

“請!”

“請!”

……。

吳爭是不知道。

就在當天晚上,王一林又離開了衛所。

連夜去了紹興府,見他大伯王之仁。

“大伯,侄兒問清楚了。吳爭壓根就沒有投清的意思。”

王之仁微微點頭道:“老夫想來也是,若他真有投清的想法,也不會拖着張國維三人向監國殿下出首了。”

看了王一林一眼,王之仁道:“將樑湖衛所的真實情況和他講了嗎?”

王一林道:“按大伯的意思,都和他講了。”

“他怎麼說?”

“除了面露驚愕,什麼也沒說。”

王之仁道:“此子年紀雖小,但城府極深,且看着吧。你平時留意些,老夫也會關注他會不會將樑湖衛所之事,向監國稟報。”

王一林猶豫了一下道:“大伯,若他真向監國稟報了,那侄兒怎麼辦?”

王之仁不耐地瞪了王一林一眼,“瞧你那點出息,有本公在,你怕什麼?安心回去做事,少不了你的好處。”

“唉,是,是。侄兒聽大伯的。”王一林連聲應道,“可吳爭要是稟報了此事,大伯該如何處置他?”

“這也是你該問的事嗎?”王之仁沉下臉,不過沒有真瞞着他的親侄,說道,“真要稟報了,就表示他心中並沒有真正效忠於本公,這樣……那就留他不得。”

王一林應道,“侄兒明白了,大伯儘管放心,侄兒理會得。”

第八百七十九章 如同送走一個瘟神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吳爭入局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勸降第一千一百十四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還敢躲?第二百九十七章 命中該有自然有,命中無時莫強求!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判斷失誤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糧食第六百零五章 江淮一片混亂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蔣全義脫險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灘滸山海戰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李顒舌戰雙儒(二)第七十七章 不約而同的統一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簡單、不粗暴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鄭森的躑躅第四百二十七章 “拿”錢的法子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二百十九章 人都喜歡笨人第八百六十二章 話都被你說了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老馬想當漢奸?第七百三十三章 新首輔人選第七百零三章 福臨要建火槍新軍第五百八十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四百三十八章 誤打誤撞,各有錯着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點到即止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開始收官第五百零八章 從未有過的狼狽第七百零六章 這下好,黃泥巴掉在褲襠裡了第五百八十六章 北伐軍第一千三百章 妥協第四百七十三章 荒誕而令人唏噓第一千零十二章 雖死,無憾!第六百六十八章 賣天價地第五百十九章 梟首!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琴瑟和鳴?第七百零四章 賜婚,是攏絡最有效手段第一千二百十四章 壞人,也有良心發現的時候第三百二十三章 是真太子嗎?第七百五十六章 目標是重塑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東藩海戰第九百十五章 風滿樓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讓“子彈”飛一會第九百五十八章 壞消息多了,能治病!第五百四十七章 敲打第五百八十一章 你馬屁拍得卻不夠高明第一百二十六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徒嘆奈何第三十七章 吳爭,你敢?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茶山海戰(四)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撿了個名士(一)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雙方有意識地相互試探第四百五十六章 福州變局第四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收復紹興了第七百八十八章 改良的虎蹲炮第三百七十五章 莫稱王第一百五十二章 想幹啥?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偶然還是必然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做人難第七百二十三章 勝之、迫之、壓服之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倒吳運動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人心之變第六十五章 韃子來襲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和談風波(三)第六百七十六章 沈致遠要降清第七百七十章 方國安未比試就認輸第六百零三章 嚴重的誤判第一千五百十五章 我叫魯進財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錢肅樂要請辭第一百三十六章 吳小妹有性格第八百二十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五百八十六章 北伐軍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人想快樂,就得學會裝傻第八百七十五章 敗,就是殺人最好的理由第六百四十六章 帝王心術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再戰海州(二)第四百零四章 你們愛咋咋滴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海州之戰(三)第二百零三章 北伐第七百五十九章 聽者有意第一百五十九章 城外漢人軍隊臨陣倒戈第九百五十九章 難成氣候第八百八十三章 大半年沒見了,怪想念的第七百六十六章 吳爭練兵(五)第七百三十九章 血染奉天殿外第六百九十二章 半娘徐老的聖母皇太后第一百二十九章 六萬敵軍逼近嘉興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無良的趙史第二十六章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政變第八十三章 家國天下!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隱隱於市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南北三個戰場(三)第六百五十二章 想吃牢飯了不成?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收復海州(四)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瘋了吧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戰爭威脅第一百六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柳如是是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