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借道入山寨

多鐸惱怒道:“本王可以調集紅衣大炮,轟平山寨。”

這話倒不是多鐸吹牛,以他的身份,和如今清軍在浙江、福建的實力,調得百門大炮也確實不在話下。

可這話也就嚇嚇尋常百姓,面對着崇山峻嶺,一百門,就算兩百門,又能如何?

大山可不是城池,對着城門開炮就行,偌大的山中,你炮擊的對象在哪?

何況平崗山寨在甬道後數裡之地,以紅衣大炮的射程,根本就夠不着。

看着吳爭帶着譏諷的笑意,多鐸恨聲道:“本王不信,紹興府朝廷會讓你肆意妄爲,不惜以引發戰爭來滿足你的私慾!”

吳爭仰頭哈哈一笑道:“豫親王難道還不明白,紹興府朝廷阻擋不了我。”

多鐸凜然,他明白吳爭的意思,眼前這年青人掌控的實力,已經不是紹興府小朝廷能掣肘的了。

想想也是,能更換監國之臣,又豈是監國可以掣肘的。

其實多鐸色厲內荏,清廷對他江南的做爲已下了第二道申飭詔令。

多爾袞在與應天府簽署停戰條約之後,將勒令他率軍南下,進攻福建。

今日之所以率騎兵來得這麼快,實際上多鐸已經在集結軍隊,準備啓程南下了。

這個時候,如果與吳爭一戰,先不說能不能勝,就算勝了,恐怕也與朝廷詔令有悖。

將軍力損耗在這,必然對南下進攻福建造成影響。

況且面前的明軍,經簽署妥協之後,暫時不能視之爲敵。

多鐸心裡很明白,今日只要一開戰,紹興府和清軍之間的戰爭必然重新暴發。

而這絕不是清廷想看到的。

否則,又何必停戰呢?

想到此處,多鐸不得不放軟姿態,“吳爭,如果你下令明軍棄械,本王可以允准你部在我軍的監督下,進入平崗山。”

吳爭心裡笑了,這就是他要達到的目的。

狂妄,有時是一種很好的障眼法。

特別是對敵之時,讓對手誤以爲你夠狂妄,下意識裡面就會輕視、忌憚你的不講道理。

而這往往能給自己製造出機會。

有道是,愣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

又有說,光腳不怕穿鞋的。

吳爭不算光腳,但與多鐸相比,那就是光腳的。

關鍵是,吳爭是個手拿金箍棒的光腳的。

這一點,多鐸無法與吳爭相比。

他再身份尊貴,但依舊是臣子,無法去違逆皇帝和多爾袞的詔令,但吳爭不同,他本身就是一個並不十分合法的小朝廷的伯爵,而顯然,這個小朝廷已經掣肘不住他了。

也就是說,吳爭可以任性而爲,打爛了,反正不是他的,關他屁事?!

多鐸的臨時讓步,並沒有讓吳爭認同。

棄械,開玩笑吧?

這個時候棄械,在清軍的押解下去平崗山?

萬一這數十里路中,清軍突然翻臉,要暗下殺手呢?

吳爭搖搖頭道:“我麾下軍將士沒有繳械的習慣。”

多鐸怒道:“本王已經讓你一步,你別得寸進尺,要知道,這是我大清的疆土。”

吳爭嗤聲道:“豫親王怕是忘記了吧,就在這,本官率軍擊潰了入寇的數千貴軍!此地叫三界,乃我大明故土。”

多鐸反懟道:“可如今已是我大清之地,就得按我大清律法,本王恩准你部進入平崗山,前提是必須繳械。”

吳爭搖搖頭道:“本官絕不答應,棄械寧死戰!”

又談不下去了,吳爭胳膊都擎得酸了。

一時間沒留意,手往下一落。

於是,瞪着吳爭手勢的明軍騎兵,開始異動。

多鐸是真急了,急喝道:“吳爭,本王再讓一步,只要你部在我軍監督之下,本王破例恩准通行。”

吳爭莫名其妙,回顧了一下左右異動,看了下自己的右手才意識到,鬧了個大烏龍。

其實吳爭並不想打,這支騎兵的主要組成部分就是隨自己出生入死的那二千騎兵。

攻下應天府之後,被吳爭從各軍中抽調了三千能騎之人,補充到了戰前的五千騎。

吳爭視它如命,也不想讓它在此遭受重創。

狂妄,是吳爭的面具,而非吳爭內心。

好在,這面具對同樣狂妄的多鐸,顯然非常有用。

這要說明一點,此時的多鐸,倒不是害怕吳爭進攻,多鐸並不害怕吳爭進攻,相反他更去向於與吳爭一戰。

但多鐸無力去改變清廷的決策,特別是多爾袞的決策。

這就是他最後必定會在與吳爭對峙中落入下風的原因所在,他,沒有決斷權,而吳爭有!

吳爭沒有去解釋,傻子才解釋呢。

於是吳爭立馬同意,同意得非常乾脆,似乎與多鐸之間,一直是友好的交談和商議。

明軍騎兵居中,清軍分列兩側。

雙方象是押解,更象是聯合軍演,古怪的隊列往平崗山而去。

多鐸自恃身份,沒有跟隨同去,令博洛率軍同行。

……。

這不是一種勝利,反而這成了吳爭的又一大罪狀。

雖然平崗山寨的軍權是陳勝等人牢牢掌控的,但一樣無法去控制朝廷,這是個陳勝等人無法逾越的鴻溝。

吳爭還沒進入山寨,以戶部尚書董應第以首的一部分官員就已經在聒噪吳爭與清軍勾結了。

否則,清軍怎會好生生地“護送”吳爭一行前來平崗山寨呢?

人心啊,總是這麼複雜。

特別是這個時代的文人,特別是經歷過黨爭的文人,他們下意識的反應,就是不能讓對手出彩,只要不是他們的同類,那就得踩下去。

不用自己爬上去,只要競爭對手下來,就等於自己爬上去了。

這個道理,這種火候,他們熟之能詳。

可附着同樣也忘記了一點,那就是這個山寨,吳爭作主。

就在朝廷還在爭議是否定吳爭罪的時候,陳勝率山寨中將士已經出甬道迎接吳爭去了。

比較諷刺的是,甬道懸崖之上的四門紅衣大炮,還爲吳爭鳴響了禮炮。

巨大的炮聲,差點讓朝臣們以爲戰爭暴發了。

沒有與陳勝等人寒喧,吳爭交待了幾句戒備山外清軍,就帶着宋安,趕去寨中探望老父親。

第三百九十二章 推倒重建?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陽謀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軍事報復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成長的煩惱第八十八章 讓人窩火的錢翹恭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局中局第八百六十八章 孝莊與多爾袞第一百零七章 魏某是揚州人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發爲順民,無發爲難民第六百十六章 雜碎也能成爲勇士第七十五章 生死之間,沒有謊言。第五百六十一章 沈致遠的戰前動員詞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請自重!第三百十二章 不知來路的援軍第一百二十七章 殺人?救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鴻門宴?第七百六十七章 吳爭練兵(六)第八百十章 這哪是護院,分明是軍隊第七百八十四章 你還真夠狡猾的!第一百零二章 你太沒良心了第五百四十二章 莫負老夫!第二百八十六章 一次已是罪過,何況再來一次?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不講對錯,只有利弊第一千四百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一千五百十章 誰合適?第三百九十一章 吳爭是惠宗後裔?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淮安守將祖大弼第一千一百十八章 誰更小人?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所謂的“追擊”第二十一章 說好的把總、千總呢?第三百二十七章 勸進第一千零七十章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第四十六章 爾虞我詐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老實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吳爭,你初心有變吧?第八百九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二百九十五章 追緝兇手第一千一百十八章 誰更小人?第九百九十一章 尼堪趁機反擊第一百七十八章 錢翹恭的選擇第二百九十九章 忠奴第四百五十七章 一州之地三個皇帝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古怪的長隨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居然是我錯了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不一樣了第二十七章 你不會是看上人家婢女了吧?第六百五十六章 我們得有過苦日子的覺悟第七百八十四章 你還真夠狡猾的!第六百三十五章 吳爭就是他們的信仰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做人難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抉擇(一)第五百五十四章 老夫錯了嗎?第一百二十九章 六萬敵軍逼近嘉興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再戰海州(二)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蔣全義脫險第五十八章 讀書人之氣節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落子無悔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糧食第一千五百十六章 法不容情,人容情第六百三十八章 互不相欠第七十八章 有魂的軍隊,不死!不滅!第四百四十二章 你做的,我做不到第一千六百十七章 鄭森“病了”第七百九十二章 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第三百六十九章 孤就算死也不登基!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六百五十三章 如今可不就是亂世嗎?第四百二十四章 死馬當作活馬醫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勸捐第三百十九章 吳爭欲救奸倿第七百五十二章 決定研發新火器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得先捅死你第一百九十一章 鴻門宴?第七百三十九章 血染奉天殿外第三百九十九章 權力不僅改變男人,也改變女人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錢肅樂的剛直第三百四十五章 就憑他們?第四百六十二章 丹陽之戰(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君子,須欺之以方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二袁招了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被雷劈的不一定是壞人第六百七十章 該不該建城第八百四十二章 四九式第三百八十一章 你打算唱白臉還是紅臉?第一百八十二章 國事還是家事?第三百一十章 傷亡幾千人的誤會?!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誤國誤君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劉放的豐功偉績第五百七十二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墮落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錢肅樂要請辭第四十三章 我若食言,猶如此盞!第五百九十四章 荒唐!混帳!第七百九十七章 家父說他不在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此時的鄭森還年輕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錢肅樂要請辭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間自有真情在第五百十八章 再殺一個固山額真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落子不慍不火第六百九十一章 各懷鬼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