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吳老爹是個明白人

“小妹,爹病情可有好轉?”

“患處依舊紅腫上着,不過,四、五次擦拭下來,爹爹說是痛楚減輕了許多。”

“真的?不會是爹心裡作用吧?”

“不知道,但爹今日睡得時辰明顯多了不少,往日每一個時辰,都會在睡夢中痛醒。”

“啊?莫非真有用?”

……二人一邊走一邊說。

回到家中,早有等待多時的周思敏迎了出來。

抱着吳爭,周思敏泣道:“你沒事吧?”

“沒事。你看我不是好好的嗎?”

周思敏前後打量了一番,這才安心下來,她輕嘆道:“昨夜都傳你率軍造反了,我心想,殿下是你擁立的,你怎麼可能造反呢?”

吳爭展顏一笑道:“自然是不會的,只是居心叵測之人造謠生事罷了,凌晨山風刺骨,你有身孕,回屋再說。”

於是三人進了屋,朱辰妤去廚房煮東西吃了,而吳爭與周思敏說了幾句,就去探視父親的病情。

甫一進屋,就聽到父親中氣十足的吼聲,“來的可是爭兒?”

吳爭聽了心中一喜,“正是孩兒,爹的身體可好些?”

進了裡屋,見爹已經側靠在牀背上。

“爭兒,聽外面吵雜了一夜,可是出了什麼大事?”

吳爭道:“沒有,只是我帶來的士兵,與山寨中的士兵發生了些誤會。爹不用擔心,區區小事,已經處置完了。”

“真沒事?”

“真沒事!”

“那就好,爹就擔心啊,你年少氣盛,立了區區微薄之功,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吳爭心中一凜,忙道:“沒有的事,孩兒心中牢記爹的教誨,不敢狂妄。”

“可我怎麼聽說,魯王去位,是你擁立了長平公主監國?”

吳爭心中又一驚,忙道:“魯王性子優柔寡斷,加上如今國難當頭,不適合監國。況且擁立公主監國,也非孩兒一人所爲,是朝中諸公一同所爲,況且魯王並未被廢,依舊是參政,此次抗擊清軍,魯王也是立了功的。”

聽吳爭這麼一說,吳老爹鬆了口氣,“要真如你所說就好,爭兒啊,吳家一門忠義,到爹這就是九代忠臣,你可千萬記住,別有敗壞家門的舉動。”

吳爭點頭應是,“孩兒記下了。”

見爹的精神不錯,吳爭也心喜,隨口就說了一句,“只是爹啊,先祖忠的是建文帝,而如今的大明可是永樂帝后人執掌,按理說永樂一脈該是建文一脈的仇人,孩兒應該輔佐妹……呃,少主復仇纔對啊。”

吳老爹正容道:“你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但既然先主臨終之時已經交待,誕下女嬰就讓她安生做個普通人,我身爲臣子,就得奉令。況且如今國難當頭、山河破碎,都是朱家血脈,再怎麼說,面對外敵,也得同仇敵愾不是?”

吳爭意外,父親竟是如此明事之人。

“爹放心,孩兒理會得此理。”

“好,你能如此,倒不負我之期望。”吳老爹滿意地點點頭。

吳爭繞到側面,“爹,我看看你背上的瘡。”

吳老爹道:“爭兒此法甚好,我已經不覺得往日那般疼痛了。”

吳爭掀起父親的衣裳,查看那顆疽瘡,依舊是那麼紅腫,但不同的是,它的周圍似乎起了皺褶。

吳爭見此,心中一喜,起皺褶這是有了好轉的跡象。

“爹,醫工前一次是什麼時辰擦拭的?”

“一個時辰之前吧,想來應該來了。”

這時,醫工恰好進來,見吳爭在,忙行禮道:“卑職見過靖海候。”

吳爭隨手一揮,“不必拘禮,我見家父背上疽瘡雖依舊紅腫,但似乎起了皺褶,加上家父說疼痛有所收斂,想來應該是見好跡象吧?”

醫工道:“這並不說明有好轉,以酒精擦拭多了,所及皮膚有此現象實屬正常,不過吳老丈感覺疼痛減輕,倒是好兆頭。”

吳爭想想也有道理,“那繼續擦拭吧,總比劇烈疼痛要好些。”

“是。”醫工一面爲吳老爹擦拭,一邊道,“如果紅腫處範圍開始縮小,就能確診病情好轉。”

吳爭忙問道:“需要多久?”

“這無法肯定,但三日後,該能分辨出來。”

吳爭點頭,“還望盡心,若家父病情好轉,我必有重賞。”

“份內中事,不敢當候爺賞賜。”

……。

寅時剛過,卯時方至。

清軍博洛就帶人來到山寨甬道前。

這是督促吳爭履約儘快帶人離開平崗山寨。

之前吳爭與多鐸之間達成妥協,吳爭只能在山寨逗留三天,便須帶原班人馬離開山寨,美其名曰,保持現狀。

其實雙方都明白,平崗山寨還有一萬多明軍,如果再加上吳爭帶來的數千騎兵,那多鐸就別想動彈了。

真要率兵南下,紹興府被明軍收復,那就是板上釘釘的事。

如今紹興府清軍雖然聚攏了近四萬人馬,可一旦多鐸率軍南下,紹興府最多隻能留下與平崗山寨明軍持平的人數,否則人帶少了,多鐸如何去增援福建戰場?

而清廷的旨令,多鐸必須儘快南下。

這也是多鐸不得不向吳爭妥協,爲吳爭大開方便之門的原因,當日真要與吳爭發生對決,那勢必演變成紹興府清軍與平崗山寨明軍的對決。

就算最後能擊敗明軍,那短期之內多鐸就甭想率軍增援福建了,況且兩敗俱傷之後,恐怕紹興府清軍也喪失了南下增援的實力。

既然吳爭願意以三天之期、保持現狀爲條件,換得清軍不加阻攔,權衡利弊之下,多鐸選擇了妥協。

今天已經是第二天了,博洛奉命前來催促和提醒,也是題中之意。

而吳爭聞訊之後,心裡一動。

既然朱媺娖和朝廷諸臣都執意遷都應天府,自己也無法阻攔。

畢竟自己是臣,長時間拖着不讓朝廷迴歸南京,不可避免會被世人所詬病。

但畢竟朝廷北遷是件繁瑣之事,與軍隊不同,朝廷一旦動遷,至少數十名官員及其家眷、行李,還有朝廷的各種文書、印櫝等等,加起來數百號人,數百車的物資。

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軍事報復第九百十三章 婉拒鄭成功第七十二章 說不通,便用強。第七百三十八章 君臣之間的交易第七百六十二章 吳爭練兵(一)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讓“子彈”飛一會第一百章 這下老子要破產了。第六百零五章 江淮一片混亂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難唸的經第五百二十三章 攻江都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湖陵城之戰(二)第七百五十九章 聽者有意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三蹶名王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鄭森的躑躅第一百三十七章 同是明軍,何必內訌?第一千三百十九章 主動出擊?第六百五十三章 如今可不就是亂世嗎?第六百三十九章 你得死!必須死!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攻海州?第一百六十章 大敗多鐸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怪我嘍?第九百三十二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八百四十九章 憤青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勸捐第八百二十二章 老朽有自知之明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五十五章 公子,萬萬不可啊。第七百四十一章 宴請羣商第五百五十六章 首輔太小看他了第四百十六章 福建時局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亂的,就是規矩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都不是好人(一)第一千三百十五章 世事總不盡如人意第九百六十九章 帳務凍結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矛與盾第五百二十五章 鋼鐵化爲繞指柔第五百五十一章 佩服,佩服!第四百九十七章 馬士英醒悟得晚了些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急襲第六百八十一章 吳爭的反常第一百零八章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緊追不捨第九百八十一章 吳爭在哪?第五百四十七章 敲打第二百二十五章 恩怨兩清,互不相欠第一千零十七章 血拼第九百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天府之變(二)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見證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錢謙益要自救第一千五百十章 誰合適?第五百九十四章 荒唐!混帳!第二百九十五章 追緝兇手第一百四十三章 世家底蘊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落葉歸根,何處不能安息第八百七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完勝第五十七章 老好人也有氣性啊?第九百八十五章 藏身處被發現第八百六十章 張煌言上門興師問罪第七百六十二章 吳爭練兵(一)第七百十章 第三次和談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又當了回“強盜”第五百三十二章 你打算怎麼讓錢肅典背這鍋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敵佔之地的人心第一百九十二章 讓人意外的莫執念第一百五十章 火炮專家第七十二章 說不通,便用強。第七十四章 地頭蛇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再戰海州第九百二十八章 假戲真做第三百三十八章 錢莊、匯兌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錢肅樂被追殺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怪我嘍?第三十章 你妹!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衡陽鎮狙擊戰(一)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勝利來得讓人意外第三百十八章 被所有人唾棄的馬士英第三百八十八章 清君側,誅奸倿!第五百六十一章 沈致遠的戰前動員詞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最難辨識的就是人心第六百二十三章 韃子開始屠城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沛縣之戰(四)第六百九十八章 南蠻子,好大的口氣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七星島海戰(三)第八百三十章 吳爭及時趕到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名君之相?第三百八十七章 殺嗎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柳成蔭第七百二十四章 智者千慮罷了第八百六十八章 孝莊與多爾袞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將計就計(一)第九十四章 你敢死,我……不敢!第六十七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六百四十章 本公眼中,漢人命貴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猴子派來的嗎第六百三十一章 收官大捷第二百三十二章 南人有脊樑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判斷失誤第九百五十七章 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