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戰爭尾聲

只有錢肅樂沉默着,百官猜測錢肅樂這是在避嫌,畢竟他是吳爭的泰山嘛。

面對文武羣臣異口同聲的擁立,殿階上的朱媺娖從短暫的震驚上回過神來,她突然有了一種惆悵和失落。

這事的始作俑者是她自己,可真正成功了,她卻覺得自己是不是做錯了。

整個天下,知道吳爭真正身份的人不多,可她知道,還是她親自策劃了這一切。

可眼下,她卻似乎有些後悔了,吳爭不是明室,這個事實困擾着她的心。

更重要的是,她已經醒悟到了這件事的直接後果,那就是吳爭將成爲她的皇兄,此生……再也無緣!

這對朱媺娖是一種割捨不去的疼痛,她太需要依靠了。

懷着複雜的心情,朱媺娖木然開口道:“茲事體大,須鎮國公回京商議之後,再作定奪……馬相留下,本宮有事相商。”

鄭叔適時尖聲呼喊,“退朝!”

在滿殿衆臣的愕然目光中,朱媺娖離開奉天殿。

羣臣確實不解,長平公主原本就時常流露出退位讓賢之意,況且她是個女子,哪怕身份尊貴,可畢竟不能傳承宗廟社稷,新帝登基,她如果從容相就,那會對她的將來地位有着明顯的不同。

這點,傻子都知道,可爲何她在百官一片擁護聲中,不表態呢?

……。

相對於慶泰朝的糾結,滿清朝廷都只有“震盪”二字能形容了。

同樣的奉天殿中,所有人啞雀無聲。

儀真、丹徒被明軍所佔,鎮江失守,數萬清軍覆沒,其中至少有一萬多是八旗精銳,這還不算,八固山額真之一的李國翰竟葬送於此役,另一個固山額真葉臣狼狽逃至江心島。

八萬大軍圍攻一個小縣城,打了八天損兵折將不說,至今未能攻下。

這種劣勢,清軍在入關之後就從未遇到過,恐怕連想都未曾想過。

可這確確實實地發生了,最重要的是局勢依舊在糜爛開來。

此消彼漲嘛,江北十萬大軍,至今折損已經超過三成,原駐鎮江府的清軍覆沒,這就代表着清廷對江東整片土地失去控制,清軍將無法踏上這片土地。

而儀真的明軍若繼續存在,那麼將成爲明軍北伐的跳板,這就是根鑽在心中的刺,如同原本鎮江城對於明人同感。

朝臣的意見分爲兩種,一種是洪承疇爲首的懷柔,他剛出順天府就被急召了回來,這才知道清軍在長江兩岸皆大敗的消息。於是他建議立即結束這原本就不該發生的戰爭,而儀真、丹徒兩役更是需要有人爲此負責,矛頭直指攝政王多爾袞。

另外一種自然是多爾袞爲首的主戰派了,仗要到這份上,該丟的臉丟光了,既然如此,那就戰到底。多爾袞認爲,江心島還在清軍控制之下,朝廷應該迅速向江心島增兵,從明軍手中奪回鎮江,並勒令吳三桂迅速殲滅儀真明軍。

奇怪的是,這兩種聲音的附和者都非常多,而且每種聲音後面附和的人,滿、漢皆有。

這就難辦了,聲嘶力竭地爭論,差點就上演全武行了。

順天府確實有十多萬大軍,可這軍隊能調往江南嗎?

這可是維持清廷統治江北的最後依靠,先不說能否壓服北方已有異動蒙古各族,就說這十萬大軍南下,萬一再失利呢?

清廷的統治根基就會動搖,這個險冒得不值得。

而與慶泰朝停戰,或許損失了些顏面和土地,但至少以長江爲界,明軍還無力北伐。

只要福建、廣州還有西北平定,到時大軍班師,再圖江東不遲。

明朝已經亡了,區區疥癬之患,何必爭一時得失?

最後小皇帝福臨終於狠下心來,決定擺脫太后與多爾袞的“魔爪”,全圖支持洪承疇,以抗衡多爾袞日漸豐滿的羽翼,他當朝下了詔令——和談!

……。

如果不是吳爭率騎兵殘部及時東向,趕到丹徒。

恐怕還真見不到夏完淳了。

丹徒之前就被清軍攻陷佔領,暴發過戰爭。

城防多處損毀,而夏完淳根本沒有時間修繕,就面臨清軍瘋狂的反撲,其困難顯而易見。

如果沒有城中百姓不畏生死的相助守城,恐怕丹徒已經陷落了。

可就算如此,在吳三桂下令增兵,不惜一切代價收復丹徒之後,不分日夜殘酷的戰鬥,耗盡了明軍所有的體力和精力。

當吳爭率騎兵從西門進丹徒城,到達北門時,北門已經被清軍突破,明軍抵抗無力,夏完淳差點就自刎殉國了。

在吳爭率騎兵擊退入城清兵之後,夏完淳抱着吳爭失聲痛哭。

一萬人哪,至此時,僅二千餘人。

望着滿城將士、百姓的屍體,吳爭也流淚了,他含淚安慰夏完淳道:“戰爭總是要死人的,今日是他們,明日是你,後日或許就是我了。既然你我有驅逐韃虜、收復河山之志,就得容忍親友、同袍的離去……你部做得很好,鎮江城已經光復!”

從看到吳爭的那一刻,夏完淳已經猜到鎮江城光復。

可真的從吳外口中得到證實,夏完淳瘋狂地衝上城牆,跪在上面,狂呼起來。

驚得吳爭趕緊令人把他拽下來,生怕清軍發覺射出冷箭。

隨着後續火槍兵的到來,攻丹徒清軍開始發覺他們也攻不動了,最關鍵的是,他們知道了城中有了援兵,而且是騎兵。

三次攻城,無功而返,被明軍輕鬆擊退、扔下數百具屍體之後,也已經精疲力竭的清軍不得不收斂了攻勢。

說來也奇怪,北門已經洞穿,吳爭不讓修,就這麼洞開着,清軍反而不再進攻。

次日開始,兩軍進入僵持狀態。

此戰打到這個份上,雙方其實都已經打不動了。

江北清軍方面,已經派不出更多增援了,雖說原本是十萬大軍,可除去已經摺損在鎮江、丹陽、丹徒、儀真四地的兵力,還有要對應天府保持威懾,並對明軍水師形成壓制,再要有重兵包圍儀真,還要鎮守江心島,吳三桂手裡可用之兵也已經捉襟見肘。

第三百六十八章 如何割捨第九百六十九章 帳務凍結第三百五十四章 豎子安敢欺我?第六百十三章 朕小看你了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誰敢?第二百九十一章 脫困之策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軍兵臨紹興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這笑話不好笑第二百三十五章 紹興府難得地形成統一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你,盡力了嗎?第九百九十三章 渡河反攻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誤國誤君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宋徵輿招供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無良的趙史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猶豫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朱慈煃得逞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就要殺了他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一場姍姍來遲的大海戰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原來如此第三百六十五章 應天府之變(八)第三百二十六章 他就是英雄!第八百四十四章 老實人沈廷揚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一丘之貉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出海掃尾第一百六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九十九章 想得美,做得更美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這樣的人只會陣亡,不會降敵第一千五百十四章 適逢其會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二百七十九章 總有刁人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小人與君子第四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收復紹興了第二百十九章 人都喜歡笨人第九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差第三百六十五章 應天府之變(八)第六百五十七章 追贓助餉纔是大順朝的敗亡原因?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風雷騎第一章 今日便是最後一戰第一千一百十三章 片葉不沾身?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既然趕上,就沒退路可言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傳言不虛第二百四十三章 強攻常州城第一千零八章 撕裂第九百五十章 錢翹恭的失策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施琅臨陣歸降第四百十章 鎮國公好氣派!第四百三十四章 張國維沒死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湖陵城之戰(二)第六百七十一章 不建城牆行不行?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又當了回“強盜”第九百六十一章 有自豪感的匹夫第四百七十六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第七百三十八章 君臣之間的交易第三百七十六章 平衡第七百五十章 兩部兵書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漢明銀行第四百五十四章 清軍是紙老虎第六百十六章 雜碎也能成爲勇士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矛與盾第四十七章 他無德,我有德。第六百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八百六十四章 是金子,到哪都會發光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其實都不想打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追緝兇手第八百五十八章 亮麗的風景線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湖陵城之戰(二)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蔣全義的戰術第四百二十七章 “拿”錢的法子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和談風波(二)第二百零三章 北伐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銀子,永遠是頭等大事第二百八十六章 一次已是罪過,何況再來一次?第五十五章 公子,萬萬不可啊。第一千二百十一章 你我皆可死,唯他死不得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第一千五百十三章 我兒威武!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算有遺策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飛雲橋之戰(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錢莊、匯兌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收復海州(五)第六百零八章 替死鬼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殺雞儆猴的戲碼第一千零十七章 血拼第八百四十八章 就是兩僞君子!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江水戰第五百七十四章 被坑的衛匡國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各有打算第八百二十六章 衙門前的血戰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居然是我錯了第一千零十三章 王一林的拒絕第二百七十一章 吳老爹吐露秘密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連橫合縱(二)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被權力污染了的親情第一千二百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六百三十二章 吳爭的抱負第八百四十二章 四九式第四百十四章 收復紹興的日子不會太遠了第七百七十二章 不安份的沈致遠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名君之相?第八百二十三章 敵人不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