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恐嚇多鐸

三日之後,吳爭一行已經至錢塘江邊。

吳爭走的是當初多鐸從杭州撤退,西向與方國安在富陽見面談判的路徑。

雖然清軍已經佔領上虞、紹興,但按照妥協,按實際佔領區停戰,所以,清軍沒有繼續向周邊各縣進攻。

也就是說,富陽以南至嵊縣、上虞嶺南,也就是當初吳爭在三界抗擊入寇紹興府數千韃子騎兵的路線,如今還是明地,依舊在朝廷的統轄之下。

只是從三界至上虞嶺南、平崗山這數十里區域,已經被清軍佔領。

困於平崗山的朝廷,正是因爲這段路,無法轉進杭州。

從富陽渡江,吳爭一行馬不停蹄地馳騁。

直至三界,被駐守的清軍擋住。

清軍在三界吃過大虧,在此安置了三千守軍,並建起了簡易的防禦工事。

當然,以吳爭騎兵的戰力,這三千敵人根本擋不住他們,完全可以呼嘯而過。

問題是,這麼將產生重啓戰端的後果,況且,上虞、紹興已經在清軍的勢力範圍之內,多鐸大軍還沒有離開紹興南下福建。

所以,吳爭沒有執意妄爲,而是派前鋒向清軍交涉,商議通過三界前往平崗山。

果然,沒過多久,多鐸率軍聞訊而至。

這是兩個死對頭,沒錯,如今的吳爭,不管從身份還是實力,已經可以與多鐸相抗衡。

已經有稱死對頭的資格了。

二人雖然真正交戰只有杭州城外一次,但前前後後打了三仗,除了這平崗山一戰,沒有勝敗之外,兩次都是以多鐸的失敗而告終。

最關鍵的是,多鐸的一隻腳,是被吳爭所害,以至於如今多鐸出行,都得在左腳靴子裡墊上一塊精心雕刻的木頭,否則就是恨地不平了。

如果說多鐸不恨吳爭,那肯定是假話。

按多鐸的心性,恨不得將吳爭銼骨揚灰。

但不管是英雄還是梟雄,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絕對的自傲。

不屑於用見不得人的手段去擊敗,已經被自己列爲對手的敵人。

他們希望自己能在戰場上堂堂正正地擊敗對手。

所以,當多鐸第一次真正面對面與吳爭相見時,雙方的氣氛應該稱得上融洽,至少並沒有任何過火的事發生。

“你就是臨安伯吳爭?”多鐸有些意外,面前的少年人遠比他想象的還要年青。

“正是本官。”吳爭隨口答道。

多鐸沉聲道:“按之前簽署的協議,這已經是我朝的疆土,明軍不得進入。”

吳爭道:“平崗山寨中有我父親在,如今家父病重,吳爭身爲人子,只能前往探視,還望豫親王通融一次,吳爭在此謝過了。”

多鐸搖搖頭道:“此事關係重大,本王要先請示朝廷,請臨安伯靜候。”

吳爭一聽急了,請示朝廷?

清廷如今在順天府,這一來一回得多少天?

到時黃花菜都涼了。

吳爭道:“協議是死的,人是活的,吳爭今日無意與豫親王爲敵,只想借路一用,請豫親王成全。”

多鐸倒真不是要故意爲難吳爭,律法如此嘛,當然,多鐸也沒有好心會吳爭排憂解難。

也就是說一副公事公辦的嘴臉。

多鐸拒絕道:“請臨安伯稍安勿躁,此事本王也沒有擅專之權,只能等朝廷旨意下來。”

吳爭臉唰地一下綠了,冷聲道:“若本官不應,強闖呢?”

多鐸立馬回懟道:“臨安伯儘管一試!”

吳爭一時啞了,看着多鐸身後不下於自己的數千騎兵,吳爭知道,打起來自己佔不到好。

雙方就這麼在三界官道上,間隔數丈距離僵持着。

最後,還是多鐸先開口道:“臨安伯,聽本王一句勸,先紮營歇息吧,五、六日之間,信使就會返回,只要朝廷同意,到時本王絕不阻攔你的孝心。”

多鐸以爲自己算是夠和善了,當然,多鐸的和善是建立在對方有足夠的資格讓他和善。

可問題是吳爭根本不吃他這一套。

就在多鐸話音剛落。

就聽吳爭厲聲下令道:“全軍備戰!”

多鐸聞言大愕,瘋了?

沒錯,吳爭瘋了,急瘋了!

放下應天府一切,三天急趕,爲得就是見父親最後一面,在這被擋下,讓吳爭如何甘心?

五六天之後,能不能活着見到父親還兩說呢,吳爭決定拼死一搏。

倒不是吳爭狂妄如斯,其實吳爭也在心裡權衡過。

多鐸身後騎兵確實不少,與自己帶來的人馬不相上下。

可自己未處劣勢,打上一仗,勝負還是兩說。

可如果象多鐸所說,在這紮營等待,那紹興府清軍就會隨即向這邊增兵,這是應有之意嘛。

到時如果清廷不允,難道吳爭就這麼灰溜溜回去?

而按雙方的協議還是交情,清廷不允是大概率的。

特別是如今幾乎整個紹興府朝廷都被困在平崗山寨,清廷怎會同意讓自己率軍進入?

這不是公然令小朝廷脫困嗎?

既然早晚要打這一仗,晚打不如早打,只要突破三界,那麼數十里的距離,就到平崗山,與平崗山明軍會師,哪怕據山可守,清軍一時也無能拿自己怎麼樣。

至於雙方會不會因此而重新暴發戰爭,說實話,吳爭已經不想去考慮了。

有句話說得好,“我死之後,管它洪水滔天?”

多鐸確實震驚了,他急阻道:“吳爭,你瘋了?可知道你今日一戰,我朝與紹興府的戰爭將重新引發?”

吳爭冷聲道:“身爲人子,爲見父親最後一面,不得已爲之。豫親王也爲人子,當明白其中道理。”

說完,吳爭抽刀擎起,斜指天空,“全軍聽令,目標平崗山!”

多鐸一時腦子有些當機了,他是真沒想到這少年會如此狂妄,不,應該是猖狂。

他連忙一邊下令迎戰,一邊還是想說服吳爭。

“且慢!”多鐸右手往前一推,喝道:“吳爭,難道你不想想,一旦開戰,本王將率軍踏平平崗山?”

吳爭仰頭哈哈一笑道:“豫親王攻平崗山有些時日了吧,攻下了嗎?今日我率軍突破豫親王防線,進入平崗山,山寨中防禦力便會迅速增加,豫親王還能攻下平崗山寨?”

第七百零九章 王一林離去第五百八十九章 劍,有了自己的想法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人走茶涼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渣男第三百四十七章 逼宮第三十八章 這世間只有兩種人第一千三百十三章 戰機初現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十六字第四百七十六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第四百十章 鎮國公好氣派!第七百六十二章 吳爭練兵(一)第九百六十九章 帳務凍結第七百七十六章 爾虞我詐第八百零七章 哪個馬大人?第三百十五章 人在其位,身不由己第三百六十一章 應天府之變(四)第一千七百章 終有一失第二百四十章 水田阻敵第五百十四章 局勢詭異第八百七十二章 一場鬧劇第一百九十一章 鴻門宴?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興國公談判第九百八十四章 陰謀之下,最慘的是無辜第八百九十五章 勝負取決於誰犯的錯少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再戰海州(三)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海州之戰(一)第三百九十章 這轉折來得太突然第六百五十章 金聲桓的小算盤第七百七十七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八百三十七章 說得上話,便是自家人!第一千零七十章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第七百四十一章 宴請羣商第一百零六章 官帽批發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瘮人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快了第六百零四章 需要打破僵局第二百三十章 大明江陰兩任典史第二百五十四章 糧食大戰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爲何不能是陛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十一章 就算你長得再美第四百六十八章 戰爭尾聲第四百十四章 收復紹興的日子不會太遠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受封伯爵第七百三十三章 新首輔人選第二百十五章 吳勝兆在猶豫第九百九十四章 廖仲平奇蹟般地生還第一百六十一章 壯哉,夏文忠公!第一千五百十五章 我叫魯進財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大的誘惑?第一百六十二章 多鐸悍然反擊第四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收復紹興了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坑第九百五十六章 快刀斬亂麻第十二章 還能再巧點嗎?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益交換第九十四章 你敢死,我……不敢!第七百十七章 漢人的血性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勸降第五百四十九章 應天府,一片詳和!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吳爭的擔心第六十七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三十五章 密信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名君之相?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賭約第八百零四章 透着古怪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逼上梁山的匹夫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渣男第一千六百十一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三百零六章 三界被阻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權力更迭的痛苦第九百三十一章 小的十九了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陽謀第七百八十八章 改良的虎蹲炮第一百三十章 打伏擊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戰爭的帷幕被撕開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君子之約第八百八十六章 收編九江義軍第九百九十章 尼堪的野望第一千三百章 妥協第四百四十五章 改勸降爲逼降第六百六十三章 斷其一指,以示薄懲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崖鎮大捷(一)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守土保境,唯死而已第五百八十三章 無能爲力?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真假難辯第五百五十一章 佩服,佩服!第五百九十六章 他們在北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要槍,還要人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兵權交接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是真傻,還是裝傻第三百八十三章 針鋒相對(一)第三百四十章 魏忠賢,他是個惡人!第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九十四章 你敢死,我……不敢!第三百十一章 三界阻擊戰第四百二十七章 “拿”錢的法子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是策反嗎?第五百十章 反擊!第四百十三章 擊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