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江陰百姓的大禮

在吳爭看來,就算手中兵力,不足以光復應天府,但拿下一個兵力空虛、又新敗的常州,想來應該不難。

清軍遭受接連兩敗,士氣肯定低落,加上清軍的組成,最大部分依舊是各地明軍降軍。

洪承疇手中可調動的兵力已經到達極限,北面清廷就算能增兵南下,那也得半月之後。

如果能將戰線推進至常州以北,那麼明軍收復長江南岸未必不可能。

而運氣好的話,如果能將應天府光復,抗清的形勢就會瞬間扭轉。

東南沿海無數的降軍會反正,各地義軍都會蜂涌而來。

最不濟,也能依仗長江天險與清廷南北而治。

шωш¤ тTk an¤ C〇

在江陰耽擱了前後兩天,這時就算趕至杭州已經是二、三天後,恐怕也趕不上紹興府之戰了。

雖然心中擔心,但吳爭還是決定繼續北伐。

吳莊有平崗山陳勝守護,再不濟莊中親人隨陳勝退至山寨固守,也能支撐一段時間。

加上池二憨率一萬人前往增援,守住紹興府雖然困難,但護送紹興府君臣退往杭州,想必是可以做到的。

與丟失紹興府相比,佔領常州,進軍應天府,更爲值得。

而吳爭心中還有一絲期望,那就是拿下常州之後,或許會有周邊義軍前來投效,這樣手下可用於攻城的兵力就會增加。

大軍已經開拔,吳爭等將領走在最後。

這時,身後突然傳來一聲,“大將軍留步。”

吳爭轉身看去,只見之前在官道阻攔自己的老漢,在幾個少年的攙扶下,衝自己的方向急奔而來。

吳爭連忙迎上去,“老丈如此慌忙趕來,還有何事?”

老者興奮的拱手道:“大將軍救我江陰,老漢無以爲報,還請大將軍稍等片刻,江陰百姓有一份重禮獻上。”

吳爭聽了,笑了起來。

自己如果貪錢,要收禮,縣衙中被土國寶搜刮的十萬兩銀,也就不還給江陰百姓了。

老頭送再重的禮,還能比十萬兩白銀更重?

“老丈心意,本官領了,不過這禮嘛,就不必了,本官軍務緊急,恕不奉陪了。”吳爭婉拒道。

不想那老頭上前一把抓住吳爭的手道,“大將軍率王師西向,可是爲了光復常州?”

吳爭本不欲透露,但吳爭同樣相信老頭的忠義。

這江陰城中若是有哪個會出賣自己,恐怕滿城百姓的口水都會淹死他。

一個城,八十一日,十幾萬條生命,無一人降清,這種底蘊,出不了漢奸。

“老丈猜得沒錯,聽聞常州城守兵匱乏,本官欲趁勢光復,以圖南京。”

老頭大喜道:“大將軍果然是我朝名將,既然如此,這份大禮大將軍非收不可!”

吳爭這下就好奇起來,這百姓送的禮還能關乎此戰成敗?

於是,吳爭捺不心來等待。

大約一柱煙的時間,城裡有數百人,擡着許多大缸出來。

還有一長溜的板車,包得嚴嚴實實的,不知道其中放着何物。

吳爭被老頭引着向前。

來到這人羣前。

老頭指着那些大缸對吳爭道:“大將軍可知,這些是何物?”

吳爭看着這些缸口被油紙密封的嚴嚴實實的大缸,心中突然一動,驚悚地問道:“莫非……是火藥?”

老頭擊掌讚歎道:“大將軍果然是神人,這缸中正是火藥。”

吳爭驚駭,望着這二十幾個大缸,天啊,這得有多少火藥啊,一個缸四個人擡,至少得有二、三百斤。

江陰一個縣城,怎麼可能有如此巨量的火藥?

“老丈,這些火藥從哪來,城中怎會有這麼大量的火藥?”

老頭仰起頭,神情變得無比莊重,他顫抖着手指,指着城樓上,那處閻應元留下手筆的樓門,顫聲道:“閏六月二十一日,清軍連日不能攻克,向清廷請求支援,清廷所派七王、八王、十王等率一千多名將領,馬步十多萬大軍,攜大炮二百四十門至江陰城外,降將劉良佐部作爲先鋒,首先攻打西門。”

“閻公率全城百姓死守之餘,派出上百路信使,向周邊各地乞援……大將軍可知,這上百路信使求來多少援軍?”

吳爭沉默着,搖搖頭。

老頭悲憤道:“無一兵一卒入江陰!倒是各地義軍,至少來了上萬人。可氣的是,各地明軍,竟趁此勒索江陰,如吳淞總兵吳之葵,藉手下將士欠餉日久,須江陰獻上千金,方能出兵增援。閻典史便令人湊足千金,送於吳之葵。”

吳爭慍怒道:“那吳之葵前來增援了沒有?”

老頭點點頭道:“來了。可時間由此耽擱了,清軍已經對江陰城形成了三面合圍之勢,吳之葵還未到江陰,所部就被清軍擊敗,其本人也被清軍俘虜,降了。”

吳爭臉色如水,心中的鬱悶無從言表。

許多事,不知道也就罷了,可一旦聞聽,心中就會有無窮無盡地懊惱。

這是什麼世道,原該守土有責的明軍聽之任之,反而那些草莽流寇,竟爲大明灑盡最後一滴血,更可悲的是,江陰城那十幾萬西枉死的百姓,竟全城爲大明殉節。

老頭繼續道:“閻典史無奈之下,便令人登記城中戶口,有多少保,多少戶,多少人口,壯年和老年多少人,都一一登記。然後從中選取一些精壯勇猛之人到他的麾下,依靠他們的力量,成就這番義舉。之後閻公還發動募捐,有錢出錢,無錢也可出物、出力。並將所得錢財,令人向周邊採購各種所需,將物資囤於城中心,最多時城中有火藥五百甕,鉛彈子二千石,大炮一百多座,鳥槍二千張,錢千萬貫,絮帛千萬端,酒千壇,水果萬鍾,豆千缸,料草千萬束,鹽萬斤,銅鐵器萬枚,牛千頭,豬羊千隻乾魚千包,蔬菜千畦。”

吳爭目瞪口呆,這閻應元的手筆確實夠大。

這反過來,也彰顯出了江陰百姓爲此付出的胸襟,如此龐大的物資,就算紹興府朝廷恐怕早已沒有能力籌措,而區區江陰一個小縣就籌集起如此數量的物資,大明是真正藏富於民啊。

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逼上梁山的匹夫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鳳陽府第一戰(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瓜瀝攻防戰第八十七章 皮糙肉厚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琴瑟和鳴?第一千零三十章 清君側!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反目成仇?第四百八十二章 你太魯莽了!第一千一百章 父教子第八百十六章 黃駝子出獄第三百七十八章 素未謀面的正室夫人第四百二十章 運氣不錯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將計就計(一)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戰爭的帷幕被撕開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收復海州(二)第六十八章 站直嘍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無心插柳第一百十九章 山寨居然有紅衣大炮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心中有佛?第二百二十四章 老兵金貴,老兵不死!第三章 二憨,殺了他第八百七十五章 敗,就是殺人最好的理由第四百五十章 全殲清軍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兄弟還是翁婿第五百七十五章 江南軍校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六百九十三章 是和是戰,諸公就沒有一個定議嗎?第二十章 世上焉有不吃腥的貓?第七百六十四章 吳爭練兵(三)第七百二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四百九十三章 與虎謀皮第四百七十七章 肯定是被打得鼻青臉腫的那個第八百七十五章 敗,就是殺人最好的理由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殺人滅口嗎第二百三十七章 多鐸派人說降第六百三十八章 互不相欠第五十七章 老好人也有氣性啊?第四百九十二章 榮來酒樓第三百四十七章 逼宮第六百十九章 陳勝、厲如海的選擇第一百八十四章 興國公王之仁來了第二百十六章 洪承疇親自增援蘇州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統戰,其實也是武器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擇才而用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其實都不想打了第二百十一章 祭奠第一千五百十三章 我兒威武!第三百九十二章 推倒重建?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不識時務的施琅第七百四十章 僅僅是權、勢嗎?第六百三十四章 你究竟想做什麼?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湊份子原來是這意思第八百八十七章 義貞一品夫人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錢肅樂被追殺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賭約第九百四十三章 瀝海衛趕到京城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時無英雄,徒令豎子成名第六百五十四章 北伐軍萬歲第一百三十一章 是不是說一套做一套?第六百九十九章 最簡單的道理,往往最難做到第四百八十九章 罷免吳爭第三百六十一章 應天府之變(四)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誰也不是傻子第二百十五章 吳勝兆在猶豫第七百七十七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八百九十七章 誰是雛?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邳州之敗第二百零九章 逼迫吳勝兆第九百六十八章 木已成舟,何不順流而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間自有真情在第三百十九章 吳爭欲救奸倿第九百十三章 婉拒鄭成功第二百九十六章 真是她所爲?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七星島海戰(七)第三百十九章 吳爭欲救奸倿第五百三十八章 馬瑤草,你得表態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殺人滅口嗎第四百六十七章 擁立第二百三十五章 紹興府難得地形成統一第一百四十章 方國安不聲不響撤退第五百四十三章 如沐春風第二百四十章 水田阻敵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隻小狐狸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八百八十六章 收編九江義軍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立場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重提舊案第五百零五章 物以類聚第九百十三章 婉拒鄭成功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崖鎮大捷(二)第三十五章 密信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北伐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鄭森來援第五百七十五章 江南軍校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一舉三得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嶽小林撿了個大便宜第四百三十九章 戰局發生轉變第一千六百十六章 歷經磨難的東藩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滿樓第一千四百十六章 火中取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