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要槍,還要人

吳爭雖然不知道魏忠賢是怎麼得罪了衛匡國,但在吳爭想來,魏忠賢死時,衛匡國還沒有到大明來,二人之間照理沒有交集。

但吳爭不想追究此事,“在你心裡,這世上的好人和壞人如何分辯?”

衛匡國不解地看着吳爭,不明白吳爭究竟想說什麼?

吳爭微笑道:“魏忠賢爲何是個壞人?如果僅殺不殺人來區別好人壞人,那麼戰場之上雙方都在殺人,是不是都是壞人?”

衛匡國反問道:“那麼閣下是怎麼分辨好人和壞人的?”

吳爭輕輕一撣衣袖,“以本候看來,符合本候利益的是好人,不符合本候利益的就是壞人。”

這話說得讓氣氛一凝。

衛匡國開始緊張起來,他終究不是漢人,無法明白吳爭這話是否在影射他。

好在吳爭沒有爲難他,繼續問道:“在你心裡,清國滅亡明國是必然?”

“不,不……我的意思是明國亡在清國手裡,那就是文明遭受野蠻的入侵,這是人間的悲劇。”

吳爭點點頭道:“可做爲上帝的使者,衛先生卻不肯襄助於我,去反抗野蠻人對文明國度的入侵。其實對本候而言,衛先生也是壞人,因爲你給了我希望,卻一口回絕了我。”

衛匡國明顯一愣,他辯解道:“如果閣下想要從歐洲購買火槍或者鑄造火槍的機器,我可以爲閣下聯絡,但閣下需要大量的工匠前來杭州,這顯然會引起清國與教廷的誤會。”

“衛先生是在怕引火燒身?”

“啊?不,不……若閣下一定要這麼想,那就算是吧。”

衛匡國的直率,反而讓吳爭無法再繼續說下去。

可吳爭不是個善良之人,他哂然道:“衛先生應該知道,從錢塘江至長江,中間九府之地已經在朝廷控制之下,這九府之地生活着數千萬人,你想要在這片土地上傳播上帝的聲音,就必須得到本候的允許。而我本是想允許你所請之事的,可你卻讓我失望了。我想上帝賜福於人,也是需要信徒獻出虔誠之心的。”

衛匡國有些傻眼了。

面前這個江南最具實力的實權人物,顯露出了與衆不同的不講道理。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不管是誰,都會是這樣,吳爭只是做得更顯山露水罷了。

衛匡國猶豫起來,他聽懂了吳爭話中的威脅。

不答應他的要求,那麼或許上帝的使者就會被他從杭州等地驅逐出去。

衛匡國有些後悔來見吳爭了。

吳爭突然笑了,笑得如春風拂面,“衛先生如果肯助本候一臂之力,那麼不僅僅是九府之地,日後但凡光復的任何一地,你都將得到傳教的許可。另外,每一個優秀工匠的到來,你和你的同伴們,都將得到優厚的回報。”

衛匡國試探地問道:“閣下想要多少工匠?”

吳爭大手一揮,“多多益善。”

“優秀的工匠非常昂貴。”衛匡國中氣有些不足。

“本候不吝惜區區錢財,你只管說。”

衛匡國一咬牙道:“一個優秀的工匠一年需要二十英鎊,摺合銀子須一百二十兩。”

聽着衛匡國獅子大開口,一邊莫執念乾咳一聲。

可吳爭卻不理會,呵呵一笑道:“本候出一年二百兩如何?”

衛匡國驚愕,“閣下爲何非要工匠前來,以閣下僱傭工匠的銀子,足以購買一萬杆火槍了。”

吳爭道:“你之前說,一萬杆火槍需要二年時間方可運到杭州,可眼下的時局你也看到了,我等不了那麼長時間。”

衛匡國想想也對,於是說道:“那我去信向教廷稟明此事,盡力爲閣下僱傭百名工匠前來。”

吳爭搖搖頭道:“不,百人不夠,至少千人。”

衛匡國猛地搖頭道:“不,不,這不可能。這樣的人數,足以引發清國與教廷的爭端,閣下應該知道,教廷沒有任何與清國交惡的打算,這肯定不會被朝廷接受。”

吳爭微笑着不說話,只是看着衛匡國。

衛匡國遲疑了很久,才從嘴裡蹦出話來,“二百人,不可能再多了,就這恐怕還得對外宣稱是來東方傳教的使者,而且閣下需要答應,他們的僱傭期限不得超過三年。”

吳爭突然鬆口道:“好,我同意,只是我還有一個請求,希望你轉達教廷,我朝將同樣派二百人前往歐洲學習鑄造,請教廷代爲妥善安排。”

衛匡國聽到這話,突然醒悟到了吳爭的意圖,“閣下是想學習火槍鑄造之術?”

吳爭知道瞞不過衛匡國,所以也不想隱瞞,“歐洲此時並未有大規模戰爭,對於火槍的使用和改進,都還在摸索之中。與其這樣,不如在大明的土地上大規模試用,如此一來,火槍的利弊就會顯而易見。”

衛匡國急道:“這恐怕不會被教廷接受,閣下想得到太多了。”

吳爭搖搖手道:“明國與教廷相隔太遠這,不會對教廷的統治造成任何影響。你只須轉達我的一句話,那就是火槍在這場戰爭的使用心得及利弊,我只提供給教廷,絕不透露給任何與教廷敵對的勢力。”

這話讓衛匡國有些動容,他太明白吳爭這話的意思了。

任何武器的大規模使用,都是需要用人命堆積出來的經驗進行改良。

而明、清這場戰爭,因爲吳爭勢力的出現,明顯已經有了變數。

把火槍大規模在這場戰爭中試用改良,同樣符合教廷的利益。

這樣教廷將在應對未來的戰爭中,佔據最有利的位置。

衛匡國道:“我這就派人回教廷稟報此事,只是這一去至少得一、二月的時間。”

吳爭搖搖手道:“不必如此浪費時間,以我判斷,這事教廷定會答應,這樣,我挑選二百人,隨你的信使前往教廷,便不會浪費時間了。”

衛匡國道:“可我需要教廷的授權,才能招募國內工匠。”

吳爭笑道:“你可派人直接招募工匠,聚在港口,一旦教廷允准,直接啓程來杭州。”

“可萬一教廷不答應呢?”

第二百七十六章 論功封候第一千零四十章 心中有屎的馬士英第四百四十七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二百六十七章 空手套白狼第九百六十二章 閣下是官吧?第一百六十七章 方國安的彷徨第三百二十八章 用人得疑第五百九十七章 她是在考驗我第七百十一章 令人討厭的錢謙益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不受?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渣男第一百零一章 好苗子第九百十一章 君可欺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毫無新意的勸進第九百八十八章 閹豎第一千五百十九章 散了吧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真小人趙史第五百九十一章 往哪突圍第一百五十一章 神來之筆第二百七十七章 事出意外第九百六十一章 有自豪感的匹夫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山,就在那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雙方有意識地相互試探第一百十八章 山賊比朝廷有錢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痛打落水狗第四百十四章 收復紹興的日子不會太遠了第六百五十七章 追贓助餉纔是大順朝的敗亡原因?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收復海州(五)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戰將啓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滴水不漏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第四百十六章 福建時局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血洗王府第六百七十一章 不建城牆行不行?第八百七十四章 天,不可欺!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湊份子原來是這意思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堵截第九百十七章 同牀異夢?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發爲順民,無發爲難民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衡陽鎮狙擊戰(六)第三百三十九章 衛匡國第七百十五章 一場不對稱的對決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妨讓我們拭目以待!第九百三十二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三百十八章 被所有人唾棄的馬士英第八百八十二章 能爲友赴死的人,怎麼可能投降敵人?第七百三十五章 哪來的銀子?第二百三十八章 何苦喋喋不休,作婦人樣!第六百二十章 宋安的選擇第五百五十七章 又至淳安鎮第五百五十三章 這黑鍋不能背第六百六十四章 也太能折騰了第一百零四章 不醉無歸第八百九十章 情理之中,不足爲怪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訛詐!第三百章 騙鬼呢!第四百五十三章 柯永盛亂箭被射殺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老實人不老實第六十九章 你也要……保重!第四百九十一章 忠奸難辯第一百九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七百八十九章 軍旗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我的子女只姓吳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沛縣之戰(二)第四百零九章 決定出兵第三百二十七章 勸進第二百五十九章 拉攏王之仁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柳如是是契機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興國公談判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是一出父教子,可憐的錢翹恭第七百二十六章 朱慈烺究竟要幹啥第六百十六章 雜碎也能成爲勇士第九百二十九章 一場本不該發生的民亂第五百六十六章 你敢抗命?第一千三百十五章 世事總不盡如人意第五百四十七章 敲打第四百八十三章 陪你一起等天明第九十五章 大捷?!第六百二十六章 你爲什麼不去死?第一百三十二章 滅掉韃子前鋒第一百零二章 你太沒良心了第六百四十六章 帝王心術第五百八十六章 北伐軍第七百八十八章 改良的虎蹲炮第四百七十八章 太不要臉了第五百五十二章 果然是人老成精第九百五十五章 準備痛打落水狗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柳如是勸錢謙益反正第六百二十五章 醞釀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比吳三桂更可恨的大漢奸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人一瘦啊,壓不住福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誤國誤君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打蛇打七寸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七星島海戰(三)第一百零三章 趙史主動投效第五百三十五章 種子終於發芽第五百五十章 你不能攔我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在變化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佈局第一千一百十八章 誰更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