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應天府之戰

這樣任人屠宰的格局不破,明軍崩潰是早晚的事。

所有將領急在心裡,可一時間拿不出辦法。

形勢萬分危急之時,救星終於到了。

陳勝與池二憨率軍趕到,拯救了明軍於危亡之間。

沈致遠迅速率六百多騎兵,衝擊博洛尾部。

池二憨部一分爲二,一路由池二憨率領增援廖仲平部,一路由陳勝率領由另一面側擊博洛部。

這近六千生力軍的到來,迅速緩解了搖搖欲墜的態勢。

戰局開始平穩,雙方的戰力取得了平衡。

這個時候,錢肅樂終於做對了一件事,他兩次提議將城中三千守軍派出,直擊之前被明軍打得狼狽不堪的前攻城清軍。

而這時,朱媺娖、張煌言都沒有反對,張煌言毛遂自薦,要求親率大軍出擊。

於是,這支三千人的軍隊,成了壓垮清軍士氣的最後一根稻草。

多鐸的大軍被死死地擋在了西面入口,無法加入戰場。

而戰場中,原攻城的清軍僅有四、五千人,加上博洛三千多騎兵,加起來不過八千人。

而明軍扣除廖仲平部和之前傷亡,還有約七千人,加上沈致遠的騎兵和陳勝所率二千人,如今再加上張煌言率軍出城三千人,總計兵力已經達到一萬二千人之衆,而這其中近一半是生力軍。

博洛騎兵雖強,但經過幾次衝殺,馬速已經降低,與明軍步兵形成膠着,很難再發動高速衝鋒。

也就是說,在這個局部之中,清軍已經落在下風。

勝利的天平開始嚮明軍傾斜。

如果真能將這一部分清軍擊潰,那說不定紹興府的歷史還真能改寫。

因爲折損了這一部分清軍,多鐸麾下除了留守驛亭和派駐紹興府的人馬之外,就只有他親率的一萬人了。

這種兵力只能與明軍割據相持,而無法碾壓消失。

可這僅僅是願望,博洛戰場敏感度非常高,他在確認多鐸大軍無法迅速突破明軍阻擊時,就迅速接管了戰場清軍的指揮權,下令以一千騎兵爲先鋒開道,另二千多騎兵殿後阻擊,全軍向北撤退。

這個命令,拯救了戰場清軍。

張煌言率部正在向北的路上,最北面的原攻城清軍此時還未與張煌言部接觸,從容而退。

面對虎視眈眈的清軍騎兵,沈致遠不傻,六百多騎自然不能追擊。

陳勝部接近到沈致遠部後面,停下了腳步。

張煌言雖心有不甘,但也只能停止。

博洛等步兵撤遠之後,才帶着騎兵遠去。

戰場在一柱香的時間內,迅速安靜下來。

西面戰場敵我雙方也在脫離,廖仲平部已經摺損過半,如果沒有池二憨三千人增援,恐怕早已崩潰。

多鐸很清楚,今日恐怕無法得逞了,於是見好就收,率軍緩緩撤離戰鬥。

明軍無力追擊,大戰終於平息。

此戰,敵我雙方前後所派出的軍隊都超過二萬人,傷亡人數也非常接近。

清軍總計傷亡四千餘人,其中三千來自於原攻豐惠的軍隊,這支軍隊,如果沒有多鐸率軍來援,恐怕真有可能被明軍打殘。

從戰前一萬人,到撤退時僅剩不足四千人。

而明軍的傷亡近五千人,傷亡最大的分成兩部分,一是多鐸率軍來援,廖仲平部捨生阻擊,至戰鬥結束時,其部僅剩一千人出頭,不可謂不慘烈,廖仲平也以此戰,論功晉三級,任衛指揮使之職。

另一部分重大傷亡,是被博洛騎兵突擊所產生,短短一柱香的時間,傷亡達八百人,之後博洛率軍來回犁了幾遍,所過之處,明軍傷亡慘重,這部分的傷亡人數,總計在二千人以上。

由此,如果不算池二憨來援的軍隊,明軍基本上可以說是被打殘了。

但道路是曲折的,結果卻是好的,畢竟勝利了,撤退的是清軍。

可沒有人高興得起來,這個時候,就算是絲毫不懂軍事的人都明白了一個道理,豐惠城是守不住了。

滿打滿算,明軍大概還有一萬出頭的兵力,人疲馬乏不說,關鍵是已經失去了後援,能派的援兵已經到了,紹興府周邊唯一還僅有明軍的就是池二憨留在杭州府的五千人,可那五千人動不得,萬一紹興府失守之後,清軍渡江而上進攻杭州城,沒有足夠的兵力駐守,吳爭又無力回援,那之前所付出的心血,就將付之一炬了。

所以,豐惠肯定是守不住了。

這個時候,所有人的心情是沉重的。

此次開戰以來,明軍將士不可謂不英勇,朝廷上下不可謂不齊心。

可還是輸了。

天意如此,非戰之罪!每個人的心中都是這麼一句悲愴的話。

當天晚上,監國長平公主朱媺娖諭令,棄守豐惠,轉進平崗山。

平崗山前的老槐村,一下子涌堵了,上萬人的涌入,令它不堪其重。

好在戰爭之前,陳勝、沈致遠、姜伯禮等已經做了幾個月的戰備工作。

老槐村作爲平崗山寨的最前哨,已經修成了完備的戰略設施。

除了沒有修築護城河,一座半圓依山的一丈高小城,已經初具雛形。

加上吳爭始終有着將平崗山寨建成“諾亞方舟”的想法,日常財力、物力的強力支援。

其中所囤積的糧草和戰爭器械,也夠這萬人消耗上幾個月的了。

而朱媺娖以及錢肅樂等朝廷諸公,進入了平崗山寨,臨時政府依舊完善。

……。

吳爭的判斷沒有錯。

洪承疇一旦決定死守應天府,那應天府周邊的清軍就會被迅速抽調到應天府。

王之仁率水師攻入鎮江城,城中守兵僅八百人。

興國公王之仁以五千步兵,一戰而下,輕取鎮江。

三天後,魯之域派信使傳來捷報,攻克太平府。

由此,明軍對應天府形成三面包圍之勢。

吳爭在次日拔營向西。

兩天後,丹陽光復。

時間定格在四月十八日這一天,這是南明第一次對應天府發動收復戰的時間。

魯之域部九千餘人出太平府攻應天府。

吳爭率六千人經句容攻應天府。

王之仁率水師一萬、步兵六千人攻應天府。

明軍合計兵力達到三萬一千人。

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義結金蘭?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人之將死第七百七十四章 臉皮夠厚的沈致遠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江水戰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山,就在那第九百九十九章 我還有更好的主意第五十五章 公子,萬萬不可啊。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不識時務的施琅第六百八十五章 亂世當用重典第五百十九章 梟首!第二百三十七章 多鐸派人說降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收復海州(四)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套中有套第九百五十一章 二百里奔襲第八百三十八章 每日自省吾身,絕無貪過一文哪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人講個數第二百八十章 欲加害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以諍搏名第五百零八章 從未有過的狼狽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鄭森的躑躅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舐犢情深第三百三十一章 人心易變第三百七十二章 裝病還裝出理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傳國玉璽第五百三十三章 這理得說明白嘍第三百十五章 人在其位,身不由己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私誼還是公義第三百十七章 救厲如海的老僧竟是馬士英第一百六十四章 受封伯爵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樹欲靜風不止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廷亂象再起第一百三十一章 是不是說一套做一套?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灘滸山海戰第三百七十六章 平衡第六百七十一章 不建城牆行不行?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飛雲橋之戰(二)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給誰希望,又斷誰希望第四百三十九章 戰局發生轉變第六十六章 此請,孤不允。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鳳陽府第一戰(二)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灘滸山海戰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法無禁止皆可爲?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一切爲了勝利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歪打正着第一百六十章 大敗多鐸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計劃跟不上變化第九十八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出手第六百章 局已經佈下第五十六章 道理是講給人聽的,畜生不配!第四百二十七章 “拿”錢的法子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圍城第一千一百十五章 漢室是哪室?第二百四十四章 常州光復第九百九十九章 我還有更好的主意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什麼人哪?第八百零四章 透着古怪第九百三十九章 故人已去第三百六十二章 應天府之變(五)第八百零七章 哪個馬大人?第九百零七章 與沈致遠聯絡上了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此時的鄭森還年輕第八百二十一章 里長、族長的威嚴第九百九十六章 知道我爲什麼踹你一腳嗎?第八百零四章 透着古怪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南北三個戰場(四)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老實人第四百二十九章 似曾相識之感第二百零七章 莫老,老莫第八百零二章 長林暗衛第六百零七章 陰謀才露尖尖角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家坊遭清軍屠戮第四百九十一章 忠奸難辯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柳成蔭第一百四十六章 賭運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遊戲規則第五百五十二章 果然是人老成精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教唆(一)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擔心第一千七百章 終有一失第四百三十八章 誤打誤撞,各有錯着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有些不要臉第四百四十四章 金聲桓獅子大開口第八百五十章 吳爭,你不講理!第八十五章 老夫沒聽見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究竟想做什麼第九十二章 崽賣爺田不心痛!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整訓令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劉放的豐功偉績第六百二十三章 韃子開始屠城第三百七十一章 妖孽!第四十二章 你變了,真變了第四百九十八章 相互試探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英雄遲暮?第五百二十五章 鋼鐵化爲繞指柔第九百四十七章 布木布泰的選擇第二百六十七章 空手套白狼第二百八十六章 一次已是罪過,何況再來一次?第六百六十九章 不會有都城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四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