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陛下聖明

在濟爾哈朗看來,這支叛軍更象只無頭蒼蠅,四處亂竄。

濟爾哈朗更沒有權力對自己的地盤上來一場堅壁清野,這樣,怕是他濟爾哈朗會死得比叛軍更早。

可如果不堅壁清野,叛軍就能從富饒的各府、各縣輕易得到糧食,甚至從城中得到各種軍械補給。

難不難,可真難死哈朗老哥了。

但,現在開始,不一樣了。

濟爾哈朗敏銳地感覺到,不一樣了。

他發覺叛軍不再進攻沿路的縣城。

他將叛軍這十來天忽北忽南、忽東忽西的複雜路線連起線來,發覺了一個無法掩蓋的事實,那就是叛軍的整體方向是在向東南。

特別是叛軍到了如皋之後,再度轉向東南。

這個發現,讓濟爾哈朗判斷叛軍還是希望活着的,因爲東南是,大海。

只是濟爾哈朗還在猶豫,如果把大軍全部投入到圍剿中,萬一自己判斷錯誤,就會使得這支叛軍脫離清軍的追擊。

由此海闊天空,甚至可能真向北方撲去。

這支深入腹地的叛軍,最後結局是早已肯定的,但造成的危害和損失卻是無法確定的。

濟爾哈朗還不想爲這支叛軍陪葬。

此時清廷的旨意到來,逼得濟爾哈朗只能孤注一擲。

他將叛軍行軍的整體方向標註出來,進行延伸。

最後得出的結論就只有一個——海門。

濟爾哈朗迅速下令,江心島清軍全軍出擊,直撲海門進行阻擊。

……。

含涼殿。

君臣六人正在奏對。

內閣四人,和御史臺王翊。

朱慈烺手裡抖動着杭州府傳來的急報,“敵酋多鐸大舉進攻紹興、金華兩府,鎮國公傳來急報,請求朝廷派兵增援,諸愛卿可有應對之策?”

陳子龍當即答道:“清廷出爾反爾,毀諾重啓兵戈,是可忍孰不可忍。臣以爲當令興國公水師、鎮江府守軍小心戒備北岸清軍來攻,同時派一支勁旅南下支援杭州府。”

朱慈烺神色不動,不置可否,他掃了其餘四人,問道:“三位愛卿可贊同首輔所言?”

錢謙益看了一眼陳子龍,心中嘆了一聲,這書呆子。

他起身道:“臣以爲首輔之言不妥。鎮國公在杭州府有四衛共計四萬大軍,敵酋多鐸來犯之敵也僅四萬人,而多鐸之前更是敗於鎮國公之手,不管怎麼說,鎮國公自保應該無虞。況且,既然雙方已經開戰,京畿重地,安危更重要。首輔所言,令興國公水師、鎮江府守軍小心戒備北岸清軍來攻,臣贊同,但派兵前往杭州府……就不必了。”

錢肅樂起身道:“臣以爲首輔所言纔是老成謀國之言。敵酋多鐸蓄意來犯,自然是經過時日準備的,如今北岸清軍正在圍剿水師叛軍,想來是沒有精力渡江進攻的。陛下,當派援軍南下,萬一紹興、金華有不測,脣亡齒寒哪!”

都御史王翊道:“臣也贊同派援軍南下。”

徐孚遠看了一眼陳子龍,也起身道:“臣贊同首輔之策。”

四比一,錢謙益卻絲毫不慌張。

他很自信地陳述道:“諸公顯然是過慮了,鎮國公手下兵強馬壯、人才濟濟,我聽說不久前還將四衛命名爲北伐軍,其意圖無非是想與朝廷轄下軍隊區別開來,這事若在非戰時期,可定謀逆罪。陛下胸襟寬廣,沒有加罪於鎮國公,可此時派兵增援,就沒有必要了吧?”

陳子龍蹩眉斥道:“荒唐。只要吳爭還是我朝鎮國公,紹興、金華兩府還是我朝的疆土,遭遇強敵,朝廷豈能不救?就事論事,功過豈能混爲一談?錢尚書所言,偏頗了。”

錢謙益微笑不語,只是將目光投向朱慈烺。

“啪”地一聲輕響,朱慈烺將摺子拍在御案上,大聲道:“援兵當然得派!不但要派,而且須派有力之一部。令都指揮使廖仲平挑選五千精銳之師,增援杭州府。”

衆人起身拱手道:“陛下聖明!”

只有錢謙益嘴邊掛着一絲似有似無的笑意。

果然,朱慈烺隨後道:“錢尚書且留下,朕想聽聽錢莊籌辦事宜,諸愛卿先退去吧。”

只有朱慈烺和錢謙益二人了。

朱慈烺把玩着御案上的玉鎮紙道:“聽錢尚書方纔之言,看來對鎮國公成見頗深啊?可在朕心裡,鎮國公勞苦功高,乃我朝棟樑、忠臣,朕視其爲臂膀。錢尚書是不是過慮了?”

錢謙益躬身道:“鎮國公是不是忠臣,臣無須評判,也無權評判,但鎮國公所擁有的兵力和財力,已經威脅到了陛下,威脅到了皇權,做爲陛下臣子,臣不得不大膽直言。”

“哦?”朱慈烺挑了挑眉毛道,“那依錢尚書之見,又該如何應對呢?大膽說就是,之前愛卿諫言收回商稅、籌辦錢莊的諫言,就甚合朕意嘛。”

錢謙益道:“紹興、金華二府得失,與朝廷而言,也就是名聲好聽,這二府皆在鎮國公掌控之中,甚至連賦稅也不在朝廷徵收範圍之內,得之可喜,失之也不悲。”

說到這,錢謙益偷偷看了朱慈烺一眼,這話有些過,其實是錢謙益在試探朱慈烺的底線在哪。

做爲要收復失地、重振大明的皇帝,怎麼可能認同疆土得之可喜,失之也不悲的論調呢。

可朱慈烺臉色木然,看不出有任何喜怒哀樂。

於是錢謙益放膽道:“多鐸大舉進攻紹興、金華,吳爭自然須全力以赴,依臣看,多鐸想以四萬人馬,要佔領紹興、金華兩府,着實不易。可兩強相爭,必兩敗俱傷,如此,借清軍之手,削弱吳爭實力,朝廷便可心安,陛下也可心安了。”

“荒唐。”朱慈烺終於開口,“朕已經下旨廖仲平出兵救援,豈能出爾反爾?”

聽見荒唐二字時,錢謙益着實一驚,可聽到後面這句話,錢謙益心中大定。

“陛下,出兵自然是要出的,可陛下沒有指明何時出兵,依臣之見,我朝需要戒備江北清軍趁機來犯,又須加固京城防禦,糧草軍械也有不足……可能需要晚上幾天才能出兵吧?”

第一百零五章 攻守同盟,互爲犄角第三百零一章 沒完沒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應天府之變(一)第一千零四章 夫復何求啊?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漢明半月談第五百九十章 兵變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偶然還是必然第四百七十章 你就是個劊子手!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敵佔之地的人心第五十一章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二十七章 你不會是看上人家婢女了吧?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一拍即合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樹欲靜風不止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劃永遠跟不上變化第一百七十章 惶惶渡海時,哀哀遺民淚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爲衆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第五百四十八章 我信。可天下人未必信。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遠交近攻第八百三十三章 民族英雄,永垂不朽!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李顒舌戰雙儒(二)第七百九十一章 後世再無旗袍第四百四十三章 勸降金聲桓第二百十二章 與錢肅典、夏完淳會師第四百三十一章 瓜瀝攻防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大的誘惑?第三百三十九章 衛匡國第六百六十三章 斷其一指,以示薄懲第四十九章 真是他第四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收復紹興了第一千三百十六章 陰差陽錯第九百六十一章 有自豪感的匹夫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心中有佛?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風雲突變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不一樣了第七十九章 你做得……很好!第九百三十五章 又一場政變?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躲不起第一百四十九章 遭受清軍炮擊第五百零六章 他就是想殺死吳爭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一報還一報第一千三百十二章 終將匯流成河第二百十八章 來世……好運!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淮安守將祖大弼第一千四百十三章 臨陣換將第一百十七章 劉老三臨終遺言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戰將啓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處處破綻,反而不是破綻第五百五十九章 明社第八百二十一章 里長、族長的威嚴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江水戰第七百三十九章 血染奉天殿外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舌槍脣箭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痛打落水狗第十六章 人不可貌相第九百三十四章 覆滅之路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口舌如簧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判斷失誤第六百五十九章 你的媳婦,自己看着辦!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湖陵城之戰(一)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一報還一報第十二章 還能再巧點嗎?第四百八十六章 坊間暗流第三百七十六章 平衡第一千零三十章 清君側!第六百三十一章 收官大捷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錢肅樂的剛直第九百三十八章 夏完淳力挽狂瀾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人一瘦啊,壓不住福第七百四十章 僅僅是權、勢嗎?第八百十一章 城中真隱着一支軍隊第一千三百十八章 世子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老兵不死第五十五章 公子,萬萬不可啊。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該發生的,已經發生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扉未開,何談坦誠?第九百二十二章 蔣全義是個狠人第九百零三章 生擒博洛第二百五十章 戰場瞬息萬變第二百十七章 攻入蘇州城,但這就是個泥沼第一百十二章 妹妹的心事第二百三十八章 何苦喋喋不休,作婦人樣!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小人物也能幹大事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軍兵臨紹興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權爭第六百三十八章 互不相欠第一百零九章 不能和女人講道理第一千五百十六章 法不容情,人容情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老朽有罪第七百三十一章 陳子龍等人來訪第八百八十五章 書生與和尚第六百四十八章 死戰!死戰!第一千零四十章 心中有屎的馬士英第一百三十二章 滅掉韃子前鋒第九百五十四章 換你的人?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收復海州(一)第七十五章 生死之間,沒有謊言。第六百六十一章 延攬廖仲平第五百八十九章 劍,有了自己的想法第六百八十一章 吳爭的反常第七百七十九章 兄弟不是用來墊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