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戰場瞬息萬變

出莊路上。

陳勝忍不住好奇,向池二憨問道:“那塊無字牌位供得是誰?”

池二憨搖搖頭道:“除了老爺,恐怕沒人知道。”

“難道你家少爺也不知道?”

池二憨古怪地看了陳勝一眼,答道:“少爺問過老爺兩次。”

“怎麼說?”

“前一次挨一記大耳刮子,後一次被老爺踹了一腳。”

陳勝大汗,默然無語。

……。

豐惠城,如今是“財大氣粗”了,這形容詞是相對於之前兵力的捉襟見肘而言。

咱有人了!

這讓朝廷文武官員一時間都腰桿子挺了起來。

他們從紹興府到驛亭再到豐惠,這一路上,也就在驛亭外水田初嚐了一下勝利的滋味,其餘時候都在奔波。

就算心性再懦弱的人,一直被這麼壓抑着,久了,都會有爆發的那一刻。

於是,一場對敵反擊戰就在這麼個氣氛中醞釀起來。

這也是開戰以來,紹興府朝廷第二次上下形成一致。

戰鬥開始了。

非常順利!

城外清軍幾乎在同時,發動了對豐惠城又一次攻城。

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城中明軍也同時發動了反擊。

以有備對無備,以衆擊寡,可想而知,清軍這時會是怎樣的意外和慌亂。

三千人的清軍攻城部隊被明軍兩路迅速擊潰,大半人被當場格殺,少部分人潰散於田間荒野。

宜將餘勇追窮寇!

朱以海、錢肅樂等人站在城樓上意氣風發,下達了將戰鬥進行到底的命令。

此時腦子清醒的人也有,譬如張煌言,譬如廖仲平……可他們無法左右整支明軍。

於是,明軍一路高歌對城外清軍的大本營,發動了此次戰爭以來,第一次反擊殲滅戰。

其實話得反過來說,如果僅僅是戰術而言,錢肅樂等人發動這樣的反擊戰無可厚非,而且適當、及時。

折損了近半的清軍,此時兵力最多不足六千人,而出城擊敵的明軍卻有萬人之衆。

明軍已經佔據了局部兵力、士氣、補給等諸方面有利因素。

這樣的條件下,取得局部戰的勝利,確實是可以指望的,也是幾乎可以肯定的。

可將與帥的區別在於,前一個的本份是思考戰術,後一個的本份是籌謀戰略。

明軍此時缺少的是帥才,以戰略目光去審視整個局勢。

錢肅樂終究是個文人,哪怕再豪邁悲壯,也不足以勝任領導起這麼大的一次野戰,他甚至沒有給明軍留下一支可以救急的預備隊,而朱以海,那就更不用說了,他此時除了意氣風發,沒有別的了。

朱媺娖說到底只是個十七歲的女孩,空有一付捨身爲天下的理想,又怎麼可能精通軍事呢?

在她看來,能贏,就是好事。

加上對於吳爭的抗令(主要是抗她的令),她同樣憋着一肚子的氣,能在此克敵制勝,其實與她內心的渴望,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這也是她不去阻止的真正原因。

шшш★ttKan★¢ ○

朝廷上下,由此步調一致。

可他們卻沒有時間去想,或者說根本就沒往那方向想過,如果真能取勝,又何必棄驛亭轉進豐惠呢?

只要調豐惠明軍協防驛亭,不就完了嗎?

驛亭和豐惠距離太近了,近到沒有供明軍殲滅城外清軍,轉來迎戰驛亭清軍的時間。

如果城外只有一千以內的清軍,或許可以在殲滅之後,再從容撤回城內防禦。

可那是六千清軍啊,追隨多鐸入關的八旗軍。

就算是六千頭豬,任由你殺,得多久?

正因如此,明軍在與清軍激烈交戰之時,多鐸親率大軍,不期而至。

對於明軍來說,是不期而至,對於清軍,卻是如願以償。

而明軍最大的噩夢不是因多鐸率大軍趕來,而是從吳莊撤退的博洛率騎兵穿插至明軍與豐惠城之間,截斷了明軍回城的路。

明軍由此陷入了清軍合圍之中。

不僅如此,博洛騎兵還對明軍後部發動了突擊。

戰場局勢瞬間扭轉,如同一個天,一個地。

明軍士兵並非不英勇,可任何一個人,在滿身熱血的時候,突然被一盆冰水從頭淋下,這種酸爽,都會導致士氣的急劇低落,反差太大了。

明軍的進攻勢頭迅速停止,開始往後退。

城牆上的朱以海、錢肅樂此時卻傻了。

特別是朱以海,他從驛亭城外拎過“泥炸彈”之後,這滿腔的熱血正熊熊燃燒着。

殺光建虜,復我大明!這口號猶在他的耳邊迴響。

可怎麼就突然成了這樣呢?

錢肅樂急了,可他不是貪生怕死之輩,他迅速下令,要親率城中僅有的三千守軍出城增援。

這下張煌言真按捺不住了,堅決抵制了錢肅樂的決定。

而這次朱媺娖也站在了張煌言這一邊。

三千守軍,那就是城中數千傷兵加上婦孺的命啊。

如果再出戰,豐惠就是不設防的城了。

官員們滿臉悲愴地在城樓上看着這一幕,無不涕淚交流。

在這個時候,他們才認識到一點,自己確實不是指揮大軍作戰的那塊料。

廖仲平的性格,介乎於陳勝和厲如海之間。

只是穩重不如厲如海,血性不如陳勝,但他的軍事閱歷、經驗確實勝過厲如海,果斷勝過陳勝。

他在多鐸援軍到達時,便迅速下令,令己部脫離明軍進攻序列,從側面迎擊多鐸大軍。

此時的廖仲平,雖然還是千戶,但他麾下一營,已經升格爲紹興府近衛,加上當時方國安叛亂,其部被吳爭收編,後朝廷和王之仁瓜分了這支明軍,廖仲平部已經擴充至三千人。

這也是廖仲平敢毅然揮師迎擊多鐸援軍的底氣。

好在豐惠城的格局不大,周邊已經容納不下多鐸上萬人的軍隊,加上多鐸大軍中也已經沒有了騎兵。

廖仲平部雖然獨木難支,卻也真的擋住了多鐸大軍,給了明軍一絲喘息的機會。

可博洛的騎兵,確實給明軍造成了巨大的傷亡。

倉促之下,明軍根本無從防禦騎兵。

短短一柱香的時間,明軍後部已經被博洛騎兵犁了一遍,至少數百明軍陣亡。

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撞,也得撞沉它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女生外嚮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人之將死第二百二十九章 江陰百姓的大禮第六百十五章 不要也罷第九十九章 想得美,做得更美第五百二十四章 躺着都中槍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銀子,永遠是頭等大事第三百六十九章 孤就算死也不登基!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四百萬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欲擒故縱第一百九十五章 顛覆了自己的認知第一千二百十一章 你我皆可死,唯他死不得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叔王也有野心第五百九十八章 山風欲來風滿樓第一千零十七章 血拼第一千零六十章 好膽!第七百七十四章 臉皮夠厚的沈致遠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以強擊強,最能摧毀敵人的意志第五百二十九章 今日不妨再辭官一回第二百五十五章 莫家有奇女第七百三十八章 君臣之間的交易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戰術僵持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誰是後生?第七百二十章 不服!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戰將啓第三百零六章 三界被阻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政變第四百二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八百二十三章 敵人不上當第十二章 還能再巧點嗎?第一千零二章 爛攤子第八百八十章 他真敢自立、真敢反嗎?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一切爲了勝利第七百二十六章 朱慈烺究竟要幹啥第六百零九章 夜梟第四百五十二章 紹興府最後一支清軍覆沒第一百四十八章 多鐸竟帶了紅衣大炮第九十四章 你敢死,我……不敢!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家家有本難言的經第二百七十九章 總有刁人第五百十九章 梟首!第一百三十章 打伏擊第九百七十八章 你算個屁?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點到即止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湖陵城之戰(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舌無骨,黑白顛倒第二百九十三章 多鐸另有打算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撿了個名士(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福州變局第二百五十一章 應天府之戰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誰是那隻儆猴的小雞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兵權交接第九百九十四章 廖仲平奇蹟般地生還第三百二十二章 私怨高於國仇纔是主因第九百七十四章 絕不放過一個第五百零三章 老情敵,小問題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鄭森來援第一百四十九章 遭受清軍炮擊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你竟敢在本王面前提銀子?第五百六十九章 值嗎?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邁密的痛苦第二百二十四章 老兵金貴,老兵不死!第七百五十一章 其實大明火器是強悍的第四百十二章 杭州灣水戰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父子情深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是吳小妹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錯覺、美夢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小人物也能幹大事第二百八十八章 吳老爹是個明白人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不受?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初露端倪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運籌第八十章 這個女人,不容易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杞人憂天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收復海州(四)第七百五十六章 目標是重塑第六百三十八章 互不相欠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錢肅樂的剛直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爭鬥無處不出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攻海州?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給誰希望,又斷誰希望第四百章 必須阻止馬士英入閣第三百四十五章 就憑他們?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爲何要戰?!第八十四章 親疏有別第七百四十五章 度量衡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殺李成棟第七百零六章 這下好,黃泥巴掉在褲襠裡了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崖鎮大捷(二)第一千五百十九章 散了吧第一百七十二章 方國安突然發現他成了棄子第六十一章 瞞上不瞞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何苦喋喋不休,作婦人樣!第五百二十五章 鋼鐵化爲繞指柔第七百十七章 漢人的血性第八十五章 老夫沒聽見第七百六十五章 吳爭練兵(四)第三百三十三章 信用放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