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黨爭泥沼中爬出來的小人

吳爭怒極反笑,放開攙扶馬士英的手,任由他繼續跪在地上,狠狠道:“好,本候倒想聽聽,你這個聰明人是如何揣度我心思的。”

馬士英輕哼道:“靖海候有抗清復明之心,馬某相信,深信不疑。可靖海候此心之外,還有別的心思,也不足爲奇。若魯王一直監國,待抗清復明有成之日,魯王之聲望便可水漲船高,到時,朝堂之上,有錢肅樂等一衆清流便會力主擁立魯王登基,先不說魯王與靖海候是否君臣同心,就說魯王心性多疑,又豈會不防備于靖海候擁兵自重?”

“而魯王身爲皇室,又是靖難之君,靖海候就算到時想反對,恐怕也得不到羣臣的附和,如此一來,靖海候就得與整個天下爲敵。除非靖海候到時能急流勇退,保全一世英名。可依老朽看來,靖海候絕非自甘清貧之人,你需要爲將來佈局,這就是你廢黜魯王最重要的原因。”

吳爭輕嗤一聲,“荒謬!”

“荒謬與否,候爺心裡自然明瞭。再來說說你擁立長平公主監國,前面說了,魯王是男子,監國靖難,有順勢登基的慣例。可長平公主則不同,她是女子,就算她一直監國到大業有成,也須重覓皇室男子,承繼大統。可要另外尋覓皇室男子,就怎麼也繞不過靖海候了,想那時,靖海候早已手掌百萬大軍,晉國公、甚至封異姓王爵了。只要不是候爺想要的,候爺就能一言否決,無論監國還是諸朝臣,都對候爺無可指責。”

吳爭有些發愣,這面前的槽老頭他X的就是自己肚子裡的蛔蟲嗎?

可許多事萬萬承認不得,於是吳爭喝斥道:“這不過是你以小人之心妄自揣度本候罷了。”

馬士英連連應道:“馬某自然是小人,全天下都指我是小人、奸倿,不缺候爺一個。可候爺莫要忘了,馬某這個小人,是從黨爭的泥沼中爬出來的。”

吳爭怒道:“本候原想爲你尋個安樂清閒之職,以讓你安養後半生,不想你竟如此惡意揣度本候,實在可恨。今日之後,你便自去,本候不想再看見你。”

這話份量很重,如果失去了吳爭的庇護,馬士英現在出去,就會被那些朝臣撕碎,能活過今晚,就算馬士英命大了。

所以,吳爭不用自己動手殺人,把馬士英趕出去,就能滅口了。

馬士英何等老練,他豈能不知其中厲害?

而激怒吳爭,本來就是他想要的。

於是馬士英拜道:“請候爺息怒,且容我把話說完。”

“講。”

“如果候爺真有這番心思,那就一定用得着馬某。如今朝堂之上,大部分都是清流。”

“清流不好嗎,對國對民總比閹黨、奸倿要好!”

“不。”馬士英堅定地否定道,“有句話候爺定是聽過,水至清則無魚,剛極易折,馬某雖身在閹黨之列,可對於忠臣義士還是佩服的,但朝堂之上,清流獨掌大權,與國與民無益。”

吳爭嗤然道:“笑話,清流獨掌大權,總比奸倿掌權好,難道讓奸倿貪腐瀆職、禍國殃民嗎?”

馬士英嘆道:“我舉個例子,候爺就能明白。”

“崇禎末年,朝廷國庫拘緊,入不敷出,數十萬邊軍發不出餉。皇帝欲加徵三餉,可就是這幫東林、復社衆人生生駁回了,後來皇帝執意徵了一年,卻因這些人的強阻半路廢止,以至於邊軍將士無餉可領,引發兵變、叛亂不止。試問,這樣的清流於國於民有益嗎?”

吳爭反駁道:“朝中清流駁回的本意,想來也是爲了天下百姓負擔沉重吧?”

只是吳爭的語氣已經不再肯定。

馬士英沒有反駁,而是繼續舉例道:“好,那就再說兩年前弘光朝的事,福王登基之後,確實荒淫、貪奢無度,可四鎮截留賦稅,纔是真正引發崩潰的原因,可如果不是這幫東林黨人,也不至於一年就亡。候爺應該知道,以長江天塹爲界,南北相抗,淮河以南遼闊的土地和人口,朝廷每年從江南各地徵收糧食、銀錢、布帛等財物,彌補朝廷龐耗費。加上朝廷百萬大軍,就算不能北伐,至少自保無虞。可實際上,朝廷連官員俸祿都發放不出。”

“國庫空虛,清軍攻揚州之前,就是這批東林黨人,還在不斷地上折,諫言皇帝減低各地賦稅,甚至於更甚者諫言免稅。若非當時馬某和史可法聯手否決,弘光朝怕是支撐不到一年。試問,這樣的清流,與國與民有益嗎?他們不是爲了百姓福祉上疏免稅,可僅僅是爲了他們的名聲,候爺想必知道,崇禎朝每次東林黨人諫言減稅,政令下達之後,各地的百姓依舊生活貧苦,可事實上,朝廷的賦稅已經低到了不能再低的地步。”

“馬某其實心中也非常不解,這兩年在輾轉各地山林田間,才得以釋疑。原來朝廷的政令根本就落不到百姓頭上,百姓依舊在交着重稅,而百姓交的重稅,被當地官府、士紳豪族及地方皇室瓜分了。不僅如此,他們還憑着自己的免稅權,大肆吞併百姓土地,以至於失去土地的百姓紛紛附逆,這纔是各地反賊層出不窮的原因。”

看着侃侃而談的馬士英,吳爭有種錯覺,這眼前的老實究竟有忠是奸,是奸臣是能臣?

閹黨真全是奸倿,清流真皆是忠臣?

吳爭心中感慨,史書春秋筆法,那是勝利者書寫的,字裡行間,都代表着他們想要說的,失敗者,只能接受,永遠無法反駁。

就象看到的明史,那是由大明的對手、敵人編撰的,能代表明朝真正所發生的嗎?

還有參與編撰明史的那些人,十有八九是明降清之臣,他們只有靠着貶低、詆譭大明來掩飾他們降清的罪過和無恥,這樣的人編撰的明史,能體現大明的真實嗎?

而來到這個亂世已經不少時間的吳爭,越來越發現,許多事根本就不是想象的那樣。

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一萬年太久第七百十四章 軍心士氣若失,空有疆土何用?第一百零六章 官帽批發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風雲突變第六百五十三章 如今可不就是亂世嗎?第二百十三章 朱以海心中的暗疼第七百八十七章 軍改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落子無悔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有點意思第七百零七章 泰興城,落。第二百九十三章 吳老爹身體有了起色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計劃跟不上變化第九百六十三章 騙局第五百九十四章 荒唐!混帳!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四十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三百八十三章 針鋒相對(一)第四百七十八章 太不要臉了第七十八章 有魂的軍隊,不死!不滅!第四十八章 密信得手第三百六十章 應天府之變(三)第一百零八章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第二百九十七章 命中該有自然有,命中無時莫強求!第九章 兩個方案,怎麼選?第九百七十四章 絕不放過一個第四百四十一章 合圍紹興府第五百十五章 兄長,保重!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雙方有意識地相互試探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便宜一定要佔第七十七章 不約而同的統一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將計就計(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沒了左腳的和碩豫親王第六百四十二章 戰爭收官第六百七十三章 你的腔調倒越來越象他了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母子反目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有一種撤退,叫脫離?第七百九十八章 殺一人而救百人?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誰苟延殘喘?誰休養生息?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法無禁止皆可爲?第四百四十九章 偷襲戰變成遭遇戰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意料之外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局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下馬威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戰爭的帷幕被撕開第五百九十八章 山風欲來風滿樓第九百四十二章 因爲吳家……累了!第九百三十二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三百十三章 海邊小城第三百七十一章 妖孽!第八百九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新娘回門第五百九十六章 他們在北上!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撿了個名士(一)第七百九十五章 意見不統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多鐸兵臨福州城下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鄭森的抉擇第一百十四章 三刀斷山劉老三第三百七十七章 後生可畏第六百十六章 雜碎也能成爲勇士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一萬年太久第六百三十五章 吳爭就是他們的信仰第八百五十二章 法不允許,那就改法!第八百零二章 長林暗衛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與我何干第四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收復紹興了第七百三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四十四章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第三百七十九章 這樣的人,殺不得!第六百七十七章 義興朝兩國公戰前會晤第四百九十五章 有奸細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那就殺了吧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重提舊案第二百三十八章 何苦喋喋不休,作婦人樣!第二十二章 升百戶第九百三十二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出海掃尾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朱存釜死了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周大虎的選擇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陳守節父子的爭吵第二百四十一章 殺光建虜,復我大明!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父子情深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連橫合縱(二)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海州之戰(三)第一千二百十九章 誰的炮第九百九十章 尼堪的野望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外力第二百十五章 吳勝兆在猶豫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鄭森來援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第一百九十三章 低賦稅纔是導致明亡的主因?第五百五十九章 明社第五百六十七章 救三次那就是非份第五百四十章 太子要登基了第四百六十五章 血戰鎮江城(一)第六百九十四章 疼得令人發抖、羞得沒臉見人第九百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一百三十一章 是不是說一套做一套?第二十一章 說好的把總、千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