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吳老爹身體有了起色

吳爭心裡也清楚,這事是上不得檯面的,無法強求。

同時吳爭心裡也證實了自己的猜測,那就是多鐸已經在爲即將的變卦鋪路。

也就是說,就算他半路發起進攻,也能自圓其說,藉口吳爭帶走的不是普通士兵及家眷爲由。

可讓吳爭意外的是,多鐸也順勢提了個要求。

這叫來而不往非禮也。

多鐸的要求是,平崗山寨需要在半個月之內,將駐囤軍隊減少至八千人。

這讓吳爭和朝廷諸臣都想不通,猜不出多鐸的用意。

其實表面上的用意不難猜,多鐸要南下,又要兼顧紹興府不被平崗山寨明軍偷襲,那麼對駐囤紹興府清軍的人數就非常爲難了。

現在平崗山寨除去吳爭帶來的騎兵,還有一萬三、四千人(算上朝廷轉進時,帶來的近萬明軍)。

按這個數字,多鐸至少留下相應的清軍,甚至要更多一些,以確保紹興府的防禦。

這與停戰條約無關,其實雙方都清楚,這條約隨時可能因一件小事而譭棄。

關鍵在於,是誰先譭棄。

所以,軍事壓力依舊存在,多鐸就不得不去考慮是否能帶更多的軍隊南下。

逼迫明軍減少駐囤平崗山軍隊人數,那麼多鐸至少可多帶萬人南下。

這目的顯而易見,但問題來了。

如果多鐸僅僅是這個目的,那麼他就不可能發動半路襲擊吳爭護送朝廷轉進。

因爲一旦發動襲擊,這個要求根本如同一句廢話,到時都打起來了,說不定朝廷乃至吳爭都落入清軍的手中,這不是廢話是什麼?

就算吳爭率部僥倖突圍,是人都能想到,吳爭必定報復,哪還會去守這麼個承諾,況且還是清軍先毀諾。

那麼多鐸提出這個要求的目的是什麼,所有人都猜不透。

最後,吳爭力主答應了多鐸的要求,但再次反提出,按八千人的上限,需要撤走五、六千人,並需要重新進行對平崗山寨的防禦部署,需要時間,將協議時間從半個月延長至一個月。

吳爭的依據是,如果多鐸有異謀,那麼一個月的時間足以讓明軍有充足的準備,也就是說,就算暴發戰爭,平崗山寨在一個月內的兵力,依舊可以維持原狀。

這一個月,行軍就算再慢、再拖沓,朝廷也早已到達應天府。

而如果多鐸半路反悔進攻,自己完全可以不用兌現削兵的諾言。

然後諸人對平崗山寨的防禦實力進行了反推,其實不需要反推,當時朝廷帶來的明軍沒進入平崗山寨時,山寨四、五千人照樣能夠進行有效防禦。

當然前提是有足夠的後補兵員,所以籤於這一點,吳爭提出,以山寨百姓中的男丁來充當明軍,至少可以冒充二、三千人,這樣完全可以符合多鐸提出的要求,也就是說,最後留在的明軍人數,還是超出多鐸要求數量,達到一萬人以上。

朝廷一致同意吳爭的說法,答應多鐸這個要求。

……。

吳爭一回到家中,就被吳小妹堵上了。

有了昨日吳爭爲她擦拭蚊蟲所咬紅腫這一親暱的動作,二人往日的兄妹情迅速回復,清除了因吳老爹曝出身份帶來二人之間的尷尬。

其實身份並不具備着破壞二人十幾年兄妹情的因素,特別是這種已經需要追溯二百年的身份。

說到底,就算宣告於天下,恐怕也沒有多少人會承認,更別說這身份能不能尋根考據了。

僅僅人一家之言,以何服衆?

所以,造成二人尷尬的不是身份差距,至少不是重點。

重點是二人突然意識到了,雙方不是親兄妹。

準確的說,名爲兄妹,實爲主僕,哪怕吳爭不願意承認,但只要他爹承認,他就不得不承認。

所爲子承父業,也有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打地洞,父是臣,子便是臣。

每個開國君王登基,首先做的就是追封父親及祖上,就是這個道理。

漢人講究傳承、正朔嘛。

就是這種不倫不類的關係,造成的尷尬,因吳爭不經意地伸手一擦,而煙消雲散。

吳小妹依舊是吳小妹,吳爭依舊是吳爭。

而今日,笑容重新出現在了吳小妹的臉上。

“哥哥,爹的病象是有好轉跡象,背上的瘡在慢慢縮小。”

吳爭聞聽大喜,急問道:“醫工證實了嗎?”

“正是醫工證實過的,他們說,只要這樣下去,輔以藥物,最多半個月,病情就可以控制。”

吳爭驚喜莫名,自己胡打亂撞的方法,居然真起了作用?

伸手拉着吳小妹,二人衝進屋裡。

周思敏正在爲吳老爹喂粥,邊上站着三、四個醫工。

見吳爭進來,醫工們齊齊躬身,“見過候爺。”

吳爭揮揮手道:“免禮。家父病情如何?”

一個機靈的醫工連忙誇讚道:“候爺真是神人,隨口一個方法,竟有起死回生之功效,小的敬佩!”

其餘幾人同聲附和。

吳爭心中高興,生受了這般拍馬奉承,“那家父的病何時能好?”

“回候爺,病去如抽絲,老爺子病了一月有餘,就肌膚癒合,至少也需相應時日,這……還急不得,望候爺靜心以待。”

“那會可能有反覆嗎?”

“這……想來不會,小的幾人已經討論過,只要控制飲食,輔以清心敗毒之藥,定能讓老爺子康復如初。”

“好。”吳爭滿意地點點頭道,“那就仰仗諸位了,家父康復之日,本官定有重賞。”

轉過頭來,吳爭道:“來人,各賞百兩!”

幾個醫工一聽,連連搖手拒絕道:“過了,過了!”

過了,指得是賞賜重了。

百兩的賞賜,在這個時代確實是大手筆了。

一個正七品大縣縣令,一年俸祿不過才七、八十兩。

可吳爭此時的心情非常好,之前決定設下金蟬脫殼之計應對多鐸,吳爭是冒大險的,說九死一生誇張了點,但所率騎兵折損三、四成,那幾乎是肯定的,甚至更多。

而戰場刀槍無眼,在這種傷亡的作戰中,主帥很難得到周全的保護。

第五百九十章 兵變第七百十七章 漢人的血性第三百九十二章 推倒重建?第四百五十三章 柯永盛亂箭被射殺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施琅臨陣歸降第八百三十四章 反清者榮,降清者恥,賣國者必誅!第九百七十四章 絕不放過一個第八百八十章 他真敢自立、真敢反嗎?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是真傻,還是裝傻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是自誤嗎?第九百八十七章 該死的忠臣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一切充滿着變數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真小人!第三百零七章 三女竟是姐妹第七百零八章 蔣全義率軍來歸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誰入了誰的坑?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親不親故鄉人第五百三十二章 你打算怎麼讓錢肅典背這鍋第一百八十七章 你誑我?第五百六十四章 你踹我就是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無良的趙史第二百六十五章 指桑罵槐第八百九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戰爭的帷幕被撕開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再戰海州(四)第五百十一章 火槍陣難敵騎兵衝鋒第九百七十一章 小心暗箭!第三百七十八章 素未謀面的正室夫人第六百三十章 多鐸開始想到撤退第四百五十三章 柯永盛亂箭被射殺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欲擒故縱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荒唐第八十二章 你想謀反嗎?第一千二百十五章 最親密之人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圍城第六十一章 瞞上不瞞下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錢肅樂要請辭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守土保境,唯死而已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心裡長草第一千五百十一章 用人得疑,疑人得用第六百五十四章 北伐軍萬歲第八百九十五章 勝負取決於誰犯的錯少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廬州、安慶第八百六十七章 布木布泰的苦惱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錢肅樂幸運逃脫第四百五十九章 戰略改變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錢肅樂幸運逃脫第七百零六章 這下好,黃泥巴掉在褲襠裡了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戰爭重啓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老馬想當漢奸?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殿前之血腥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女人,女人……女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多鐸竟帶了紅衣大炮第一百九十章 這女人有些本事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局中局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謎之自信第四百五十三章 柯永盛亂箭被射殺第九百十四章 父子連心哪第六百九十六章 咱身在曹營心在漢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讓“子彈”飛一會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先聲奪人第九百四十二章 因爲吳家……累了!第四百二十九章 似曾相識之感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沈致遠奪權第六百五十一章 將錯就錯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宋徵輿招供第八百零八章 如此說來,本王還得感謝你?第五百五十二章 果然是人老成精第一百八十章 逼宮第九百十三章 婉拒鄭成功第七百章 沈致遠破釜沉舟?第四百三十一章 瓜瀝攻防戰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一千二百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再戰海州(一)第九百六十九章 帳務凍結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收復海州(四)第二百八十八章 吳老爹是個明白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沒了左腳的和碩豫親王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柳如是勸錢謙益反正第七百十二章 將他叉下去!第二百四十六章 真英雄也!第三百三十二章 錢多也發愁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墮落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七百七十三章 假戲真做?!第七百三十八章 君臣之間的交易第八百二十八章 還能再殺個來回第七百八十六章 一百步第四百九十一章 忠奸難辯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請自重!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毫無新意的勸進第八百八十三章 大半年沒見了,怪想念的第四百零五章 霸道第一千二百十九章 誰的炮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初露端倪第七百五十章 兩部兵書第六百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一百十章 爲錢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