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間自有真情在

一時間,吳爭被衆人圍了起來。

熊汝霖、孫嘉績肅容,齊齊躬身長揖道:“靖海候高義,我等願隨靖海候誘敵。”

吳爭心中一暖,人間自有真情在啊。

“兩位大人這又何必,如果有驚無險,你們算是多此一舉了,如果真有不測,又何苦將二位大人拖入險境?”

孫嘉績道:“如果靖海候護送這數百人中沒有爲人所熟知的官員在,恐怕很難取信於多鐸。”

這話讓吳爭心中一凜,確實,多鐸身邊有許多降臣,這些人認識不少朝廷重臣。

特別是多鐸身邊的方國安,那幾乎對三品以上官員非常熟悉,如果說朱媺娖還可用不方便拋頭露面,待在車內爲藉口,朱以海等重臣可以用身份尊貴坐轎,那麼別的官員總不能都縮在車內、轎內不見容顏吧?

當然沒人來強迫,可如何取信多鐸呢?

就在吳爭驚悚自己失算了這點之時,錢肅樂道:“吳爭,錢某與你同往。”

張煌言也笑道:“吳爭,愚兄願與你同往。”

與熊汝霖、孫嘉績同來的幾名官員一齊拱手道:“我等願隨靖海候同往。”

這其中,廖仲平霍然在列。

他走到吳爭面前,笑道:“廖某就說嘛,靖海候是忠義之人,可惜昨日廖某一時愚笨,在董賊的煽惑下猶豫了,上了他的大當,手下將士冒犯了靖海候,好在靖海候大人大量,沒有追究廖某,今日能與靖海候再次同赴沙場,就算是廖某向靖海候賠罪了。”

吳爭此時的心裡,只有滿滿地感動。

在這一刻,吳爭的心是暖的。

其實吳爭之前所出建議,不完全是隻爲朝廷。

準確地說,是爲了這個殘明。

多鐸南下,爲得是增援福建戰場。

而福建戰場此時隆武朝已顯疲態,如果隆武朝亡了,吳爭這面將遭受更大的壓力。

這脣亡齒寒的道理,顯而易見。

而能拖延多鐸多一天,對福建戰場的助力就多一分。

當然吳爭沒有想去以身相代,開玩笑,這二十幾萬清軍,可不是紹興、杭州等區區幾府之地能阻擋的。

以現在吳爭四、五萬拼湊起來的人馬,還不夠給建虜塞牙縫的。

所以,吳爭只能選不損自己實力的方式,儘量拖延多鐸南下。

而此時就是一個機會。

原本吳爭是想,拋出這個難題給多鐸,而多鐸肯定需要時間是權衡。

如果多鐸選擇將此事上奏清廷,這一來一回就是五六天時間。

當然,在吳爭估算中,多鐸有權力臨機決斷,那也得多拖上一兩天時間。

這就給了吳爭撒賴的藉口。

三天期滿,如果多鐸指責吳爭失信,那吳爭可以用此事爲藉口,反指多鐸拖延。

而如果多鐸答應了此事,吳爭既可以將朝廷順利撤往海上,同時吳爭也準備了與多鐸來一場規模不大的追擊和反追擊戰。

只要多鐸在憤怒之下開戰,吳爭就可以以此爲藉口,在這邊整出一些動靜來,然後再請王之仁水師在長江沿江佯動,給清廷一些壓力,自然,只要衝突不大,吳爭相信清廷依舊會想到息事寧人,因爲清廷已經無法再調集更多的兵力,開闢江南戰場。

此事,最難把握的就是一個度,吳爭既不能太狠,打痛了清廷,使得清廷轉移注意力到自己身上,這樣辛苦掙下的這片土地,很可能就得拱手讓人。

原本,這事應該在朝堂之上說的,可吳爭很明白,如今朝廷對於隆武朝,一片咬牙切齒之聲,甚至比對清廷更憎惡。

雖然吳爭無法理解這種憎惡的來源,但吳爭明白,這個時候,好不容易整合起君臣一心的局勢,不能因此而破壞。

況且,吳爭同樣認爲死道友不死貧道,隆武朝與自己畢竟相隔太遠,自己能守住江南,已經是對隆武朝最大的支持了,根本沒有能力和精力去增援福建。

吳爭唯一的心思,就是希望隆武朝能給自己多爭取一些時間,讓應天府新徵軍隊順利訓練完成,讓王之仁新編水師能有足夠的時間整訓。

所以,吳爭在聽到錢肅樂等人赤誠的心意時,心中不僅僅是溫暖,還有一絲慚愧。

但吳爭沒有拒絕,因爲這已經不是他能拒絕的事了。

雖然吳爭不想這些人遭遇不測,但他們是爲整個朝廷而慷慨赴難,並非爲他吳爭,自己有何資格去拒絕、阻撓他們?

……。

回到營中,吳爭召來麾下衆將。

山寨不大,特別是這些“地頭蛇”,大都已經聽聞發生了什麼,將要去做什麼?

他們的眼中有着一抹閃亮。

可吳爭心裡暗歎,我的兄弟們啊,可知道這不是一場普通的野戰,極有可能演變成傷亡巨大的潰逃。

看着這些熟悉而有親近的面孔,吳爭板着臉下令道:“陳勝。”

“在。”

“率五千人繼續駐守平崗山。”

“啊?……大人,讓卑職隨你去吧?”

“不。你留在平崗山,除你之外,我不放心。況且你還須接應從海邊返回的明軍。”

陳勝詫異道:“難道明軍不隨殿下前往應天府嗎?”

吳爭搖搖頭道:“我已與殿下商議過了,應天府已經在組建新軍,而平崗山是紹興府唯一的要隘,留這批明軍在,足以牽制清軍南下。等他們回來之後,將全員置入你的麾下,由你全權統率。”

剛剛被升爲副指揮使的陳勝稍作猶豫道:“那……護送殿下一行,由卑職前往吧?”

“爲何?”

“大人知道,當日安頓隨大人南返的百姓,卑職去過海邊,熟悉道路和地形。”

“那山寨中由何人主事?”

“有池將軍和姜伯禮在,他們熟悉山寨防禦,應該無妨。”

不想邊上池二憨悶聲道:“少拿我做擋箭牌,此次護送,我去。”

陳勝急了,“池二憨,我是副指揮使。”

池二憨嗤聲道:“論功,咱不比立得少,若非你獨領平崗山寨防禦,又恰好朝廷駐平崗山,你能升副指揮使?”

陳勝被懟得一時語塞,確實,若論軍功,池二憨所立並不比陳勝少。

第四十三章 我若食言,猶如此盞!第一百四十七章 多鐸想幹什麼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石三鳥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能奈我何第八百四十五章 借是要還的,取,那就不用還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方國安欲歸明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都不是好人(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你也不是好東西第五百九十八章 山風欲來風滿樓第八百四十一章 北伐之日,不遠矣!第六百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間自有真情在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歸屬第九十二章 崽賣爺田不心痛!第六百五十二章 想吃牢飯了不成?第三百七十九章 這樣的人,殺不得!第三百十七章 救厲如海的老僧竟是馬士英第七百十二章 將他叉下去!第七百四十二章 工商皆本第三百九十七章 鎮國公閃亮登場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要動織造司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總有宵小想害孤第七百九十章 給妹妹想轍賺份嫁妝第三百三十二章 錢多也發愁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大西軍之變第五百零七章 這叫什麼事兒第八百七十二章 一場鬧劇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柳如是勸錢謙益反正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收復海州(六)第六百六十三章 斷其一指,以示薄懲第五百十六章 ……哭了。第八百四十一章 北伐之日,不遠矣!第四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收復紹興了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誰要砸場子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你竟敢在本王面前提銀子?第一百七十四章 他欣慰、他自豪第一千六百十二章 迷霧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山,就在那第八百三十二章 當受世人敬重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堅固的堡壘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陳永華的糾結第七百五十七章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渣男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小人物辦大事第六百零九章 夜梟第一百二十七章 殺人?救人!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男女有別第六百零六章 陛下聖明第七章 首戰告捷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猶豫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突變第一百六十四章 受封伯爵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局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變數第二百四十九章 吳家祖宗牌位有秘密?第五百三十章 還能見到哥哥……真好第六百二十五章 醞釀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究竟想做什麼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沈致遠奪權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真小人!第一千零十七章 血拼第五百零七章 這叫什麼事兒第九百三十章 負心多是讀書人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人之將死第一百九十五章 顛覆了自己的認知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都不是好人(二)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逼宮?第一百七十四章 他欣慰、他自豪第八百九十八章 天罰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一百二十章 我朝要舉兵反攻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誰要砸場子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勸降遁逃水師第一千四百十一章 背水一戰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居然是我錯了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杞人憂天第九百零七章 與沈致遠聯絡上了第七百三十八章 君臣之間的交易第六百章 局已經佈下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風雲突變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痛打落水狗第六百四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九百三十一章 小的十九了第七十章 首戰告捷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英雄遲暮?第八百十二章 計劃永遠不如變化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三姓家奴罷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受封伯爵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能贏第九百三十八章 夏完淳力挽狂瀾第二百五十三章 撤往平崗山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該發生的,已經發生第四百九十七章 馬士英醒悟得晚了些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都是銀子惹的事第四百十章 鎮國公好氣派!第五百七十五章 江南軍校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賭一把第五百七十七章 國策和國本第六百零五章 江淮一片混亂第六百九十三章 是和是戰,諸公就沒有一個定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