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真是她所爲?

宋安猶豫了一下道:“回少爺,我已經去過了,只是到的時候,那四人皆已服毒身亡。”

吳爭這時突然反應過來,這四個他X孃的纔是死士,如此看來,果然是朱媺娖所爲。

可宋安接下去的話,讓吳爭迅速改變了想法。

宋安道:“我複審那四名兇徒時,其中有一人透露,他與指使他行刺軍官是同鄉,當日令命前,曾經接受過賞賜,是兩塊重十兩的塊銀。據他交待,上面有朝廷監製字樣。”

銀塊?吳爭皺眉起來。

當時所流通的銀兩,幾乎都是碎銀,因爲物價便宜,一兩銀子可以支付八九成的貨品。

所以,幾乎十兩以上的銀塊,只要用來顯擺和收藏,或者用銀剪子剪碎了,才能使用。

而且,也不是後世影視劇所演,動不動就拿出一個五十兩元寶來,這個時代真要拿出來一個閃亮的元寶,那就是藝術品了。

真正的元寶,或許只存在於祭祀和陪葬所用。

整個紹興府,普通人家根本不會存放十兩銀塊。

這樣的銀塊,只有兩個地方常見,一是錢莊存儲,二是朝廷或者官府倉庫。

而兇徒交待有官府字樣,那就只能說明,這銀塊來自官府。

紹興府沒有別的官府,各縣也沒有冶煉銀子的工坊。

只有朝廷戶部有專設衙門。

吳爭厲聲問道:“朝廷監製銀塊,皆有編號,那兇徒可有招供編號?”

宋安答道:“那兇徒只是普通近衛士兵,從來沒有擁有過這麼大塊的銀兩,加上一直待在山寨中,銀塊也傳不出去給家中使用。所以,按他的招供,我搜到了兩塊銀塊。”

說着從身邊士兵手中接過一個小包裹,打開遞到吳爭面前。

吳爭掃了一眼,“那還不去戶部勘查憑據?”

宋安道:“我去過了。戶部記載,這銀塊去向正是朝廷月例,供給監國殿下的那部分銀兩。”

吳爭心中鬱悶,轉來轉去,疑點依舊回到了朱媺娖身上。

而這時,宋安道:“少爺,照道理如果是殿下指使近衛軍官買兇殺人,何必使用帶有這麼明顯記號的銀兩呢?如果她不怕暴露,又何必如此遮掩?”

這話雖然不盡然,得不到吳爭認可,但確實是個疑點。

畢竟朱媺娖是君,自己是臣。

真要動手,朱媺娖完全可以用命令的方式,只要她想,朝中不乏人從命。

何必使用這種齷齪的刺殺手段。

就算用計謀,也可以再官面堂皇一些。

可這銀塊和兇徒的指證、身份,說明了這事肯定出於監國府。

吳爭皺眉問道:“你究竟想要說什麼?”

宋安道:“我的意思是,這事未必是監國殿下指使的。”

“依據呢?”

“少爺試想,這銀塊和兇徒確實出於監國府中。可殿下身爲監國,需要買兇殺人嗎?放個官升個職,哪樣不比買兇殺人來得合適?”

吳爭沉默。

“還有,指使兇徒殺人的軍官,皆是總旗以下小旗,以他們的俸祿,還不足擁有這樣的銀塊賞賜士兵。而這銀塊出自朝廷戶部,整個監國府,能動用這銀塊的人不多,雖說殿下也能,但殿下按常理是不會去接觸這些銀塊的。”

吳爭插口問道:“你的意思是……主使人不是殿下,很有可能是監國府中,能動用這些銀塊的人?”

宋安點頭應道:“少爺英明。”

吳爭聽宋安拍馬屁,以他的性子本該一腳踹去,可此時吳爭心裡亂,沒那心思。

他沉吟起來,突然想起朱媺娖拂袖而去後,鄭叔那一抹慌亂來。

吳爭心中一動,轉頭道:“想辦法,抓捕殿下身邊鄭叔,取他口供。”

宋安一怔,急忙道:“少爺,這可是殿下身邊紅人,抓了他,可是會引起衆怒的。”

吳爭嗤然道:“人都想要你家少爺的命了,我還須顧忌君臣嗎?”

宋安沉默,然後躬身應道:“是。我這就調兵圍了監國府。”

吳爭搖搖手道:“不用那麼大陣仗,照你這麼幹,豈不還沒抓到人,就引起寨中兩軍火拼?”

宋安一時抓耳找腮,想不出辦法來。

這也難怪,殿下身邊內監嘛,平日想見都見不着,又不能公然抓捕,確實很難辦。

吳爭拍了下宋安的腦袋,斥道:“平日裡沒事抖機靈,遇着事了就不能動動腦子?去,就說是我要宴請他,我的面子他不得不來,只要將他誑來,還不是由你處置?”

宋安鬱悶,用你的面子,那也得你發話啊,否則到時你怪罪起來,豈不又是我的過錯?

不過既然吳爭已經發話,宋安心中一鬆,應道:“我這就是安排。”

看着宋安離去,吳爭反而心中輕鬆了,雖說與鄭叔也是有交情的,但與朱媺娖相比,鄭叔就不算啥了。

關鍵是,吳爭確實不願意看到與朱媺娖反目成仇,因爲那將是吳爭心裡永遠的痛,而且,二人一旦反目成仇,就會大大削弱明軍在江南的實力,內鬥,實在是親者痛仇者快啊。

……。

監國府,朱媺娖還在生着悶氣。

這個時候,她已經完全沒有了做爲監國的冷靜和威嚴。

朱媺娖有生氣的理由,吳爭居然跑來指責他欲加害於他?!

天知道,在自己心裡,何嘗有過一絲加害他的念頭?

甚至自己心裡不斷地爲他找理由寬解,之前他不回援紹興府的理由。

可今日,他居然氣勢洶洶地冤枉自己加害他?

着實令人怒火中燒。

可朱媺娖不是笨人,她能夠想到,吳爭既然上門指責自己,定是手中有了證據,雖然不知道這證據爲何指向自己,或者是不是僞證,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之前吳爭遇刺之事,另有隱情。

朱媺娖想起當日董應第招供時大呼冤枉的情形,如今看來,或許主使行刺的很可能真不是他。

雖然沒有興趣替董應第翻案,但朱媺娖心裡也意識到了不尋常。

難道這其中有人在故意製造事端,挑起自己與吳爭之間的間隙爭端?

想到此,朱媺娖驚出了一身冷汗來。

這太可怕了。

第七百零五章 這得多熱鬧?第九百四十六章 活捉喀爾楚渾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一門忠烈第七百六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鴻門宴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破局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銀子,永遠是頭等大事第一百二十章 我朝要舉兵反攻第二百三十二章 南人有脊樑第一百十一章 抱着金飯碗討飯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刮目相看第一百六十一章 壯哉,夏文忠公!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人爲財死?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去,堅決不去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你竟敢在本王面前提銀子?第五百四十九章 應天府,一片詳和!第八十八章 讓人窩火的錢翹恭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誰是後生?第三百九十四章 傳國玉璽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整訓令第一百三十七章 同是明軍,何必內訌?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十一章 就算你長得再美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蔣全義脫險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人想快樂,就得學會裝傻第三百二十八章 用人得疑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老與少的不同之處第五百二十三章 攻江都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親不親故鄉人第三百三十三章 信用放貸第四百八十六章 坊間暗流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衡陽鎮狙擊戰(三)第七百零二章 沈致遠說,這是個陽謀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鄭森來援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毫無新意的勸進第二百九十六章 真是她所爲?第六百九十三章 是和是戰,諸公就沒有一個定議嗎?第四百十章 鎮國公好氣派!第七百三十四章 老夫知足了!第七百零三章 福臨要建火槍新軍第七百二十章 不服!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判斷失誤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收復海州(四)第八百十章 這哪是護院,分明是軍隊第四百七十章 你就是個劊子手!第三百六十六章 應天府之變(九)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最難辨識的就是人心第三百六十六章 應天府之變(九)第九百二十三章 三千人打五萬大軍的伏擊?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隱隱於市第七百六十章 無意中被點醒第一千五百十三章 我兒威武!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爲何要戰?!第八百五十一章 你是來砸場子的第五百九十九章 別招惹偏執的女人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人多,力量大?第五百八十一章 你馬屁拍得卻不夠高明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找補銀子?第四百二十二章 生擒李成棟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雞蛋撞碎了石頭第四百零二章 首輔之位第一百零一章 好苗子第三十七章 吳爭,你敢?第七百七十七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一千零十章 想罵就罵吧第四百五十三章 柯永盛亂箭被射殺第六百七十三章 你的腔調倒越來越象他了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扉未開,何談坦誠?第三百三十三章 信用放貸第九百十三章 婉拒鄭成功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有備對有備第四百四十二章 你做的,我做不到第三百七十四章 講自己的道理第二百三十六章 爹的家法我已領受慣了第五百五十七章 又至淳安鎮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不癡不聾,不作家翁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吳爭的擔心第九百二十三章 三千人打五萬大軍的伏擊?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妥協,是爲走得更遠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算有遺策第二百五十章 戰場瞬息萬變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作出抉擇第六百八十六章 多爾袞在黃河邊止步不前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擇才而用第四百二十四章 死馬當作活馬醫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妥協,是爲走得更遠第九百五十二章 打順手了,勝利拈手即來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六百五十八章 錢肅樂終於改變第五百六十五章 我們還能上岸嗎?第一千一百十三章 片葉不沾身?第一百零九章 不能和女人講道理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誰是善,誰是惡第六百零六章 陛下聖明第六百三十八章 互不相欠第二百十六章 洪承疇親自增援蘇州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一舉三得第六章 只有陳勝,沒有吳廣第八章 勝利,是種毒藥。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莫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