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戰爭規模開始擴大

吳爭沉吟了一會道:“鎮江府清軍已經囤積二萬多大軍,強攻不妥,傷亡太大,加上我軍兵力不足……既然清廷的目標在鎮江,那我軍就避開鎮江,讓它先佔着就是。”

說到這,吳爭令人攤開地圖,指着地圖上一處,對錢肅樂道:“此時鎮江府清軍必定嚴加防範,那我軍就反其道而行之,他打他的,我打我的,攻其必救之處,讓清廷首尾難顧。錢相迴應天府將我的建議轉告興國公,請興國公率水師以出其不意之勢,集結所有炮艦,對此處……。”

錢肅樂和馬士英湊上前去,一看,吳爭手指所點之處……儀真。

“請興國公率水師打開一個口子,然後對此處江岸施以密集炮擊,掩護錢肅典、錢翹恭所部渡江登陸。”

聽着吳爭斬釘截鐵地話聲,這哪是建議,簡直就已經是命令了。

不過錢肅樂知道此事重大,也沒有在意,只是問道:“可如果派肅典部北攻,應天府防禦勢必薄弱……這恐怕臥子先生不會同意吧?”

吳爭冷冷地看了錢肅樂一眼,“錢相也不同意?”

面對着吳爭咄咄逼人的語氣,錢肅樂道:“我是明白你的用意的,可就算我支持此方略,怕是也難在內閣形成決議……。”

“這錢相不必擔心,讓馬相隨你一同回去,雖說興國公不在,你與馬相還有玄著,足以決定這次北攻方略。”

錢肅樂想想也是,看了吳爭一眼道:“可你有沒有想過,江北有八萬清軍,肅典部僅一萬多人,就算順利攻下儀真,怕也會陷入清軍合圍啊……你可有後續應對之策?”

吳爭道:“攻敵必救,儀真雖說只是一個小縣,對於這場戰役而言,其不亞於鎮江府於我朝的重要性,一旦我軍佔領儀真,東可攻揚州,西可攻鳳陽、滁州、北可震懾淮安……所以,清軍必定會向儀真蜂涌而至。到時,可令夏完淳之建陽衛,由句容猛攻丹陽,吸引鎮江府清軍的注意力,而我會率五千騎兵趕到呂城,由東向西對丹陽發起突擊,這樣攻下丹陽的希望很大,佔領丹陽之後,我與夏完淳會師,便有了足夠的兵力對北面鎮江府城發起進攻。”

錢肅樂蹩眉道:“你說得有道理,可……江北那一萬多將士呢?一旦清軍合圍,他們便沒有了回撤的可能,難道……難道任由他們覆沒嗎?”

吳爭沉默了一會答道:“此戰最關鍵的,就是在儀真吸引清軍北岸主力,不但要佔領儀真,還得守住,確實錢肅典部會面臨全軍覆沒的危險,但好在興國公水師能控制江面,可以提供後撤之路。”

這話錢肅樂就算不諳軍事,怕也聽得出其中的水份。

江北清軍的火炮可不是擺設,或許是因爲明軍突然發起進攻,清軍來不及調動火炮,被明軍突破一個口子,在儀真登陸,但一旦明軍佔領儀真,並且要牽制北岸清軍,那清軍就有足夠的時間調動火炮,而水師艦炮無論從威力還是射程,都不及清軍仿製的紅夷大炮,如何控制北岸江面?

不過錢肅樂沒有反駁,他沉重地一聲嘆息,道:“既然沒有別的辦法,那就這樣吧。爲國死戰,乃我錢家子孫的榮耀,求之……不得也!”

吳爭動容,他看錢肅樂表情,就明白他已經清楚此戰的風險及自己解釋的蒼白。

可錢肅樂卻不點破,還要回去在內閣廷議中支持自己的這個作戰方略,這種作爲,焉能不讓吳爭動容、肅然起敬。

吳爭有些被觸動,自己是不是太狠了?

可吳爭依然覺得,以一萬多人的代價換取鎮江府收復,是……值得的。

而這一萬多人未必會全軍覆沒,就算全軍覆沒,也會有鎮江府那二萬多清軍爲他們陪葬,這個想法是吳爭執意發動此役的指導思想。

只有收復鎮江府全境,如此慶泰朝方可以長江、錢塘江,兩江爲南北防線,真正佔據江南,與清廷抗衡。

而紹興府將成爲錢塘江南岸突出部,增加杭州府的戰略縱深,進可攻,退可守。

這是吳爭的戰略目的。

慈不掌兵!這四個字開始越來越深入吳爭的心裡。

然而,看着錢肅樂未老先衰的佝僂身軀,吳爭終究有些不忍,“要不,讓翹恭兄弟留守應天府,換廖仲平隨錢肅典出戰。”

不想錢肅樂慘笑道:“不必了,錢某雖然僅有一子,但絕不敢在國事之前,存絲毫兒女私情。”

吳爭心中一震,向錢肅樂長揖道:“錢相高義!”

錢肅樂看着吳爭,悽然道:“但願如你所料,鎮江府能順利被我軍收復。”

吳爭鄭重點頭,道:“雖說戰局瞬息萬變,但若依此行事,鎮江府就算不被我軍收復,至少也可回到戰前原狀。”

錢肅樂用力點點頭,衝吳爭一拱手道:“望鎮國公不遺餘力,爲國而戰,錢某這就回應天府。”

……。

這個夜裡,吳爭召集起麾下衆將商議了一整個通宵。

對這個倉促而定作戰方案進行了補遺和改善。

此時,堅持隨吳爭來杭州的方國安,提了一個很有建設性的方案。

他建議,以金聲桓部和王得仁部爲一路,對寧波府發起進攻。

再以瀝海明軍之有力一部,對金華府發起進攻。

如此,就算進攻受阻,也可牽制清軍兵力,更可對清廷造成震懾。

這兩路出兵,其實作戰思路都是佯攻,當然,如果順利,趁機收復寧波、金華兩府,那就是意外所得了。

吳爭心中意動,但也問了方國安一個實際問題,金聲桓、王得仁畢竟是新附降將,如果二人率部突然反戈,如何應對?

方國安回答道:“這二人原是主屬,只要反過來,任命王得仁爲主將,金聲桓輔之,便可使得二人相互猜忌,從而不可能聯合起來倒戈,而只要其中一人不同意倒戈,這支軍隊就是穩定的。就算真發生了不測,那紹興府有陳勝部鎮守,足以應對王得仁、金聲桓部。”

吳爭聞聽深以爲然,便採納了方國安的建議,向紹興府傳令,任命王得仁爲主將,金聲桓爲副將,兵發寧波府。以厲如海爲主將,池二憨爲副將,進攻金華府。

第七百九十章 給妹妹想轍賺份嫁妝第八百七十五章 敗,就是殺人最好的理由第一百五十一章 神來之筆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妨讓我們拭目以待!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吳爭很忙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殺人滅口嗎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勸降第二百一十章 吳勝兆服軟,松江府光復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多爾博不是劉阿斗第五十七章 老好人也有氣性啊?第二百十六章 洪承疇親自增援蘇州第四百二十二章 生擒李成棟第五百七十三章 張名振投入麾下第五十三章 給朱以海點了十個贊第四百五十八章 鷹、鴿兩派第五十五章 公子,萬萬不可啊。第一百三十二章 滅掉韃子前鋒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滴水不漏第一千六百十八章 落子無悔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邳州之敗第六百三十二章 吳爭的抱負第四百七十五章 理念之爭第五百七十七章 義興朝第一次民亂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人人皆有選擇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醴陵會盟第六十八章 站直嘍第八十六章 這世道,想做事真難。第一百十二章 妹妹的心事第三百零二章 從海上突圍第二百六十六章 杭州府騷亂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老與少的不同之處第一百五十二章 想幹啥?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名君之相?第二百零四章 松江提督吳勝兆有意反正第一千二百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衡陽鎮狙擊戰(三)第一百十六章 劉老三的噩夢第一千六百十八章 落子無悔第十四章 直把杭州作汴州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二袁招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恐嚇多鐸第六百章 局已經佈下第六百六十五章 財政困局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陳永華的糾結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風雷騎初試鋒芒第一百三十九章 沒了左腳的和碩豫親王第七百五十章 兩部兵書第四百八十六章 坊間暗流第六百三十五章 吳爭就是他們的信仰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真是坑嗎?第一百九十三章 低賦稅纔是導致明亡的主因?第二百三十五章 紹興府難得地形成統一第五百四十章 太子要登基了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處處破綻,反而不是破綻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坑第四百七十五章 理念之爭第七百零二章 沈致遠說,這是個陽謀第九百九十五章 請陛下上朝!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撿了個名士(二)第三百零七章 三女竟是姐妹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整訓令第六百十五章 不要也罷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渣男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還有人不服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擇才而用第六百零一章 朱慈烺的怨恨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最難辨識的就是人心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口舌如簧第一千四百十五章 小林騎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血洗王府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錢謙益居然沒死第二十七章 你不會是看上人家婢女了吧?第一百九十七章 低買高賣,與夷通商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鳳陽府第一戰(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勸降金聲桓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誰做初一,誰又是十五第八百四十四章 老實人沈廷揚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福臨的小算盤第七百四十八章 十艘主力艦即將交付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宋應星來投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撿了個名士(一)第九百七十一章 小心暗箭!第三百一十章 傷亡幾千人的誤會?!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找補銀子?第七百五十七章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第四百五十四章 清軍是紙老虎第四十六章 爾虞我詐第五百九十四章 荒唐!混帳!第三百六十一章 應天府之變(四)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糧食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好人?壞人?第三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六十章 話絕、意絕,便是不可挽回。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朱慈烺死了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有些不要臉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雙方有意識地相互試探第一百三十八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無良的趙史第九百六十一章 有自豪感的匹夫第一千零八章 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