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六章 自求多福吧

吳爭無言地拍拍陳勝的肩膀道:“這話對,也不對,應該說,在什麼位置做什麼事,有多少實力辦多少事。隆武朝……自求多福吧。”

吳爭沒有對陳勝說謊,他心中就是這麼想的,儘量拖延多鐸南下,也不僅是吳爭真的姿態高、肚量大,心懷天下。

而是吳爭明白脣亡齒寒的道理,這就象漢末羣雄爭霸、三國鼎立一般。

如今的清廷就象曹魏,肆無忌憚地侵吞大明土地,如果滅亡了隆武,吳爭的壓力就會大上一倍甚至數倍。

但此時的實力與三國爭霸時又不一樣,隆武沒有蜀漢的實力,自己也沒有孫吳的地盤。

最關鍵的是,吳爭身後還有一攤子事,這個朝廷時常還在成爲自己的阻力。

所以,吳爭不可能去花巨大代價去增援隆武朝,他也清楚,這個諫議一旦在朝堂上說出,會引來所有人的異議、否決,包括朱以海、朱媺娖,都不會同意將有限的兵力投入到南邊去。

這會引來應天府至杭州府的兵力空虛,如果清軍突然南下,如何抵擋。

但最關鍵的原因還是,朱以海與隆武朝的杯葛,而朱媺娖就任監國,也沒有得到隆武朝的承認,也就是說,如今長江以南的土地上,出現了兩個互不統屬、互不承認的大明政權。

細思,着實可笑,強敵壓境、江山危急之時,兩個政權還在內耗。

可吳爭無法改變這種情況,至少在短時間內,改變不了。

這樣就使得吳爭必須有個選擇,在朱媺娖和隆武之間,吳爭不用想,也會選朱媺娖。

擁立朱媺娖,不是吳爭忠誠於朱家。

而是在面對這個既有朝廷、無法改變的情況下,吳爭需要在上面有一個代言人。

朱以海不合適,他對吳爭的忌憚不是因事,而事爲權力平衡,爲忌憚而忌憚。

而吳爭同樣也尋不到一個可以爲自己代言的朱家人,那麼朱媺娖就成了吳爭的唯一選擇。

不管怎樣,朱媺娖有着一顆乾淨的心,她只爲對錯,不涉利益。

這近一年的時間,朱媺娖的做爲是令吳爭滿意的。

但後遺症也開始顯現,這次的刺殺,就令吳爭警惕了。

人心,都是因時而異,沒有人還在爲溫飽發愁時,去奢望面南背北。

只有站到了足夠的高度,纔會萌生之前不曾有過的綺思。

朱媺娖畢竟是人,女人。

接觸到至高權力的女人,認真說來,就不再是女人。

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朱媺娖在變,吳爭也在變。

所以,當吳爭拍着陳勝的肩膀,說出讓隆朝武自求多福時,心裡的遺憾和無奈,是不言而喻的,但這一點,陳勝不懂。

陳勝不合時宜地說道:“大人不必爲此傷神,雖說脣亡齒寒,但隆武朝與清軍拼個兩敗俱傷,正是我軍壯大之時,不用太久,只要一年,末將定讓瀝海衛的兵力擴大一倍,到時我軍又可以在大人的率領下渡江北伐……。”

吳爭懊惱地瞪着陳勝,突然罵道:“你怎麼知道隆武朝定能與清軍拼個兩敗俱傷?萬一要是清軍輕而易舉拿下福建呢?到時多鐸率大軍與江北清軍南北夾擊我朝,如何應對,難道真逃到海上組建流亡朝廷?已經是指揮使了,多用用腦子!”

說完,不再搭理陳勝,吳爭大步離去,衝着岸邊大喊道:“啓程!”

陳勝鬱悶地看着吳爭的背影,撓撓頭,不知道自己究竟說錯了什麼。

……。

杭州灣,黃昏的陽光,照得海面一片金黃色。

連人影和艦船都是金黃色的。

和暖的海風吹得人昏昏欲睡,一條大船,吳爭立在船頭,衣襬被海風吹得“略略”作響。

吳爭在思考,如何能短時間北伐。

這是個難題,如今的幾府之地,供養不起足以與清廷硬抗的大軍。

窮兵黷武,只會加速自己的滅亡。

所以,吳爭不可能與清廷以正合,需要以奇勝。

既然無法與清軍堂堂正正地在陸地上對抗,那麼就在海上。

揚己之長,避己之短,擊敵弱點。

趁着清軍將精力專注在陸地上吞噬大明疆土的時候,組建一支足夠強大的海軍,對天津、北京朝廷一場突襲,或許可以改變整個戰局。

這個思路,從吳爭發動北伐之後,就漸漸在吳爭腦子裡成型。

如今松江府在手,一個天然的巨港跳躍在吳爭的眼前。

就在吳爭思路紛飛的時候,身後傳來吳小妹的聲音。

“哥哥,海風傷身,何不回去艙中歇息?”

“唔。”吳爭回頭,看着吳小妹那關切的眼神道,“聽聞你與思敏同意留在殿下身邊?”

吳小妹被吳爭直言相問,有些意外,她垂下目光,低聲道:“她……殿下知道了我的身世。”

吳爭點頭道:“這我知道,我是想問,你真願意留在殿下身邊?思敏與殿下是姨表親,願意留在殿下身邊在情理之中,可你也願意,我感到奇怪。”

吳小妹擡頭,眼神清澈地看着吳爭道:“殿下說得在理,如今爹爹留在平崗山,思敏又有身孕,哥哥統領大軍征戰沙場,恐怕也沒有時間照顧家裡,與其我在應天府獨自一人,不如與殿下、思敏作伴,至少在思敏生產之時,也有個照應。哥哥不必爲此太過憂慮了。”

吳爭嘆道:“你說得對,吳家四口人,聚少離多,是哥虧欠了爹和你。”

吳小妹揚頭擠出一絲笑意道:“不怪哥哥,只怪這該死的世道。想到紹興府那些背井離鄉逃難的百姓,我們一家總算平安無恙,該滿足了。”

吳爭嘆息一聲,“幺妹,你長大了。”

吳小妹也一聲輕嘆,“能不長大嗎?任憑是誰,知道自己是這麼一種身世,也得長大。”

看着吳小妹那一臉的苦澀,吳爭心裡一痛,忙安慰道:“你放心,只要哥哥我活着,絕不讓你受一絲委屈。”

“謝謝哥。”

“對了。”吳爭不想再引吳小妹傷感,岔開話題道,“今日我與沈致遠說事時,他想隨你一起去應天府,你意下如何?”

第八百四十九章 憤青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不識趣第六百八十二章 你想要朕怎麼做?第四百六十六章 血戰鎮江城(二)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失職的“漢奸”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皆有因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臨淮之戰(二)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覆盤第一百二十七章 殺人?救人!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真實和齷齪第五百二十三章 攻江都第二百六十四章 洪承疇吃癟第四百七十三章 荒誕而令人唏噓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臨淮之戰(二)第三百七十三章 你也不是好東西第八百零九章 蛇鼠一窩第二百五十一章 應天府之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拔營向紹興府第一百零六章 官帽批發第六百三十九章 你得死!必須死!第一千七百章 終有一失第四百五十三章 柯永盛亂箭被射殺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文人的嘴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北伐軍的聲威第三百六十六章 應天府之變(九)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戰爭威脅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什麼人哪?第九百零五章 奉陪到底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性格決定命運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你敢誹謗本王?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又當了回“強盜”第二百五十五章 莫家有奇女第一百零一章 好苗子第二十四章 坐而論道(一)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矛與盾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壞人OR好人第五百三十四章 軍心難違第四十五章 我爹是急公好義,我是才德兼備。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第六百四十六章 帝王心術第八百九十八章 天罰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連橫合縱(一)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落葉歸根,何處不能安息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私誼還是公義第八百零七章 哪個馬大人?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讓條路?第四百二十九章 似曾相識之感第二百七十七章 事出意外第四百七十二章 朱媺娖提了個條件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大的軟肋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誤判第八百十八章 案情原委(二)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誰的主意第五百二十五章 鋼鐵化爲繞指柔第九百四十七章 布木布泰的選擇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局第三百四十五章 就憑他們?第四百八十六章 坊間暗流第八百六十四章 是金子,到哪都會發光第四百八十五章 “名士”錢謙益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算有遺策第七百九十三章 王爺救命!第一千零十六章 強攻大勝關第一千六百十一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二百七十六章 論功封候第三百六十五章 應天府之變(八)第八百三十三章 民族英雄,永垂不朽!第三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先聲奪人第三百五十八章 應天府之變(一)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衡陽鎮狙擊戰(四)第三百四十二章 真是雞肋嗎?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茶山海戰(一)第九百三十二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九百十七章 同牀異夢?第二百四十五章 訣別第一百二十三章 人才難得第四章 小來思報國的思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擔心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迷局漸現第一百五十七章 鄉紳有訴求第一千五百十四章 適逢其會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無良的趙史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夏家三隱果然名不虛傳第九百五十四章 換你的人?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又當了回“強盜”第七百七十二章 不安份的沈致遠第七百三十五章 哪來的銀子?第九百零九章 兩老太爺過招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誰勝誰負?第五百零七章 這叫什麼事兒第二百六十四章 洪承疇吃癟第一千一百十九章 對南面動手?第四百零五章 霸道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誰也不是傻子第一千零五章 併購第一百零九章 不能和女人講道理第一百十八章 山賊比朝廷有錢第六十二章 不丟人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雙方有意識地相互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