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八章 被所有人唾棄的馬士英

但問題是,馬士英因擁兵迎福王於江上之功,升任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成爲大明弘光王朝首輔,人稱“馬閣老”。

這時,馬士英這個知恩圖報的優點又發作了,他執意起用阮大鋮。

阮大鋮就此成爲了弘光朝兵部右侍郎,後升爲兵部尚書。

本來,這是擊掌相慶的大好事嘛,有恩報恩,相得益彰。

可阮大鋮這是個豬隊友,他也不看看時候,這個時候國難當頭、山河破碎,就該摒棄前嫌,合力對外的嘛,可上面說過,這廝別的本事沒有,黨爭整人的本事在行。

手握大樹之後,借馬士英的勢力,他開始向東林、復社之人報當日奪官去職之仇了,於是,一場與崇禎朝異曲同工的黨爭直接在弘光朝重演。

弘光朝空有百萬大軍,卻不到一年迅速敗亡,說這場黨爭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想來不會有異議。

而阮大鋮最後投降清廷,直接令馬士英趴下了,再無力爲自己分辨。

一個他執意起用的兵部尚書投敵,先不說他是否也有投敵行爲,就說這舉薦之責,足以擊毀他所有的防護。

這是馬士英無法推卸的大罪過。

最後一點,因爲馬士英不懂軍事,斷送了三十萬明軍。

綜上四點,足以讓馬士英被東林、復社中人千刀萬剮了。

而錢肅樂一行人中,唯獨不缺東林、復社中人。

他們蜂涌而起,對馬士英拳腳相加。

錢肅樂、張煌言雖然不是東林、復社中人,但素來與他們休慼與共,此時自然是同仇敵愾,又怎麼會去勸阻呢?

這一幕令厲如海張口結舌。

但厲如海很清楚,這人死不得,真要這麼被當衆活活打死,那他帶來的三、四千人就得當場譁變。

於是厲如海急令身邊親軍拖開各官員,將馬士英保護起來。

士兵一旦動手,自然下手沒有分寸、輕重,場面混亂,一時間傷到了一兩個官員。

這下官員們就將矛頭對準了厲如海了,指責他庇護禍國殃民的閹黨。

同時,受了士兵推搡的官員還向錢肅樂、張煌言二人求助。

錢肅樂於是責問厲如海道:“厲大人,你可知道當初魯王監國時,此獠就腆臉前來懇求朝廷收容,被魯王拒絕後又轉投隆武,再被逐之。你可知道,弘光朝時,有多少清流之士命喪於他與阮賊之手,其罪惡實在是罄竹難書啊。”

由錢肅樂這一開頭,官員們紛紛指責起來,一時就變成了一場批鬥會。

但厲如海一直平靜,所謂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他不想摻和進他們的恩怨,對於厲如海而言,他只在乎吳爭的命令。

“錢大人,諸位大人,下官不知道這人究竟是誰,但至少今日我等得他所救,功是功過是過,是非曲直當由靖海候之命從之。”

這下錢肅樂怒了,大聲斥責道:“朝廷乃大明之朝廷,乃監國之朝廷,此事怎可由靖海候一言蔽之?”

厲如海這才醒悟自己失言,於是趕緊解釋道:“錢大人誤會了,下官的意思是,下官是靖海候麾下,自然不可越級稟報監國殿下,也只能奉靖海候之命行事,並非是對監國殿下不敬。”

錢肅樂憤憤然道:“可如今殿下還不知是否脫險……呃,必定是已經脫險了。此獠齷齪,我等不齒於與他同行,厲大人,還是將其早早逐離爲妙。”

錢肅樂的話引來所有人的附和。

可厲如海道:“恕下官不能從命。他帶來的數千人馬,正是我軍現在必須,而他剛剛立下大功,下官又怎可恩將仇報,驅逐於他。況且,下官答應替他引見給殿下和靖海候,又豈能食言而肥?這樣,下官選個折中的辦法,一會渡江時,他與下官同船,絕不與諸位大人照面,如此可好?”

眼見厲如海態度堅定,官員們也一時無法可想。

錢肅樂雖然心中激憤,可想到厲如海之前爲了自己一行斷後的情義,也無法撕破臉糾纏下去。

於是,領着一衆官員憤憤登船去了。

張煌言待衆人離去之後,掃了一眼鼻青臉腫的馬士英,然後對着厲如海嘆息道:“厲指揮使,你可知道你家候爺惹了一樁大麻煩?”

厲如海一愣,“張大人,下官只是憑良心做事。此人不管以前做過什麼惡,但今日確實救了下官和諸將士性命,不僅如此,他還帶來了數千義軍。至於靖海候……如果候爺要因此治罪於下官,下官絕不推諉就是。”

張煌言聞言點頭,嘆氣,“什麼樣的帥帶什麼樣的將,古人誠不欺我啊!”

說着,搖搖頭轉身而去。

馬士英抹了抹嘴邊的血跡,同樣憤聲道:“虎落平陽被犬欺,多謝厲將軍相救。”

這句話令厲如海大怒,他厲聲道:“馬士英,某不管你之前是不是身負罪惡,救你只是念你今日之功,而非是要與你一起指責朝廷諸公。你犯下如此大罪,尚不自省,還口出惡言,真惹惱了本官,別怪本官下令將你等逐離。”

馬士英一愣,這人怎麼不知好歹,咱們不是同一陣線的嗎?

可身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此時哪還是自己身爲大學士的時候,於是陪笑道:“厲將軍萬勿動氣,馬某失言了。”

厲如海見馬士英服了軟,口氣也緩和下來,“你放心,本官答應你引見,自然會守諾,不過你此去萬萬不可再現身招惹諸公,否則本官也保不了你。”

馬士英拱手道:“多謝將軍維護,馬某不露面就是了。”

厲如海安排這羣人渡江之後,另派了條小舢板向上虞海邊傳信。

他知道,這事憑他根本擋不住這羣朝廷重臣。

真要保住馬士英的命,恐怕還得靠吳爭才行。

但說實話,厲如海之前是不知道老僧會是馬士英,而現在他記着馬士英的救命之恩,心裡對馬士英並不嫌棄,看着他一張和善的臉和那一身僧衣的灑脫,反而隱隱有些好感。

是不是很奇怪?

第五百三十六章 錢相可是你親哥第五百十九章 梟首!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還敢躲?第四百章 必須阻止馬士英入閣第二百五十三章 撤往平崗山第九十四章 你敢死,我……不敢!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這樣的人只會陣亡,不會降敵第七百十九章 本公年少氣盛,怕捺不住自己性子第八百三十一章 活秦檜被生擒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湖陵城之戰(一)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好人?壞人?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是真傻,還是裝傻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是時候動動了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誰是善,誰是惡第一千章 若是陛下所爲呢?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堵截第二十八章 初見爹和妹第四百零七章 黃道周來了第六百三十八章 互不相欠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錢肅樂幸運逃脫第四百七十章 你就是個劊子手!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突破口第三百十八章 被所有人唾棄的馬士英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路遇奇葩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多爾博不是劉阿斗第九百六十六章 仇須報,債得還!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又是一狂生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湖陵城之戰(一)第六百五十六章 我們得有過苦日子的覺悟第七百二十三章 勝之、迫之、壓服之第四百六十二章 丹陽之戰(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應天府之變(六)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能贏的,其實不算賭第二百十二章 與錢肅典、夏完淳會師第二十五章 坐而論道(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針鋒相對(三)第九百六十四章 官商勾結第九百十五章 風滿樓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錢謙益要自救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政變第三百七十七章 後生可畏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進五,退十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劉放的功業(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又至淳安鎮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意料之外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再戰海州第五百三十五章 種子終於發芽第二百十五章 吳勝兆在猶豫第二百六十六章 杭州府騷亂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老兵不死第二百五十五章 莫家有奇女第七百二十九章 此人心機甚深,不可不防第四百八十三章 陪你一起等天明第四百十六章 福建時局第八百三十一章 活秦檜被生擒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三姓家奴罷了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二)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成長的煩惱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收復海州(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繼續和談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匹夫殺人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反伏擊第六百三十二章 吳爭的抱負第一千四百十七章 貪得無厭第一千二百章 急需戰略互信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撿了個寶?第七百二十九章 此人心機甚深,不可不防第七百五十章 兩部兵書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老薑真辣?第七百四十七章 西征軍議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淮安守將祖大弼第六百六十五章 財政困局第三百三十二章 錢多也發愁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爾袞成竹在胸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抉擇(二)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服從,是一種態度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崖鎮大捷(一)第九百八十九章 天子劍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錢肅樂的剛直第八百零六章 看來飯中無毒第九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還是畫蛇添足?第六百四十章 本公眼中,漢人命貴第九百三十五章 又一場政變?第五百二十八章 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嗎?第五百九十二章 王一林的心眼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銀子,永遠是頭等大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厲如海救駕第三百四十章 魏忠賢,他是個惡人!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亂的,就是規矩第八百七十八章 情勢急轉第九百六十四章 官商勾結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真有天意嗎第五十九章 將本宮身份詔告天下第四百五十九章 戰略改變第一千六百十六章 歷經磨難的東藩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北伐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私恩公義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間自有真情在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李顒舌戰雙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