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改勸降爲逼降

吳爭眉頭微皺了起來,張國維點到的沒錯。

不管是明軍還是清軍,對紹興府的佔領都是統治,在這一點上沒有差異。

所以,就算清兵想要劫掠,也會被上司命令,去鄉下或者稍偏僻的地方。

特別是清軍已經佔據了大半個天下,早已有了當家作主的念頭,不是特殊情況,沒有必要在府城自己的眼鼻子底下噁心自己。

將二萬多清軍擊潰,先不說有沒有把握,就說真擊潰了,帶來的後果就是如同散沙的清兵,會四面八方地潰逃,在小小紹興府周邊,釀成一場人爲的災難。

這確實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至少對於象吳爭這樣的“土著”而言,內心是無法接受的。

“張公有什麼好辦法?”

張國維搖搖頭,“我能有什麼好辦法?但有一點,紹興府清軍主將畢竟是金聲恆,如果他降了,清兵就算不全聽他的,那至少可以避免大部分的潰兵出現。”

吳爭問道:“張公的意思,還是趨向於勸降金聲恆?”

張國維點頭道:“改一個字,不是勸降,是逼降。你的想法沒錯,不能造成降將太過囂張跋扈,挾民衆而自重的前例。所以,老夫以爲,打還是要打,但大打不如小打,打一場小規模,但有震懾力的小仗,逼金聲恆降。”

吳爭有些摸不着張國維的思維了,“怎麼打?還請張公賜教。”

張國維道:“王得仁私下與老夫說起,紹興府清軍補給糧倉有兩處,一是紹興城官倉,這一時做不到,就不說了,還有一處,在紹興城與上虞之間,一個叫道墟小鎮。”

吳爭點點頭,“我知道那個地方,就在紹興通往上虞的官道以北不遠。”

“對,王得仁說,道墟地勢平坦,且就在官道周邊,交通便利,所囤軍糧遠甚於紹興城,主要就是爲包圍瀝海清軍提供補給。金聲恆寄希望於瀝海清軍,那麼佔領道墟糧倉,瀝海清軍就會士氣渙散,等於斷絕了金聲恆的希望。”

吳爭想了想道:“可道墟與瀝海也相距不遠,僅曹娥江一江之隔,眼下雖說在紹興城三面都是我軍包圍,可實際上張公也知道,這兵力捉襟見肘,派去的人多了,金聲恆把不準就往哪個門突圍,可派去人少了,瀝海清軍渡江一擊,反而損兵折將,且清軍一旦警覺,就更難攻取了。”

張國維微笑道:“那就要依仗你的騎兵了。兵貴神速嘛,只要在江北清軍反應過來之前,佔了糧倉,大事可定。”

吳爭思忖道:“可補給二萬多清軍的糧倉可不是小數,僅以三千騎兵,恐怕運不出來,就算佔了,也守不住啊。”

“那就縱火焚之。”

吳爭啞然,張大了口,天知道,他的財政壓力有多大,如今年關剛過,春耕未至,這三萬多軍隊,就是三萬多張嘴啊,不,那是三萬多家的嘴。

加上如今新招募三萬大軍,這錢花得就象是……,產生的坑,那都是莫家在往裡填補。

可拿人手短,吃人嘴軟,莫家的這種大方,那是需要回報的,不是現在,而是將來。

現在拿他們越多,日後的回報就會越多,這是雙方肚子裡心照的事。

吳爭已經儘可能迴避莫家插手軍隊事務,可架不住人家有錢,自己沒錢啊。

這是吳爭心中一直的隱憂,只是不能宣之於口罷了。

如今聽說有海量糧食,吳爭哪會想去燒了它,哪捨得去燒了它?

張國維一句縱火焚之,讓吳爭心中不禁腹誹,真是崽賣爺田不心疼,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啊。

可想歸想,說是不能說的。

吳爭命人傳王得仁,並要來地圖。

“王將軍,你可去過道墟糧倉?”

“末將去過兩次。”

“想來是認得路的?”

“認得。”

吳爭點點頭,指着地圖上道墟的位置問道:“如今糧倉囤有多少糧食?”

王得仁估算了一下道:“末將具體也不清楚,只是隨金總兵增援紹興府後,爲己部去領過兩次糧草,從守倉清兵嘴裡得知,這糧倉原本是補給豫親王多鐸及羅貝勒勒克德渾南下福建大軍的,如此想來,應該不少,只是如今應該多鐸、勒克德渾大軍已經南下,糧草應該不多了吧?”

吳爭有些失望,“噢”了一聲道:“那按例你部多少時間去補給一次?”

王得仁答道:“半個月、十天不定。”

“距上次補給幾天了?”

“唔……八天,不,到今日是九天了。”

吳爭回過頭看向張國維。

張國維從吳爭對王得仁的問話中,已經猜到了吳爭的意圖,點點頭道:“此計可行。”

吳爭這纔對王得仁說:“交給你一個任務,還望王將軍能替本公分憂。”

王得仁拱手道:“末將正愁沒有獻於國公、朝廷拿得出手的功勞,如今有機會替國公效力,必當全力以赴。”

“好。道墟糧倉關乎紹興府戰局,同樣也關乎你舊上官能不能答應歸降,只要你能率部拿下糧倉,把糧食運回來。一切難題就能迎刃而解,你可有信心?”

王得仁應道:“末將定不負國公所託。只是……。”

“只是什麼?”

“佔領糧倉不難,糧倉守軍不過二千人。佔領焚燒就是,可要運出來……萬一瀝海清軍回身阻擊,怕是……鎮國公應該知曉,曹娥江在道墟和瀝海之間有了轉彎,此處江面本就不寬,加上如今天寒北凍,處於枯水期,最窄處不過數丈寬,清軍只要一柱香的時間,就能完成渡江,從江岸至道墟糧倉處,也就三、四十里地,這麼算下來,清軍一旦得知,半個時辰之內,就能趕到糧倉,可半個時辰,如何搬得完糧食?”

吳爭笑道:“能搬多少算多少。”

王得仁也笑了,“這樣末將就心安了,末將即刻就領己部兵馬出發。”

“不。”吳爭制止道。

“敢問鎮國公,還有何吩咐?”

“你率的不是你部人馬。”

“啊?那是……?”

“本公此行帶來的三千騎兵!”

第八百零七章 哪個馬大人?第九百四十六章 活捉喀爾楚渾第五百九十九章 別招惹偏執的女人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韃子一樣不缺窩裡鬥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擇才而用第三百十二章 不知來路的援軍第九百三十章 負心多是讀書人第一千五百十二章 解決矛盾的同時,必產生另一種矛盾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是個疏忽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實則虛之第四百章 必須阻止馬士英入閣第二百八十三章 沈致遠受傷,吳爭暴怒第一百四十一章 籌餉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誰勝誰負?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完勝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鄭森的躑躅第一百十四章 三刀斷山劉老三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柳成蔭第七百三十八章 君臣之間的交易第三百三十二章 錢多也發愁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英雄遲暮?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誰要砸場子第五百八十一章 你馬屁拍得卻不夠高明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有些不要臉第二十七章 你不會是看上人家婢女了吧?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事有反常第二百三十九章 紹興防禦戰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開始收官第二百七十四章 情淡如水第一百五十章 火炮專家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陰損嗎?第七百七十五章 虛與委蛇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二百四十四章 常州光復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二袁招了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敵佔之地的人心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變數第四百十四章 收復紹興的日子不會太遠了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鞭子最講理第四百六十二章 丹陽之戰(二)第八百九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八百八十章 他真敢自立、真敢反嗎?第一百三十八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劉放的功業(二)第九百九十一章 尼堪趁機反擊第八百四十八章 就是兩僞君子!第二百五十章 戰場瞬息萬變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一切爲了勝利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驅虎吞狼?第四百四十六章 陰謀變成陽謀第六百九十九章 最簡單的道理,往往最難做到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韃子一樣不缺窩裡鬥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心急如焚第六百二十二章 紹興城再度易手第一千三百十五章 世事總不盡如人意第四百九十三章 與虎謀皮第三百三十九章 衛匡國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徒嘆奈何第一千零十六章 強攻大勝關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不知死活的東西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收復海州(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八百五十三章 敲竹槓第八百五十九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三百四十四章 他也難啊!第五百四十章 太子要登基了第一千十一章 那是朱家家務事第二百八十七章 君臣解開心結第五百二十四章 躺着都中槍第四百十二章 杭州灣水戰第六百三十七章 這女人……嘖嘖。第一千三百十一章 點點滴滴第九百四十七章 布木布泰的選擇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戰術僵持第六百三十一章 收官大捷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二袁招了第八百六十六章 十艘新式戰艦第三百四十七章 逼宮第九十八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二百三十七章 多鐸派人說降第四百十五章 整編舟山水師第六百五十三章 如今可不就是亂世嗎?第四百四十章 周大虎到了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沈致遠奪權第四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收復紹興了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益交換第三百二十七章 勸進第二百三十章 大明江陰兩任典史第六百零六章 陛下聖明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實則虛之第七百八十七章 軍改第九百九十九章 我還有更好的主意第四百五十八章 鷹、鴿兩派第八百五十二章 法不允許,那就改法!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負理想,不負天下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烽煙四起(一)第五百六十五章 我們還能上岸嗎?第一百五十二章 想幹啥?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不一樣了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殺陳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