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回師北上,增援江陰

此戰,吳爭所部四千八百多騎兵,加上吳勝兆殘部三千多人,共計八千餘人,於高橋北側,迎擊一萬二千韃子追兵,慘勝!

殲滅、俘虜韃子近萬人,而自己也已經打殘。

吳爭所部僅剩二千騎兵,吳勝兆部僅剩一千一百餘人。

戰況不可謂不慘烈。

但收穫遠遠超過想象,經此一戰,清軍短期之內已經無力南下,應天府僅剩不足二萬守軍,自保都力有不逮。

可明軍也已經精疲力竭,主力已經回援紹興府,無力再次北伐。

打掃戰場之後,吳爭決定後撤至無錫,與趕來的宋安部會師,進行防禦、修整。

明軍一路由蘇州至無錫,沿邊各縣都無光顧。

但這種沒有清軍駐囤的縣村,基本都只有聞風而降的份,最多是鐵桿漢奸棄城而去,別的恐怕什麼也做不了。

而吳爭也沒有時間去顧及他們,而是一門心思想趕回杭州府,指揮已經迫在眉睫的紹興府防禦戰,池二憨等人帶去的援兵僅一萬人,這個兵力想抗住多鐸大軍,吳爭心裡着實沒底。

軍情緊急,明軍行軍很快,而吳爭率騎兵走得更快。

在官道上策馬揚鞭,幾如無人之境。

但凡所遇的百姓、商販見之,無不迅速避向路邊,然後向騎兵背影膜拜。

如果是在平日,吳爭絕對會下馬扶起百姓,好生撫慰,然後爲自己的名聲再添一筆平易近人的光暈。

可現在,吳爭連頭都沒回,眼都沒眨。

一路風馳電掣,快到無錫,吳爭遠遠看到官道上聚集着一羣人,黑壓壓地一片。

而那些人見騎兵急馳而來,竟不閃不避,反而迎上前來。

吳爭心中怒意勃發,不管在任何時候,在官道上阻擋軍隊前行,那都是殺頭之罪。

可問題是,吳爭不能撞上去,因爲他看到那羣人中除了白髮蒼蒼的老頭,就是十來歲的孺子,其中還有幾個婦女。

無法急勒繮繩,只能減速,騎兵前鋒不得不被慣性衝入路邊田裡,吳爭差點被戰馬甩出。

灰頭土面地下馬,吳爭怒氣衝衝地衝向官道。

心中剛想着這樣來一句,“咄,大膽刁民,敢阻我大軍去路,可知該當何罪?”

可沒等吳爭開口,人羣就向着他匆匆涌來。

爲頭的一個老者顫巍巍地拱手道:“敢問當前,可是大明王師?”

王師?

自然是王師!

吳爭到嘴邊的喝斥就這麼嚥了回去,“正是。你們又是何人,爲何阻我大軍……?”

“敢問當面可是大明將軍?”

“呃……本官大明臨安伯吳爭。”

“大人!”老者顫巍巍地向吳爭跪了下來,老臉上兩道濁淚“唰”地流下。

他身後數十人齊唰唰地拜倒在地,向吳爭磕拜。

吳爭愣住了,這是要上演哪出?

“大人……請大人救救江陰城,救救江陰百姓。”

江陰?

吳爭聞聽不禁打了個冷顫,如果說嘉定三屠已經夠慘,那江陰比嘉定要慘上百倍。

清軍對江陰的屠殺要早於嘉定,這種消息,當時就已經傳到嘉定城。

只是吳爭並不準確地瞭解到多少信息,只是聽到傳言,江陰城被韃子屠了。

來自後世的記憶,也讓吳爭知道,江陰城抗清的悲壯!

此時聞聽這老者的乞求,吳爭心往下一沉,他知道,這事難辦了。

老者開口說救江陰,想來江陰正在遭遇危險,可江陰在無錫以北,常州、無錫、江陰構成一個三角。

也就是說,吳爭需要反向,才能去江陰。

這對於一心急往杭州府的吳爭來說,就是一個難解的難題。

吳爭道:“這位老丈是江陰人?”

“正是。”

“江陰城被韃子攻擊?”

“前兩日,清廷江寧巡撫土國寶率軍進入江陰,想要再次屠城,劉知縣不從,土國寶便殺了劉知縣,如今城中再無人可阻攔此賊行兇。老漢聽聞王師光復無錫,遂帶當日江陰倖存者,前來尋求王師救我江陰。”

老者悲切地話聲令吳爭及身邊涌來的將領臉色凝重。

吳爭不是不肯救,可一面是紹興府,一面是江陰,孰輕孰重?

吳爭狠下心腸道:“老丈,紹興府正被韃子進攻,本官急須回援紹興,實在抽不出身來救援江陰,還望鄉親們見諒。”

吳爭的話,讓那幾十人臉色悽然,眼中的失望之意令人心碎。

老者悲涕着向磕頭,“呯呯”有聲,“大人,那可是上萬條人命啊?”

吳爭趕緊上前攙扶。

吳爭的心如刀絞,不得不再次解釋道:“老丈有所不知,紹興府正面臨着敵酋多鐸數萬大軍的進攻……。”

老者悲泣道:“去年江陰遭受建虜屠殺,滿城十幾萬百姓,就活下老漢及身後五十三人,成了一座死城。經過這大半年時間,逃散的百姓返回城中,這才聚集起萬人,江陰城也稍顯生氣,如今又將面臨再次屠殺,大人與心何忍啊?”

不光是吳爭,邊上將士無不動容。

十幾萬人竟只活下五十三人?

吳爭確實震驚了,他不是歷史達人,只是聽過江陰很慘,可竟不想,會慘到如此地步!

老者泣訴道:“江陰本已降清,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頒佈激怒了江陰人。由此整整八十一天,典史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等帶領全城百姓,生生對抗韃子二十四萬大軍,獨守孤城八十一天哪……大人可知,建虜攜二百多門大炮轟擊城池?大人可知,江陰百姓在這八十一天,殺死清兵七萬五千餘人?大人可知清軍在江陰城下折損三個王爺,大將十八名?大人可知全城殉節,江陰城內死者九萬七千餘人,城外死者七萬五千餘人,城中僅活五十三人,無一人降者?”

老者的泣訴如一把鋼刀來回扯拉在吳爭和身邊將士的心中。

“大人,老漢說這些不是想向朝廷邀功,只是想,這樣一座滿城忠魂的城池,不可再遭受又一次屠城啊!”

吳爭熱淚奪目而出,大聲道:“錢肅典、錢翹恭,隨我急援江陰。餘者按原定計劃,入無錫與宋安部會師,增援紹興府。”

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是個疏忽第一千零十二章 雖死,無憾!第六百三十一章 收官大捷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夏家三隱果然名不虛傳第六百十章 因爲怕他,所以要滅了他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那就不等了第八百零四章 透着古怪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海州光復第八百八十五章 書生與和尚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茶山海戰(一)第八百七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完勝第三百六十七章 應天府之變(十)第四百五十六章 福州變局第一百三十七章 同是明軍,何必內訌?第六百零七章 陰謀才露尖尖角第一百章 這下老子要破產了。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衡陽鎮狙擊戰(四)第七百七十八章 那就不是詐降,是真降了!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三蹶名王第四十八章 密信得手第九百零二章 是你不配!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八百八十八章 逼降招安第七百八十四章 你還真夠狡猾的!第八百八十三章 大半年沒見了,怪想念的第四百零九章 決定出兵第七百二十九章 此人心機甚深,不可不防第七百零八章 蔣全義率軍來歸第四百四十九章 偷襲戰變成遭遇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賭運第二百八十八章 吳老爹是個明白人第二百十一章 祭奠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覆盤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又是一狂生第十二章 還能再巧點嗎?第四百九十一章 忠奸難辯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不受?第六百六十五章 財政困局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一場姍姍來遲的大海戰第二百六十九章 恐嚇多鐸第三百九十章 這轉折來得太突然第一百二十六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九百五十三章 一支雜牌軍第五百六十四章 你踹我就是第四百三十五章 王得仁降明第一百二十八章 紅衣大炮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風雷騎初試鋒芒第四十二章 你變了,真變了第二百三十一章 小人物幹了大事情第四百九十七章 馬士英醒悟得晚了些第五百七十二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四十五章 我爹是急公好義,我是才德兼備。第一千六百十章 籌銀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算有遺策第八百八十八章 逼降招安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撿了個名士(一)第四百五十章 全殲清軍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初露端倪第一千六百十三章 宋安要成親了第六百六十二章 你還不如一個匹夫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天府之變(二)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叔王也有野心第二百八十九章 他只能答應!第四百八十四章 只要人敢送,他就敢收第五百五十三章 這黑鍋不能背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完勝第一千六百十四章 誰挖的坑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湊份子原來是這意思第五百八十二章 越來越難騙了第九十九章 想得美,做得更美第七百二十四章 智者千慮罷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爲得何嘗不是江山社稷?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無良的趙史第四百七十章 你就是個劊子手!第四百二十七章 “拿”錢的法子第四十四章 我給你找了五千兩第三百章 騙鬼呢!第九百八十五章 藏身處被發現第六百四十二章 戰爭收官第六百六十九章 不會有都城第三百零三章 車中的火藥壇第六百十七章 機會來了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和談風波(一)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馬士英的執着第九百二十九章 一場本不該發生的民亂第十九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八百五十一章 你是來砸場子的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錢謙益要自救第一百八十二章 國事還是家事?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和談風波(一)第四百八十七章 這錢太燙手第七百四十四章 商戰和商學院第四百十七章 登陸地點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五百九十七章 她是在考驗我第五百六十六章 你敢抗命?第五十一章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八十章 這個女人,不容易第六百九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心中有恨,所以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