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方國安突然發現他成了棄子

降軍中的一個參將,是這麼告訴吳爭的,“下官從無叛降清軍之心,無奈國公嚴令,不得不從,但下官等心懷朝廷、期待反正之心,唯天可表。如今臨安伯王師已至,我等願聽從臨安伯調遣,撥亂反正,殺賊誅逆。”

吳爭接受了。

於是,吳爭手下軍隊劇增至近二萬人。

從降軍口中得知,多鐸部根本就沒有過江,他們在方國安率軍離去後,就向西而去了。

吳爭心中閃過一絲疑惑,多鐸究竟要幹嘛?

這事情不對啊,這麼好的機會,可以滅亡紹興府,爲何多鐸棄之而去?

方國安所部有三萬多人,就算方國安不參與,只要借道給多鐸,那紹興府此時已經陷落了。

如此大的功勞,多鐸竟輕易放過了?

吳爭仔細地看着地圖,猜測着多鐸的圖謀。

往西是桐廬、建德……難道多鐸圖謀金華?

不對啊,金華不是由原魯王麾下兵部尚書、現隆武朝麾下朱大典督師金華、蘭溪、湯溪、浦江四縣駐防嗎?

那兒兵力至少有一、二萬人,多鐸放棄唾手可得的紹興府,去那啃硬釘子?

這太古怪了。

吳爭自然是想不通的,所以也沒有繼續往下想。

他現在急的是方國安此時是不是拿下了紹興府,是不是已經向上虞出兵?

於是吳爭傳令,讓後面的池二憨、宋安前來接手沿江防務,自己不管不顧地按方國安的行軍路線向紹興府急馳而去。

吳爭畢竟沒有閱歷,驟然擴張的實力,無法去彌補他對整個戰局的戰略考量。

其實這個時候,吳爭如果戰略眼光足夠,就能明白多鐸爲何會放棄紹興府。

他此時的眼光不夠,看得不夠遠。

如果這時他發現了多鐸的用意,以吳爭的個性,絕對會死咬着多鐸不放,就算不能將其殲滅,也要牽制住他,在他身上撕下一塊肉來。

如此,整個江南的格局就會因此而改變。

可世事沒有如果,吳爭此來本就是爲了解紹興府、上虞縣之危,並沒有想那麼多。

所以,結果在此時就已經註定。

……。

方國安差點瘋了。

聽到多鐸不聲不響地離去,他豈能不瘋?

被出賣了,被捨棄了。

堂堂國公,竟然落得如此下場,這絕對不是方國安能想到的。

方國安使勁地扇着自己耳光,心中的懊惱,足以令他想到自盡。

但如果真自盡,就不是他方國安了。

善於騎牆的人,總會給自己留條後路。

雖然這次事有不測試,生生被多鐸耍了。

但方國安依舊能冷靜下來,他要爲自己謀條生路。

生路在哪呢?

方國安快速地思考着,朱以海已經逃離紹興府,想要挾爲人質,恐怕已經無望。

但長平公主朱媺娖還在,坊間傳聞與吳爭關係密切,加上她在吳莊待過一段時間,以她爲人質,應該可行。

再有,吳莊,吳爭的家眷還在。

只要掌握了吳莊,那麼就可以與吳爭談判。

就算興國公王之仁率軍來,也會有吳爭爲自己擋着。

想到此處,方國安立即傳令,令三千親衛兵分兩路,一路經蘭亭攻吳莊,一路直擊紹興府。

他自己領攻紹興的一路。

方國安的想法確實沒錯,如今紹興府小朝廷,除了王之仁部,只有吳爭勢大了。

抓住吳爭的軟肋,那就再無人能奈何得了自己。

可方國安錯估了吳爭,更低估了吳爭的心性。

如果說方國安此時率兵向南,去隆武朝投誠,吳爭根本沒有心思追,也無追擊的大義和必要,這樣方國安不僅能擺脫窘境,說不定還能在隆武朝得到一個不錯的官爵。

如果說方國安此時向西轉進,不管是與大西、大順軍合作,還是繼續不要臉地追隨清軍,都是一條出路,吳爭依舊不會追擊,在吳爭看來,他現在最要緊的事,是整固勢力範圍,自己膨脹得太長了,貪多嚼不爛的道理,吳爭懂。

這也是他看着多鐸突圍之後,沒有下令追擊的重要原因。

這天下又不是自己一個人的天下,杭州惡戰之後,軍隊成份太雜,最需要的是整訓。

多鐸所部已經如喪家之犬,沿途經過的又是明軍的勢力範圍,自然該由別部明軍去找多鐸麻煩了,自己太出頭,搶了別人的功勞,這反而不美。

有道是擋人財路,無異於殺人父母,這吃力不討好的事,吳爭鐵定不做。

可方國安沒有選擇這兩條路,反而選擇了不該選擇的路。

這樣一來,吳爭的心性,就得和他不死不休、死磕到底了。

……。

局勢確實很兇險。

方國安丟下那些士氣低落的士兵,僅率三千親衛軍,兵分兩路,攻向了紹興府和吳莊。

行軍速度驟然加快。

僅一個多時辰,方國方部已經兵臨紹興城下。

城牆上連一個兵都沒有。

城中百姓家家閉戶。

方國安部如入無人之境,直奔朱以海的王府。

但在距離王府二里地的十字路口,方國安遭到了阻擊。

一百一十七人的阻擊。

知道自己會死卻依舊敢戰的人,無畏!

一百一十七人,生生將方國安一千精銳親衛擋了整整半個時辰。

終究寡不敵衆,幾乎全軍盡沒。

當方國安率一小股人衝至王府門口時,見朱媺娖和鄭叔,還有十餘官員當門而立。

方國安揖身見禮道:“公主殿下,臣救駕來遲。”

救駕?

朱媺娖沒笑,她連眼都沒看方國安,“越國公有心了。”

“清軍不時而至,臣懇請殿下隨臣離開王府,臣必能保護殿下週全。”

“本宮哪也不去。”

“殿下莫要爲難臣!”方國安圖窮匕現道。

朱媺娖輕嗤道:“你是大明越國公,誰敢爲難你啊,莫不是清廷爲難於你?如果真是如此,那越國公可就做了虧本買賣了。”

方國安老臉赤紅,到了這地步,已經無法回頭了。

他厲聲道:“公主殿下,莫要敬酒不吃,吃罰酒。臣是好言相勸,不想用強!”

朱媺娖道:“本宮身爲皇室,豈能與你這等賣國求榮之徒同伍?”

方國安回頭大喝道:“來人,帶公主殿下離開。”

第二百二十六章 回師北上,增援江陰第一千二百十二章 或許,有一人第二百零八章 兵臨松江城下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需要理由嗎第一百零六章 官帽批發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邳州之敗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邁密的痛苦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結髮夫妻第七百十一章 令人討厭的錢謙益第六百四十五章 多鐸死了!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要反擊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樹欲靜風不止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爲誰而活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三姓家奴罷了第八百五十七章 爾虞我詐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誰做初一,誰又是十五第六百零九章 夜梟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結髮夫妻第一千六百十七章 鄭森“病了”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硝煙散去第三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八百七十九章 如同送走一個瘟神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擇才而用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醴陵會盟(二)第一千一百十七章 想多了吧?第二百四十四章 常州光復第三十章 你妹!第三百十七章 救厲如海的老僧竟是馬士英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不必再議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莫等待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糧食第三百六十一章 應天府之變(四)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公私兼顧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痛打落水狗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相互揣摩第三百四十章 魏忠賢,他是個惡人!第四百九十二章 榮來酒樓第一千四百章 教唆(二)第六十章 話絕、意絕,便是不可挽回。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人一瘦啊,壓不住福第七百十九章 本公年少氣盛,怕捺不住自己性子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科技纔是戰鬥力第二百七十五章 朱媺娖要北遷第一千三百十二章 終將匯流成河第七百三十章 來自商人的強烈抗議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逼宮?第一百六十二章 多鐸悍然反擊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我是漢人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不講道理的吳老爹第三百六十九章 孤就算死也不登基!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戰術欺詐第四十三章 我若食言,猶如此盞!第三百九十九章 權力不僅改變男人,也改變女人第二百十八章 來世……好運!第七百十章 第三次和談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愛拼纔會贏第四百五十四章 清軍是紙老虎第五百二十章 令出二門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賭約第五十五章 公子,萬萬不可啊。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迫降第四百章 必須阻止馬士英入閣第三百二十六章 他就是英雄!第二百五十一章 應天府之戰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最瞭解自己的往往是敵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錢莊、匯兌第二百七十四章 情淡如水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女人,女人……女人!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衡陽鎮狙擊戰(一)第四百二十九章 似曾相識之感第三百九十七章 鎮國公閃亮登場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人心之變第四百七十七章 肯定是被打得鼻青臉腫的那個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錢肅樂要請辭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柳如是是契機第一百九十一章 鴻門宴?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誰苟延殘喘?誰休養生息?第三百二十二章 私怨高於國仇纔是主因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是吳小妹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須慈悲,更須雷霆第二百三十七章 多鐸派人說降第八百九十章 情理之中,不足爲怪第二百六十五章 指桑罵槐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利誘第二十章 世上焉有不吃腥的貓?第三百五十六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三十八章 這世間只有兩種人第八百二十一章 里長、族長的威嚴第二百四十八章 沈家小子,你敢動老夫試試?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家家有本難言的經第七十九章 你做得……很好!第二百三十四章 爲得何嘗不是江山社稷?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又是儀真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能贏第一千七百章 終有一失第八百三十章 吳爭及時趕到第五百十五章 兄長,保重!第七百十八章 那就讓人家聽聲響唄第四百七十章 你就是個劊子手!